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4 02:37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張文旻
研究生(外文):
Wen-Min Chang 張文旻
論文名稱:
台灣精神社工與社會工作系學生對精神疾患污名看法及接觸經驗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Stigma Toward and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指導教授:
唐宜楨
指導教授(外文):
I-Chen Tang 唐宜楨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中山醫學大學
系所名稱:
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學門:
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
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精神疾患
、
污名
、
社會工作教育
、
社會工作
、
接觸經驗
、
自我反思
、
人權
外文關鍵詞:
Mental illness
、
mental health stigma
、
social work education
、
social work
、
contact in person
、
reflexivity
、
human rights
相關次數:
被引用:
3
點閱:795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1
污名的存在不僅會影響個人福祉與機會的選擇,更會對個人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受污名的族類甚多,精神疾患又屬當中最易被歧視的對象之一。而精神疾患在社會福利領域裡一直被視為是弱勢族群之一,值得幫助的對象。提供社會福利服務的社會工作者常有機會與精神疾患一同工作,當中又以「心理衛生」領域之精神社工為最主要的服務提供者。有鑑於社會工作是以人性尊嚴為核心價值的工作,身為精神社會工作專業助人者,以及正在接受專業訓練之社會工作系學生對於精神疾患的看法為何?是否能覺察到精神疾患之人權,並進行自我的反思?
本研究透過質性訪談方式,訪談11名精神社工與9名社會工作系學生。透過研究資料分析及歸納受訪者的經驗與看法後,研究發現大致能區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一、接觸經驗:個人與精神疾患的接觸經驗確實能夠消除個人的污名看法,同時個人的生命經驗、親友是否為精神疾患、志工與實習參訪經驗,亦會對個人的精神疾患污名看法造成影響。然而,根據研究發現,亦有幾名受訪者在新自由主義價值充斥的社會工作場域裡,過長的工作時間、低薪資及績效壓力會影響精神社工的污名看法。
二、社會工作教育與自我反思:以目前的社會工作教育來看,「反歧視、反壓迫與自我反思」的概念通常僅出現於性別或族群(原住民、新移民)相關的課程中,在精神疾患相關課程上的運用僅著重於知識方面的講授而已。自我反思能力的養成能夠提升個人敏感度以及尊重案主自決,同時這樣的能力有助於社會工作者面對工作層面上的議題複雜性。至於社工學生部分,因現實層面的受限,例如學生本身的思維、生命經驗有限、課程時間過短,以及授課老師的實務經驗不足,使得社工學生於此部分的歧視壓迫反思能力養成窒礙難行。
三、社會工作與精神疾患去污名化:此部分探討精神社工與社會工作系學生對於精神疾患人權的看法,並歸納受訪者對於精神疾患在就醫、就業兩個面向中的看法與限制。研究結果發現,無論精神社工或社會工作系學生,精神疾患人權的議題存在著支持與反對兩派觀點,並非全然認為精神疾患人權與一般社會大眾所享有的權利概念相同。進一步來說,所有受訪者均認為傳播媒體係污名化精神疾患的最大源由,建議能透過接觸經驗、教育、翻轉媒體不實的報導,以及抗爭的方式來為精神疾患去除污名。
並且,研究者於文末針對社會工作教育、社會工作人員、傳播媒體、政府當局以及未來研究提出部分建議,期待此份研究能作為社會工作教育改革與精神疾患去污名化方面之參考依據。
Backgroun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re one of the most stigmatized groups. Persons with mental illness frequently experience discrimination such as lack of access to proper medical care and shelter; maltreatment in their places of living or institutions; lack of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lack of social interaction. Resisting stigma and promoting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require not only the efforts of the patients themselves, but also those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This should involve integrated service in which there is a search for resource connections and strengths. Social workers, in particular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re perceived as health professionals who work closely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To provide supportive services and formulate positive policies and programs for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attitude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issues.
Purposes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understand the attitude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especially if they harbor negative stereotypes or stigma.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making contact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were analyzed. Then, anti-discrimination, anti-oppression and reflexivity strategies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were explored. Finally, some of the key attitudes of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toward human rights and mental illness are discussed.
Method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method. Participants included 11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9 social work students.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contact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can reduce stigma. Participants’ personal experien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However, some participants harbore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beralism in the social work field, such as low pay, long working hours and accountability pressure.
In terms of social work curricula, few courses focus on concepts of anti-discrimination, anti-oppression and reflexivity, apart from those emphasizing gender and ethnic groups (indigenous peoples, marriage immigrants). As reflexivity can enhance sensitivity and respect for self-determination, educational train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stigma toward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were considered helpful.
Finally, a human rights approach to remov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was proposed. There was no consensu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as to whether a human rights approach can be a mainstream strategy for eliminat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However, participants did agree that the media is important in shaping and reducing mental health stigma.
