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1.1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13: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漢興
研究生(外文):HSU,HAN-HSING
論文名稱:國中生家庭支持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 ─以網路沉迷為中介變數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as a Mediator
指導教授:魏志雄魏志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CHIH-HSIUNG
口試委員:魏志雄洪朝陽楊豐華
口試委員(外文):WEI,CHIH-HSIUNGHUNG,CHAO-YANGYANG,FENG-HUA
口試日期:2017-05-26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企業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8
中文關鍵詞:家庭支持網路沉迷學習成就
外文關鍵詞:family supportinternet addictionacademic 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26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家庭支持與學習成就之關係,以及網路沉迷對家庭支持與學習成就之中介效果。首先從過去研究文獻中整理各變項之相關研究,再透過量化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利用七尺度量表,進行實證分析。研究對象針對新北市某國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426份,資料分析方法主要透過皮爾森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來探討各變項因素間的關聯性。實證分析結果如下:
一、家庭支持對學習成就具有正向影響。
二、家庭支持對網路沉迷具有負向顯著影響。
三、網路沉迷對學習成就具有負向顯著影響。
四、網路沉迷對家庭支持和學習成就具有間接的中介效果。

This research aime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First of all, we sort out all researches between variables and then through Quant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we conducted evidence based analysis by using Likert-7-scale index, which is done by questionnaire. There are 426 of valid samples obtained from students in on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Materials analysis methods are mainly through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arious variable factors. The outcomes of the evidence based analysis are:
I. Family support has positive relationship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II. Family support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to internet addiction.
III. Internet addiction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to academic achievement.
IV.Internet addiction has indirect-only mediation effects to family suppor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家庭支持 7
第二節 學習成就 10
第三節 網路沉迷 15
第四節 自我效能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0
第三節 變數定義與衡量工具 32
第四節 樣本與資料收集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42
第一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42
第二節 信度分析 47
第三節 效度分析 48
第四節 相關分析 52
第五節 迴歸分析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8
第二節 教育管理與實務意涵 5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61
參考文獻 63
一、中文部分 63
二、英文部分 71
附錄 76


一、中文部分
丁一顧(1996)。國民小學教師情境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台北市。
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生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7。
王如哲(2002)。教育領域的知識管理。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知識管理與教育革新發展研討會論文集。259-280。
王秀燕(2001)。國中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金國(2001)。成功學習的關鍵-自我調整學習。課程與教學,5(1),145-164。
王者欣(1995)。家庭支持與國中生主觀壓力的相關性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高雄市。
王盈惠(2002)。國中生電子遊戲經驗與學習參與、人際關係、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勝欽(2003)。青少年在網咖中使用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江玉卉(2003)。實施休閒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池青玫(2006)。國中生涉入線上遊戲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交大校網策進會(1995)。檢自:http://zh-tw.facebook.com/NCTUCSC/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研究所,台中市。
吳芝儀(1999)。從建構論觀點探討當前台灣大學生的生涯價值。輔導季刊,35(1),42-54。
吳怡儒、蔡文榮與李林滄(2012)。彰化縣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57。
吳淑珠(1997)。國小學童自我概念、數學學習動機與數學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毓瑩(2003)。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6(1),133-154。
吳庶深、林志聖與李玉珍(2011)。選擇快樂人生-台灣青少年幸福感之實徵研究。台灣得勝者教育協會兒童福利聯盟。
李尹暘、林曉佩與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
李宛真(2004)。高雄地區國中學生家庭文化資源、學習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研究所,台中市。
李隆旼(2002)。綜合高中教師效能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德治、林思行、吳德邦與謝正煌(2014)。國小學童線上遊戲、網路成癮與校園霸凌之關聯。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類,28(1),23-44。
李曉君(2006)。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2),19-44。
何惠凱(2013)。國小中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邱文彬(2001)。社會支持因應效果的回顧與展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4),311-330。
周榮與周倩(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發表之論文。台北市。
林安儒(2013)。國中三年級學生的學校投入與學習成就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林淑惠與黃韞臻(2009)。臺灣中部地區大學生獨處能力、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1),3-62。
周嘉琪(2004)。健身運動、情緒感受與心理健康。大專體育,72,156-161。
周世杰與彭陽(2007)。青少年網路成癮與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的關係。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4),418-419。
柯文生(2010)。學童網咖沉迷與偏差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
唐日新與李美枝(2001)。匯總分析國內虛擬社群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e世代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高申春(2000)。自我效能理論評述。心理發展與教育,1,60-63。
張玉茹(1997)。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虹瑩(2007)。Readers Theater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閱讀理及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93-117。
郭順利(1998)。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及其在國中生活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6,375-386。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陳至安與陳秀莉(201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之研究。
陳伶珠與黃源協(2008)。身心障礙老人的健康狀況與需求-以南投縣爲例。長期照護雜誌,12(1),42-56。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
陳冠名(2008)。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
陳奎熹(1992)。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1979年版。
陳家龍(2008)。課後方案對花蓮弱勢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花蓮縣。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1/2)。
陳淑惠(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2/2)。
陳淑惠(2000)。青少年與電子網路。社會變遷與新世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87-96。
陳淑惠(2001)。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三:網路成癮、壓力、與心理症狀之關連性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520-S)。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與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毓茹(2005)。高雄縣市成人宗教態度、家庭支持與幸褔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梁琬晴(2009)。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彭郁歡(2003)。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黃玉蘋(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黃貴祥(1988)。學習目標、學習技巧、心理自我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黃耀弘(2014)。父母管教方式與學生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以馬來亞西雪隆區七所華文獨立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楊文玲(1989)。目標設定、成就動機、自我效能與工作表現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楊淑晴與謝靜慧(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態度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以中山大學為例。
曾淑媚(2013)。影響新住民國小學童學習成就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僑光科技大學,台中市。
葉士如(2009)。國中學生網路成癮與偏差行為之研究-以基隆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廖克玲(1982)。社會學習論-巨匠班度拉。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廖思涵(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高雄市。
蔡明春、鄭青展與林淑萍(2008)。大學生線上遊戲成癮對身心健康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台灣北區六所大學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7(2),143-157。
賴怡婷(2013)。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美容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企業管理系,嘉義市。
鄭淵全(1997)。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過程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蕭雅文(2012)。青少年參與角色扮演動機與家庭支持之關聯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戴秀津、楊美賞與顏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6(4),241-248。
謝明達(2005)。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輔導研究所,花蓮。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2),19-44。
薛世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縣。
繆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人格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簡茂發(2001)。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6,1-7。
劉漢政(2011)。國中學生社會支持、憂鬱傾向與網路成癮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燕青(2003)。網路空間的控制邏輯。資訊社會研究,(5),283-303。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K. J. (2001).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50(1), 21-26.
