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20: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怡靜
研究生(外文):I-Ching Chen
論文名稱:藏譯三部《三摩地資糧品》之譯注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and Study on the Three Kinds of Samādhisambhāraparivarta of Bodhibhadra, Kṛṣṇa pa and Dīpaṃkaraśrījñāna from the Tibetan Versions
指導教授:廖本聖廖本聖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n-Sheng Li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法鼓文理學院
系所名稱:佛教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39
中文關鍵詞:三摩地資糧三摩地支分後期中觀派覺賢黑尊者阿底峽
外文關鍵詞:samādhisambhārasamādhyaṅgathe later MādhyamikaBodhibhadraKṛa papaṃkaraśān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7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根據佛教的說法,三摩地分成世間與出世間,而其中的出世間三摩地,佛教認為,是解脫輪迴的過程當中所必要得到的。而它的資糧,也就是修習三摩地之前所該具備的先決條件,在得到三摩地的過程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沒有三摩地資糧,就無法成就三摩地,這是世尊乃至阿底峽、德稱、宗喀巴等大師所異口同聲的看法,由此可看出三摩地資糧的重要性。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西藏大藏經的丹珠爾當中收錄了三種《三摩地資糧品》,作者分別是覺賢、黑尊者以及阿底峽。依據作者們的年代與宗派傳承,三部皆是後期中觀派的作品。其中,覺賢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九支,而每一項都有詳加說明,是三部當中份量最大,也是唯一有引用經論的。而黑尊者把三摩地支分分成七支(第八支為補充),七支之下又分成七種項目。而阿底峽則是以偈誦的方式撰寫,把三摩地支分分成十三支。
究竟這三部後期中觀派的著作之間是什麼關係?三位作者為何寫出內容不同而題名相同的論著?本論文擬試著研究三位作者的背景、宗義思想與傳承,以及在蒐集藏譯版本、進行對勘之後,中譯三部《三摩地資糧品》,並進行對三部內容的研究,包括三部的特色、三部支分的異同比較、三部所指的「三摩地」定義、宣說的對象、三部之間是否有相互影響(前前影響後後)、與其他論典的三摩地資糧做比較,以及禪定術語與非禪定術語之語詞討論、翻譯、版本與其他的問題等等,透由這些研究,期望裨益吾人能夠較完整地了解三部的內容、釐清三部之間的關係,以及對三摩地資糧有更完整、全面的了解。
According to Buddhism, samādhi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the mundane and the transmundane. Obtainment of the latter, the transmundane samādhi, is necessary to the process of liberation from saṃsāra in Buddhism. And its sambhāra, which means the preconditions, is a prerequisite for practicing samādhi. In the process of attaining samādhi, sambhāra playes an important role. It can be said that without sambhāra, a yogi, a practitioner of yoga, can not attain samādhi. This view is shared by Bhagavan Śākyamuni Buddha and even Atiśa, Yon tan grags, Tsong kha pa with one voice. Thereby, the importance of samādhisambhāra is evident.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s, I found in the bstan ’gyur of Tibetan Tripitaka there includes three kinds of Samādhisambhāraparivarta. Their authors are Bodhibhadra, Kṛṣṇa pa and Dīpaṃkaraśrījñāna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is authors’ chronology and sectarian heritage, this three works belong to the later Mādhyamika. The first author, Bodhibhadra, divided samādhisambhāra into nine factors (or branches, divisions, or Tsering Dolkar translated the ”yan lag” into organ in TR, etc..), and delineated each factor in detaile. His work is the largest one among these three Samādhisambhāraparivartas, and this work alone quotes various sūtras and śāstras relative to the other two works. The second author, Kṛṣṇa pa divided samādhisambhāra into seven factors, in which the eighth factor is a supplement or an addendum to the former seven factors, furthermore the above seven factors are divided in to seven subitemsm, individually. And the last one, Atīśa, composed his work in verse, but not in prose. He divided samādhisambhāra into thirteen factors.
What kind of the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these three works belonging to the later Mādhyamika? Why did these three authors compose their works with the same titl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study the background, tenets and inheritance of each of these three authors. After gathering and collecting Tibetan versions of all of these three works, I translated them, studied their content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factors, the definition of samādhi within these three works, the audiences or readers of these works, the temporal order of their publications. Besides, I compared samādhisambhāra with other śāstras, discussed the terms related to meditation and the other terms unrelated to meditation, and also tried to elucidate the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nd version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etc.. Through these studies, I hope this thesis could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works, and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these three works and samādhisambhāra more completely and comprehensively.