Conclusions
By examining attitude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s and social work students toward mental illness, the results provide possible strategies against 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 namely improv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regarding stigma, increasing personal contact with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increasing discussion and debates on issues of mental illness.
壹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貳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污名的型態 9
第二節 精神疾患污名化 11
第三節 理論架構 13
第四節 人權與健康 19
第五節 精神疾患污名與社會工作 32
第六節 自我反思教育與社會工作 42
參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 45
第二節 採用質化研究方法的原因 4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9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51
第五節 研究之嚴謹性 5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6
肆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57
第二節 精神疾患之接觸經驗與污名看法 61
第三節 社會工作教育與自我反思 69
第四節 社會工作與精神疾患之去污名化 82
伍 結論與建議 102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2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17
參考文獻 118
附錄一 132
附錄二 133
附錄三 137
王幼玲、汪育儒、林恩淇、郭洛伶、劉佳恩、劉俊緯、鄭筑羚(2012)。
2012年身心障礙者人權民間報告書─回應兩公約國家人權報告。台北市: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內政部(2011)。中華民國 100 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
公民投票法(2009年06月17日)。
方昱(2009)。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83-99.
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8)。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取自http://www.nusw.org.tw/modules/tadnews/page.php?nsn=287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8)。護理倫理規範。
取自http://www.nurse.org.tw/Enactment/Enactment1.aspx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5)世界醫師會醫學倫理手冊第一版。
取自http://www.tma.tw/ethical/ethical_02.asp
王金永(譯)(2005)。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oborah K. Padgett)。
台北市:洪葉。
日內瓦宣言(2006)。
文榮光(2005)。人文精神醫學有利精神障礙患者心理社會復健。臺灣精神醫學,19(2),83-84。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 理論與技術。
台北市:洪葉。
世界人權宣言(1948年12月10日)。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01月01日)。
民法(1929年05月23日)。
任鳳儀、趙雙傑、郭吉銓(2015年5月30日)。8歲女童割喉案 兇嫌無悔意。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530001652-260402
任玉智、黃惠滿、許秀月(2011)。精神分裂病人其主要照顧者之烙印經驗及因應行為。高雄護理雜誌,28(3),5-18。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5年12月16日)。
沈立明、許樹珍(2011)。探討慢性精神病患兩性交往間病情揭露的心路歷程。
護理雜誌,58(4),28-36。
李郁強(2015)。從強制社區治療探討精神衛生法之修正-以病患自主權為中心。法令月刊,66(4),142-178。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
析。台北市:洪葉。
李明政(譯)(2012)。全球化與國際社會工作:後現代的變遷與挑戰(原作者:Malcolm Payne、Gurid Aga Askeland)。台北市:雙葉。
李美秀(2004)。烙印的概念分析。長庚護理,15(2),185-191。
李慧鶯(2001)。同理的概念探究。護理雜誌,48(2),81-85。
吳慧菁、林萬億、張莉馨、唐宜楨(2012)。「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審查會」運作之探討:以社工委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9-45。
吳秀照(2007)。台中縣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排除社會障礙的就業政策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48-197。
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原作者:Allan G Johnson)。台北市:
群學。
周筱真、連盈如、高譽誠(2015)。精神疾疾患者之自我污名、家庭功能與心理
福祉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1),135-165。
社會救助法(2015年12月30日)。
林沄萱(2015)。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耕莘學報,13,
5-12。
林萬億(2013)。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周立修、楊偉成(2012)。DSM-5 倫理與性別議題:DSM-5中文譯名與疾病社會污名化議題。DSM–5通訊,2(4),30-32。
林耀盛(2012)。正常與存有:精神病理的反思實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10(3),226-238。
林進丁(2011)。探討符號互動論及其在學校組織文化研究和教育的應用。
學校行政,71,17-34。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
