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3.235.11.178)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7 08:1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羅皓
研究生(外文):
LO,HAO
論文名稱:
回溯煤產業心理狀態空間實驗與產業遺跡博物館
論文名稱(外文):
Recoal the Memory Spatial Experiment o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ndustrial Ruins Museum
指導教授:
方俊凱
、
林昌修
指導教授(外文):
Fang, Chun-Kai
、
Lin, Chang-Hsiu
口試委員:
林昌修
、
方俊凱
、
曾瑋
、
劉克峰
、
盧澤彥
、
劉冠宏
、
黃明威
、
楊家凱
、
謝銘峰
、
葉熾仁
口試委員(外文):
Lin, Chang-Hsiu
、
Fang, Chun-Kai
、
Tseng, Wei
、
Liou,Ke-feng
、
Lu,Tse-yen
、
Liou, Guan-hong
、
Huang, Ming-wei
、
Yang, Chia-kai
、
Hsieh,Ming-feng
、
Ye,Chi-ren
口試日期:
2015-12-12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學系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煤礦產業
、
產業沒落
、
生產線
、
生產軀殼
、
產業記憶
、
產業地景
、
空間實驗
、
管狀空間
、
心理狀態
、
幽閉恐懼
、
焦慮
外文關鍵詞:
coal mining
、
industrial decline
、
Production lines
、
industrial ruins
、
memory of industry
、
industrial landscape
、
space experiments
、
tubular space
、
mental state
、
claustrophobic
、
anxiety
相關次數:
被引用:0
點閱:227
評分:
下載:44
書目收藏:1
新平溪煤礦位於基隆河上游十分聚落旁, 於六十一年前被開發出一條長達1.2 公里長的生產線, 散置在山林之間,
數十年後採礦沒落, 礦場一間間關閉, 聚落漸漸發展成觀光小鎮, 天燈漫天飛舞, 快速道路穿過高山駛入小鎮;
而當時的生產設備, 以及礦工在坑道工作時的恐懼、黑暗和危險記憶, 一同被淹沒在荒煙蔓草之間, 被世界所遺忘。
以新平溪煤礦作為起點,我提出兩個問題:
空間為何使人恐懼我們都認同進入礦坑工作會讓人感到恐懼, 但為什麼礦坑的物理環境是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狀態?
管狀空間可否作為主體被討論?
這些設備大多為管狀空間, 礦坑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管狀空間, 但無論在空間或文學領域, 管狀空間大多作為過渡, 而鮮少作為主體被討論。但為何不可?
針對以上問題, 在設計初期, 我以礦工的口述回憶為依據作出歸納, 並對管狀空間本身的形狀及其形成的空間特質作出多種的實驗;
結合以上的結果, 我將把新平溪煤礦轉型成產業歷史博物館, 在這裡面, 人們將了解這過去曾經興盛的產業、體驗過去礦工的恐懼
、見證新舊地景之間幾十年來的變化。
Located on the upper stream of Keelung River, New PingXi coal mine was made up by a production line of 1.2 kilometers which developed next to Shifen community. Decades later, due to the decline of coal mining industry, the community transformed into a tourist attraction; ying lanterns occupy the sky, new highway runs through the mountains. All those coal mining equipments, as well as the fear and unpleasant memories of coal min- ers, were leaving behind and eventually be forgotten by people.
Originated from my observations in this site, two questions are raised:
Why would space create the emotion of fear?
We agree that being stay in a coal mine is horrible, scary or at least unpleasant, then what is the reason? How did the characteristic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creat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human beings?
Could tubular space be treated as a main issue in architecture?
Most of the coal mining equipments are tubes, and the coal mine is a massive tube by itself. Either in literature or in architecture, tubes play the role of a threshold space, a transition; they seldom be the crux of a discussion. But could it be?
Focus on the above questions, I started this project by collecting the oral history from coal miner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pes of tubes and the resulting spatial char- acteristics; with all these materials, my project is going to refurbish the New PingXi coal mine into a industrial history museum, which aims to deepen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ustry, to experience the perceptions of coal miners, and to emphasise the landscape changes through the past decades.
謝誌 /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 Abstract
01 前言 / Introduction
Argument 4
Statement 6
02 煤產業沒落 / The Lost Industry
煤礦產業 10
新平溪礦場 12
03 策略 / Strategy
礦工與心理狀態 26
管狀空間實驗 46
04 設計 / Design
管狀空間焦慮狀態方法 62
參觀動線 64
卸煤櫃/ 洗選煤場 66
輸送帶 / 台二丙下 116
翻車台128
捨石山164
坑口 / 水聲管 178
05附錄 /
參考書目 212
圖片來源 213
《平溪煤礦史》林再生編 / 台北縣平溪鄉公所 / 民 89
《礦業滄桑幾十載 老礦工口述歷史》天主教敬仁勞工服務中心著 / 民 90 《礦工》夏目漱石著 / 石榴紅譯 / 久大出版 /1990
《採礦工程》胡榮銓撰 / 長沙商務印書館 /1939
《終結的建築》韓國 C3 出版公社編 /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3 《可持續建築》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Mind & Body Health Handbook》David S. Sobel & Robert E. Ornstein
《Condemned Building》Douglad Darden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 1992
《Peter Zumthor: Buildings and Projects》Peter Zumthor /Verlag Scheidegger & Spiess AG 《Ando Complete Works》Philip Jodidio /Taschen
《Carlo Scarpa architecture and design》GuidoBeltramini, Italo Zannier /2007
《Museum Design 》Send Points Publishing Co.,Ltd.
《Architecture Now! Museums 》Philip Jodidio /Taschen
《The Elements of Modern Architecture》Antony Radford, Selen Morkoc, and Amit Srivastava 《London's Disused Underground Stations》J.E. Connor /Capital Transport Publishing / 2001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無相關論文
無相關期刊
無相關點閱論文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