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6:2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潘為綱
研究生(外文):Pan, Wei-Kang
論文名稱: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與違例犯規行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aekwondo player’s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behavior of violation
指導教授:李國龍蔡俊傑蔡俊傑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ee, Guo-LungTsai, Jun-Jie
口試委員:李明興潘文峰
口試委員(外文):Lee, Min-ShingPan, Wen-Fung
口試日期:2017-05-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遠東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研究所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4
中文關鍵詞:道德解離運動道德解離違例犯規行為
外文關鍵詞:moral disengagement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behavior of viol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3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與違例犯規行為之關係。為達研究目的依據文獻探討分析,採用「運動道德解離量表」(蔡俊傑,2012)、「違例犯規行為量表」(蔡俊傑,2014)作為研究工具,並以臺灣北中南之跆拳道名校及道館的國中以上跆拳道選手為樣本,共抽取557位國中以上跆拳道選手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方式包含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資料與研究變項之平均數差異考驗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利用積差相關、逐步迴歸解釋運動道德解離與違例犯規行為之關係。本研究所得之主要結果如下:
1.運動道德解離因背景變項的不同,多數層面具有差異存在。
2.違例犯規行為因背景變項的不同,多數層面具有差異存在。
3.運動道德解離與違例犯規行為具顯著相關性存在。
4.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對違例犯規行為之逐步迴歸分析,以「優勢對比」具有最高之解釋力。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aekwondo player about the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the behavior of violation.Based on literature survey,the instruments were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questionnaire(Tsai,2012) and the behavior of violation questionnaire(Tsai,2014).The sample was 557 taekwondo player of the entire country by taekwondo school and dojang in Taiwan.Data were analyzedin two parts:first part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t-test,one-way ANOVA and second part included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major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1.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make the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vary greatly in some aspects.
2.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make the behavior of violation vary greatly in some aspects.
3.There a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the the behavior of violation.
4.According to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among all aspects of the sport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behavior of viol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has the most explanation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behavior of violation.

誌 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 錄……………………………………………………………………………………IV
表 目 錄……………………………………………………………………………………VI
圖 目 錄……………………………………………………………………………………VII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 3 -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4 -
第四節 重要名詞解釋 - 4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
第一節 運動道德解離與相關研究 - 7 -
第二節 違例犯規行為與相關研究 - 1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7 -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17 -
第二節 研究實施程序 - 19 -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20 -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21 -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23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25 -
第一節 跆拳道選手背景變項的現況 - 25 -
第二節 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違例犯規行為之現況分析 - 26 -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跆拳道選手在運動道德解離之差異分析。 - 28 -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跆拳道選手在違例犯規行為之差異分析。 - 36 -
第五節 跆拳道選手在運動道德解離、違例犯規行為之相關分析。 - 43 -
第六節 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在違例犯規行為之解釋情形 - 44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47 -
第一節 結論 - 47 -
第二節 建議 - 50 -
參考文獻 - 52 -

表目錄
表 4‑1跆拳道選手背景變項(基本資料)次數分配情形 - 26 -
表 4‑2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 27 -
表 4‑3跆拳道選手違例犯規行為各層面得分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 28 -
表 4‑4不同性別在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29 -
表 4‑5不同年級在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之描述性統計表 - 30 -
表 4‑6不同年級在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表 - 31 -
表 4‑7不同的跆拳道運動年資在運動道德解離之差異比較 - 32 -
表 4‑8不同跆拳道年資運動道德解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法 - 34 -
表 4‑9不同的比賽專項在運動道德解離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35 -
表 4‑10不同的比賽專項在運動道德解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表 - 36 -
表 4‑11不同性別在違例犯規行為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37 -
表 4‑12不同年級在違例犯規行為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38 -
表 4‑13不同年級在違例犯規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表 - 39 -
表 4‑14不同跆拳道運動年資在違例犯規行為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40 -
表 4‑15不同跆拳道運動年資在違例犯規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表 - 41 -
表 4‑16不同的跆拳道比賽專項在違例犯規行為各層面之差異比較 - 42 -
表 4‑17不同的跆拳道比賽專項在違例犯規行為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摘要表 - 43 -
表 4‑18運動道德解離總層面與違例犯規行為總層面之相關情形 - 44 -
表 4‑19跆拳道選手運動道德解離對違例犯規行為之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 44 -

