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6: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釋果興
研究生(外文):Guo-Shings Shi
論文名稱:《梵網經》菩薩道之修道次第研究──以靈源法師之《梵網經菩薩戒》為核心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bodhisattva path in《The *Brahmajāla Sūtra》—Centered around Venerable Ling-Yuan’s Annotations o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指導教授:陳英善陳英善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法鼓文理學院
系所名稱:佛教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77
中文關鍵詞:《梵網經》菩薩道修道次第菩薩戒靈源法師
外文關鍵詞:《The *Brahmajāla Sūtra》Bodhisattva pathThe phases of cultivationBodhisattva preceptsVenerable Ling-yua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7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1965年靈源法師曾經在大覺禪寺出版《梵網經》的白話註釋,筆者近年修學天台與華嚴教觀之後,發覺此書即是敘述菩薩道之修道次第。本研究收集當代六種白話註解《梵網經》,欲比較其詮釋差異,卻發現三類完全不同面向的敘述,這三種分別是:人間倫理、解脫戒律、菩薩道次第;接著尋求《梵網經》相關學術研究時,發現只有菩薩戒的文獻,而菩薩修道次第的研究,則尚付之闕如。因為《梵網經》同時提出「菩薩戒」與「菩薩道」之次第,故此研究方向定為:《梵網經》菩薩道之修道次第研究──以靈源法師之《梵網經菩薩戒》為核心。
根據筆者新校對靈源法師所著之《梵網經菩薩戒》,與《梵網經》之註疏深入比對後,發現法師是網羅諸家大師而集義,其所參考之《梵網經》註疏,包含: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禪宗、律宗、淨土宗等諸宗大師之註解。研究結果顯示,靈源法師融會諸宗思想後,其修道次第觀並無矛盾,反而能將初發心持菩薩戒者,銜接上菩薩道的修行次第,而其法門有漸次,也有圓頓法義,故此《梵網經》很有可能,成為漢傳佛教修道次第的典範。
本研究除了指出菩薩戒的重點之外,更顯示出菩薩戒與修道次第的直接關聯,而且靈源法師所著之《梵網經菩薩戒》,在菩薩修道次第中,能包含人間倫理、與解脫戒律。擴大來看,由於經典的起源與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波羅蜜」有關,故如果依循漢傳佛教圓頓教的法義,則南傳、北傳佛教,或許從中可獲得融通,進而形成佛教利他的「普世倫理」,以及為現代多元宗教對立的處境,提供一種和諧對話的準則。
In 1965, Venerable Ling-yuan published a contemporary annotation on the Brahmajāla Sūtra at the Da-Jyue Chan Monastery. After studying the theories and teachings of Tiandai and Huayan schools recently, the author realize that this exegesis actually explains the cultivation procedure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 In this study, six contemporary commentaries on the Brahmajāla Sūtra were collected for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Nonetheless,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introduction were found: the humanistic ethics, precepts/śīla towards liber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procedure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A subsequent effort was applied to 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contiguously yet only works on bodhisattva precepts ( in the Brahmajāla Sūtra ) found, nothing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procedure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As《The Brahmajāla Sūtra》proposes simultaneously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the bodhisattva path, the orientation of this study is positioned on the cultivation procedurs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in the Brahmajāla Sūtra -- centered around the Venerable’s annotations o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The newly collated《Brahmajāla Bodhisattva śīla Sūtra》by Venerable Ling-yuan enables the author to realize that the Venerable actually assembled those commentaries mentioned above in his work, which includes Tiandai, Huayen, Consciousness-only (Yogācāra), Chan, Vinaya, and Pure-land schools, etc. Drawing from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the Venerable integrated all ideologies, without contradiction, to develop his view for the procedures of cultivation on one hand and to enable affinity between the aspirated practitioners/beginners with the orderly procedure of the bodhisattva path on the other. Besides, his method discloses the procedural gradualness, and his discourse covers sudden and perfect teachings. Therefore, this Brahmajāla Sūtra could most likely be a paradigm in Chinese Buddhism for the cultivation procedures on the Buddha path.