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7:1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馨文
研究生(外文):Hsin-Wen HU
論文名稱:紀錄移工在臺現況 以「One-Forty」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Recording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Taking One-Forty for example
指導教授:吳宏翔
指導教授(外文):Hung-Hsia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榮大學
系所名稱:媒體設計科技學系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視覺傳達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移工One-Forty東南亞星期天
外文關鍵詞:migrant workersOne-FortyOpenSunda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6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1992年5月8日政府通過「就業服務法」,讓產業引進移工,到2016年,來自越南、泰國、印尼、菲律賓的四國勞工已將近60萬人,其中包含合法勞工及不合法勞工。每四十人就有一人是非本國籍的人,但大部份臺灣人對移民工的態度並不那麼友善,在他們工作的環境及待遇,還有公共空間的使用上。
主要觀察有參加2015年「移工商學院」的學生及有參與One-Forty活動的移工,使用影像紀錄加以剪接來觀察移工在臺現況及回印尼的改變;除此之外,也紀錄協助讓這個活動發生的臺灣夥伴身上。
第一期的移工商學院,從2015年07月12號開始,到最後一堂課09月20號在台北車站跟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一起合辦一場活動,現場結合了移工商學院的發表會及東南亞星期天的活動,有五位的印尼學員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給參與活動的台灣人,相信改變的不僅移工本身對於自己的肯定,也改變台灣人看待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種族的眼光,以及參與這整個過程的我們。
以往拍攝的經驗都是站在鏡頭後面,但由於一人拍攝,又需要多角度的畫面偶爾會到鏡頭前,也因為角度跟觀點已經不再客觀,從從旁紀錄到執行專案夥伴。但也因為長期拍攝組織內部的活動跟課程,不自覺地眼光會被限制住,而忽略其他的聲音,社會還是對每個議題會有不同的意見,可能會支持也會反對,也在拍攝中才不斷發現有很多難執行的地方。
On May 8, 1992, Taiwanese government passed the 《Employment Services Act》, a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of industrial migrant workers. Until 2016, over 600 thousand migrant workers, including legal and illegal workers, from Vietnam, Thailand, Indonesia and Philippines work in Taiwan. In other words, there is approximately one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 in every forty people living in Taiwan. However, the attitudes of general public toward these Southeast Asian are not friendly, demonstrating in their working environment, average salary and the use of public space.
This documentary mainly focuses on observing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s who attended “One-Forty Business School” in 2015 or participated in One-Forty activities. Through filming and editing this documentary, I would like to demonstr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and their changes when they go back to Indonesia. This documentary also records the process of Taiwanese NPO workers effort in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s issue.
The first semester of One-Forty Business School started at July 12, 2015, and ended on September 20, 2015. On the last day of class, One-Forty, partnering with “Meet Taipei:Design”, held an event in Taipei Main Station. Combining the final presentation of One-Forty Business School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this event gave five migrant workers a chance to share their life stories and rebuild their confidence. Furthermore, this event allowed Taiwanese to see the true color of Southeast Asian culture and people.
My previous experiences were filming behind the camera. However, this time, because of limitation of one-person shooting and needs for multiple angles, I was not objective anymore. Also, because of long period of observation, my opinion toward this issue was limited and overlooked some others perspectives. The community have diverse views,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to different issues;therefore, during the filming process, many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 needed to be overcome.
目 錄
謝 誌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 錄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範圍 6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移民工 14
第二節 為甚麼要拍紀錄片 20
第三節 與移工的位置關係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One-Forty是誰 34
第二節 擁有資格的移民工 39
第三節 找尋故事的源頭 48
第四章 創作成果 63
第一節 預期成果 64
第二節 成果分享 70
第五章 結論與回饋 77
第一節 延續的可能 77
第二節 真的能改變移工生活嗎? 81
參考文獻 83
參考文獻
一、書籍資料
王竟(2014)。紀錄片的創作六講。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李雪莉, 林佑恩, 蔣宜婷, 鄭涵文(2017)。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
真相。臺北:行人出版。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John berger)臺北:麥田出版。
游惠貞(2014)。紀錄亞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劉惠媛(譯)(2002)。影像的閱讀(John berger)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