摘要 i
ABSTRACT iii
誌謝 v
目次 vii
略語 xxiii
一、校勘用版本 xxiii
二、參考用譯本 xxiii
三、書目 xxiv
(一)藏文 xxiv
(二)工具書 xxiv
(三)中文 xxv
(四)漢譯及藏譯大藏經 xxvi
凡例 xx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一、在印度藏人學者的研究方面 3
二、在日本學者的研究方面 4
(一)望月海慧,〈三種の『三昧資糧論』について〔含『三昧資糧論』和訳,クリシュナパーダの『三昧資糧論』和訳,ディーパンカラシュリージュニャーナの『三昧資糧論』和訳〕〉,《身延山大学仏教学部紀要》,第六卷, pp. 49-81,2005. 01. 01。 4
(二)望月海慧,〈BodhibhadraのSamādhisambhāraparivart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4卷第2號,pp. 1043-1037,2006. 03. 20。 7
(三)望月海慧,〈ボーディバドラとアティシャ(第五部会 <特集> 第六十四回学術大会紀要)=Bodhibhadra and Atiśa (Section 5) 〉,《宗教研究》,第79卷第4號,pp. 1144-1145,2006. 03. 30。 8
三、在華語學界的研究方面 9
(一)呂澂,《西藏佛學原論》 10
(二)張福成,〈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 11
(三)林崇安,〈止觀的實踐-兼評《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奢磨他及毗缽舍那〉 11
(四)中華藏對勘本 12
四、小結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一、對勘 13
(一)對勘版本的種類 13
(二)各版本的詳細位置 14
(三)一版兩本的問題 16
二、翻譯 16
三、註釋 16
四、研究 17
第四節 研究問題 17
一、三部之間有何異同? 17
二、造成三部不同的可能因素為何? 18
(一)三部所指涉的三摩地不同嗎?三摩地的定義 18
(二)三位作者各自所持的中觀宗義與實踐方式是否不同? 18
(三)三部所宣說的對象不同? 19
(四)三部有無互相影響的可能性(前前影響後後)? 19
(五)三部有被其他論典影響到嗎?若有,影響到三部的論典不同嗎?與其他論典的禪定方面的資糧(例如靜慮度的資糧)做比較 19
三、三部有影響到後代的論典嗎? 20
四、討論 20
(一)語詞討論 20
(二)翻譯、版本與其他問題之討論 20
第五節 研究範圍 21
第六節 章節架構 21
第二章 背景篇 23
第一節 釋名 23
一、釋名《三摩地資糧品》 23
二、「資糧」與「支分」間的關係 24
(一)BSSP 25
1. 資糧與支分:所屬 25
2. 資糧與支分:同義 25
3. 資糧與支分:總別 25
(二)KSSP 26
(三)ASSP 26
1. 資糧與支分:因果關係 26
2. 三摩地支分會退失 27
(四)小結 27
第二節 藏譯三部之簡介與內容概述 27
一、BSSP之簡介與內容概述 27
二、KSSP之簡介與內容概述 36
三、ASSP之簡介與內容概述 37
第三節 藏譯三部個別與共通之特色 39
一、BSSP的特色 39
(一)止依瑜伽,觀依中觀 40
(二)文少義豐,便於實修 40
(三)廣引教理,由博而約 40
(四)見行相應、解行並重 41
(五)重視師說,強調口訣 41
(六)重視神通 42
(七)顯密融貫 42
(八)僅是寫來提醒自己的修行筆記 43
(九)具有後期中觀派著述的特色:僅表明自己的勝義諦立場,但不知其世俗諦立場 43
(十)其餘 43
二、KSSP的特色 44
三、ASSP的特色 44
四、三部共通的特色 45
第四節 作者與譯師之生平、著作與譯著 45
一、覺賢之生平與著作 46
(一)與阿底峽相關之歷史記載 46
(二)從阿底峽的著作來看覺賢其人 47
(三)從歷史記載來看覺賢生平 49
1. 《青史》當中提到的「覺賢」 49
2. 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中提到的「覺賢」 51
3.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當中提到的「覺賢」 53
(四)Tsering Dolkar的整理 53
(五)覺賢的著作 54
(六)總結覺賢的生平 57
二、黑尊者的生平、著作與譯著 57
(一)生平 58
1. 生存年代 58
2. 身分、事蹟 59
(1)黑行(Kṛṣṇācāryapāda) 60
(2)小黑行(Junior kṛṣṇācāryapāda) 60
(3)黑誓言金剛(Kṛṣṇasamayavajra) 61
(4)金剛乘成就者(pa, pāda) 62
3. 小結 62
(二)著作 63
(三)譯作 73
(四)小結 78
三、阿底峽之生平、著作、譯著 78
(一)生平 79
(二)著、譯作 80
四、法慧之生平與譯著 87
(一)生平 87
1. 生存年代 87
2. 身分與歷程 87
(1)藏人比丘 87
(2)擁有主校譯師.比丘(Zhus chen gyi lo tsa ba dge slong)的頭銜 87
(3)TR當中對法慧譯師的生平介紹 88
(4)其師為精進月 89
(二)譯著 89
五、精進月之生平與譯著 97
(一)生平 97
1. 生存年代 97
2. 身分 97
(1)印度堪布 97
(2)法慧譯師的老師 98
(3)阿底峽的弟弟 98
(二)譯著 98
六、釋迦慧之生平與譯著 100
(一)生平 100
1. 生存年代 100
2. 身分 100
(1)西藏比丘? 100
(2)赤松德讚內大臣昆‧伯波伽的孫子? 101
(3)阿底峽尊者於西藏的弟子? 101
(4)法稱直系弟子天主慧(Devendra- buddhi)的弟子? 101
(5)小結 102
(二)譯著 102
七、小結 105
第三章 研究篇 107
第一節 藏譯三部《三摩地資糧品》之間共通的地方 107
一、共同的支分 107
(一)正面的支分 108
1. 屬於三摩地支分的正面的支分 108
2. 非三摩地支分當中正面的部分 117
3. 總結以上共通的正面的行為 118
(1)是三摩地支分,並且是三部共通認為要具備的 118
(2)是三摩地支分,但僅有兩部認為需要具備的支分 119
(3)三摩地支分與非三摩地參雜,兩部或三部認為需要具備的 123
4. 說明、歸納與小結 126
(二)負面的支分 128
1. 屬於三摩地支分的負面的支分 128
2. 非三摩地支分當中負面的部分 134
3. 總結以上共通的負面的行為 134
(1)是三摩地支分,並且是三部共通認為要斷除的 134
(2)是三摩地支分,但僅在兩部當中是負面的 140
(3)三摩地支分與非三摩地支分參雜,兩部或三部認為需要斷除的 144
4. 說明、歸納與小結 144
(三)小結 146
二、除了支分以外的其他共通點 147
第二節 藏譯三部《三摩地資糧品》之間相異的地方 147
一、相異的支分 147
(一)三部很明確的不共的正面的支分 147
1. BSSP 147
2. KSSP 147
3. ASSP 148
(二)三部很明確的不共的所斷、負面的行為 148
1. BSSP 148
2. KSSP 149
3. ASSP 150
(三)小結 150
二、三部的實踐及次第 150
(一)BSSP 150
1. 九支分 150
2. 八斷行 151
3. 必須雙修止觀,且先止後觀 151
4. 有相與無相 152
5. 做勝義無自性的無相觀察 154
6. 小結 155
(二)KSSP 155
(三)ASSP 155
(四)小結 158
第三節 導致三部差異的可能原因 158
一、三部所指涉的「三摩地」不同嗎? 158
(一)BSSP 159
(二)KSSP 160
(三)ASSP 161
(四)小結 162
二、三位作者各自的宗義思想以及實踐方式不同? 163
(一)覺賢的宗義與實踐 163
1. 覺賢其人的重要性 163
2. 覺賢的宗義思想 164
(1)BSSP中提及的宗義 165
(2)《智心髓集注》當中提及的宗義 167
a. 表明自己是中觀宗 168
b. 中觀宗的兩種世俗諦立場 168
c. 「相」的立場 169
d. 小結 170
(3)BSSP與《智心髓集注》之比較 170
(4)從阿底峽的著作來看其師覺賢的宗義 171
3. 覺賢的實踐 172
(二)黑尊者的宗義與實踐 173
(三)阿底峽的宗義與實踐 173
(四)小結 174
三、宣說的對象不同? 174
(一)BSSP 174
1. 寫給與他有緣、喜歡這部著作的人 175
2. 寫給利根者 175
3. 寫給可能已經不是初業行者,而是有一定程度的行者 175
4. 應該可能有包括初業菩薩 176
5. 給過去從沒證過止的人 176
6. 寫給顯密雙修的行者 176
7. 小結 177
(二)KSSP 177
1. 寫給「想要不浪費人身寶,並且想要讓所獲得的人身有意義的補特伽羅」 177
2. 寫給修密咒行的行者 177
(三)ASSP 177
(四)小結 178
四、三部之間有互相影響的可能性嗎?(前前影響後後) 178
五、受影響的論典不同?與其他論典的禪定方面的資糧做比較 179