Bandura, A.(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84(2), 191-215.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Inc.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ynner, W. and K. Jiang (1972). The Jade Mountain: A Chinese Anthology, Being Three Hundred Poems of the Tʻang Dynasty, 618-906, Vintage Books USA.
Collins, A., & Duguid, P.(1989).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187-195.
Goldberg, I. (1995).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Diagnostic criteria Retrieved Jan 3, 2011.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4 from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oldberg, I. (1996) .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 Retrieved December 2, 2005, from :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Ιn: Gackenbach J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Guilford, J. P. (1965). Fundemenal Statis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4thEdn. New York :Mc Graw-Hill.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Howell, R T. (1972). Partners in urban education: getting it together at home. Morristown, N. J: General Learning Corporation.
Keeves, J. (1975). The home, the school, and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 59(4), 439-460.
Kellaghan, T., Sloane, K., Alvarez, B. & Bloom, B. S.(1996)。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吳國淳譯)。台北市:五南。
Kim, K. S., & Kim, J . H. (2003) . A study on adolescents' level of Internet addiction by their perceived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Korean Journal of Human Ecology, 6(1), 15-25.
Kostelecky, K. L., & Lempers, J. D. (1998). Stress, Family Social Support, Distress, and Well‐Being in High School Senior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7(2), 125-145.
Lee, C. (1983). Self-efficacyand behavior as predicators of subsequent behavior in an assertiveness training program. Behavior Research ane therapy, 21, 225-232.
Pawlak, Z. (2002).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data analysis. Information sciences, 147(1), 1-12.
Pearce, K. E., & Rice, R. E. (2013). Digital divides from access to activities: comparing mobile and personal computer internet user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3(4), 721-744.
Podsakoff, P.M. and Organ, D.W. (1986). Self-report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2(4), 531-544.
Schunk, D. H. (1984). Sequential attributional feedback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behavi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6), 1159.
Schwarzer, R., & Jerusalem, M. (2010).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 Anxiety, Stress, and Coping, 12, 329-345.
Schunk, D. H. (1989). Self-efficacy and cognitive skill learning.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3(2), 13-44.
Sinha, S. P., Nayyar, P., & Sinha, S. P. (2002). Social support and self-control as variables in attitude toward life and perceived control among older people in India.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2(4), 527-540.
Strauser, D. R. & Berven, N. L. (2006). Construction and field testing of the Job Seeking Self-efficacy Scale.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9(4), 207-218.
Suler, J. R.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 Rider university.Wen, Y.-c.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Customer-to-Customer Encounters on Service Evaluations: An Attributional Approach.
Weiner (1972). Heckhausen, H Meyer W., & Cook, R. E. CausaI ascriptions andachievement behavior: The conceptual analysis of effort. Journa Personali and Social Psychology, 21, 239-248.
White, R. W. (1959).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66(5), pp.297.
Yang, S. C., & Tung, C. J. (2007).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1), 79-96.
Young, K. S. (1996).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ports, 79(3), 899-902.
Young, K. S. (1997).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Young, K. S.&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Zhao, X., Lynch, J. G., & Chen, Q. (2010).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 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2), 197-206.
Zimet, G. D., Dahlem, N. W., Zimet, S. G., & Farley, G. K. (1988).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2, 30-41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方紫薇(2010)。網路沉迷、因應、孤寂感與網路社會支持之關係:男女大學生之比較。教育心理學報,41(4),773-797。
2. 王金國(2001)。成功學習的關鍵-自我調整學習。課程與教學,5(1),145-164。
3.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4.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5. 吳芝儀(1999)。從建構論觀點探討當前台灣大學生的生涯價值。輔導季刊,35(1),42-54。
6. 吳怡儒、蔡文榮與李林滄(2012)。彰化縣偏遠地區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1(1),25-57。
7. 吳毓瑩(2003)。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課程與教學,6(1),133-154。
8. 李尹暘、林曉佩與林君怡(2007)。自我效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3(2),46-52。
9. 周嘉琪(2004)。健身運動、情緒感受與心理健康。大專體育,72,156-161。
10.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93-117。
11. 陳金英(2004)。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資訊社會研究,7。
12.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與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13.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14. 戴秀津、楊美賞與顏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6(4),241-248。
15.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