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吳錦材,1997,升降機概論,崇友實業公司,台北。
[2]褚晴暉、劉晉奇,2006,有限元素分析與ANSYS的工程應用,滄海書局,台中。
[3]小栗富士雄,1985,標準機械設計圖便覽(第5版),眾文圖書,台北。
[4]林宇斌,2009,升降機之結構有限元素分析,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碩士論文。[5]童子建,2009,升降機車廂之疲勞強度研究,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碩士論文。[6] K.Wang,B.Wang ,C. Yang,2011,Research on the multi-step straightening for the elevator guide rail,Procedia Engineering,Vol.16,Page459-466.
[7]電梯資料網,2012,http://www.hkelev.com/elev_str.htm#shaft4
[8]李輝煌,2005,ANSYS工程分析基礎與觀念,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9]康淵,陳信吉,2011,ANSYS入門,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1997,GB T7588 「電梯製造與安裝安全規範」。
[11]高雲峰,李俊峰,理論力學輔導與習題集,清華大學出版社,中國。
[12]許竣博,2010,兼具鋼樑索機械設備之有限元素靜力分析,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碩士論文。[13] 黃柏文、陳鴻雄、龔皇光,2002,ANSYS與電腦輔助工程分析,全華科技圖書,台北。
[14]呂學林,2003,樑之有限元素挫曲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5] 劉崇富,2002,樑之平面應變有限元素挫曲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6]O.C.Zienkiewicz,Y.K.Cheung,1967,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Structural and Continuum Mechanics,McGraw-Hill, London,Vol1,Page45-53.
[17] D.Barlam,E.Zahavi,1999,The Reliability of Solutions in Contact Problems, Computer & Structures,Vol70,Page35-45.
[18]A. Göksenli, I.B. Eryürek,2009,Failure anaiysis of an elevator drive shaft,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Vol16,Page 423-431.
[19]內政部,2015,建築物生降設備管理辦法,台內營字第1040808530號令修正發布。
[20]CNS2866,2004,升降機、升降階梯及升降送貨機檢查方法,台北,中華民國。[21]CNS10594,2002,升降機,台北,中華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