(一)《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提到的止、觀資糧 179
1. 止資糧 179
(1)《修次中篇》:六種止資糧 180
(2)《修次初篇》、《解深密經》:前四度是第五度靜慮度的資糧 181
(3)〈聲聞地〉當中的三摩地資糧 183
2. 觀資糧 184
3. 止觀資糧 185
(1)密護根門 186
(2)正知而行 187
(3)飲食知量 188
(4)悎寤瑜伽 190
(5)與三部的比較 191
(6)小結 192
(二)與《修次中篇》止觀資糧的比較 192
1. 六種止資糧 192
2. 三種觀資糧 199
3. BSSP與《修次中篇》相似的內文 201
4. 小結 203
(三)與〈聲聞地〉十種三摩地資糧的比較 204
1. 戒律儀 204
2. 根律儀 207
3. 於食知量 208
4. 初夜後夜覺寤瑜伽 208
5. 正知而住 209
6. 善友性 210
7. 聞思正法 212
8. 無障礙 212
9. 惠捨 214
10. 沙門莊嚴 214
11. 小結 222
(四)小結 223
六、小結 224
第四節 三部有影響到其他論典嗎? 224
一、BSSP 224
(一)止支 225
(二)《菩提道燈難處釋》引用BSSP的地方,以及與BSSP使用相同引文處 225
1.《菩提道燈難處釋》中引用BSSP處 225
2. 與BSSP引用相同引文的地方 231
(三)小結,以及寫ASSP的可能理由 232
二、KSSP 233
三、ASSP 233
四、小結 233
第五節 討論 234
一、語詞討論 234
(一)禪定術語 234
1. 靜慮(bsam gtan) 234
2. 平等安置(mnyam par ’jog pa,三摩鉢底、等至) 235
3. 平等安置(mnyam par gzhag pa/ mnyam gzhag,三摩呬多、等引) 236
4. 止(zhi gnas)、觀(lhag mthong)、止觀雙運(zhi gnas dang lhag mthong zung du ’brel pa) 238
(二)非禪定術語 240
1. 貪愛 240
(1)gdung ba(熱惱) 240
(2)’dod pa(欲望、貪著、想要、主張) 242
(3)chags pa(貪、貪著) 244
(4)’dod chags (貪、貪欲) 246
(5)sred pa(愛、貪愛) 247
(6)dga’ ba(喜、喜歡、歡喜、喜悅) 247
(7)zhen pa(耽著) 248
(8)’dzin pa(執著) 249
(9)’chang(執持、保留) 250
(10)小結 250
2. 傲慢 250
(1)snyems pa(驕慢) 251
(2)dregs pa(傲慢) 251
(3)nga rgyal(慢) 251
(4)rlom sems(自滿) 252
(5)小結 252
3. 慧──shes rab、ye shes、blo的比較 252
(1)shes rab (般若、慧) 252
(2)ye shes(智) 253
(3)blo(心、慧) 254
(4)小結 254
4. 信 255
(1)dad pa 255
(2)yid ches 255
(3)小結 255
5. 散亂 256
(1)’du ’dzi (熱鬧、嘈雜) 256
(2)g.yeng ba(散亂、散逸) 256
(3)g.yel ba(散亂) 257
6. 懈怠 257
(1)le lo(懈怠) 257
(2)snyom las(懈怠、懶散) 258
7. 財 258
(1)nor 258
(2)longs spyod 258
(3)小結 258
8. 思維、分別、虛妄分別(rnam par rtog pa/ rnam par rtog/ rnam rtog) 259
二、翻譯問題 259
(一)BSSP引文與漢譯差異處 260
(二)BSSP引文與原藏譯之差異處 261
(三)《菩提道燈難處釋》引用BSSP,卻與BSSP原文相異之處 262
(四)評析望月海慧的日譯 263
1. BSSP 264
2. KSSP 278
3. ASSP 282
(五)如石法師在《菩提道燈抉微》當中的誤譯 283
三、版本問題 285
四、其他 286
(一)BSSP當中較奇怪之處 286
1. 不太像是佛教的想法 286
2. 前後矛盾處 286
(二)具備止資糧之後,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成就止? 286
(三)尚未解決的問題 287
1. 心的本質是光明心嗎? 287
2. 隨順的住處,絕對不可以將門朝向南邊? 287
3. 少女的手環只有一個? 288
4. 「保留頂髮」?是密續行者嗎? 288
第四章 譯注篇 289
第一部、覺賢阿闍黎的《三摩地資糧品》 292
一、論題 292
二、譯師禮敬 292
三、作者申敬禮、明宗旨 292
四、明造論動機與立誓造論 294
(一)造論動機 294
(二)立誓造論 294
五、正明三摩地資糧的支分 296
(一)總說九支 296
(二)別說九支 298
1. 應遮止魔業的支分 298
1.1 總說魔的種類 298
1.2 別說個別的魔及其魔業 298
1.2.1 伴隨著妻子的欲天及其魔業 298
1.2.2 監世四魔及其魔業 300
1.2.2.1 監世四魔 300
1.2.2.2 四魔各別的魔業 300
1.2.2.3 四魔共同的魔業 304
1.2.3 屬於魔眾的餓鬼及其魔業 304
1.3 總結以上魔業 306
1.4 誰會生起魔業? 308
1.5 決定遮止魔業 308
1.6 兩種魔 310
1.7 遣除這兩種魔的方法 312
2. [以生起聞慧作為]前行的支分 314
3. [在沒有證得神通的情況下,僅僅只透過多聞,]應避免[說法]的支分 318
4. 應[聞法後實修以]斷除[對弟子跟再傳弟子的師徒關係,以及對利養、恭敬、名譽、文詞和讚頌的快樂,對以上兩者產生想要的]熱惱的支分 324
4.1 需精通蘊處界及學習五明 324
4.2 應決定斷除熱惱 326
4.3 不實修的過患 326
4.4 修定須依上師及依上師口訣實修的利益 330
5. 應[對輪迴]生起厭離心的支分 336
5.1 應完全斷除因為非常喜愛親友,然而卻嗔恚敵人,因而[產生的]貪著 338
5.2 應該完全斷除對於無病和青春等等的貪著 344
5.3 應該完全斷除對於利養、恭敬、名譽、文詞以及讚頌的貪著 344
5.4 應完全斷除對於三有的固有的貪著 354
6. 應隨順憶念三摩地的功德的支分 362
6.1 現世即可領受之功德 364
6.2 來世可領受之功德 364
7. 應精進的支分 376
8. 應[各別]結合[止、觀以及方便、智慧]的支分 386
8.1 須止觀雙修的理由 386
8.2 須結合方便與智慧的理由 390
8.2.1 必須修習方便的理由 392
8.2.2 必須修習空性的理由 398
8.2.2.1 了解空性有助於生起悲心 398
8.2.2.2 空性慧可斷煩腦障 400
8.2.2.3 了解空性即擁有方便及智慧 402
9. 住[心]的方法的支分 404
9.1 隨順的住所 404
9.2 食 410
9.3 隨順的友伴 422
9.4 衣 430
9.5 隨順的威儀 432
9.5.1 善住[尸羅] 432
9.5.2 安忍艱苦 436
9.5.3 勝進 442
六、修習止觀 446
(一)止 446
1. 正釋修習之次第-透過八斷行來對治五過失而趨入於止的支分 446
2. 修止所緣 452
3. 不說明如何修習 456
(二)觀 456
1. 觀的結果──止觀雙運 456
2. 出世間止觀雙運成就的標準 458
3. 在此不討論屬於宗義範疇的問題 458
(三)其他 458
1. 從無相止生無相觀 460
2. 有分別慧也是止 462
3. 由止入觀,多數情況要透過有分別慧來結合 464
4. 進入無相觀的次第 464
七、迴向 470
八、譯跋 470
第二部、黑尊者的《三摩地資糧品》 472
一、論題 472
二、譯師禮敬 472
三、正明支分 472
1. 前行的七個支分 472
2. 不從高尚的行為當中退失的七個支分 474
3. 應斷除障礙的七個支分 476
4. 應自己鼓勵自己的七個支分 478
5. 應斷除熱惱的七個支分 480
6. 能夠讓士夫的目標當下達成的七個支分 484
7. 應保護身體並且消除傷害的七個支分 486
8. 增補的四個支分 488
四、譯跋 488
第三部、阿底峽尊者的《三摩地資糧品》 492
一、論題 492
二、譯師禮敬 492
三、正文 492
(一)安住於密咒的軌則 492
(二)三摩地支分的重要性 496
(三)如何成就三摩地 496
(四)正明三摩地支分 498
四、迴向 500
五、譯跋 502
第五章 結論 505
參考文獻 509
一、佛教藏經 509
(一)漢譯藏經(依經號排序) 509
(二)藏譯典籍與藏文原典文獻(依德格經號排序) 510
(三)梵文典籍 516
(四)巴利典籍 516
二、專書 516
(一)中文書籍(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516
(二)英文書籍(依字母排序) 519
三、期刊 519
(一)中文期刊(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519
(二)日文期刊(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520
四、論文 521
五、中、外文工具書 521
六、網路資源 522
附錄、覺賢《三摩地資糧品》所引經論分類索引 525
一、甘珠爾 525
二、丹珠爾 527
三、查不出位置的著作 528
(一)不是很確定確切位置的著作 528
(二)找不到是什麼經典的著作 529