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of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additionally reveals the direct liaison betwee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the procedures of cultivat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Furthermore, the Venerable’s book on bodhisattva precepts (bodhisattva śīla ) of the《Brahmajāla Sūtra》covers the humanistic ethics, the precepts/śīla towards liberation in procedures of cultivating the bodhisattva path. From an extensive viewpoint , as the provenance of the sutras is related to “Pāramī”, the bodhisattva path in the Theravada Buddhism, whence following the sudden and perfect teachings in Chinese Buddhism, the syncretism between the Theravada and the Chinese Buddhism on the bodhisattva path could be achieved to form a Buddhist altruistic “universal ethics” and be able to provide a set of harmonious dialogue principl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oppositions among the contemporary diverse relig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回顧 3
一、菩薩道次第的經典 3
二、梵網經之研討 7
三、白話註解梵網經 9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13
一、問題意識 13
二、研究方法、範圍 14
第四節 論文章節之鋪排 15
第二章 靈源法師之弘法生涯 17
第一節 靈源之生平簡譜 18
一、出生背景與學佛因緣 18
二、出家修行與學教歷程 19
三、來台弘化與修持傳承 20
四、小結 23
第二節 靈源之著作概說 25
一、《山居雜語》 25
二、《淨業綱要》 27
三、《梵網經集義句解》 29
四、《大覺小志》 31
五、《靈源夢話集》 32
六、《心經集註》及《佛菩薩聖像畫集》 33
七、小結 36
第三節 靈源之修行經驗 37
一、靈源法師之師資傳承 37
二、初出家時之專修淨土 38
三、進修華嚴之法界大淨土 40
四、後歸禪淨之唯心大淨土 42
五、小結 43
第四節 《梵網經》之科文 45
一、三分科經之段落 45
二、上卷句解之重點 47
三、下卷句解之重點 50
四、小結 53
第三章 菩薩道之修道次第 55
第一節 信位之菩薩道 55
一、經典所說之信位 55
二、《梵網經》所說之信位 62
三、小結 67
第二節 次第之菩薩道 68
一、疏不疏《梵網經》上卷 68
二、戒知賢聖四十心地次第 70
三、次第所說有九處會 74
四、小結 80
第三節 圓頓之菩薩道 81
一、第十處會 81
二、諸宗註疏 83
三、小結 91
第四章 菩薩戒之修道次第 93
第一節 心地聖戒之要義 93
一、人間說戒 93
二、重頌戒品 95
三、小結 96
第二節 十重戒與三聚淨戒之關係 97
一、前四條共戒之重點 97
二、三聚淨戒之涵攝範圍 99
三、後六條不共戒之開緣 101
四、小結 103
第三節 十門四十八輕戒 105
一、十門分類的特色 105
二、四十八輕戒的重點 106
三、小結 111
第四節 預階賢聖的誓願 112
一、菩薩誓願 112
二、願得好師 115
三、十無盡藏 116
四、結讚流通 118
五、小結 121
第五章 結論 123
一、靈源法師之弘法貢獻 123
二、菩薩道之修道次第 124
三、菩薩戒之修道次第 127
四、未來可能研究之方向 130
參考文獻 131
附錄 135
[附錄一] 靈源法師簡譜(1902~1988) 135
[附錄二] 《梵網經》上卷之新舊科文比對 146
[附錄三] 《梵網經》下卷之新舊科文比對 159
(一)、佛典藏經
1.《靈峰蕅益大師宗論》。J36, no. B348。
2.《大乘本生心地觀經》。T03, no. 159。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23。
4.《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32。
5.《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45。
6.《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T08, no. 246。
7.《大方廣佛華嚴經》。T09, no. 278。
8.《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9.《佛說兜沙經》。 T10, no. 280。
10.《法鏡經》。T12, no. 0322。
11.《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no. 365。
12.《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T15, no. 0624。
13.《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T20, no. 1177A。
14.《梵網經》。T24, no.1484。
15.《菩薩瓔珞本業經》。T24, no. 1485。
16.《優婆塞戒經》。T24, no. 1488。
17.《大智度論》。 T25, no. 1509。
18.《菩薩善戒經》。T30, no. 1583。
19.《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T33, no. 1705。
20.《仁王般若經疏》。T33, no. 1707。
21.《華嚴經探玄記》。T35, no. 1733。
22.《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T39, no. 1796。
23.《菩薩戒義疏》。T40, no. 1811。
24.《梵網經菩薩戒本疏》。T40, no. 1813。
25.《梵網經古跡記》。T40, no. 1815。
26.《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T45, no. 1866。
27.《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T47, no. 1988。
28.《萬善同歸集》。T48, no. 2017。
29.《緇門警訓》。T48, no. 2023。
30.《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X21, no. 367。
31.《梵網經玄義》。X38, no. 693。
32.《梵網經合註》。 X38, no. 694。
33.《梵網經直解》。X38, no. 697。
34.《瓔珞本業經疏》。X39, no. 705。
(二)、專書
1.王建光(2008)。《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初版)。
2.印順法師(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3.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著(1999)。《南傳菩薩道(上)》、《南傳菩薩道(下)》。敬法比丘譯。(台北:月眉山靈泉禪寺,2003年)。
4.果清律師(2003)。《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卷上彙釋》。(埔里:正覺精舍,2003年)。
5.神林淨隆(1984)。《菩薩思想之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六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6.聖嚴法師(1996)。《戒律學綱要》。(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
