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4 18: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權
論文名稱:矯正人員貪汙成因、歷程與防制對策之研究
指導教授:賴擁連賴擁連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綜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貪汙犯罪犯罪行為歷程抑制理論深度訪談法矯正機關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5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回顧台灣過去十年,矯正人員貪汙事件不斷地出現在新聞媒體中,雖然矯正人員貪汙案件數目遠不及其他類別公務員的貪汙數量,但查閱國內相關文獻後發現,該議題並無受到太大的重視,遂激起研究者對此議題的興趣。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過程中先以文獻分析法蒐集國內外相關貪汙文獻予以分析,以作為本研究解釋模型基礎,再以深度訪談法訪問因貪汙犯罪而入監服刑之矯正人員,最後共訪得樣本六名,四位為管理員,其餘為主任管理員。
  研究發現:矯正人員貪汙犯罪案件特性有: (1)犯罪手法大多以單獨犯案為主;(2)犯罪態樣多數為職權索賄;(3)犯罪不法所得不高。在矯正人員貪汙犯罪成因探討上:(1)個人因素:犯罪年齡以四十歲以上居多、年資以十年以上為大多數,且多為已婚狀態但婚姻關係不佳,在個性上具有低自我控制特性,造成了內在抑制力不佳的狀況。(2)家庭因素:行為人原生家庭及新生家庭的社經地位、家庭成員間依附關係,影響了外在抑制力的高低。(3)日常活動因素:偏差的人際交往與生活習慣影響行為人的價值判斷並向犯罪行為靠攏。(4)壓力因素:人際、財務壓力給予行為人內心緊張,造成急迫地利用貪汙犯罪快速解決問題紓解壓力。(5)機會因素:職務性質、監督控制鬆散及標的物提供了行為人良好的犯罪機會。在貪汙犯罪行為歷程探討中可以區分成三個階段:(1)潛伏期:因個人因素及家庭因素影響其建立內外在抑制機制強弱,而成為具有貪汙潛伏特性的個體;(2)感染期:具有貪汙潛伏特性個體受到貪汙犯罪的推力或拉力影響,進而感染到對於貪汙犯罪有利的評估;(3)爆發期:內心對於貪汙犯罪有力評估的感染者,當遇到犯罪機會時自然發生貪汙犯罪。
  研究建議:(1)落實職務的輪調制度,以破壞人謀不臧之人際關係;(2)嚴格實施機關內部檢查程序,杜絕走私發生的可能性;(3)加強層級節制監控機制運作,打破有機可趁之想法;(4)深植廉政倫理規範之觀念,以抗制貪汙不法引誘;(5)強化請託關說登錄制度實行,防堵衍生非法情事;(6)推動監所行政公開透明化,減少職員貪汙誘因;(7)增加政風臨界業務查察,以壓制貪汙風氣產生;(8) 實施風紀列管制度,中止貪汙案件發生。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性 7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8
第一節 貪汙犯罪概念與類型 19
第二節 解釋貪汙犯罪理論 24
第三節 相關實證研究 31
第四節 綜合評述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4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取向 4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7
第四節 研究設計步驟流程 48
第五節 可信賴性檢驗 6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70
第一節 貪汙案件基本特性 71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貪汙犯罪 80
第三節 家庭因素與貪汙犯罪 85
第四節 生活型態與貪汙犯罪 88
第五節 壓力因素與貪汙犯罪 92
第六節 生活型態與壓力因素之交互影響 97
第七節 機會因素與貪汙犯罪 100
第八節 矯正人員貪汙犯罪的行為歷程 10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1
參考文獻 132
一、中文資料部分
周美如(2013),政府採購法評選弊案犯罪模式及特徵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愫嫻、曹立群(2007),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臺北:五南書局。
孟維德(2008),白領犯罪,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孟維德、蔡田木等(2009),以地方政府為型模,建置廉政風險預警防制措施,臺北縣政府政風處委託研究案。
林秀霞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Earl Babbie原著,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出版公司。
林政憲(1993),貪汙行為態樣之分析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筠軒(2007),台灣貪汙犯罪形成模式之初探性研究,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榮茂、楊士隆(1997),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書局。
林燦璋、林山田、林東茂(2012),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法務部(2015),臺灣地區廉政指標民意調查第二次調查報告書,臺北:國際透明組織臺灣總會-台灣透明組織。
法務部廉政署(2015),法務部廉政署統計報告,臺北:法務部廉政署。
施源欽、賴擁連、許春金、林志潔、蔡田木(2015)刑事執法人員貪瀆行為之成因與對策:以警察與矯正人員為例 ,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 21 :97-113。
施嘉文(2010),警察人員貪污犯罪之研究,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佳吟(2003),公務員貪汙犯罪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佳吟(2005),公務員貪汙犯罪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9:41-81。
胡奇玉(2010),公務員職務犯罪特性及歷程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宗英(2015),矯正人員廉正倫理之研究─以台北監獄為例,臺北:世新大學國        際廉能治理碩士在職學程論文。
翁源燦(2000),政風機構防制貪污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中心(2016),105年上半年度全國民眾被害暨政府維護治安施政滿意度調查報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張志堅(2014),公務員採購犯罪原因類型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桃園: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志輝(1994),貪汙成因與防制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騏麟(2003),我國貪汙犯罪及防治對策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春金(2014),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書局。
陳建宏(2011),都會區警察派出所員警風紀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振銘(1995) ,貪汙問題防治對策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書樂(2002),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陳聖炘(1993),從一般化犯罪理論探討貪汙犯及公務員之自我控制與相關因素,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治良(2001),論國家公務員犯罪的特徵與預防對策,桃園:2001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黃啟賓(2005),警察職務犯罪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惠婷(2009),論貪汙治罪條例與公務員圖利罪,臺北:臺灣法學雜誌132:42-43。
詹政曇(2003),法務部政風體系肅貪策略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劉鶴群、廖淑娟、陳竹上、陳美靜譯(2011),社會學,Richard.T.Schaefer原著,臺北: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歐用生(1989), 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蔡田木,(2013),公務員貪瀆犯罪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桃園:第二屆應急管理論壇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48。
蔡田木、陳永鎮(2012),我國貪汙犯罪研究類型與趨勢之探討,桃園:中華民國犯罪學學會、臺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2012年犯罪防治學術檢視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頁99-152。