四、各支分當中引用經典與對照漢譯之索引 529
(一)第一支分 529
(二)第二支分 531
(三)第三支分 532
(四)第四支分 532
(五)第五支分 533
(六)第六支分 534
(七)第七支分 534
(八)第八支分 535
(九)第九支分 536
一、佛教藏經
(一)漢譯藏經(依經號排序)
本論文所引《大正新修大藏經》,皆依 2014 年「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CBETA)的電子佛典集成光碟版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T09, no. 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T10, no. 299。
《大寶積經》。T11, no. 310。
《法鏡經》。T12, no. 322。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T12, no. 323。
《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T12, no. 337。
《佛說太子刷護經》。T12, no. 343。
《佛說太子和休經》。T12, no. 344。
《佛說遺日摩尼寶經》。T12, no. 350。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T12, no. 351。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T12, no. 352。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T14, no. 464。
《伽耶山頂經》。 T14, no. 465。
《佛說象頭精舍經》。T14, no. 466。
《大乘伽耶山頂經》。T14, no. 467。
《佛說維摩詰經》。T14, no. 474。
《維摩詰所說經》。T14, no. 475。
《說無垢稱經》。 T14, no. 476。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T14, no. 489。
《佛說魔逆經》。T15, no. 589。
《月燈三昧經》。T15, no. 639。
《佛說月燈三昧經》。T15, no. 640
《佛說月燈三昧經》。T15, no. 641。
《正法念處經》。T17, no. 721。
《佛說無常經》。T17, no. 801。
《如來師子吼經》。T17, no. 835。
《大方廣師子吼經》。T17, no. 836。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T18, no. 848。
《蘇悉地羯羅經》。T18, no. 893a、893b、893c。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T18, no. 895a、895b。
《妙臂菩薩所問經》。T18, no. 896。
《佛說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教經》。T21, no. 1217。
《毘那夜迦[言*我]那缽底瑜伽悉地品祕要》。T21, no. 1273。
《佛說施餓鬼甘露味大陀羅尼經》。T21, no. 132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T23, no. 1442。
《阿毘達磨俱舍論》。T29, no. 1558。
《大乘破有論》。T30, no. 1574。
《中邊分別論》。T31, no. 1599。
《辯中邊論》。T31, no. 1600。
《辯中邊論頌》。T31, no. 1601。
《大乘莊嚴經論》。T31, no. 1604。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T31, no. 1605。
《菩提行經》。T32, no. 1662。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T32, no. 1672。
《勸發諸王要偈》。T32, no. 1673。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T32, no. 1674。
《入菩薩行論廣解》。ZW04, no. 33。
《入菩薩行論廣解》。ZW04, no. 33。
《法句經》。N26, no. 9。
(二)藏譯典籍與藏文原典文獻(依德格經號排序)
《波羅提木叉經》(Prātimokṣa-sūtra;so sor thar ba’i mdo)Toh. 2, ’dul ba, ca. 1b1-20b7。
《華嚴經》(Gaṇḍavyūhasūtra;sangs rgyas phal po che zhes bya ba shin tu rgyas pa chen po’i mdo)Toh. 44, phal chen, ka. 1b1-a 393a6;kha. 1b1-396a6;ga. 1b1-396a7。
《聖郁伽長者所問大乘經》(Ārya-Gṛhapati-Ugraparipṛcchā-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khyim bdag drag shul can gyis zhus p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63, dkon brtsegs, nya. 257a7-288a4。
《聖彌勒大師子吼大乘經》(Ārya-Maitreyamahāsiṁhanād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byams pa’i seng ge’I sgra chen po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67, dkon brtsegs, ca. 68a1-114b7。
《聖增上意樂促進大乘經》(Ārya-Adhyāśayasañcodan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lhag pa’i bsam pa bskul b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69, dkon brtsegs, ca. 131a7-153b7。
《聖無憂施授記大乘經》(Ārya-Aśokadattavyākaraṇ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mya ngan med kyis byin pa lung bstan p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76, dkon brtsegs, ca. 225b3-240b7。
《聖師子所問大乘經》(Ārya-siṁhaparipṛcchā-nāma- mahayānasūtra;’phags pa seng ges zhus pa zhes bya ba theg-pa chen po’i mdo)Toh. 81, dkon brtsegs, cha. 27a4-29b7。
《迦葉請問經》(Ārya-Kāśyapaparivart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od srung gi le’u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87, dkon brtsegs, cha.119b1-151b7。
《聖密意決解經》(漢譯為:《解深密經》)(Ārya- Saṁdhinirmocan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dgongs pa nges par ’grel p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06, mdo sde, ca. 1b1-55b7。
《聖伽耶山頭大乘經》(Ārya-Gayāśīrṣ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ga yā mgo’i ri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09, mdo sde, ca. 285a1-292a7。
《月燈經》(Ārya-Sarvadharmasvabhāvasamatāvipañcitasamādhirāj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chos thams cad kyi rang bzhin mnyam pa nyid rnam par spros pa ting nge ’dzin gyi rgyal po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27, mdo sde, da. 1b1 -170b7。
《聖集一切福德三昧經》(arya-sarvapunyasamuccayasamadhi-namamahayanasutra;’phags pa bsod nams thams cad bsdus pa’i ting nge ’dzin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34, mdo sde, na. 70b2-121b7。
