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國武(2016),政府採購決標實務,臺北:翰蘆。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4),政府採購法令彙編,臺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設計,臺北:易習書。
吳澤成(2008),工程採購契約管理,臺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邱皓政(2002),量化硏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鴻銘(2013),政府採購法之實用權益,臺北:永然。
林炳坤(2014),政府採購法鑽石法則-看懂政府採購核心程序,臺北:永然。
唐國盛(1999),政府採購法律應用篇,臺北:永然。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陳建宇、駱忠誠(2009),政府採購法異議、申訴、調解實務,臺北:永然。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臺北:東華。
榮泰生(2009),SPSS與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臺北:張老師文化。
蔡震榮主編、劉嘉發等編著(2015),警察法總論,臺北:一品。
藍采風(2000),生活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
羅昌發(2008),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臺北:元照。
二、學位論文
方榮森(2006),臺北市立中等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感受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富民(2005),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信義(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行政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吳津津(2007),國立學校採購人員工作壓力知覺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杜明山(2008),保安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四總隊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坤龍(2009),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因應策略對工作壓力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林錦坤(1999),台灣地區基層警察人員自殺傾向影響因素與預防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愛倫(2010),高雄市公部門採購人員業務認知、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 霈(2010),男性基層員警工作壓力程度、家庭價值觀與婚姻關係對親子關係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仁宗(2004),台北市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張定富(2002),政府採購法施行後國立大學校院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錫港(2004),中部四縣市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國榮(2007),警察人員壓力來源對於警政績效影響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警察人員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雅玲(2013),花蓮縣政府採購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程文祥(2008),台東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榮真(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義良(1999),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劉明晃(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遴選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鍾依君(2014),政府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新北市政府為例,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謝菊英(2002),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鐘永昌(2002),台東縣學校採購人員業務認知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三、期刊論文
黃翠紋(2000),警察工作壓力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7期,頁99–124。劉嘉發(1987),警察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研究,警學叢刊,第17卷,頁23-35。繆敏志(1993),工作師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第53期,頁21-46。貳、外文部分
Beehr,T.A.,& Newman,J.E.(1978).“Job stress,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fact analysis,model and literature review.”Personnel psychology,31,pp217-233.
Cannon,W.B.(1932).The wisdom of the body.New York:Norton.
Cooper, Marshall(1976).“Occupational source of stress: A review of literaturerelating to cornary hearet disease and mental health.”Journal of occupation psychology,49,pp11-28.
Cox,T.(1978). Stress.Baltimore:University Part Press.
Gmelch,W.H.(1983).Stress for success: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Theory into Practice,22(1),pp7-14.
Greenberg G. & Baron R.(1997).Behavior in Organiza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Jamal,M.(1990).“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job satisfaction,organization commitment,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Journal of human relations 43(8):pp727-738.
Kahn,R.L.,Wolfe,D.M.,Quinn,R.P.,Snoek,J.D.,& Rosenthal,R.A.(1964).Organiz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azarus,R,S.(1966).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New York:McGraw-Hill.
MacNeil,D.H.(1981).The relationship of occupational stress to burnout.IL:London House Management Press.
Moorhaead & Griffin.(1989).“The cou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Personnel and Guildance Journal 61:pp549-552.
Parker, DeCotiis (1983).“Organizational determinants of job stres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pp160-177.
Selye,H.(1956). The Stress of Life.New York:McGraw-Hill.
Schuler,T.S.(1980).“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Stress in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5:pp184-215.
Sutherland,V.J. & Cooper,C.L.(2000).Strategic stress management:an organizational approach, London:Macmillan.
Taylor,S.E.(1999).Health psychology.Boston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