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7 13:2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昆達
論文名稱:新竹市警察局錄影監視系統建置之效益評估
指導教授:許福生許福生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警政研究所
學門:軍警國防安全學門
學類:警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1
中文關鍵詞:錄影監視系統效益評估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6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隨著全球化趨勢,台灣近年來經濟活動進步,科技與工商快速發展,人口集中化與都市化日趨顯著,國民生活水準提升,帶給社會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也因此帶來社會結構的變遷、價值觀的混淆、道德倫理的沒落等負面影響,促使社會治安日益惡化,不僅發生數居高不下,犯罪型態亦趨於多元化與暴力化,而引起政府與民眾之高度關切。為了改善社會治安,地方政府與警察機關均積極加強人民自我防衛意識、輔導民眾組織守望相助巡守隊、或增設錄影監視系統設備協助偵防犯罪工作,希望能達到維護社會治安,營造安寧社會的願景。
本研究欲探討新竹市錄影監視系統建置之效益評估,藉由分析全國錄影監視系統發展動向,並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由文獻回顧、探討、分析及歸納的過程,發展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作為訪談與個案分析的指引方針,分別以警察局錄影監視系統業務承辦人、各分局業務承辦人及轄區內三位里長為訪談對象,分析錄影監視系統之設置需求、使用、管理及維護上所面臨之問題,瞭解錄影監視系統在新竹市警察局之應用情形與困境,本研究所得之具體建議如下:(一)警察機關自行編列經費建置,掌握設置地點主導權。(二)應由專人、專責、專業編組執行。(三)引進科技智慧化設備。(四)逾保固監視器應依限報廢以提升妥善率及刑案偵辦效益。(五)設立自立桿有效降低不必要之維護費用。
目錄...................................I
圖次.................................III
表次..................................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4
第三節 研究目的........................6
第四節 名詞解釋........................7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社區治安之推動...................9
第二節 犯罪學理論基礎..................20
第三節 全國錄影監視系統建置發展動向.......31
第四節 新竹市錄影監視系統建置概況分析.....36
第五節 國內相關研究文獻探討.............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65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概念..................6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66
第三節 研究對象.......................67
第四節 研究工具.......................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2
第六節 研究限制.......................73
第四章 訪談資料分析....................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結論.............................97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104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107
附錄二:訪談札記........................108
附錄三:訪談大綱........................109

圖次
圖 2-1 日常活動理論三變項互動圖...........27
圖 2-2 犯罪型態理論概念示意圖.............28
圖 2-3 日常活動理論、犯罪型態理論、理性選擇理論及犯罪機會關係..........................30
圖 2-4 中央補助地方政府治安要點錄影監視系統建置、維護經費............................32
圖 2-5 歷年錄影監視系統鏡頭數量統計........33
圖 2-6 歷年監視器鏡頭設置數量與全般刑案發生數比較表..................................34
圖 2-7 因監視器破獲刑案數佔全般破獲刑案數百分比....................................34
圖 2-8 治安要點錄影監視系統滿意度民意調查...35
圖 2-9 新竹市歷年監視器鏡頭設置數量與全般刑案發生數比較表.............................42
圖 2-10 新竹市因監視器破獲刑案數佔全般破獲刑案數百分比................................43
圖 3-1 研究架構圖.....................65
圖 3-2 研究流程圖.....................66

表次
表 1-1 臺灣地區全般刑案發生數及犯罪率......2
表 1-2 臺灣地區全般刑案犯罪人口率.........3
表 1-3 臺灣地區全般刑案被害人口率.........3
表 2-1 25種情境犯罪預防策略分類表........22
表 2-2 新竹市警察局各里錄影監視系統建置數量一覽表...................................43
表 2-3 國內錄影監視系統相關研究一覽表.....49
表 3-1 受訪談人員基本資料表.............67
壹、中文書目
一、書籍
李震山(2004)。從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普設監視錄影器論個人資料之 保護。第一屆東吳公法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法律系。
孟維德、黃翠紋(2012)。警察與犯罪預防。臺北:五南。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淑清(2009)。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台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春金(2010)。犯罪學(修訂五版二刷)。臺北:三民。
許福生(2012)。犯罪與刑事政策學。臺北:元照。
許福生(2017)。刑事政策學。臺北:元照。
黃富源、張平吾(2007)。社區犯罪基圖在汽車竊盜犯罪區位特性與預防之研究─以臺北市北投區為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謝文彥、廖有祿(2007)。社區犯罪基圖在機車竊盜犯罪區位特性與預防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委託研究報告。
蕭美惠譯(David Brin原著)。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The Transparent Society:ill Technology Force Us to Change between Privacy and Freedom?),台北:先覺出版社。
二、期刊
許福生(2014)。論我國社區治安之推動—以建置大學租屋安全認證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學術研討會--「社區警政在台灣的實踐:過去、現在與未來」,頁63-94。
三、論文
艾 鵬(2004)。監視錄影系統在犯罪防制效果之研究—以警察人員、鄰里長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世志(2007)。警察推動裝設錄影監視系統在偵防效果上之評估。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仲儒(2007)。犯罪決意考量因素與監視錄影系統之關聯性研究--以新竹市竊盜及搶奪案件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坤旭(2011),監視錄影系統之犯罪預防實證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誌懋(2007)。監視錄影系統相關法制規範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力維(2013)。CCTV在基隆市偵防犯罪效果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珍(2004)。治安與隱私的平衡:探討台中市公共空間中錄影監視系統之設置。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張益禎(2014)。地理資訊系統及錄影監視在竊盜預防之運用—以新竹市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娟(2008)。論街頭防犯監視器之相關法律問題。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營霖(2004)。社區錄影監視系統對居民犯罪恐懼感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文山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保安(2012)。警政機關監視錄影系統策略運用之成效評估。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四、文件
內政部警政署(2014)。錄影監視系統全國觀摩會資料。
內政部(2015)。內政部推動社區治安工作實施計畫。
內政部警政署(2017)。警政婦幼安全手冊。

貳、英文書目
Clarke, R.V. (2004). Technology, criminology and crime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riminalPolicy and Research, 10(1), 55-63.
Cornish, D. B., & Clarke, R. V. (2003). Opportunities, precipitators, and criminal
decisions: A reply to Wortley’s critique of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In: M.
J.Smith & D. B. Cornish (eds.). Theory for practice in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Crime Prevention Studies, 16, pp.41-96. Monsey, NY: Criminal Justice Press.
Eck, J. E., Chainey, S., Cameron, J. G., Leitner, M., & Wilson, R. E. (2007). Mappingcrime: Understanding hot spots. Special Report (August 05). 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Welsh, B. C., & Farrington, D. P. (2008). Effects of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surveillanceon crime. The Campbell Systematic Reviews, No. 17.
電子全文 電子全文(本篇電子全文限研究生所屬學校校內系統及IP範圍內開放)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