《聖寶燈明陀羅尼大乘經》(Ārya-Ratnolkā-nāma-dhāraṇī 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dkod mchog ta la la’i gzungs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45, mdo sde, pa. 34a4-82a3。
《聖無垢稱所問大乘經》 (Ārya-Vimalakīrtinirdeś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dri ma med par grags pas bstan p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Toh. 176, mdo sde, ma. 175a1-239b7。
《聖師子吼大乘經》(Ārya-Siṁhanādika-nāma-mahāyāna-sūtra;’phags pa seng ge’i sgra bsgrags pa zh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mdo )Toh. 209, mdo sde, tsha. 111b7-115b7。
《聖佛隨念》(Ārya-Buddhānusmṛti;’phags pa sangs rgyas rjes su dran pa)Toh. 279, mdo sde, ya. 54b6-55a7。
《無常經》(Anityatā-sūtra;mi rtag pa nyid kyi mdo)Toh. 309, mdo sde, sa. 155a2-155b4。
《聖荼枳尼金剛簍怛特羅大王儀軌》(Ārya-Dākinīvajrapañjara-mahātantrarājakalpa-nāma;’phags pa mkha’ ’gro ma rdo rje gur zhes bya ba’i rgyud kyi rgyal po chen po’i brtag pa)Toh. 419, rgyud ’bum, nga. 30a4-62b7
《秘密大瑜伽怛特羅金剛頂》(Vajraśekhara-mahāguhyayogatantra;gsang ba rnam ’byor chen po’i rgyud rdo rje rtse m)Toh. 480, rgyud ’bum, nya. 142b1-274a5。
《三世間勝儀軌大王》(Trailokyavijaya-mahākalparāja;’jig rten gsum las rnam par rgyal ba rtog pa’i rgyal po chen po)Toh. 482, rgyud, ta. 10a1-58a7。
《大毘廬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Mahāvairocanābhisaṁbodhivikurvitādhiṣṭhānavaipulyasūtrendrarāja-nāma-dharmaparyāya;rnam par snang mdzad chen po mngon par rdzogs par byang chub pa rnam par sprul pa byin gyis rlob pa shin tu rgyas pa mdo sde’i dbang po’i rgyal po zhes bya ba’i chos kyi rnam grangs),Toh. 494, rgyud ’bum, tha. 151b2-260a7。
《忿怒勝儀軌秘密怛特羅》(Krodhavijayakalpaguhyatantra;khro bo rnam par rgyal ba’i rtog pa gsang ba’i rgyud)Toh. 604, rgyud ’bum, pha. 269a3-287a7。
《妙臂菩薩請問經》(Ārya-Subāhuparipṛcchā-nāma-tantra;’phags pa dpung bzang gis zhus pa zhes bya ba’i rgyud),Toh. 805, rgyud ’bum, wa. 118a1-140b7。
《蘇悉地羯羅經》(Susiddhikaramahātantrasādhanopāyikopaṭala;legs par grub par byed pa’i rgyud chen po las sgrub pa’i thabs rim par phye ba)Toh. 807, rgyud ’bum, wa. 168a1-222b7。
《上禪定品》(Dhyānottarapaṭalakrama;bsam gtag gyi phyi ma rim par phye ba),Toh. 808, rgyud ’bum, wa. 223a1-225b7。
龍樹(klu sgrub),《釋菩提心論》(Bodhicittavivaraṇa-nāma;Byang chub sems kyi ’grel pa zhes bya ba)Toh. 1800, rgyud, ngi. 38a5-42b5。
語自在稱(dpal ngag gi dbang phyug grags pa),《七支》(Saptāṅga;Yan lag bdun pa)Toh. 1888, rgyud, pi. 190a3-203a3。
阿底峽,《吉祥秘密集會世自在成就法》(Śriguhyasamājalokeśvarasādhana-nāma;dpal gsang ba ’dus pa’i ’jig rten dbang phyug gi sgrub pa’i thabs zhes bya ba)Toh. 1892, rgyud, pi. 220b6-231b5。
kṛṣṇa pa chen po,《黑閻魔敵怛特羅王現見位燈廣釋》(Kṛṣṇayamāritantrarājaprekṣaṇapatha pradīpa nāma ṭīkā;gshin rje gshed nag po’i rgyud kyi rgyal po mngon par mthong ba lam gyi sgron ma zhes bya ba’i rgya cher bshad pa)Toh. 1920, rgyud, bi. 173-258。
仲毗巴,《吉祥‧俱生成就》(Śrī-Sahajasiddhi-nāma;dpal lhan cig skyes pa grub pa zhes bya ba)Toh. 2223, rgyud, wi. 68b5-70b5。
saraha,《道把藏歌》(Dohakoṣagīti;Do ha mdzod kyi glu)Toh. 2224, rgyud, wi. 70b5-77a3。
缺,《聖佛隨念》(Ārya-Buddhānusmṛti;’phags pa sangs rgyas rjes su dran pa)Toh. 3143, rgyud, phu. 162b1-162b7。
聖提婆,《智心髓集》(Jñānasārasamuccaya-nāma;Ye shes snying po kun las bdus pa zhes bya ba)Toh. 3851, dbu ma, tsha. 26b2-28a3。
寂天,《入菩薩行論》(Bodhicaryāvatāra;byang chub sems dpa’i spyod pa la ’jug pa)Toh. 3871, dbu ma, la. 1b1-40a7。
寂護,《中觀莊嚴論》(Madhyamakālaṃkāra;dbu ma rgyan gyi tshig le’ur byas pa)Toh. 3884, dbu ma, sa. 53a1-56b3。
寂護,《中觀莊嚴論註》(Madhyamakālaṁkāravṛtti;dbu ma’i rgyan gyi ’grel pa)Toh. 3885, dbu ma, sa. 56b4-84a1。
蓮花戒,《修次中篇》(Bhāvanākrama;sgom pa’i rim pa)Toh. 3916, dbu ma, ki. 42a1-55b5。
Mahāmati,《佛隨念無上修習》(Buddhānusmṛtyanuttarabhāvanā-nāma;Sangs rgyas rjes su dran pa bla na med pa bsgom pa zhes bya ba)Toh. 3923, dbu ma, ki. 77b3-79b7。
阿底峽,《菩提道燈論》(Bodhipathapradīpa;byang chub lam gyi sgron ma)Toh. 3947, khi. 238a6-141a4(= Toh. 4465)。
阿底峽,《菩提道燈難處釋》(Bodhimārgapradīpapañjikā-nāma;Byang chub lam gyi sgron ma’i dka’ ’grel zhes bya ba)Toh. 3948, dbu ma, khi. 241a4-293a4。
無著,《佛隨念註》(Buddhānusmṛtivṛtti;sangs rgyas rjes su dran pa''i ''grel pa)Toh. 3982, mdo ’grel, ngi. 11b5-15b6。
世親,《佛隨念廣註》(Buddhānusmṛtiṭīkā;sangs rgyas rjes su dran pa''i rgya cher ''grel pa)Toh. 3987, mdo ’grel, ngi. 55b3-63b5。
