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1.于宗先,王金. (2000). 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 (第 一 版). 台北市: 聯經.
2.中國中小企業風險管理工作委員會. (2016年7月15日). 企業診斷的由來與發展. 擷取自 中国商业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委员会官网: http://chinafxkz.org/tg/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09
3.今周刊. (2015). 中國邁向小康經濟,台灣企業千大排名大幅滑落創新低. 今周刊.
4.王忠宗. (1999). 運用線上分析處理提升企業診斷績效之研究-以某電池組裝公司為例.
5.王忠慶. (2009). 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景氣動態報告.
6.石育賢、謝騄璘. (2016). 2016 汽機車產業年鑑. 2016 汽機車產業年鑑.
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9).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政策說明. 台北.
8.何素素. (1992年6月). 財務比率分析應用於企業診斷之研究-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9.余通權. (2002). 現金流量表運用實務. 台北市: 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
10.余通權. (2003). 活用財務分析創造競爭優勢. 台北市: 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
11.余通權. (2012). 預算編制與應用實務. 台北市: 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
12.吳秋憓. (2015). 石化產業企業診斷之研究-以U公司為例.
13.吳福成. (2015年5月15日). 「一帶一路」戰略政策對台灣企業的機會與挑戰. 台北市, 台灣.
14.李俊儀. (2007). 利用模糊樹方法建立企業診斷流程.
15.李淑珍. (2006年6月16日). 應用平衡計分卡整合企業診斷 -以高雄麗尊大飯店為例.
16.汪春風. (2010). 中小企業自我診斷八步法.
17.沈依陵. (2013). 自創品牌─以捷安特為例 .
18.周淑卿、汪志勇. (1994年9月). 以五力分析方法評估企業導入 ERP 系統之效益. 產業論壇, 6(3), 頁 65-92.19.林建甫、周信佑. (2010年7月7日). 兩岸簽訂ECFA對台灣的影響. 擷取自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2/7761
20.林祖嘉、陳建良. (2009).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進程:海峽經濟區先試先行之建議. 海峽論壇組委會 (頁 112-127). 海峽論壇.
21.林登雄. (2001). 建構企業整合績效評估新模式-以提昇企業診斷能力. 私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2.林楨棟. (2000年6月). 限制理論於企業診斷應用之研究-以E公司為例.
23.林錫金. (2013年2月23日). 企業診斷技術實務(上). 擷取自 管理知識中心: http://mymkc.com/article/content/21485
24.邱奕宏. (2016年9月). 論新南向政策的對台灣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擷取自 兩岸公評網: 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1377
25.金振華. (2015年6月). 資訊服務業企業診斷之研究 -以 A 公司為例.
26.洪連成. (2010). 台灣機車產業發展與未來.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43(3).
27.唐國強. (2015). 一帶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 擷取自 MBA智庫: http://wiki.mbalib.com/zh-tw/%E4%B8%80%E5%B8%A6%E4%B8%80%E8%B7%AF
28.徐千偉. (2014). 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中正大學: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9.徐遵慈. (2014). 臺灣產業的「新南向政策」. 貿易政策論叢(22).30.財務診斷. (無日期). 擷取自 MBA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zh-tw/%E8%B4%A2%E5%8A%A1%E8%AF%8A%E6%96%AD
31.起死回生的企業醫生 . (1996年8月). 工作大贏家, 61-63.
32.馬梅君. (2000). 實用企業診斷學. 台北: 超越企業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清華管理科學圖書中心.
33.康智強. (2016年2月2日). 機車及其零件業 油車尋找新出路 電車時代竄起? 擷取自 產業風雲: https://www.credit.com.tw/creditonline/Epaper/IndustrialSubjectContent.aspx?sn=142&unit=346
34.張伯嘉. (2001年6月). 從平衡計分卡觀點診斷企業之經營體質 .
35.陳良潮. (2003). 挑戰 2008? 台灣經濟應超越國際代工的角色. 財經企管, 55-60.
36.陳昭郎. (2005). 農業基礎概論. 台北: 全華科技圖書.
37.陳秋景. (2002). 台灣地區企業診斷模式之研究-以資訊及創新能力觀點實證.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38.陳美倫. (2014). 安全監控產業企業診斷暨授信決策之研究 -以S公司為例.
39.童振源. (1999年3月). 東亞經濟整合體制對台灣吸引國際投資的影響. 中國大陸研究, 52(1), 頁 59-83.40.童振源. (2009). 東亞經濟整合與台灣的戰略. 台北市: 政大出版社.
41.黃奎博,周容卉. (2014). 我國「南向政策」之回顧與影響.
42.黃雅君. (2015). 合成橡膠產業企業診斷之研究 -以S公司為例.
43.新南向政策專網. (無日期). 擷取自 新南向政策專網: file:///C:/Users/eting/Desktop/%E8%AB%96%E6%96%87/%E8%BC%94%E5%B0%8E%E5%80%8B%E6%A1%88/%E6%96%87%E7%8D%BB/5.%E4%B8%80%E4%BB%A3%E4%B8%80%E8%B7%AF%E3%80%81%E5%8D%97%E5%90%91%E6%94%BF%E7%AD%96/%E6%96%B0%E5%8D%97%E5%90%91%E6%94%BF%E7%AD%96%E5%B0%88%E7%B6%B2.h
44.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07). 中小企業品牌經營模式 . 2007中小企業白皮書, 160-185.
45.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1). 100年經營專刊.
46.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2). 2012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2中小企業白皮書.
4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3). 2013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3中小企業白皮書.
48.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4). 2014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4中小企業白皮書.
49.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5). 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
50.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16). 2016中小企業白皮書. 2016中小企業白皮書.
51.維基百科. (2010).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擷取自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9%E5%B2%B8%E7%B6%93%E6%BF%9F%E5%8D%94%E8%AD%B0&oldid=13169436
52.維基百科. (2017). 南向政策. 擷取自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5%90%91%E6%94%BF%E7%AD%96
53.臺灣綜合研究院. (2012年7月2日)主要國家中小企業分級輔導策略簡介─以日本為實例.
54.劉黃灶. (2002年7月). 企業診斷管理系統之運作— 以 CK 與 DJ 兩家公司為例.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55.劉錦龍,劉錦添. (2016年11月14日). 透視川普經濟政策四大主軸. 擷取自 想想論壇: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843
56.劉麗惠. (2013). 中小企業無畏挑戰 自創品牌嶄露頭角. 貿易 TRADE MAGAZINE, 12-15.
57.鄧成連. (1999). 工業設計診斷之定義與程序 -以工業局設計診斷輔導專案執行結果分析為主- . 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58.鄭詩楷. (2016). 我國汽車零組件產業發展趨勢.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59.蕭瑞聖. (2015年4月23日). 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概況與廠商機會. 工研院 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
60.薛云程. (2015). 家用冷氣產業企業診斷之研究 -以A公司為例.
61.譚瑾瑜. (2008年10月31日). 全球金融風暴對全球及台灣經濟的衝擊. 擷取自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2/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