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書籍
Robert C. Bogdan、Sari Knopp Biklen。李奉儒(譯)(民90)。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濤石。
Robert Gottlieb。陳筱黠(譯)(民96)。巴蘭欽─—跳吧!現代芭蕾。臺北:左岸文化。
Sharan B. Merriam。顏寧(譯)(民100)。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臺北:五南出版社。
平珩、張中煖等(民84)。舞蹈欣賞。臺北:三民出版社。
林郁晶(民93)。林香芸:妙舞璀璨自飛揚。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林懷民、鄒欣寧等著與主編(民102)。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臺北:果力文化。
許芳宜、林蔭庭(民97)。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臺北:天下文化。
陳文茜(民104)。我相信.失敗。臺北:時報出版。
陳雅萍(民100)。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楊孟瑜(民97)。飆舞:林懷民與雲門傳奇。臺北:天下文化。
葉樹姍總編(民100)。陽光下的舞蹈牧者-郭惠良。臺中:臺中市文化局出版。
董崇選(民86)。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教學。臺北:書林出版社。
趙綺芳(民93)。李彩娥:永遠的寶島明珠。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鄒之牧(民90)。行草:一個舞蹈的誕生。臺北:木馬文化。
蔡麗華(民73)舞蹈創作之研究。臺北:文化出版公司。
鄭淑姬(民85)鄭淑姬舞蹈工作及表演作品研討。臺北: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中文論文
古一婷(民104)。探究舞蹈編創教學策略 : 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為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杜盈瑩(民97)。全球化下台灣當代編舞家的文化認同:楊銘隆的「東風」三部曲之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林蜜蜜(民102)。畢業製作so far so close舞蹈作品動作詮釋與表現歷程之探析。臺北: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吳柏翰(民104)。吳柏翰《離家不遠》畢業製作創作論述。臺北:藝術學院碩士論文。張以暄(民89)。啟幕之前-關於舞者表演的身心訓練與準備。臺北:藝術學院碩士論文。張可亭(民101)。作品《回憶》之分析與詮釋。臺北: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莊雯莉(民100)。畢業製作《遇合》角色詮釋歷程之研究。臺北: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陳薇如(民93)。表演的困境與突破:從「心.中.白」再出發。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黃琪(民88)。極限-製作過程與排練方法。臺北:國立藝術學院碩士論文。詹舒涵(民101)。《Emotionalism》舞作表演分析。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謝慧超(民98)。學術論文集《心.中.白》身心探索之旅。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簡華葆(民98)。由製作「雙囍」探自我身體觀念的養成與實踐。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顏怡寧(民101)。舞蹈編創知識初探:以臺灣現代舞之編創教學為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魏沁如(民92)。舞蹈表演中角色詮釋與身體探索之歷程;以《我與我的延展數次錯身》為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中文期刊
史玉琪(民85)。過程痛苦、結局痛快-李靜君從「資深舞者」到「編舞新鮮人」。表演藝術,48期,頁58-59。林亞婷(譯)(民97)。編創舞蹈與編舞者-編舞一詞的由來與演變(原作者:Susan Leigh Foster),藝術評論,18,頁13-25。
廖抱一(民90)。舞蹈:歷史巨視與微視互動的媒介。表演藝術,97期,頁20-29。廖振富、張明權(民103)。明治時期《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日臺漢文交流的多重意涵。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9,頁145-189。劉守曜、童乃嘉(民98)。誠實面對做自己-青年編舞家 楊銘隆VS林文中。藝術觀點,37期,頁68-73。
中文文章
林秀偉(民72)。千重山.萬重門──記雲門八年生活。《薪傳》1983年雲門舞集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吳素君(民72)。人魚公主的旅程──雲門十年。《薪傳》1983年雲門舞集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杜碧桃(民72)。雲門十年感言。《薪傳》1983年雲門舞集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鄭淑姬(民72)。在雲門裡長大──十年日記手抄。《薪傳》1983年雲門舞集十週年紀念特別公演節目單。
訪談
訪談雲門舞集創團舞者鄭淑姬,民國104年12月12日、民國104年12月26日。
訪談雲門舞集創團舞者吳素君,民國104年12月23日。
訪談Meimage Dance 編舞者何曉玫,民國104年12月7日、民國105年1月6日。
訪談Meimage Dance排練指導羅瑋君,民國104年12月18日。
訪談Meimage Dance女舞者A,民國104年12月23日。
訪談Meimage Dance女舞者C,民國104年12月10日。
訪談Meimage Dance男舞者丙,民國104年12月10日。
外文書籍
Bettina Bläsing (Editor), Martin Puttke (Editor), Thomas Schack (Editor)(2010)
The neurocognition of dance : mind, movement and motor skills. Taylor & Francis
Hodes, Stuart(Forward by Paul Taylor)(1998) A Map of Making Dances. New York : Ardsley House.
Humphrey, Doris(1962)The Art of Making Dances. New York : Grove.
Smith-Autard , Jacqueline M(1996)Dance composition. London : Methuen Drama
Martin, John Joseph(1989)The Modern Dance.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Book Co.
Hayes, Elizabeth R(1981)Dance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on . New York : Dance Horizons
Sorell ,Walter(1992)The Dance Has Many Faces. Chicago, IL : A Cappella Books
外文期刊
Foster, Susan Leigh(2008), “Choreographies and Choreographers” –A History of the Term Choreography. 藝術評論,P18-25
Leigh Ann Kabatra(2015), “Problems in choreography: A sociable solution.
ProQuest LLC. P1-39
Spencer, Paul(1985)”Introduction,” in ed. Society and the Dance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