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書與研究文集
Hsiao-Wei Lin, Chun-Ming Huang(2011)。The Introduction of Taiwan’s Industrial Heritage。Taichung City: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Judith Alfrey and Tim Putnam(1992)。Industrial Heritage:Managing resources and uses。London:Routledge。
王玉豐(主編)(2004)。現代考工記:臺灣產業文化資產調查與再生實務座談會專輯。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李光中等(編著)(2015)。臺灣產業文化資產體系與價值:臺灣煤礦、臺灣閃玉篇。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何春蓀(1986)。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林柏年(2004)。臺灣魅力城鄉經營創造臺灣城鄉風貌案例集。臺北市:內政部營建署。
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曉薇(2016)。歐洲工業遺產保存的區域轉型效益。劉以德(主編),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109-13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崇熙(2013)。進化:產業文化資產階段再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中市。
陳憲明等(編著)(2004)。臺灣的地理。臺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陳慈玉(1999)。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基隆市:基隆文心叢刊之一一二。
陳慈玉(2002)。日本殖民時代臺灣、朝鮮和滿州的煤礦業。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東京。
陳勤忠、顏麗蓉(2001)。平溪鄉礦區聚落發展與建築演進 菁桐、白石、薯榔篇。新北市:平溪鄉文化推廣協會。
野村明宏(1999)。殖民地近代化統治中的社會學-從後藤新平的臺灣統治中談起。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153-196)。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富三等(編著)(1996)。臺灣近代史經濟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清連(1995)黑金與黃金:基隆河上中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變遷。新北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楊敏芝等(編著)(2012)。機會: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管理參考手冊。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楊敏芝、林曉薇等(編著)(2012)。借鏡: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臺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臺煤出版委員會(1998)。臺煤特刊。臺北市:臺煤出版委員會。
臺陽鑛業公司四十週年慶典籌備委員會(編輯)(1958)。臺陽鑛業公司四十年誌。臺北市:臺陽鑛業公司四十週年慶典籌備委員會。
廖揆祥(2016)。從區域治理角度探討歐洲文化首都魯爾區2010年。劉以德(主編),歐洲聯盟文化政策之脈絡與實踐(109-13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劉素芬、吳文星(1996)。礦業的發展。黃富三等(編著)臺灣近代史經濟篇(163-198)。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霍爾斯特‧M‧布榮尼等(編著)(2008)魯爾區-一個傑出的歐洲區域結構的變化。埃森:魯爾地區聯合會。
藤田喜市編(1925)。臺灣炭礦誌。臺北: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
二、期刊雜誌
Torgeir Rinke Bangstad(2011)。Routes of Industrial Heritage: On the Animation of Sedentary Objects。Culture Unbound, Journal of Current Cultural Research,3,279-294。
王林楠、翁嘉禧(2010)。日據時期臺灣煤礦業的發展變遷。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10-114, 136。
林曉薇(2008)。文化景觀保存與城鄉發展之研究-以英國世界文化遺產巴那文工業地景為例。都市與計劃,3,205-225。林曉薇(2010)。展望亞洲工業遺產保存聯盟的聯結-臺灣工業遺產保存的回顧與發展。工業遺址保存與再利用國際研討會,期別,97。
林曉薇(2012)。世界遺產案例對臺灣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策略之啟發。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1,23-38。林曉薇(2014)。產業文化資產保存推展在臺灣的實踐與影響。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76,33-39。楊增泉(2012)。重繪地方-蘭博家族經驗研究2001-2011。博物館學季刊,26(4),65-80。羅欣怡(2002)。新時代地方博物館運動-從蘭陽博物館及宜蘭縣博物館家族談起。博物館學季刊,16(1),47-52。三、論文文獻
Stephanie Laura Cimino(2009)。Managing Changes:Integrating Cultural Landscape Values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Preservation。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the United States。
王淳平(2015)。產業遺址的保存與活化: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江倩姿(2011)。礦業聚落發展與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以菁桐坑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吳杰翰(2012)。虛擬群聚平台之研究─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商管專業學院碩士學位學程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勤忠(2001)。菁桐地區礦業建設與地方空間結構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未出版,臺北市。
