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陳明石,2002,Universal Design。
2.賴煜明,2006,從使用者觀點探討居家烹飪環境行為之研究,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3.尤助益,2014,醫療環境室內設計之品牌行銷改善—以牙醫診所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4.王智筠,2010,醫療院所候診空間型態與使用者認知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5.王麗芬,2007,走動式服務對等待品質影響之研究-以醫院等待線為例,靜宜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6.宋畹玖,2011,高齡化社會下臺中市民對“商業性長期看護保險”購買動機、認知與消費者行為實證分析之探討,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1),123-171。7.宋畹玖,2012,臺灣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探討長期看護保險之發展。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4(4),51-62。8.官威廷,2010,衛教資訊平台,台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9.林珮筠,2004,時間填補型態對等候行為之影響-以電話客戶服務中心為例,國立交通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0.俞致偉,2008,藉空間知覺品質觀點探討行人天橋系統-以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行人天橋系統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11.柯美如,2014,不同牆面色調與傢俱配色組合對使用者的視覺感覺及情緒之研究—以牙醫診所候診空間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12.段奇秀,2013,臺灣私人中小型牙醫診所創新經營模式之探討—以E公司為例。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13.崔妮臻,2006,國道客運乘客等候經驗模式之研究:考量知覺擁擠與公眾自我意識特質,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4.許琮淵,2015,探討社區人口高齡化對休閒活動轉變之研究—以雲林縣過溝社區為例。南華大學旅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15.郭湘琪,2013,基層診所企業化經營管理策略之探討—以Y聯合診所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系,碩士論文。16.陳德鉦,2010,基層家庭醫師診所對民眾用藥知能與用藥安全、用藥服務行為之滿意度研究。中台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7.曾馨瑢,2014,以醫療人員之觀點探討獸醫診療機構空間。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8.黃彥莉,2001,「遊戲間」還是支配場域?-診療室的醫病互動關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楊進億,2014,總體經濟與人口統計變數對壽險需求的影響:台、美、日、韓的實證研究。逢甲大學,碩士論文。20.葉倩雯,2010,以住民觀點探討長期照顧機構之居住空間要素。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1.游美芳,2006,從服務缺口理論探討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之研究。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2.謝亞婷,2008,醫院候診空間綠化之心理效益。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3.謝瑞婷,2009,精神科門診空間形態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4.魏美粧,2009,雲林縣濱海地區人口結構變化與小學教育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5.李婉容,1997,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高齡者住宅環境使用之研究-以老人公寓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6.鄭洋志,1997,空間構成形式對高齡者居住行為及意識之影響-以台北市福德及安坑兩平價住宅社區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7.謝嘉浤,1998,高齡者居家浴廁環境使用行為之探討,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8.吳成才,2001,牙醫門診候診室的管理。中華醫學學會訊,166,22-27。
29.中央健康保險局,2004,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九十三年試辦計畫。
30.王乾任,2011,高齡化時代,熟年宣教與牧養。國度復興報,417。
31.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第一階段三年衝刺計畫(2007-2009)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32.李龍騰,2003,家庭醫學與社區醫學程案。臺北:藝軒。
33.林嘉澍,2013,牙科焦慮面面觀。中華牙醫學會訊,204,9。34.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台北市:五南出版。
35.國發會,2013,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之政策挑戰。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
36.張麟生,2007,基層醫療診所的角色與功能。基層醫療,22(3),99-104。
37.教育部,2004,因應人口結構變化啟動國教精緻工程。學齡人口減少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及因應策略研討會實錄。臺北:國產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38.許秀月,2002,當代基本護理學(上)。