彌勒,《大乘經之莊嚴頌》(Mahāyānasūtralaṁkāra-nāma-kārikā;theg pa chen po mdo sde’i rgyan zhes bya ba’i tshig le’ur byas pa)Toh. 4020, sems tsam, phi. 1b1-39a4
彌勒,《中邊分別頌》(Madhyāntavibhaṅgakārikā;dbus dang mtha’ rnam par ’byed pa’i tshig le’ur byas pa)Toh. 4021, sems tsam, phi. 40b1-45b6。
世親,《經莊嚴疏》(Sūtrālaṁkāravākhyā;mdo sde’i rgyan gyi bshad pa),Toh. 4026, sems tsam, phi. 129b1-260a7。
安慧,《大乘經莊嚴論釋疏》(Sūtrālaṁkāravṛttībhāṣya;mdo sde rgyan gyi ’grel bshad)Toh. 4034, sems tsam, mi. 1b1-283a7。
無著,《瑜伽師地論》(Yogacaryābhūmi;rnal ’byor spyod pa’i sa),Toh. 4035, sems tsam, tshi. 1b3-283a7。
世親,《大乘五蘊論》(Pañcaskandhaprakaraṇa;phung po lnga’i rab tu byed pa)Toh. 4059, sems tsam, shi. 11b4-17a7。
世親,《阿毘達摩藏頌》(又名《俱舍論》)(Abhidharmakośakārikā;chos mngon pa’i mdzod kyi tshig le’ur byas pa)Toh. 4089, mngon pa, ku. 1b1-25a7。
密施(gsang bas byin),《七童女阿波陀那》(Saptakumārikāvadāna;gzhon nu ma bdun gyi rtogs pa brjod pa)Toh. 4147, ’dul ba, su. 244b1-252b6。
龍樹,《超有譚》(Bhavasaṁkrāntiparikathā;srid pa las ’das pa’i gtam)Toh. 4162, spring yig, ge. 167b1-168a4。
龍樹,《親友書翰》(Suhṛllekha;bshes pa’i spring yig)Toh. 4182, spring yig, nge. 40b4-46b3
月官,《致弟子書翰》(Śiṣyalekha;slob ma la springs pa’i spring yig)Toh. 4183, spring yig, nge. 46b3-53a6。
Vairocanarakṣita,《致弟子書翰難語釋》(Śiṣyalekhaṭippaṇa;slob ma la springs pa’i ’phrin yig gi dka’ ’grel)Toh. 4191, spring yig, nge. 112a7-121b7。
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byang chub lam rim che ba《藏文:菩提道次第廣論》, TI002, 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8. 09。
Tsong kha pa blo bzang grags pa, byang chub lam rim che ba《菩提道次第廣論》,塔爾寺版,TBRC W22272_013, ff. 1-1039。
Ba so lha dbang chos kyi rgyal mtshan la sogs pa, mNYam med rJe btsun TSong kha pa chen pos mdzad pa’i Byang chub lam rim chen mo’i dka’ ba’i gnad rnams mchan bu bzhi’i sgo nas legs par bshad pa theg chen lam gyi gsal sgron《廣論四家合注》, India: Tehor Tenzhug Committee(Tre hor brtan bzhugs tshogs chung nas dpe bskrun ’grems spel zhus), 2005.
nges don phyag rgya chen po’i khrid mdzod, TBRC W23447_3, ff. 4515-4534。
Tsering Dolkar, Ācārya Bodhibhadra-Kṛṣṇapāda-Viracitau SAMĀDHISAṂBHĀRAPARIVARTAU, bibliotheca indo-tibetica series-55,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her Tibetan Studies, Sarnath, Varanasi-221007, India. 2004.
巴渥.祖拉逞瓦(Dpa’ bo gtsug lag ’phreng ba, A. D. 1504-1564/1566), Chos ’byung mkhas pa’i dga’ ston《智者喜宴》, pe cin: mi rigs dpe skrun khang, vol. 1, 2. TBRC W7499, 1986.(A.D. 1564成書。)
布頓仁欽珠(Bu ston rin chen grub, A. D. 1290-1364), bDe bar gshegs pa’i bstan pa’i gsal byed chos kyi ’byung gnas gsung rab rin po che’i mdzod《布頓佛教史》,Sining:Krun go Bod kyi shes rig dpe skrun khang(中國藏學出版社), sDe dge ed. 303 fols. TBRC W1923, 1988.(A.D. 1322成書。)
多羅那他(Tāranātha kun dga’ snying po, A. D. 1575-1635), rGya gar chos ’byung《印度佛教史》, khreng tu’u: si khron mi rigs dpe skrun khang. TBRC W12434, 1994.(A.D. 1608成書。)
那錯.戒勝(Nag tso tshul khrims rgyal ba, A. D. 1011-1064), jo bo rje’i bstod pa brgyad cu《八十讚》,TBRC W25275_I1PD30396, pp. 331-341。
帕繃喀仁波切(Pabongkapa bde chen snying po, A. D. 1878-1941),rnam grol lag bcangs su gtod pa’i man ngag zab mo tshang la ma nor ba mtshungs med chos kyi rgyal po’i thugs bcud byang chub lam gyi rim pa’i nyams khrid kyi zin bris gsung rab kun gyi bcud bsdus gdams ngag bdud rtsi’i snying po/(簡稱:《掌中解脫》),Library of Gaden Shartse Monastic College, P.O. Tibetan Colony -581411. Mundgod, North Kanara, Karnataka State, INDIA, First Edition 1994。
貢卻亟美汪波(Kun mkhyen dkon mchog ’jigs med dbang po, 1648-1721), 1998. Grub mtha’i rnam par bzhag pa rin po che’i phreng ba(《宗義寶鬘》, A. D. 1773)Mundgod: Drepung Gomang Library.
智軍,lta ba’i khyad par《見差別》,TBRC W1PD95844,vol. 116, pp. 561-601。
遍智.蔣央協巴(Kun mkhyen ’jam dbyangs bzhad pa, A. D. 1648-1721), 1999. Grub mtha’i rnam bshad rang gzhan grub mtha’ kun dang zab don mchog tu gsal ba kun bzang zhing gi nyi ma lung rigs rgya mtsho skye dgu’i re ba kun skong《宗義注釋:最極闡明自他宗義及甚深義.普賢剎日.教理大海.能滿眾願》(簡稱「大宗義」或「教派廣論」), Mundgod, India: Drepung Gomang Library(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印贈,2000。)
廓諾.迅魯伯(Rgos lo gzhon nu dpal, A. D. 1392-1481), Deb ther sngon po《青史》, Chengdu: Si khron mi rigs dpe skrun khang, vol. 1, 2. TBRC W1KG5762, 1984.(A.D. 1476-1478間成書。)
(三)梵文典籍
Ramesh Chandra Negi, Atiśaviracitā Ekādaśagranthaḥ, Sarnath, 1992. pp. 72-75.
