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內政部(2015)。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2017年2月7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np.asp?ctNode=32967&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6)。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2017年2月7日,取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325434&ctNode=29699&mp=1
內政部移民署(2016)。「新住民二代培力試辦計畫」活動簡章。2017年2月7日,取自http://w2.khvs.tc.edu.tw/ezfiles/0/1000/attach/56/pta_393_8711663_19271.pdf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王宏仁、田晶瑩(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3-36。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6,177-221。
王筱雲(2005)。以生態學觀點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養問題。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50。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 18-22。白秀雄、方孝鼎(2010)。外籍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研究報告。臺北市:國際社會福利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朱柔若(2008)。全球化與臺灣社會—人權、法律與社會學的觀點。臺北市:三民。
朱柔若、孫碧霞(2008)。對抗社會排除:歐盟政策與檢討。國家與社會月刊,5,99-157。
何青蓉(1995)。我國成人識字教育的迷思與省思。台灣教育,535,23-26。
何青蓉(1999)。為生活而識字:成人學習者、新的實務。成人教育雙月刊,50,54-56。
何思函(2008)。新住民草根組織之發展模式與充權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余漢儀(2001)。精障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51。吳彥槿(2012)。影響新住民女性勞動參與因素之探討: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美菁(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麗玉(2002)。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洪葉。
宋麗玉等(2002) 。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台北市:洪葉。
李宛蓉(2010)。新住民子女學習適應研究—從幼稚園到小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俊豪、徐淑瑤、陳東豪(2009)。新住民婦女之社會資本、社會適應與社區意識—中國籍與東南亞籍新住民的比較,載於劉阿榮(主編),多元文化與公民社會(363-394頁)。新北市:揚智文化。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做「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載於蕭新煌(主編),臺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215-248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李麗英(2007)。從「發聲」(Voice)到「增能」(Empowerment)─一個外籍配偶教師的創意課程實踐。成人及終身教育,第17期,頁 22-35。
沈倖如、王宏仁(2003)。「融入」或「逃離」?越南新娘的在地反抗策略。載於蕭新煌(主編),臺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249-284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周麗端、黃郁婷、楊康臨、唐先梅(2010)。家庭危機與管理。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盈弟(2006)。外籍配偶教養方式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情形之研究--以高雄市的外籍配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美和(2003) 。新住民女性之教育輔導─外籍與大陸配偶面臨的問題座談會。社教雙月刊,第118期,頁 5-21。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林顯宗、曾敏傑、葉肅科、許仁杰、周海娟(2011)。家庭社會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市:時英。
邱碧珍(2009)。台灣新住民女性認同歷程之研究—以原生國為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姜美如(2008)。新住民女性工作與家庭選擇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洪雪蓮、馮國堅(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野。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頁73-84。台北:五南。
紀玉臨、周孟嫻、謝雨生(2009)。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8,67-113。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 (2 ),25-35。夏曉鵑(1999)。女性身體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2,72-83。夏曉鵑(2000)。資本主義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期,頁153-196。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市:左岸文化。
徐瑞霙(2006)。外籍新娘子女鄉土認同之研究--以蘆洲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柴松林(2003)。婚姻移民的現況與解析。在中華救助總會(主編),婚姻移民:外配偶與大陸配偶問題及對策研討會會議手冊(頁6-25) 。臺北市:中華救助總會。
馬藹萱(2002)尋求。「交會」光芒---評夏曉鵑著〈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娘腔』現象〉。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231-237。高于婷(2010)。雇主僱用新住民女性之考量因素探討:社會資本與人力資本理論的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高淑清 (2000)。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秀玉(2005)。從增強權能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嬰幼兒其家庭之處遇方法。社區發展季刊,第109 期,頁 486-499。張郁雯(2008)。東南亞裔新住民女性之家中權力與活動力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張國珍(1991)。我國成人識字教育之研究。社教雙月刊,第44期,頁 53-57。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張淨善(2005)。外籍及大陸籍配偶就業歷程:以台中市、彰化縣照顧服務產業之居家服務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張智雅、曾薔霓(2011)。台灣新住民女性配偶社會參與之研究。嘉南學報,人文類,第37期,頁 416-430。
張碧如(2006)。外籍配偶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議題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14期,頁 367-374。張德永(2005)。多元文化的理論與議題。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國立教育研究院。
張慧貞(2005)。外籍配偶子女數感表現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教育部(2016)。104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分析。2017年2月7日,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
許雅惠(2009)。魚與熊掌:新住民婦女的社會資本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1-54。許嘉珮(2004)。外籍女性配偶子女的口語理解能力亦顯著低於一般常模孩子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
陳向明(2002)。 教師如何作質的硏究。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亞甄(2005)。外籍配偶先生的婚姻觀與婚姻生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陳凰鳳(2006)。新住民女性家庭價值與婚姻調適之探討─以越南新住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臺北市。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葉尉鑫 (2007)。新住民女性在臺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噵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月刊,76,36-40。葉肅科(2004)。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133-149。
葉肅科(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
葉肅科、董旭英(2002)。社會學概論。臺北市:學富文化。
維基百科(2009)。外籍新娘。檢索日期2013年5月4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7%B1%8D%E9%85%8D%E5%81%B6
趙雨龍等(2003)。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台北:五南。
趙善如(2003)。台灣婦女志工充權。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 341-359。台北:五南。
趙維生(2003)。充權的概念探索:青年工作為例。趙雨龍、黃昌榮、趙維生(主編),充權:新社會工作視界,頁13-31。台北:五南。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劉金山、林彩碧(2008)。從「識字」到「增能」—外籍配偶課程規劃之合理模式。學校行政,第 54 期,頁33-43。
歐用生(1995) 。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潘佳涵(2009)。東南亞新住民母親教導子女母語之研究。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1-0。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謝秀芳(2002)。質性研究。雲科大體育,(5),45-53。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鍾鳳嬌、林苑平、趙善如(2008)。電腦學習歷程—新住民女性增能經驗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23期,頁 336-360。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蘇筱楓(2005)。台灣、中國與東南亞新娘之子女的國語文能力與學業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釋自淳、夏曉鵑(2003)。識字與女性培力—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41-84。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05,20-29。龔宜君(2011)。從屬的「越南新娘」與台越仲介婚姻。台灣社會研究,82,85-122。
Greene, M. (1982). Literacy for what?In PhiDelta kappan, 63 (5), 326-329.
Haraldsen, G., Kvale, D., Lien, B., Farstad, I. N., & Brandtzaeg, P.(1996). Cytokine-regulated expression of E-select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 in 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56(7), 2558-2565.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Suny Press.
Solomon, B. (1976). Black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ummers, Timothy P., & Summers, Suzanne B.(1997). Strategic Skills Analysis for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0(3):4-19
Ward, Colleen, and Wendy Searle.(1991).’The Impact of Value Discrepancies and Culture Identity 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2):175-194.
Zimmerman, M. A. (1995).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ssues and illust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 58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