7.聖嚴法師(1997)。《菩薩戒指要》。(臺北:法鼓文化,1997年)。
8.聖嚴法師(1999)。《悼念‧遊化》,〈靈源老和尚行狀〉,頁37。(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初版) 。
9.聖嚴法師(2001)。《法鼓雜誌》,〈我的修行與傳承〉,擷錄自第一三九至一四四期。(台北:法鼓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
10.聖嚴法師(2002)。《我的法門師友》,〈靈源老和尚──喝我一聲,讓我放下〉,頁73。(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初版) 。
11.聖嚴法師(2009)。《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9年初版)。
12.聖嚴法師(2010)。《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臺北:法鼓文化,2010年初版)。
13.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年)。
14.戴傳江譯注(2012)。《梵網經》。(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15.釋果燈(2004)。《明末淸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臺北:法鼓文化,2004年)。
16.闞正宗(1996)。《台灣高僧》,〈禪宗虛雲法脈在台灣—記靈源法師的行誼〉,頁121-140。(台北: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年)。
17.靈源老和尚(1951)。《山居雜語》。 (香港:大嶼山寶蓮寺,1951年初版)。
18.靈源老和尚(1957)。《淨業綱要》。(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57年初版)。
19.靈源老和尚(1971)。《佛菩薩聖像畫集》。(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71年)。
20.靈源老和尚(2013)。《淨土直說》。(臺北:法鼓文化,2013年初版)。
21.靈源老和尚(2014)。《靈源夢話》。(臺北:法鼓文化,2014年初版)。
22.靈源老和尚(2016)。《梵網經菩薩道》。(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初版)。
23.靈源老和尚(2017)。《梵網經菩薩戒》。(臺北:法鼓文化,2017年初版)。
24.靈源法師(1981)。《靈源夢話集》。(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81年)。
25.靈源法師(1996)。《梵網經集義句解》。(臺北:大千出版社,1996年)。
(三)、論文
1.林崇安(2014)。《南北傳的菩薩道》,講於馬來西亞.檳城三慧講堂,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提供。
2.林斐文(2013)。《《菩提道次第廣論》與《成佛之道》之研究——以三學為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3.洪普萍(2008)。《華嚴戒學之研究》,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三屆畢業論文。
4.連英華(201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5.彭瑞花(2015)。《菩薩戒研究》,頁37,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6.黃靖琦(2005)。《菩薩道與菩薩戒關係之研究——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中心》,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7.蔡逸欣(2014)。《《清淨道論》說梵住品之研究-兼論南傳菩薩道之修持》。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8.釋圓貌(2015)。《《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止觀探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
9.釋觀慧(1986)。《華嚴經十地品研究》,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一屆畢業論文。
(四)、中文期刊
1.孫亦平(2011)。〈什麼是宗教對話的準則 —特雷西《與他者對話》述評〉,世界宗教文化,第一期,頁49-94。
2.陳英善(2000.07)。〈天台智者的戒體論與《菩薩戒義疏》〉,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頁113-133。
3.黄瑜(2010)。〈他者的境域〉,倫理學基礎理論研究。
4.釋正持(2013)。〈《華嚴經疏•十地品》初地、二地菩薩之修行特色〉,《中華佛學研究》第十四期,頁 39-91。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4, pp. 39-91 (2013)。
5.釋惠敏(1998)。〈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 頁 9-48。
(五)、網路資源
1.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十信」、「十地」條目,2017/06/18查詢。
http://buddhaspace.org/dict/
2.「三昧禪院」: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辦,專業志,上海宗教志,第一編佛教,第一章寺院,第七節湮沒寺院 ,十三、三昧寺。 (2016/06/13查詢)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5195/node75200/node75234/node75246/userobject1ai91025.html
3.《台臨蟾山朱氏宗譜》,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 2005年初版。此書已拍攝成微卷,參見網站:(2017/06/20查詢)
https://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500977?availability=Family%20History%20Library
4.《福嚴學生論文集》,第九屆下冊。查詢條目:釋慈律,《《大智度論》中之十地思想》。2017/06/18查詢。http:/www.fuyan.org.tw/
5.楊文會著,《楊仁山居士遺書》(24卷)第 18 卷。 2017/06/18查詢。http://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B28n0157_018
6.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網路版。查詢條目《戒律學綱要》、《菩薩戒指要》,2017/06/18查詢。http://ddc.shengyen.org/pc.htm
7.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查詢條目「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2017.06.18查詢。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search/search_detail.jsp?seq=263921
(六)、外文專書
1.大野法道氏(2006)。《大乘戒經の研究》頁283-287。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54年初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