(四)巴利典籍
Léon Feer, M. ed. 2000. Samyutta-nikāy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二、專書
(一)中文書籍(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了參法師譯(1991)。《法句經》,台北市:圓明出版社。
山口瑞鳳等著,許洋主譯(1991. 02. 01)。《西藏的佛教》。台北市:法爾出版社。
布頓著,郭和卿譯(1986)。《佛教史大寶藏論》(bu ston chos ’byung),民族出版社。
───,蒲文成譯(2006)。《布頓佛教史》(bu ston chos ’byung)。台北:大千出版社。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2002)。《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
矢崎正見著,陳季菁譯(1986. 10)。《西藏佛教史》,台北市:文殊出版社。
多羅那他等著,鄔金智美譯(2013)。《彌勒傳承祖師傳》,高雄:彌勒講堂。
多羅那他著,張建木譯(1988)。《印度佛教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呂澂(1978)。《西藏佛學原論》,台北:老古出版社。
──(1987)。《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
──(2008)。《印度佛學源流略論》,台北:大千出版社。
克主大師著,法尊法師譯(1992),《密宗道次第論》,台北市:新文豐。
宗喀巴著,如性法師譯(2012. 03)。《菩提道次第略論》(Lam rim chung ba)。臺北市:福智之聲。
────,妙音佛學叢書翻譯組漢譯(2009)。《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含上、中、下三冊。台北:盤逸。
────,法尊法師譯(1993. 08)。《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
────,法尊法師譯(1999)。《密宗道次第廣論》。台北:大千。
────,法尊法師譯(2010)。《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陳智音(Sherab Chen)、李勝海(Shenghai Li)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現代漢語新譯(一)、(二)、(三),台北:大乘法脈基金會(FPMT)。
────,華銳.羅桑嘉措釋譯(2006)。《菩提道次第廣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
────,劉小儂譯(2009. 12)。《白話《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橡樹林文化。
帕奧禪師講述,弟子合譯(1999)。《如實知見》-止觀禪修的指導與問答,譯自Knowing and Seeing。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
性空法師講述,釋見愷、釋自範等文字整理(2005)。《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嘉義市:香光書鄉。
昂旺朗吉堪布講述,郭和卿譯(2014)。《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法尊法師摘譯(2016)。《阿底峽尊者傳》,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舍爾巴斯基著,立人譯(1994)。《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勇增.耶喜嘉參(yongs ’dzin ye shes rgyal mtshan,1713-1793)著,郭和卿譯(2004)。《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
貢卻亟美汪波著,陳玉蛟譯(1998)。《宗義寶鬘》,台北:法爾出版社。
寂天菩薩造頌;杰操大師廣解;隆蓮法師漢譯(2014. 01),《入菩薩行論廣解》。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寂天菩薩造論;賈曹杰尊者作釋;達賴喇嘛尊者傳授;滇津顙摩中譯(2013. 11)。《入菩薩行第一~五品,附入菩薩行之佛子津梁釋前五品》,初版。台南市:南市如意寶影音流通佛學會。
──────────────────────────────(2015. 07)。《入菩薩行第六~八品,附入菩薩行之佛子津梁釋中三品》,初版。台南市:南市如意寶影音流通佛學會。
寂護造,索達吉堪布譯,麥彭仁波切撰釋(2013. 10. 01)。《中觀莊嚴論釋附七十空性論略釋》。香港:心一堂。
梶山雄一著,李世傑譯(1985)。《中觀思想》,台北,世界佛學名著叢之63冊,華宇出版社。
第二世敦珠法王著,索達吉堪布譯(2013. 08)。《藏密佛教史》。拉薩: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教授,丁乃竺譯(2003)。《大圓滿》台北:心靈工坊。
──────────,項慧齡、廖本聖譯(2003. 01)。《禪修地圖》,橡樹林文化。
──────────,廖本聖譯(2008. 02. 22)。《當光明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橡樹林文化。
──────────,蔣揚仁欽譯(2012)。《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 成滿智者所願》,共三冊。台北:商周出版。
雍增噶威羅著(Yangchen Gawai Lodoe)造論,格西羅桑才培疏釋,丹增卓津漢譯(2006. 09)。《聖龍猛派吉祥密集地道論疏》(Yangchen Galo’ Nagkyi Salam,其名俗稱《雍增噶羅密咒道地論》,參同書導言,頁5),妙音佛學叢書(三十四),台北:盤逸有限公司出版。
廓諾‧迅魯伯著,郭和卿譯(1988)。《青史》(一)、(二)、(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8冊。台北:華宇。
蔡志忠(2012. 05)。《漫畫法句經》,台北:大塊文化。
覺音論師著,葉均譯,果儒修訂(2011. 03),《清淨道論》。桃園:中平精舍。
釋印順(1993. 04)。《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3. 04)。《華雨集》第三冊,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如石(1994. 03)。《入菩薩行導論譯注》。台北:藏海出版社。
───(1997)。《菩提道燈抉微》。台北:法鼓文化,。
釋法尊撰,呂鐵鋼、胡和平編(1990. 03)。《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中國佛教協會、佛教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印行。
釋惠敏(1999. 02)。《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
釋惠敏‧關則富合著(1997. 09)。《大乘止觀導論──〈梵本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初探》。台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5)。《西藏佛教史》。台北市:法鼓文化。
(二)英文書籍(依字母排序)
Alaka Chattopadhyaya, Atīśa and Tibet,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 Calcutta,1967.
George Roerich, trans., The Blue Annals (Pt. 1 & 2), New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9.
Joshua W.C. Cutler, Editor-in-Chief;Guy Newland, Editor, LAM RIM CHEN MO-The Great Treatise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Snow Lion Publications, Ithaca, NewYork, Boulder, Colorado, 2000.
P. V. Bapat, 2500 Years of Buddhism, Publications Division, Ministry ofInformation and Broadcasting, Government of India, 1956.
Peter Alan Roberts,The Biographies of Rechungpa: The Evolution of a Tibetan Hagiography, Oxford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Routledge, 2007.
Tāranātha, 1990. Tāranātha’s History of Buddhism in India. Translated by Lama Chimpa and Alaka Chattopadhyaya. Edited by 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三、期刊
(一)中文期刊(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王瑞鄉(2005)。〈《相應部.富樓那經》(SN 35: 88.Puṇṇa)譯注與研究〉,印順文教基金會民國94年度論文奬學金。
林崇安編著(2004)。〈止觀的實踐-兼評《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奢磨他及毗缽舍那〉,《林崇安佛學論文選集》,桃園縣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頁287-293。原刊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報,第22期,1996,頁161-167,今略修正。
林崇安(2013. 12)。〈從四預流支來看禪修〉,《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十二卷第二期,頁83-85。
徐鳴謙(2014)。〈印度後期佛教有、無相派爭論之近代研究回顧與短評〉,《正觀》第32期,南投:正觀雜誌社,頁39-74。
張福成(1994)。〈阿底峽《菩提道燈》內容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梶山雄一著,吳汝鈞譯(1980. 11. 01)。〈寂護、蓮華戒與寶作寂-後期中觀的綜合哲學〉,香港:內明雜誌社,第104期,頁3-8。
──────────(1980. 12. 01)。〈寂護、蓮華戒與寶作寂-後期中觀的綜合哲學〉(續上期),香港:內明雜誌社,第105期,頁27-30。