林信華(2008)。社會學與生活。台北市:五南。
周月清(2008)。2004 年蒙特婁智障者權利宣言。社區發展季刊,123,
71-78。
胡藹若(2007)。人權理念之研究。復興崗學報,90,297-322。
洪嘉雯(2005)社區民眾對不同精神病症狀的歸因、危險覺知及社會距離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紀佳芬、林毓堂、劉子歆(1999)。應用職業分析資料篩選身心障礙者適任之職業類別。職能治療學會雜誌,17,44-59。
郭鈺屏、洪瑞黛、黃財尉、許倍甄、蘇惠珍、林靜蘭(2014)。中文版精神疾病
態度量表之信效度研究-以高中生為例。護理雜誌,61(6),48-56。
郭靜晃(2003)。社會問題與適應。台北市:楊智。
陳心怡、童伊廸、唐宜楨(2016)。性別位置性的反思訓練運用於專業助人關係。輔導季刊,52(3),1-10。
陳依煜、連盈如(2015)。大學生精神病去污名教育介入成效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3),421-447。
陳志軒、徐畢卿、李靜姝、黃建豪(2012)。健康研究中的烙印議題。臺灣醫學,16(1),84-92。
陳萱佳(2012)。精神疾病反污名首部曲–一起推動全民參與的精神分裂症更名
運動。DSM-5通訊,2(2),29-31。
陳嘉新(2011)。消失的歇斯底里烙印。科技醫療與社會,(1),89-118。
馬宗潔(2011)。壓迫概念之認識:以服務新移民工作者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2),39-77。
陳若宇(2010)。媒體對於精障者報導之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洳(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主觀經驗-以精神疾疾患者及脊髓損傷者為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7(4),230-244。
唐宜楨、吳慧菁(2008)。精神疾患污名化與去污名化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季刊,6(3),175-196。
陳秋山(譯)(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原作者:Robert Adams)。
新北市:心理。
陳秋山(譯)(2008)。社工質性研究(原作者:Ian Shaw)。台北市:杏華。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柴松林(2000)。人權人權基礎與人權譜系的擴增。新世紀智庫論壇,11,
103-110。
徐百齊(譯)(1999)。社約論(原作者:J.J. Rousseau)。台北市:台灣商務。
陳怡潔(譯)(1998)。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原作者:Robert L.)。台北市:揚智。
陳妙、張慧柔、陳正宗(1991)。精神科課堂教育及實習對護理學生在精神疾病
態度上的影響。中華精神醫學,5(3),151-158。
教育部(2016)。特殊教育學校各教育階段班級數統計。取自
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sta2/default.asp
張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媒體對於精障者報導之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
2.
精神障礙雙老家庭照顧者使用福利服務之經驗
3.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倡導未成年懷孕少女去汙名化之歷程
4.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以1990-2003年碩博士論文分析為例
5.
論強制社區治療之法律問題
6.
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因應
7.
社工系畢業生投入社運組織之經歷
8.
最熟悉的陌生人:當「原住民」遇見「社會工作」的自我反思
1.
方昱(2009)。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1),83-99.
2.
李郁強(2015)。從強制社區治療探討精神衛生法之修正-以病患自主權為中心。法令月刊,66(4),142-178。
3.
李美秀(2004)。烙印的概念分析。長庚護理,15(2),185-191。
4.
李慧鶯(2001)。同理的概念探究。護理雜誌,48(2),81-85。
5.
吳慧菁、林萬億、張莉馨、唐宜楨(2012)。「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審查會」運作之探討:以社工委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9-45。
6.
吳秀照(2007)。台中縣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排除社會障礙的就業政策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48-197。
7.
林沄萱(2015)。由華人的面子問題探討精神病患的污名。耕莘學報,13,
8.
林耀盛(2012)。正常與存有:精神病理的反思實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9.
周月清(2008)。2004 年蒙特婁智障者權利宣言。社區發展季刊,123,
10.
胡藹若(2007)。人權理念之研究。復興崗學報,90,297-322。
11.
紀佳芬、林毓堂、劉子歆(1999)。應用職業分析資料篩選身心障礙者適任之職業類別。職能治療學會雜誌,17,44-59。
12.
陳依煜、連盈如(2015)。大學生精神病去污名教育介入成效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8(3),421-447。
13.
陳志軒、徐畢卿、李靜姝、黃建豪(2012)。健康研究中的烙印議題。臺灣醫學,16(1),84-92。
14.
馬宗潔(2011)。壓迫概念之認識:以服務新移民工作者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2),39-77。
15.
唐宜楨、陳心怡、吳慧菁、鄭詩蓉、高藝洳(2009)。身心障礙污名認知與污名主觀經驗-以精神疾疾患者及脊髓損傷者為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7(4),230-244。
1.
困而勉行的精神社工─用敘事探究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自己
2.
精神社工專業認同之形塑與掙扎
3.
失能高齡者健康、生活型態及影響因子探討
4.
社工專業勝任能力養成之探討--醫學與社會學跨領域訓練
5.
從復原力觀點探究童年時期單親歷程研究
6.
心理衛生社會工作者之文化傾向及精神疾病汙名與復元導向服務知識和態度之相關研究
7.
媒體報導精神疾患事件之分析與對策
8.
精神醫療社工持續服務之經驗探討
9.
醫護與社工學生對身心障礙者醫療權利認知與態度之探討
10.
社區民眾對憂鬱症病患的疾病歸因及污名態度之關係探討
11.
媒體對於精障者報導之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
12.
精神醫療社工工作與家庭平衡之探究
13.
社區精神疾患者社會功能評估量表(Mini-ICF-APP)之實務驗證
14.
建構小腦萎縮症患者的社會支持網絡評估工具
15.
矯治社會工作者服務過程之探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