陳麗君(2006)。臺灣鐵道文化資產整合發展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黃奕杰(2013)。台日生態博物館與內外部網絡治理之比較研究-以宜蘭縣蘭陽博物館網絡與滋賀縣琵琶湖博物館網絡為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賀雯萱(2004)。從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探討新北市平溪鄉菁桐村礦業景觀路徑經驗之展示架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楊尚霖(2003)。礦業遺址保存方法研究-以平溪線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榮芳杰(2000)。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台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劉鎮輝(2015)。臺灣生態博物館發展機制之研究-以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四、研討會論文集
孔憲法、翁文村(2006)。「產業遺產之脈絡性意義與詮釋:產業遺產調查方法論之研究」, 2006年第六屆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研討會( 2006年5月20-21日),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斗六市。
黃瑞茂(2006)。「一個以在地知識建構為基礎的文化資產行動經驗:淡水個案」,揭開紅毛城四百年歷史:淡水紅毛城修復暨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7-9日),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新北市。
五、研討會簡報
Paul Lawitzke(2016)。The Ruhr and Strategy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王芳(主持人)。2016工業遺產的重生—CBC老鋼廠城市復興論壇,西安市新城區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福井昌平(2016)。活用歷史文化資源之永續城市開發~奈良.平城遷都1300年紀念事業之經驗。閻亞寧(主持人)。2016世界遺產講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衡道堂。
福井昌平(2014)。大型活動與都市發展策略。葉泰民(主持人),大型活動vs城市競爭力。2014會展城市論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
六、研究報告書
黃思明(2004)。臺灣產業實體群聚轉型成虛擬群聚的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6-H-004-016),未出版。
七、網路資料
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2016年09月10日,取自:www.erih.net。
Route Industriekultur。2016年10月26日,取自: www.route-industriekultur.ruhr/route-industriekultur.html
Greg Richards & Robert Palmer(2010)。Eventful cities : cultural management and urban revitalisation。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The UK。(電子資源:http://0-www.sciencedirect.com.cylis.lib.cycu.edu.tw/science/book/9780750669870)
Kseniya Khovanova-Rubicondo, Council of Europe(2011)。Impact of European Cultural Routes on SM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veness。2017年2月3日,取自:http://culture-routes.net/sites/default/files/files/StudyCR_en.pdf
Pierre Laconte & Hilderbrand De Boer(2016)。Communicating industrial heritage - networks and individual cases。2017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ffue.org/wp-content/uploads/2016/07/EN_160708_IEHC_communicating-cJC-v14072016.pdf。
Stephen Hughes(2011年11月14日)。International Collieries Study。2016年10月26日,取自:www.icomos.org/en/116-english-categories/resources/publications/226-the-international-collieries-study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00)。博物館專業網站。博物館簡訊,12。2016年07月07日,取自:www.cam.org.tw/5-newsletter/12-about.htm
地圖與遙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2016年07月27日,取自: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p=3679&lang=en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16年07月01日,取自:http://admin.taiwan.net.tw/
宜蘭博物館家族協會。2016年07月23日,取自:www.il-mzm.com
翁聿煌(2016年4月3日)。成福煤礦開礦百年礦區首辦特展。自由時報。2016年12月24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75362
張銘坤、潘岳揚(2016年8月12日)VR虛擬實境紀州庵重現料理屋歷史風貌。中央通訊社。2017年1月25日,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608125016-1.aspx。
新北市平溪區公所。2016年10月31日,取自: www.pingxi.ntpc.gov.tw/news/?mode=data&id=230&parent_id=10030&type_id=10030
新北市平溪鄉魅力商圈協會。2016年10月31日,取自: www.pingshi.com.tw/news.aspx
維基百科-魯爾區。2016年09月10日,取自:
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5%B0%94%E5%8C%BA。
維基百科-Lausitz。2016年09月11日,取自:de.wikipedia.org/wiki/Lausitz。
劉彥甫(2014年5月6日)。海山煤礦遺址建住宅地方憂文史湮滅。自由時報。2016年12月24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76576
魏莨伊(2016年5月25日)新北虛擬博物館體驗水下考古。聯合新聞網。2017年1月25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323/171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