39.楊靜利,1997,臺灣地區人口結構變遷的深層問題。政策月刊,28,2-4。40.簡太郎,2007,臺灣人口政策與人口結構變遷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4,1-22。41.內政部營建署,2006,住宅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營建署,台北。
42.「臺灣設計產業起飛計畫-通用設計趨勢研究結案報告書」,2006。
43.邱淑媞,2011,高齡友善醫院導入架構與內涵。
44.薛立敏,1991,從新加坡土地及住宅政策經驗評臺灣之住宅發展政策,<經濟前瞻>,第22期。45.曾思瑜,1996,國內外無障礙環境設計規範之比較研究,建築學報,第18期,pp.1-16。46.張祖璿,1976,荷蘭之住宅與實質計畫,<都市與計畫>,第2期,pp.13-21。
47.張金鶚,1994,英國住宅發展及政策,<住宅學報>,第2期,pp.135-163。48.陳政雄,1997,高齡化社會的可變性都市型集合住宅,<建築師>,第23期,pp.85-87。
49.曾思瑜,1997,臺灣高齡者住宅環境的現況和問題點-對高齡者住宅空間之建議,<建築師>,第23期,pp.92-95。
50.王敏順,1998,人造環境對使用者行為影響研究方法之探討,建築學報,卷期29。51.Francis T.McAndrew,1995,環境心理學。
52.楊國樞、文崇醫,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
53.Thomas Herzog,20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
54.Donald R, Cooper. & C. William Emory,1996,企業研究法。
55.戚樹誠,李俊賢,蔡華華,陳宇芬,2002,口語協定分析在決策研究上的應用。
56.阮綠茵,2006,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57.楊國樞、文崇醫,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
【外文文獻】
1.Allison B.Arneill&Ann Sloan Devlin.2002.Perceived Quality of Care:The Influence of The Waitting Room Environ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2,345-360.
2.Jean-Pierre Lavoie&Kenneth Hinchcliff.2007.Blackwell’s Five-Minute Veterinary Consult.United States America:Blackwell Publishing.
3.Rappe E, Kivela S. Effects of garden visits on long-term care residents as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4.Rappe E. (2005) The influence of a green environment and horti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living in long-term care. University of Helsinki, Department of Applied Biology Publication, 24, 51.
5.Schilling,M.A.2008.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2ed).New York University.
6.Universal Design. Journal of Physiol Anthropol, 25, 113-118.
7.Verbeek H, van Rossum E, Zwakhalen SM, Kempen GI, Hamers JP.(2009).Small,homelike care environments for older people with dementia: a literature review. Int Psychogeriatr, 21, 252-64.
8.Kahn, R. & Cannell, C.,1957。The dynamics of interviewing.
9.Ericsson. K. A. & Simon, H. A.,1957。Protocol Analysis:Verbal Reports AS Data.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0.Goldschmidt, G.,1991。The dialectics of sketchi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4(2):p.123~143.
【網頁資料】
1.內政部統計處,2015。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結構分析。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148
2.汪威達,2001。家庭醫師的重要性—專訪家醫科汪威達主任。2001年1月22日
取自:http://www.kgh.com.tw/health/01-103.html
3.林季緯,2011。家庭醫學科的社區角色。
取自:http://www.edah.org.tw/journal/43/P05家庭醫學科的社區角色.pdf
4.袁宗南,2015。照明系統設計規劃與節能應用。
取自:http://www.ecct.org.tw/event/files/102092504doc/06.醫療照明.pdf
5.張庭涵,2014。產業一把抓—醫療儀器產業
取自:http://youngeagle.kkp.nsysu.edu.tw/files/16-1174-69372.php
6.教育部,2010。高齡化社會的挑戰與因應。教育部學齡學習網
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ezcatfiles/b001/img/img/28/294079371.pdf
7.陳仲祺、王建中,2015。打破刻板印象,創造現代而富溫度的看診空間。漂亮家居,175。
取自:http://www.searchome.net/article.aspx?id=29378
8.黃淑蜂,2004。家庭醫學科在做些什麼?2004年6月1日
取自:http://www.kgh.com.tw/health/01-112.html
9.葉雅馨,2003。醫院候診空間夠體貼嗎?
取自:http://www.jtf.org.tw/health/Show.asp?This=563
10.日本UD行-靜岡縣立綜合醫院
取自:http://blog.yam.com/yocofish/article/1095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