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方美月(2012)。音樂活動教學方案增進發展遲緩幼兒的動作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重度障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王翠鈴(2012)。繪本共讀提昇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周育如、黃迺毓(2010)。親子共讀情緒言談與幼兒情緒理解能力之關係檢視,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3),33-60。林月仙、吳裕益、蘇純瑩(2005)。對話式閱讀對學前身心障礙兒童詞彙能力之影響。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3),49-71。林令雯(2008)。鷹架策略說故事教學提升輕度智能障礙兒童口語敘事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汝軒(2012)。鷹架教學理論在身心障礙學生語言教學上的應用。國小特殊教育,53,55-66。林依曄(2009)。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欣瑩(2006)。發展遲緩兒童家長運用早期療育服務系統之調查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邱小芳、詹士宜(2009)。詞彙導向之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表現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0,75-117。信誼基金會網站。共讀的技巧。2016年02月18日。取自http://www.bookstart.org.tw/p3.html
信誼基金會網站。選用圖畫書的原則。2016年02月18日。取自http://www.bookstart.org.tw/p14-3.html
徐庭蘭(2004)。親子共讀對語言發展遲緩幼兒語言理解與口語表達之學習成效。醫護科技學刊,6(4),349-369。徐維欣(2010)。親子共讀艾瑞‧卡爾圖畫書作品之互動方式與反應。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張妙君(2004)。以圖畫故事書進行國小一年級提早寫作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張鑑如、林佳慧(2006)。低收入家庭親子共讀對話分析:話語內容與互動類型。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85-212。
張鑑如、劉惠美(2011)。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教育心理學報,43,315-336。
教育部(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2016年02月2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65
教育部(2014)。特殊教育法。2016年02月2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7%89%B9%E6%AE%8A%E6%95%99%E8%82%B2%E6%B3%95
曹純瓊(2000)。鷹架式語言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學習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姵妍(2014)。遊戲教學對發展遲緩兒溝通能力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曾佩菁(2004)。提升高功能自閉症兒童重述故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曾琬雯(2003)。台中市幼稚園教師運用圖畫書之調查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黃承諄(2006)。數學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敏秀(2002)。學前一般兒童與發展遲緩兒童閱讀行為及其家庭閱讀環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麗珠(2008)。鷹架式語言教學結合多媒體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黃齡瑩、林惠娟(2004)。家庭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2(2),1-56。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衛生福利部(2015)。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施行細則。2016年02月24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10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3)。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流程。2016年04月11日。取自http://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270&pid=2012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3)。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實施方案。2016年04月11日。取自http://www.sfaa.gov.tw/SFAA/Pages/List.aspx?nodeid=270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13)。早期療育。臺北市:心理。
謝素菡(2004)。繪本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社會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子惠(2014)。新北市幼兒父親之親子共讀策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二、 英文部分
Bellon, M. L., Ogletree, B. T. & Harn, W. E. (2000). Repeated Storybook Reading as a Language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Cas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caffolding. Focus on Autism and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15(1), 52-58.
Coster, W., & Khetani, M. A. (2008). Measuring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30(8), 639-648.
King, G., Law, M., Petrenchik, T., & Kertoy, M. (2011). Assess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APCP). Hamilton, ON: CanChild Centre for Childhood Disability Research, McMaster University.
Ortiz, C., Stowe, R. M., & Arnold, D. H. (2001). Parental influence on child interest in shared picture book reading.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6, 263-281.
WHO (2001).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7).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Children & Youth version (ICF-CY). Geneva, Switzerl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