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典藏經
1.《靈峰蕅益大師宗論》。J36, no. B348。
2.《大乘本生心地觀經》。T03, no. 159。
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23。
4.《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32。
5.《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T08, no. 245。
6.《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T08, no. 246。
7.《大方廣佛華嚴經》。T09, no. 278。
8.《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9.《佛說兜沙經》。 T10, no. 280。
10.《法鏡經》。T12, no. 0322。
11.《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no. 365。
12.《佛說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T15, no. 0624。
13.《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T20, no. 1177A。
14.《梵網經》。T24, no.1484。
15.《菩薩瓔珞本業經》。T24, no. 1485。
16.《優婆塞戒經》。T24, no. 1488。
17.《大智度論》。 T25, no. 1509。
18.《菩薩善戒經》。T30, no. 1583。
19.《仁王護國般若經疏》。 T33, no. 1705。
20.《仁王般若經疏》。T33, no. 1707。
21.《華嚴經探玄記》。T35, no. 1733。
22.《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T39, no. 1796。
23.《菩薩戒義疏》。T40, no. 1811。
24.《梵網經菩薩戒本疏》。T40, no. 1813。
25.《梵網經古跡記》。T40, no. 1815。
26.《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T45, no. 1866。
27.《雲門匡真禪師廣錄》。 T47, no. 1988。
28.《萬善同歸集》。T48, no. 2017。
29.《緇門警訓》。T48, no. 2023。
30.《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淺註》。X21, no. 367。
31.《梵網經玄義》。X38, no. 693。
32.《梵網經合註》。 X38, no. 694。
33.《梵網經直解》。X38, no. 697。
34.《瓔珞本業經疏》。X39, no. 705。
(二)、專書
1.王建光(2008)。《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初版)。
2.印順法師(1981)。《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年)。
3.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著(1999)。《南傳菩薩道(上)》、《南傳菩薩道(下)》。敬法比丘譯。(台北:月眉山靈泉禪寺,2003年)。
4.果清律師(2003)。《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卷上彙釋》。(埔里:正覺精舍,2003年)。
5.神林淨隆(1984)。《菩薩思想之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六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6.聖嚴法師(1996)。《戒律學綱要》。(臺北:法鼓文化,1996年)。
7.聖嚴法師(1997)。《菩薩戒指要》。(臺北:法鼓文化,1997年)。
8.聖嚴法師(1999)。《悼念‧遊化》,〈靈源老和尚行狀〉,頁37。(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初版) 。
9.聖嚴法師(2001)。《法鼓雜誌》,〈我的修行與傳承〉,擷錄自第一三九至一四四期。(台北:法鼓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
10.聖嚴法師(2002)。《我的法門師友》,〈靈源老和尚──喝我一聲,讓我放下〉,頁73。(台北:法鼓文化,2002年初版) 。
11.聖嚴法師(2009)。《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9年初版)。
12.聖嚴法師(2010)。《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臺北:法鼓文化,2010年初版)。
13.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2005年)。
14.戴傳江譯注(2012)。《梵網經》。(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15.釋果燈(2004)。《明末淸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臺北:法鼓文化,2004年)。
16.闞正宗(1996)。《台灣高僧》,〈禪宗虛雲法脈在台灣—記靈源法師的行誼〉,頁121-140。(台北: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年)。
17.靈源老和尚(1951)。《山居雜語》。 (香港:大嶼山寶蓮寺,1951年初版)。
18.靈源老和尚(1957)。《淨業綱要》。(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57年初版)。
19.靈源老和尚(1971)。《佛菩薩聖像畫集》。(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71年)。
20.靈源老和尚(2013)。《淨土直說》。(臺北:法鼓文化,2013年初版)。
21.靈源老和尚(2014)。《靈源夢話》。(臺北:法鼓文化,2014年初版)。
22.靈源老和尚(2016)。《梵網經菩薩道》。(臺北:法鼓文化,2016年初版)。
23.靈源老和尚(2017)。《梵網經菩薩戒》。(臺北:法鼓文化,2017年初版)。
24.靈源法師(1981)。《靈源夢話集》。(基隆:十方大覺禪寺,1981年)。
25.靈源法師(1996)。《梵網經集義句解》。(臺北:大千出版社,1996年)。
(三)、論文
1.林崇安(2014)。《南北傳的菩薩道》,講於馬來西亞.檳城三慧講堂,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提供。
2.林斐文(2013)。《《菩提道次第廣論》與《成佛之道》之研究——以三學為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3.洪普萍(2008)。《華嚴戒學之研究》,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十三屆畢業論文。
4.連英華(2012)。《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止觀思想與實踐》。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5.彭瑞花(2015)。《菩薩戒研究》,頁37,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6.黃靖琦(2005)。《菩薩道與菩薩戒關係之研究——以漢譯《瑜伽師地論‧戒品》為中心》,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系,碩士論文。7.蔡逸欣(2014)。《《清淨道論》說梵住品之研究-兼論南傳菩薩道之修持》。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8.釋圓貌(2015)。《《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止觀探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
9.釋觀慧(1986)。《華嚴經十地品研究》,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第一屆畢業論文。
(四)、中文期刊
1.孫亦平(2011)。〈什麼是宗教對話的準則 —特雷西《與他者對話》述評〉,世界宗教文化,第一期,頁49-94。
2.陳英善(2000.07)。〈天台智者的戒體論與《菩薩戒義疏》〉,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頁113-133。3.黄瑜(2010)。〈他者的境域〉,倫理學基礎理論研究。
4.釋正持(2013)。〈《華嚴經疏•十地品》初地、二地菩薩之修行特色〉,《中華佛學研究》第十四期,頁 39-91。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No. 14, pp. 39-91 (2013)。5.釋惠敏(1998)。〈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 頁 9-48。
(五)、網路資源
1.一行佛學辭典搜尋,「十信」、「十地」條目,2017/06/18查詢。
http://buddhaspace.org/dict/
2.「三昧禪院」: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辦,專業志,上海宗教志,第一編佛教,第一章寺院,第七節湮沒寺院 ,十三、三昧寺。 (2016/06/13查詢)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75195/node75200/node75234/node75246/userobject1ai91025.html
3.《台臨蟾山朱氏宗譜》,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 2005年初版。此書已拍攝成微卷,參見網站:(2017/06/20查詢)
https://familysearch.org/search/catalog/1500977?availability=Family%20History%20Library
4.《福嚴學生論文集》,第九屆下冊。查詢條目:釋慈律,《《大智度論》中之十地思想》。2017/06/18查詢。http:/www.fuyan.org.tw/
5.楊文會著,《楊仁山居士遺書》(24卷)第 18 卷。 2017/06/18查詢。http://tripitaka.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B28n0157_018
6.聖嚴法師,《法鼓全集》網路版。查詢條目《戒律學綱要》、《菩薩戒指要》,2017/06/18查詢。http://ddc.shengyen.org/pc.htm
7.臺灣大學文學院.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查詢條目「佛說梵網經集義句解」,2017.06.18查詢。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search/search_detail.jsp?seq=263921
(六)、外文專書
1.大野法道氏(2006)。《大乘戒經の研究》頁283-287。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54年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