二、期刊、碩博士論文
王蔚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
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第二十期,1-33。
吳倍華(2013)。文學作家傳記紀錄片中的人物形象敘事策略:以〈尋找背海的
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市。

影片作品
王世雄、翁明顯、柴智屏(監製)、趙德胤(導演)(2016)。再見瓦城。【DVD
影片】臺灣:威視股份有限公司。
何蔚庭、Devillers Natacha(監製)、何蔚庭(導演)(2010)。台北星期天。
【DVD影片】臺灣:天馬行空發行公司
林立莉(監製)、楊力州(導演)(2013)。拔一條河。【DVD影片】臺灣:博偉
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侯孝賢(監製)、齊柏林(導演)(2013)。看見台灣。【DVD影片】臺灣:牽猴
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施悅文(監製)、趙德胤(導演)(2016)。翡翠之城。【DVD影片】臺灣、緬
甸: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黃茂昌(監製)、趙德胤(導演)(2014)。冰毒。【DVD影片】臺灣:岸上影像
有限公司、緬甸蒙太奇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前景娛樂有限公司
黃文鴻、翁蕙心、陳哲藝、Wahyuni A. Hadi(監製)、陳哲藝(導演)
(2013)。爸媽不在家。【DVD影片】新加坡:Golden Village Pictures
楊力州(導演)(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DVD影片】臺灣:安樂影片有限公

維托夫(導演)(1929)。持攝影機的人。【DVD影片】蘇聯
趙德胤(導演)(2015)。挖玉石的人。【DVD影片】臺灣、緬甸:財團法人公共
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四、網頁資料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2000) 。《臺灣外籍勞工政策之探討》。取自
https://srda.sinica.edu.tw/group/sciitem/3/473
東森新聞(2015)。《5萬印尼移工開齋節聚北車!民嫌滿地垃圾 兩派網友吵
翻 》。取自 https://goo.gl/bE8M9K
吳致寧(2015)。【One-Forty人物誌】印尼移工 Keyla 專訪:「我希望自己能成為
一個一直相信世界的人」。取自https://goo.gl/bmBNd1
吳致寧(2015)。【 One-Forty 夥伴特輯之三- 俐伶 (Lily) 】。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onefortytaiwan/photos/pb.1436850183290438.-
2207520000.1445396776./1455906598051463/?type=3&theater
吳致寧(2016)。【One-Forty 的文化之一,是讓夥伴發光。】。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onefortytaiwan/photos/a.1444539579188165.107374
1829.1436850183290438/1509640146011441/?type=3&theater
吳致寧(2016)。【One-Forty 2016/03/28發文內容】。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onefortytaiwan/posts/1517957058513083:0
紀錄片為什麼重要 By Tom Perlmutter(2014)。取自 https://goo.gl/E5tJAZ
壹讀(2016)。她們不到30歲,上了福布斯,不靠錢,靠一顆蹦火星的腦袋和軟
心腸。取自https://read01.com/az6NmR.html:
喀報(2013)。票房大豐收 紀錄片的崛起。取自
https://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5960?issueID=447
維基百科(2016)。歐洲移民危機。取自https://goo.gl/1khK6s
cheers(2015)移工商學院。〈今年暑假的社會實驗〉。取自
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454&nid=5127

五、圖片資料
聯合報(2015)。移工商學院
胡馨文(2015)。One-Forty活動照片
李玄俅(2015)。One-Forty活動照片
張正儀(2016)。開會資料
黃熙鈞(2016)。印尼田野調查照片、One-Forty活動照片
胡馨文(2016)。印尼田野調查照片
陳凱翔(2016)。印尼田野調查照片
陳凱翔(2017)。印尼田野調查照片
林彥廷(2017)。印尼田野調查照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