圖目錄
圖3-1 研究架構圖…………………………………………………………………………18
圖3-2研究實施程序……………………………………………………………………….19

王秋燕、黃恆祥(2003)。運動員運動道德的認知與實踐:“知”與“行”的省思。大專體育學刊,5(2),1-10。
吳喜松(2010)。2000∼2004年國際籃球規則對籃球比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呂明鴻(2013)。大專運動員制控信念與違例犯規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
宋宏璋(2008)。從黑爾的道德思維模式檢驗SBL運動道德衝突(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2008)。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6NTPTC567012。
尚憶薇(2007)。從習慣領域提升國內運動員思為之方法。學校體育,19(6),63-68。
邱東貴(2002)。台灣地區大專排球運動員運動道德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6(1),146-154。
洪嘉仁、謝素姜、葉素華(2009)。運動傷害與法律歸責之探討─以籃球傷害起訴事件為例。中華民國98年度體育學術論文研討會。
張淑卿(2002)。體育運動中道德之發展。中華體育季刊,16(2),87-93。
許義雄(1988)。正式體育與品格發展-兼論運動倫理學亟待開發。學校體育雙月刊,44,2-3。
郭從吉(2001)。犯罪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氣情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致傑、陳鎰明(2005)。國內運動道德之現況與推展策略探討。大專體育,43,54-59。
葉良志(2006)。青少年運動員與非運動員日常生活與運動情境道德判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2006)。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4NCPE5567016。
葉勝雄(2015)。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之生物力學分析。(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2015)。
葉霽翔(2000)。跆拳道運動在台灣發展過程之研究(已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維基百科(2016)。檢索於2017年5月8日,自維基百科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7%86%E6%8B%B3%E9%81%93
劉虹妤(2003)。國內外運動員偏差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屏東市。
蔡俊傑、羅鴻仁、管世弘(2012)。運動道德解離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4,40-53 頁。
蔡美雪(2006)。生活壓力、制握信念、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蘇維杉(2009)。運動社會學。臺北市:華都文化。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 Pastorelli, C. (1996).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exercise of moral ag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364-374.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In W. M.
Boardley, I.D., & Kavussanu, M. (2007).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ral32
disengagement in sport scal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9,608-628.
Breet, L., Myburgh, C., & Poggenpoel, M.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ption of own locus of control and aggression of adolescent boys.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0(4), 511-526.
Coakley. J (1981). The sociologial perspe ctive:Alternatire causations of violence in sport. Arena, 5(1), 44-56.
Detert, J. R., Treviño, L. K., & Sweitzer, V. L.(2008). Moral disengagement in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a study of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3(2), 374-91
Fiske, S.T.(2004). Social beings: core motives in social psychology. Hoboken, NJ: J. Wiley.
Page, G.L., & Scalora, M.J. (2004). The utility of locus of control for assessing juvenile amenability to treatment.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9 (5), 523-534.
Kavussanu, M., Stamp, R., Slade, G., & Ring, C. (2009). Observed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 male and female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1, 62-76.
Kavussanu, M., Seal, A. R., & Phillips, D. R. (2006). Observed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 male soccer teams: Age differences across adolescenc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8, 326–344.
Kurtines & J. 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
Vol. 1 Theory (pp. 45-103). Hillsdale, NJ: Erlbaum
Long, T., Pantaleon, N., Bruant, G., & Arripe, F. d. (2006).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oral reasoning of young elite athlete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20, 330-347
Wallace, Marion T., Barry, Christopher T., Zeigler‐Hill, Virgil., & Green, Bradley. A. (2012). Locus of control a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perception and adolescent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38(3), 213-221.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