許明銀(2007),〈章嘉宗義書中觀派章漢譯(一)〉,台北:《正觀雜誌》,第四十期,頁111-187。
───(1991.10)。〈智軍的《見差別》蕃本試譯(上)〉。《東方宗教研究》第2期,頁397-427。
陳玉蛟(1997)。〈《菩提道燈難處釋》探微〉。《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頁341-357。
黃纓淇(2007)。〈管窺五境之正確受用,以初期佛教為中心〉,印順文教基金會民國96年度論文奬學金,頁1-21。
廖本聖(2005)。〈至尊.法幢吉祥賢著《宗義建立》之譯注研究〉。《正觀雜誌》,第32期,頁5-165。
───(2012)。〈禪定相關術語的考察〉。佛教禪修傳統:起源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法鼓佛教學院,頁1-33。
薛克翹(2012)。〈印度佛教金剛乘成就師坎訶巴〉,《世界宗教研究》,第三期,頁32-38。
───(2009)。〈印度佛教金剛乘詩歌淺談〉,《南亞研究》,第一期,頁130-139。
───(2011)。〈印度密教大師薩羅訶及其證道歌〉,《南亞研究》,第三期,頁125-135。
釋如石(2005)。〈綜論正念與正知──一個旁通阿姜茶與禪語錄角度之探討〉,台北:法光雜誌。
釋如源(2012)。〈清辯與月稱在中後期中觀地位的再檢視〉。新竹:《福嚴佛學研究》,第七期。頁203-216。
釋惠敏(1985)。〈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品」為主〉,《獅子吼》第24卷第3期,台北市:獅子吼雜誌社,頁58-67。
(二)日文期刊(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序)
山口益(1965)。〈聖提婆に歸せられたる中觀論書--智心髓集に提示せられたる, 毘婆沙師, 經量部, 瑜伽行派及び中觀派諸教學の要略〉,《中觀佛教論攷》,東京:山喜房佛書林,頁259-351。
望月海慧(2005. 01. 01)。〈三種の『三昧資糧論』について〔含 『三昧資糧論』和訳,クリシュナパーダの『三昧資糧論』和訳,ディーパンカラシュリージュニャーナの『三昧資糧論』和訳〕〉,身延山大学仏教学部紀要第六卷,頁49-81。
────(2006. 03. 20)。〈BodhibhadraのSamādhisambhāraparivarta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4卷第2號,頁70-76。
────(2006. 03. 30)。〈ボーディバドラとアティシャ(第五部会 <特集> 第六十四回学術大会紀要)=Bodhibhadra and Atisa(Section 5) 〉,宗教研究第79卷第4號,頁1144 -1145。
藤田光寬(1983. 02)。〈byang chub bzang po著『菩薩律儀儀軌』について〉,《密教文化》第141卷,頁87-100。
────(1983. 03. 31)。〈『菩薩律儀二十』について〉,仏教と文化:中川善教先生頌徳記念論集,頁255-280。
四、論文
張福成(1992)。《論阿底峽及其《菩提道燈》對藏傳佛教之影響》。台北市:政大民族研究所。
嚴慧茹(2008)。《藏文阿底峽傳記資料之文獻學探討》。宜蘭:佛光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五、中、外文工具書
Chandra Das, Tibetan-English Dictionary --- with Sanskrit Synonyms(Compact Edition), Japan, Kyoto: Rinsen, 1993.
Lokesh Chandra, Tibetan-Sanskrit Dictionary(Compact Edition), Japan, Kyoto: Rinsen, 1990.
Monier Williams, M. A., K. C. I. E., A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Etymologically and Philologically Arranged, US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9.
丁福保(1982)。《佛學大辭典》。台北:天華。
三枝充?(1987)。《インド仏教人名辞典》。京都,法蔵館,。
日本大谷大學圖書館(1961)。《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索引》。東京、京都:西藏大藏經研究會。
平川彰(1997. 01)。《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霊友会。
宇井伯壽、鈴木宗忠、金倉圓照、多田等觀(1934)。《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甘珠爾及丹珠爾)總目錄及索引》(簡稱:《東北目錄》)。日本.仙台:東北帝國大學附屬圖書館。
西北民族學院藏文教研組(1979)。《藏漢詞典》,蘭州:甘肅人民。
張怡蓀主編(1984)。《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
榊亮三郎編著(1916)。《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Mahāvyutpatti),東京:國書刊行會。
橫山紘一、廣澤隆之(1996)。《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藍吉富主編(199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縣永康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
陳伯陶總主編(2007. 06. 01)。《新時代日漢辭典》,台北市:大新書局。
慈怡主編(2011)。《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六、網路資源
ACIP(Asian Classics Input Project)亞洲經典輸入計畫http://www.asianclassics.org/, 2014. 03. 04。
Digital Sanskrit Buddhist Canon, University of the West http://www.dsbcproject.org/, 2015. 05. 14。
GRETIL - Göttingen Register of Electronic Texts in India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 2015. 05. 14。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2008 revision) 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onier/, 2014. 09. 18。
Peking Tripitaka Online Search http://web1.otani.ac.jp/cri/twrpe/peking/, 2015. 02. 09。
Resources for kanjur&Tanjur Studies, University of Vienna https://www.istb.univie.ac.at/kanjur/xml4/xml/, 2015. 07. 03。
TBRC(Tibetan Buddhist Resource Center)西藏佛教資源中心(網路PDF版)http://www.tbrc.org/, 2014. 10. 03。
Jeffrey Hopkins’ Tibetan-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法鼓佛教學院圖書資訊館數位典藏組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glossaries/files/hopkins.ddbc.pdf, 2011. 05. 18。
Tibetan ebook downloads http://www.budaedu.org/ebooks/6-TI.php, 2016. 09. 30。
人名規範資料庫http://authority.ddbc.edu.tw/person/, 2016. 03. 06。
日語線上字典http://tw.xyzdict.com/riyu-cidian/, 2016. 05. 13。
任傑譯,《智心要集論頌釋》,http://hk.plm.org.cn/gnews/20061026/2006102622997.html, 2016. 03. 06。
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西藏大藏經經錄檢索 http://jinglu.cbeta.org/tibet.htm, 2016. 03. 06。
見悲青增格西譯,《釋菩提心論》(Bodhicittavivaraṇa-nāma;byang chub sems kyi ’grel pa zhes bya ba)http://buddha.flyday.com.tw/%e6%96%87%e5%ad%97%e6%aa%94-%e6%b3%95%e6%9c%ac-%e4%b8%ad%e6%96%87/%e9%be%8d%e6%a8%b9%e8%8f%a9%e8%96%a9-%e8%8f%a9%e6%8f%90%e5%bf%83%e9%87%8b%e8%ab%96(%e8%a6%8b%e6%82%b2%e9%9d%92%e5%a2%9e%e6%a0%bc%e8%a5%bf%e8%ad%af).doc, 2015. 07. 08。
索達吉堪布譯,《親友書》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cad=rja&uact=8&ved=0ahUKEwj-7M3ghMXMAhWFqaYKHfBCD38QFggaMAA&url=http%3A%2F%2Fwww2.budaedu.org%2FnewGhosa%2FC025%2FT037D%2Fref%2FT037D_01.pdf&usg=AFQjCNG9HDz3vUnK6G6jRvVPizWQ7rugSg, 2015. 07. 08。
康薩仁波切譯,《釋菩提心論》http://www.dipkar.com/cn/rinpoche, 2016. 02. 16。
陳智音、李勝海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現代漢語新譯稿(一)、(二)、(三),大乘法脈基金會https://www.jangchuplamrim.org/jangchup-lamrim/text-translations/chinese/, 2014. 09. 23。
藏漢詞典,http://www.lamacn.cn/, 2016. 05. 11。
西藏中亞喜馬拉雅人物傳記大全,http://www.treasuryoflives.org/zh, 2016. 06. 21。
《遠流活用中文大辭典》,http://lib.ctcn.edu.tw/chtdict/Default.aspx, 2016. 03. 0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2016. 03. 0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