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巴蘇亞‧博伊哲努(1997)。《山海文化》。台北:臺原。
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2002)。《原住民族覺醒與復振》。台北市:前衛。
王明珂(2004)。〈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埃期溝羌族「歷史」的反思〉。《歷史月
刊》,(196),98-104。
王維政(2008)。《健康飲食手冊》。台北市:健康服務中心。
內政部戶政事務司(2017)。取自內政部戶政事務司網頁
(http://www.ris.gov.tw/zh_TW/674)。
內政部統計處(2017)。取自內政部統計處網頁
(http://www.moi.gov.tw/stat/chart.aspx?ChartID=S0601)。
以撒克‧阿復(2016)。〈飲食‧認同‧文化抵抗:阿美族傳統食物與永續發展〉。《新
使者》,152,24-28。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上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阮昌銳(1969)。《大港口的阿美族:下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亦園(1962)。《馬太安阿美族的物質文化》。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怡君、趙憶蒙(2000)。《臺灣原住民創意食譜》。臺北市: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李昭賢(2008)。《原住民傳統飲食的延續與市場調查以花蓮光復鄉馬太鞍阿美族
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朴相美(2007)。〈首爾:飲食、民族認同與國家主義〉。載於James L.Watson(主
編),《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頁135-155。台北:早安財
經。
何秀蘭、徐國士(1996)。〈阿美族太巴塱社染料植物之研究〉。《東台灣叢刊之四》,
31-52。
宋林飛(2002)。〈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七個關鍵詞問題探討〉。《當代亞太》,(8),14-23。
阿美族野菜復興找回嗜苦的舌頭。(2016,2月16日)。Upaper,6。
吳雪月(1997)。《阿美族的生活智慧: 南勢阿美七腳川社》。臺北市: 順益台灣原住
民博物館。
吳雪月(1999)。〈吃草的民族─阿美族飲食文化的認識〉。《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
訊》,5(2),21-25。
吳雪月(2003)。《從交換到交易─花蓮縣吉安鄉「黃昏市場」阿美族野菜區的民族誌
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林鳳珠(2005)。原住民工作世界─阿美族青年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縣。
林淑蓉(2006)。客家飲食文化與社會生活:從族群性到族群認同。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之「客家社會與文化及教學資源整合」學術研討會。
林玉芬(2013)。《幼兒園阿美族野菜飲食文化課程之教與學》。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
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洪泉湖(2003)。〈全球化與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公民訓育學報》,(14),37-53。
范麗娟(2004)。《質性研究─深度訪談》。台北市:心理。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侯俐安(2015,5月4日)。原住民保種田要留住部落野菜。聯合報,A7版。
原住民委員會(2017)。取自原住民委員會網頁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type=D553881BB72C42C9D0636733C6861689)。
孫大川(2005)。《海的記憶: 臺灣原住民海洋文化與藝術》。臺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
陳安茹(2009)。〈談野生蔬菜的開發與利用〉。《現代農業科技》,2009(8),P62-
P62。
陳肇堯(2015)。〈年長者休閒活動類型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南地區為例〉。《體
育學報》,48(3),345-364。
陳麗婷(2016,12月21日)。你知道哪些野菜能吃嗎?到部落輕旅行嘗原味野菜。
聯合報,B3版。
陳麗婷(2017,1月30日)。尚青!花蓮野菜市場當日限定。聯合報,A11版。
徐庭揚(2014,4月10日)。花蓮健康美食阿美族野菜登上新書。聯合報,B1。
黃貴潮(1998)。《阿美族飲食之美》。臺東縣: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
理處。
黃宣衛(2005)。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
黃宣衛(2008)。《阿美族》。台北:三民。
黃秀閑(2011)。《原住民飲食書寫的文學/化性:以瓦歷斯‧諾幹、亞榮隆‧撒
可努、夏曼‧藍波安為觀察核心》。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雯勤(2003)。〈從旅行到田野研究:談田野調查與參與觀察〉。載於齊力、林
本炫(合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73-94。嘉義:南華大學。
張哲民(2017)。〈都會阿美族〉。取自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字典網
頁(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464&keyword=都市原住民)。
張哲民、林素珍(2017)。〈都市原住民〉。取自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字典網
頁(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466&keyword=都市原住
民)。
莊英璋(2003)。〈客家社會文化與飲食特性〉。載於楊昭景(主編),《客家飲食文化
輯》,頁10-17,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靳菱菱(2013)。《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高雄:麗文。
達西烏拉灣‧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阿美族》。台北:臺原。
齊力(2005)。〈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合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20。嘉義:南華大學。
趙大宣、鄭樹芳(2009)。〈山野菜保健價值及發展前景》。《廣西農學報》,24(1),
P107-P108。
董俞佳(2016,2月16日)。阿美族野菜大復興要出食譜了。聯合報,A6版。
劉芳(2014)。〈野菜的暢想:食相心生的飲食人類學考察〉。《華人應用人類學學
刊》,3(1),13-28。
劉鶴群、龍采綾與房智慧(2017)。《都市原住民族的就業排除經驗與因應:臺中市阿
美族都市部落之個案研究》。《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9)179-211。
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2017)。〈臺中市原住民族人口概況〉。取自臺中市
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網頁
(http://www.ipd.taichung.gov.tw/public/Data/125010/611189331371.pdf)。
蔡明哲(2001)。《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國
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衛生福利部(2016)。取自衛生福利部網頁
(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Index.aspx)。
鍾辰英(2004)。《原住民國宴食譜》。屏東市: 屏東縣政府。
瞿海良(1997)。《大自然的賞賜: 臺灣原住民之飲食文化》。台北市:文建會。
嚴雲翔(2007)。〈北京:失「速」的美式飲食文化〉。載於James
L.Watson(主編),《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頁53-
84。台北:早安財經。
英文部分
Babbie, E.(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th ed.). Belmont, CA : Wadsworth.
Flyman, M. V., & Afolayan, A. J. (2006). The suitability of wild vegetables for alleviating
human dietary deficiencie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72(4), 492-497.
Kershen, A. J. (2002). Food in the migrant experience. Burlinton, VT: Ashgate.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6). In-depth interviewing: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alysis (2nd ed.). Sydney, Australia: Longman.
Neuman, W. L. (2006).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6th ed.). Boston, MA: Ally & Bacon.
Ogle, B. M. (2001).Wild vegetables and micronutrient nutrition: Studi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wild vegetables in women's diets in Vietnam(Doctoral dissertation,
Acta Universitatis Upsaliensis).
Watson, J. L. (2007). Golden Arches East:McDonald’s in East Asia. Taiwan:Good
Morning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