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5.14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03 05: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宣翰
論文名稱: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xplorethe “Like” Clicking and be Clicked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on Facebook
指導教授:洪福源洪福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ng, Fu-Yuan
口試委員:邱紹一謝龍卿
口試委員(外文):Chiu, Shao-IShieh, Lung-Ching
口試日期:2017-07-2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中文關鍵詞:臉書計劃行為理論按讚被讚
外文關鍵詞:Facebook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LikeBe Liked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Facebook 是現在最熱門的社群網站,國內也有許多學術研究探討其使用者行為。本研究採用學者 Ajzen 於 1985 年提出的計劃行為理論,以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作主軸,設計成符合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問卷,以彰化地區高中生為對象,使用李克特式五等量表進行問卷抽樣調查。
本論文希望探討彰化地區高中生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藉由計畫行為理論為理論基礎,發展「態度」、「主觀規範」以及「知覺行為控制」等變項來探討上述課題。根據結果顯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三變項對彰化地區高中生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具正向之影響關係。計劃行為理論模式在探討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上具有解釋效力。

Facebook is now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mmunity websites. There are many related academic researches concerning about users’ behavior on Facebook. In this study, we use the behavior of Facebook users who click and be clicked the "Like!" button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we will find the motiv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 proposed by Ajzen in 1985and other theorie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convenience sampled located in Changhwacounty of Taiwan, conducting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survey method by Likert scale.
This paper would like to explore the "Like!" clicking behavio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hwacountywith the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e development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to explore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attitudes,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hwa coun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click and be clicked the “Like!” button on Facebook.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s effective in explaining the behavioral intention of adolescents in clicking and being clicked the "Like!" button on Facebook.

論文提要內容: iii
ABSTRACT iv
致 謝 辭 vi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Facebook臉書 11
第二節 臉書按讚與被讚 16
第三節 計畫行為理論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步驟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7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59
第一節 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之現況分析 5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差異分析 66
第三節 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之相關分析 75
第四節 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之 78
預測回歸分析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7
參考文獻 90
附錄一 95
附錄二 99

表目錄
表2-1 2016年5月各社群網站使用概況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雙週刊第67期) 15
表3-1預試樣本基本資料統計表 26
表3-2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的態度量表題目 31
表3-3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的主觀規範量表題目 32
表3-4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量表題目 33
表3-5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量表題目 34
表3-6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態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35
表3-7青少年臉書按讚行為態度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36
表3-8青少年臉書被讚行為態度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37
表3-9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態度信度係數分析摘要表 38
表3-10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主觀規範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39
表3-11青少年臉書按讚主觀規範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1
表3-12青少年臉書被讚主觀規範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2
表3-13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主觀規範信度係數分析摘要表 43
表3-14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知覺行為控制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45
表3-15青少年臉書按讚知覺行為控制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7
表3-16青少年臉書被讚知覺行為控制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48
表3-17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知覺行為控制信度係數分析摘要表 49
表3-18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50
表3-19青少年臉書按讚行為意向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1
表3-20青少年臉書被讚行為意向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52
表3-21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量表信度係數分析摘要表 53
表4-1基本資料統計表 60
表4-2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態度之現況摘要表 62
表4-3青少年臉書按讚主觀規範之現況摘要表 63
表4-4青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知覺行為控制之現況摘要表 64
表4-5少年臉書按讚與被讚行為意向之現況摘要表 65
表4-6不同性別的青少年臉書行為態度之t考驗摘要表 67
表4-7不同年級的青少年臉書行為態度之變異數分析 68
表4-8不同性別的青少年臉書主觀規範之t考驗摘要表 69
表4-9不同年級的青少年臉書主觀規範之變異數分析 70
表4-10不同性別的青少年臉書知覺行為控制之t考驗摘要表 71
表4-11不同年級的青少年臉書知覺行為控制之變異數分析 72
表4-12不同性別的青少年臉書行為意向之t考驗摘要表 73
表4-13不同年級的青少年臉書行為意向之變異數分析 74
表4-14青少年臉書按讚相關分析表 76
表4-15青少年臉書被讚相關分析表 77
表4-17青少年臉書按讚行為意向階層迴歸分析 79
表4-17青少年臉書被讚行為意向階層迴歸分析 81

圖目錄
圖2-1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Ajzen, 1975) 20
圖2-2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Ajzen, 1985) 22
圖3-1 研究架構圖 2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雯華(2012)。國中生尋求網路諮商之行為意圖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
江旻峻(2007)。WeB2.0 時代網路發展策略—從整合性關係建立網站之觀點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
吳庭賢(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民眾對慈善團體回收圖書報紙類資源回收之行為意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
李芳齡(2011)。 Facebook 臉書效應: 從 0 到 7 億的串連。台北巿: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原作者: Kirkpatrick, D.原著出版年: 2011)
杜宛玲(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減緩手機依賴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中華大學。
林東清(2002)。資訊管理-e 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台北:智勝文化。
林建煌(2007)。資訊委外服務顧客滿意度研究-以台灣IBM資訊委外服務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中華大學。
林愷茵(2012)。計劃行為理論探討遊客對於生態旅遊之行為意圖-以台江國家公園黑面琵鷺保護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林輔瑾(1996)。專科學生從事規律運動意圖之研究─計劃行為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邱孟緘(2014)。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行為及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
范莉雯(2002)。大學生參與生態旅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東海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臺中師範學院。
傅珮雯(2011)。Facebook 網站上口碑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16 年 7 月 19日),社群網站上的使用行為。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12_14.html
黃敬婷(2015)。以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大學生使用Web2.0平台於網路學習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大學。
傳惠筠(2012) 。大專院校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2),373-388。
楊芝青(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決策影響因素與旅遊意願對環境行為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教師之生態旅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楊雅玲(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社群網站之使用行為意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屏東教育大學。
劉慶隆(2014)。Facebook之口碑訊息長度與按讚數量對社會議題參與意願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中山大學。
蔡志銘(2012) 。減少手機依賴行為量表編製及信效度初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臺南大學。
蔡欣芸(2011)。臺灣女性上班族使用 Facebook 休閒意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台灣體育學院。
蔡繼正(2007) 。社會服務網路網站的利益-以 Facebook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
鄭竣丹(2012)。Facebook 用戶按「讚」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臺灣大學。
賴蕙君(2000)。嘉義市國中教師終生學習行為意圖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的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謝龍卿(2012),青少年臉書成癮、人際關係與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英文部分
Ajzen, I. & Fishbei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2), 179-211.
Boyd, D., & Nicole, B. E. (2008).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 210-230.
Carpenter, C. J. (2012). Narcissism on Facebook: Self-promotion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 482-486.
Crowne, D. P., & Marlowe, D. A.(1960).A new scale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dependent of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24, 349-354.
Emmons, R. A.(1989). The personal striving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In goal concepts i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Lawrence A. Pervin, ed.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87-12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Mass, London: Addison-Wesley.
Lewis, J., & West, A. (2009). Friending : London-based undegraduates experience of Facebook. New Media & Society, 11(7), 1209-1229.
McKnight, D. H., Choudhury, V., & Kacmar, C. (2002). The impact of initial consumer trust on intentions to transact with a web site: A trust building model.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1(3-4), 297-323.
Millie, J. D., Shari, P. W., & Katherine M.W. (2011) 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understand partner-monitoring behavior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2), 717-722.
Primmer, E., & Karppinen, H. (2010), Professional judgment in non-industrial private forestry: Forester attitudes and social norms influencing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 12(2), 136-146.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2000). Consumer Behavior(,7th ed).NJ:Wisconsi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