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料
Sherry Turkle。壇天、吳佳真譯。《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分認同》( Life on The Screen )。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
Jim Blascovich。《虛擬實境:從阿凡達到永生》。科學出版社,2015。
Richard Williams。《動畫基礎技法》。龍溪國際圖書,2011。
Robi Engler。《動畫電影工作坊》。藍海文化,2013。
黃玉珊、余為政。《動畫電影探索》。遠流出版社,1997。
李英明。《虛擬的極限 - 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市:台灣書店,2001。
黃少華、陳文江。《重視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2002。
中野獨人。涂愫芸譯。《電車男》。台北:黃冠文化,2005。
葉謹睿。《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台北市:藝術家,2005。
陳敏。《皮格馬利翁的眼鏡》。台北:霍克出版社2006。
鄭月秀。《網路藝術》。台北市:藝術家,2007。
期刊論文
陳余霖。《網路同儕對N世代青少年的意義-認同感的追尋》。嘉義縣大林鎮:南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2003。
黃厚銘。《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北: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林孟欣。以《冥天》動畫影片探討動畫中的兒童角色。台南: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楊詠亘。《Message》的虛擬媒介與影像記憶之動畫實驗。台南: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影片資料
《異形》(Alien)。導演:Sir Ridley Scott。年代,1979
《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導演:Sir Ridley Scott。年代,1982。
《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導演:Steven Lisberger。年代,1982。
《機器戰警》(Robocop)。導演:Paul Verhoeven。年代,1987。
《小葫蘆歷險記》。導演:陶大偉 / 李漢文。年代,1992。
《電子情書》("You've got mail.")。導演:Nora Ephron。年代,1998。
《千年女優》(Millennium Actress)。導演:今敏。年代,2001。
《虛擬偶像》(S1MONE)。導演:Andrew Niccol。年代,2002。
《電車男》。導演:武内英树 / 西浦正记 。年代,2005。
《網交陷阱》( Hard Candy)。導演:David Slade。年代,2005。
《火線交錯》(Babel)。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年代,2006。
《匿名遊戲》。導演:徐漢強。年代,2008。
《夏日大作戰》(Summer Wars)。導演:細田守。年代,2009。
《阿凡達》(Avatar)。導演:James Cameron。年代,2009。
《疏離世界》(Disconnect)。導演:Henry Alex Rubin。年代,2013。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導演:中村義洋。年代,2014。
《世界大對戰》(Pixels)。導演:Christopher "Chris" Columbus。年代,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