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1996)。國民小學教師情境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台北市。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生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7。王如哲(2002)。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59-280。
王秀燕(2001)。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王金國(2001)。成功學習的關鍵-自我調整學習。課程與教學,5(1),145-164。王者欣(1995)。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的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高雄市。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王勝欽(2003)。青少年在網咖中使用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彰化縣。江玉卉(2003)。實施休閒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池青玫(2006)。國中生涉入線上遊戲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交大校網策進會(1995)。檢自:http://zh-tw.facebook.com/NCTUCSC/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研究所,台中市。吳芝儀(1999)。從建構論觀點探討當前台灣大學生的生涯價值。輔導季刊,35(1),42-54。吳怡儒、蔡文榮與李林滄(2012)。彰化縣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57。吳淑珠(199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吳毓瑩(2003)。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6(1),133-154。吳庶深、林志聖與李玉珍(2011)。選擇快樂人生-台灣青少年幸福感之實徵研究。台灣得勝者教育協會兒童福利聯盟。
李尹暘、林曉佩與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李宛真(2004)。高雄地區國中學生家庭文化資源、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研究所,台中市。
李隆旼(2002)。綜合高中教師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李德治、林思行、吳德邦與謝正煌(2014)。國小學童線上遊戲、網路成癮與校園霸凌之關聯。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8(1),23-44。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2),19-44。
何惠凱(2013)。國小中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周榮與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
林安儒(2013)。國中三年級學生的學校投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林淑惠與黃韞臻(2009)。臺灣中部地區大學生獨處能力、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3-62。
周嘉琪(2004)。健身運動、情緒感受與心理健康。大專體育,72,156-161。周世杰與彭陽(2007)。青少年網路成癮與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的關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4),418-419。
柯文生(2010)。學童網咖沉迷與偏差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唐日新與李美枝(2001)。匯總分析國內虛擬社群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e世代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高申春(2000)。自我效能理論評述。心理發展與教育,1,60-63。
張玉茹(1997)。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虹瑩(2007)。Readers Theater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閱讀理及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93-117。郭順利(1998)。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及其在國中生活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6,375-386。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陳至安與陳秀莉(201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陳伶珠與黃源協(2008)。身心障礙老人的健康狀況與需求-以南投縣爲例。長期照護雜誌,12(1),42-56。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陳冠名(2008)。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
陳奎熹(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1979年版。
陳家龍(2008)。課後方案對花蓮弱勢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花蓮縣。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1/2)。
陳淑惠(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
陳淑惠(2000)。青少年與電子網路。社會變遷與新世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87-96。
陳淑惠(2001)。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三:網路成癮、壓力、與心理症狀之關連性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520-S)。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與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陳毓茹(2005)。高雄縣市成人宗教態度、家庭支持與幸褔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彭郁歡(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黃玉蘋(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心理自我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黃耀弘(2014)。父母管教方式與學生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以馬來亞西雪隆區七所華文獨立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楊文玲(1989)。目標設定、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與工作表現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楊淑晴與謝靜慧(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
曾淑媚(2013)。影響新住民國小學童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僑光科技大學,台中市。葉士如(2009)。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度拉。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思涵(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市。蔡明春、鄭青展與林淑萍(2008)。大學生線上遊戲成癮對身心健康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台灣北區六所大學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7(2),143-157。
賴怡婷(2013)。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美容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嘉義市。鄭淵全(1997)。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過程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蕭雅文(2012)。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與家庭支持之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台北市。戴秀津、楊美賞與顏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6(4),241-248。謝明達(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輔導研究所,花蓮。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2),19-44。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縣。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簡茂發(2001)。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6,1-7。劉漢政(2011)。國中學生社會支持、憂鬱傾向與網路成癮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劉燕青(2003)。網路空間的控制邏輯。資訊社會研究,(5),283-303。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K. J. (2001).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0(1), 21-26.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2), 191-215.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Inc.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ynner, W. and K. Jiang (1972). 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ʻang Dynasty, 618-906, Vintage Books USA.
Collins, A., & Dugu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87-195.
Goldberg, I. (1995).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Jan 3, 2011.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4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oldberg, I. (1996) .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5, from :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Ιn: Gackenbach J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Guilford, J. P. (1965). Fundemenal Statis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Edn. New York :Mc Graw-Hill.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owell, R T. (1972). Partners in urban education: getting it together at home. Morristown, N. J: 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
Keeves, J. (1975). The home, the school, and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 59(4), 439-460.
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 S.(1996)。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吳國淳譯)。台北市:五南。
Kim, K. S., & Kim, J . H. (2003) . A study on adolescents'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by their perceived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Korean Journal of Human Ecology, 6(1), 15-25.
Kostelecky, K. L., & Lempers, J. D. (1998). Stress, Family Social Support, Distress, and Well‐Being in High School Senior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7(2), 125-145.
Lee, C. (1983). Self-efficacyand behavior as predicators of subsequent behavior in an assertiveness training program. Behavior Research ane therapy, 21, 225-232.
Pawlak, Z. (2002).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 Information sciences, 147(1), 1-12.
Pearce, K. E., & Rice, R. E. (2013). Digital divides from access to activities: comparing mobile and personal computer internet us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4), 721-744.
Podsakoff, P.M. and Organ, D.W. (1986).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2(4), 531-544.
Schunk, D. H. (1984). Sequential attributional feedback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behavi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6), 1159.
Schwarzer, R., & Jerusalem, M. (2010).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12, 329-345.
Schunk, D. H. (1989). Self-efficacy and cognitive skill learning.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3(2), 13-44.
Sinha, S. P., Nayyar, P., & Sinha, S. P. (2002).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as variables in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perceived control among older people in India.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2(4), 527-540.
Strauser, D. R. & Berven, N. L. (2006). Construction and field testing of the Job Seeking Self-efficacy Scale.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9(4), 207-218.
Suler, J. R.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Rider university.Wen, Y.-c.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Customer-to-Customer Encounters on Service Evaluations: An Attributional Approach.
Weiner (1972). Heckhausen, H Meyer W., & Cook, R. E. CausaI ascriptions andachievement behavior: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effort. Journa Personali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39-248.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5), pp.297.
Yang, S. C., & Tung, C. J. (2007).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1), 79-96.
Young, K. S. (1996).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9(3), 899-902.
Young, K. S. (1997).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Young, K. S.&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Zhao, X., Lynch, J. G., & Chen, Q. (2010).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 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2), 197-206.
Zimet, G. D., Dahlem, N. W., Zimet, S. G., & Farley, G. K. (1988).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 30-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