磨天相(2002),民選公職人員貪腐問題與防制策略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清淵(2002),貪瀆犯行認知基模之萃取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擁連(2016) ,矯正人員貪瀆現象、成因與對策研究案期中報告,未公開。

二、英文資料部分
Agnew, R. (1992). 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30(1), 47-88.
Braswell, M. C., McCarthy, B. R., & McCarthy, B. J. (1996). Justice, crime and ethic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2(24), 186.
Babbie, E. (2010).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Edition.
Clarke, R. V., & Cornish, D. B. (1985).Modeling offenders' decisions: A framework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Crime and justice,6,147-185.
Cohen, L. E., & Felson, M.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8-608.
Denzine, A. F., Kolakowski, T. A., & Wallace, J. F. (1978). U.S. Patent No. 4,078,951. Washington, DC: 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Felson,Marcus(2002). Crime and Everyday life.Pine Forge Press.
Gardiner, J. A., & Lyman, T. R. (1978).Decisions for sale, corruption and reform in land use and building regulations. NY: Praeger Publishers.
Goffman, E. (1968). 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 AldineTransaction.
Gottfredson, M. R., &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irschi, T., & Stark, R. (1969). Hellfire and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 17(2), 202-213.
Hycner, R. H. (1985).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Human studies, 8(3), 279-303.
Jessor, R., & Jessor, S. L. (1977). Problem behavior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litgaard, R. (1988). Controlling corruption.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rving, S. (2006).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Teach Coll Columbia Univ USA.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14).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Marshall, C. & Rossman, G.B. (1995)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London: Sage.
McCarthy, B. J. (1984).Keeping an eye on the keeper: Prison corruption and its control.The Prison Journal,64, 113-125.
Nye, J. S. (1967).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cost-benefit analysi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417-427.
Patton, M. Q. (198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Sage.
Reckless, W. C. (1961). A New Theory of Deliquency and Crime. Fed. Probation, 25, 42.
Ross, J. I. (2013). Deconstructing Correctional Officer Deviance Toward Typologies of Actions and Controls. Criminal justice review, 38(1), 110-126.
Robson, D. (1993). Survey of natural materials for use in structural composites as reinforcement and matrices. Biocomposites Centre, University of Wales.
Sutherland, E. H. (1939). White-collar crimin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1-12.
Sherman, L. (1978). Scandal and reform, controlling police corrup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idman, I. (1998). Interview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eences(2nd ed),NEW YORK: Teachers CollagePress.
Souryal, S. (1977).Police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St. Paul, MN: West.
Souryal, S. (2009).Deterring corruption by prison personnel: A principle-based perspective.The Prison Journal, 89, 21-45.
Stohr,M.K.,Hemmens,C.,Marsh,R.L.,Barrier,G.,& Palhegyi,D.(2000). Can't scale this? The ethical parameters of correctional work. The Prison Journal, 80(1), 56-79.
Sykes, G. M. (1958). The society of captiv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ram, T. H. (2003). Conceptualizing qualitative inquiry: Mindwork for fieldwork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rentice Hall.
Wolfe, S. E., & Piquero, A. R. (2003).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police misconduct.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38, 332-353.
Worley, R. M., & Worley, V. B. (2011).Guards gone wild: A self-report study of correctional officer misconduct and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deviance on “care” within the Texas prison system. Deviant Behavior, 32(4), 293-319.
Worley, R. M., & Worley, V. B. (2013). Games guards play: A self-report study of institutional deviance within the Texas Department of Criminal Justice. Criminal Justice Studies, 26(1), 115-132.
Worley, R., & Cheeseman, K. A. (2006).Guards as embezzlers: The consequences of “nonshareable problems” in prison settings. Deviant Behavior, 27(2), 203-222.
Wood, R., & Payne, T. (1998). Competency-based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A Practical Guide.Chichester,UK:John Wiley & Sons.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