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大江(2012)。臺北市國小健體領域教師工作倦怠與休閒調適之 研究。未出版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王偉琴,林禹良,吳崇旗,葉怡矜,顏伽如(譯)(2005)。休閒 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之休閒(原著作者:Geoffrey Godbey),臺北:品度。
王琇民(2013)。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以情緒勞務認同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臺北市立大學心理 與諮商教學系碩士論文,臺北。田育昆(2007)。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以桃竹苗四縣市為例。未出版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新竹。李育亭(2007)。教師知覺學校組織氣氛與情緒勞務負荷之關聯性 研究-以臺中縣市高職教師為例。未出版之國立臺灣科技大 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系碩士論文,臺北。88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之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 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0, 67-89。
李恒武(1988)。臺灣省國民小學教師工作疲乏與其背景因素差異 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臺北。
吳清山、林天祐(2015)。教育小辭書(精)。臺北:五南。 吳宗祐(2003)。工作中之情緒勞動:概念發展、相關變項分析、 心理歷程議題探討。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吳宗祐,鄭伯壎(2006)。工作投入、調節他人情緒能力與情緒勞
動之交互作用對情緒耗竭之預測效果。中華心理學刊,
48(1),69-87。 林孟萱(2015)。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之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呂晶晶(2009)。國民小學教育人員情緒勞務量表發展及其影響因 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89
江文慈(2001)。透視教學中之關鍵張力—教師情緒。師友月刊, 408,43-47。邱欣怡(2008)。國民小學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 以工作投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國立新竹教 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系碩士論文,新竹。林孟萱(2014)。高雄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屏東。林郁真(2009)。國小特教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國立嘉義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義市。林筠棋,張志銘,盛世慧,張淑娟(2015)。臺中市國中教師休閒 運動調適、休閒運動參與程度與工作壓力之相關研究。運 動與遊憩研究,10(2),21-39。
查憶華(2010)。臺中縣市身心障礙特殊教育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 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 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范熾文(200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 90
學校行政,(44),1-25。 耿英蕊(2013)。教師之休閒調適、工作情緒及自我效能之關聯研
究─以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高雄應用
科技大學觀光與餐旅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美麗(2011)。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情緒勞務及工作動機與工作滿 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陳信憲、許銘珊(2011)。大專校院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之相
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0,1-15。 陳佩鈺(2007)。雲林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滿意度與休閒調適之 研究。未出版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綉香(2008)。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調適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臺中。 許志賢(2002)。休閒活動介入生活之認知與技巧之探討。國立臺
灣體育學院學報,11,51-61。 張乃文(2005)。臺北縣國小教育人員情緒勞務負荷與工作倦怠關
91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
論文,臺北縣。 張克銘(2008)。彰化縣學校行政支持與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職業
倦怠之關係。未出版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清洽(2008)。彰化縣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
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臺東。 張淑貞,熊宗志(2011)。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運動參與行為
之相關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4),19-40。 張翼丞(2010)。臺中市國小教師情緒智慧、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教育部(2016)。特殊教育通報網-縣市設置特教班查詢。取自
http://www.set.edu.tw。 黃振紅(2008)。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92
黃任閔,謝文偉,陳文蘭(2014)。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 休 閒調適策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3, 93-108。翁菁吟(2011)。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與健 康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國立體育大學航空研 究所運輸碩士論文,桃園。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27,63-79。
蔣佳良(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行政人員情緒勞務與學校組織文 化及工作滿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游淳涵(2016)。心理師之諮商理論取向、情緒勞務與職業倦怠之 關係研究。未出版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臺中。潘正德(譯)(1995)(原著作者:JerroldS.Greenberg),壓力管 理,臺北:心理。
鄭文達(2007)。情緒勞務、情緒耗竭、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關 聯性研究。台北科技大學研討會,18-53。
93
鄭志成、許志賢、吳秀麗(2008)。工作壓力對國小教師身心健康 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1), 88-103。
蔡長清、曾鈞麟、耿英蕊(2013)。教師之休閒調適、工作情緒與 自我效能之關聯研究─以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為例。運動 休閒餐旅研究,8(2),82-112。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二版),臺北:高等教育。 謝佳秀(2011)。國小教師休閒調適信念、休閒調適策略與休閒效 益之研究。未出版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
士論文,雲林。 顏耀南(2002)。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未出版
之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簡彩完、黃長發(2011)。臺中地區大學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
及健康關係之研究。休閒事業研究,9(4),14-25。
94
二、英文部分
Adelmann, P. K. (1989). Emotionnal Labar and Employee Well-be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emmel, G., & Burrus-Bammel , L. L. (1992). Leisure and human be- havior. Iowa: Wm. C. Brown. 85.
Freudenberger, H. J. (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0(1), 159-165.
Hochschild, A. 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of human feel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ull, R. B., &Michael, S. E. (1995). Nature-based recreation,mood change and stress restoration. Leisure Sciences, 17(1), 1-14.
Iwasaki, Y., & Mannell, R. C. (2000). Hierarchical dimensions of lei- sure stress-coping. Leisure Sciences, 22(3), 163-181.
Kalker, P. (1984).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causes and coping strat- egi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 56(1), 16- 19.
Lowe, R., & Bennett, P. (2003). Exploring Coping Reactions to Work-Stres. The Britis Psychological Society, 76, 393-400.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1).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2(1), 99-113.
95
Morris, J. A., & Feldman, D. C. (1997). Managingemotion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9, 25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