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昭淳(1992)。濫用藥物成癮少年人格特質與社會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安辰赫(2003)。治療社區中成年男性藥癮者戒癮復原歷程之改變因子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安辰赫(2013)。藥癮者的全人復原。臺北:晨曦。
行政院衛生署(2001)。物質濫用。臺北: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
江振亨(1999)。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濫用藥物者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江振亨、林瑞欽(2000)。認知行為團體療法對濫用藥物者輔導成效之研究。犯罪學期刊,5,277-309。李素卿譯(1996)。上癮行為導論。(Dennis L.Thombs原著)。臺北:五南。
李美華譯(2005)。(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
李政賢譯(2009)。(譯自Irving Seidman.,2006)。訪談研究法。臺北:五南。
呂淑妤(2008)。女性與藥物濫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十一)。臺北:法務部。李易蓁(2007)。女性藥物依賴者伴侶親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
李易蓁、林瑞欽(2011)。伴侶親密關係對女性成癮行為發展之影響分析。玄奘社會科學學報,9,89-112。
李美枝(1997)。台灣女性犯罪型態與成因解析。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李增祿(2002)。社會工作概論,第五版。臺北:巨流。
李嘉富、張敏、楊聰財(2001)。臺灣北部地區役男新兵非法用藥盛行率與危險因子探討。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科研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0-NNB-1003。
吳齊殷(2001)。看顧臺灣的未來:臺灣青少年藥物使用相關信念、態度與行為的相關研究。行政院衛生署藥物管理局九十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0-NNB-1001。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1)。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芝儀、楊岱蓉、林姿岑、曾明忠、劉晏佐(2006)。公辦民營教育機構為中輟及危機邊緣學生實施選替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以雲林縣雲蓮安親學園為例。中輟及危機邊緣兒童少年之問題與輔導研討會。國立嘉義大學。
李孟珍(1998)。成癮行為再犯因數之研究。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檢察署八十七年度研究報告。
周子敬(2006)。民間戒毒機構戒治成效之研究-以台灣晨曦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論文。
法務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1995)。反毒報告書。
林瑞欽、黃秀瑄、江振亨、程冠豪(2002)。吸毒者認知行為策略戒治成效之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漢堂(1992)。藥物濫用問題之探討。中央警官學校警學叢刊,23:2,125-136。周碧瑟(1999)。臺灣地區在校青少年藥物使用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八年度委託研究計劃,計畫編號:DOH88-TD-1064。
周碧瑟(1997)。臺灣地區在校青少年藥物濫用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探討。1997藥物濫用防治研討會。行政院衛生署。
胡海國,林信男編譯(1996)。精神與行為障礙之分類:診斷指引。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臺北:健康文化總經銷。
胡萃玲(1997)。藥癮復原者的藥物歷程及相關要素之分析研究-以晨曦會受訪者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編著(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韋若蘭(2003)。成年吸毒者吸毒涉入強度、自我控制、非理性信念與再吸毒意向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論文。
柯慧貞(2006)。全國大專院校學生藥物使用盛行率與其相關心理社會因素之追蹤研究(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5-NNB-1013。
徐宗國譯(1987)。(Strauss A.&Corbin J.原著)。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巨流。
陳碧珍(2011)。宗教戒毒歷程中生命轉化與家人關係復和的探究。犯罪學期刊,14:2,1-39。陳碧珍(2006)。毒癮戒治復原者重返家庭的歷程─以一位晨曦會戒治復原者為例。家庭教育雙月刊,1,38-61。陳朝灶、張文毅、唐心北(1993)。藥物濫用者醫療處置服務現況初步評估性研究。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二年度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陳紫鳳(2003)。藥物依賴女性生命歷程發展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陳為堅(2006)。全國青少年非法藥物使用調查(第三年)。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成果報告。
張伯宏(2007)。我國毒品戒治政策與成效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張伯宏、黃鈴晃(2011)。毒品防制學。臺北:五南。
張英陣、鄭麗珍、彭淑華譯(1998)。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Charles Zastrow原著)。臺北:洪葉。
許春金(2013)。犯罪學。臺北:三民。
許春金、陳玉書、蔡田木、呂豐足、洪千涵、白鎮福(2014)。103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 2014 犯罪趨勢關鍵報告。法務部司法官學院104年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PG10304-0085。
郭憲文(2004)。臺灣地區在學國中、高中生藥物濫用之調查,管制藥品管理局科研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3-NNB-1009。
管理局2006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計畫編號:DOH95-NNB-1012。
許意卿(2009)。女性海洛因成癮者之成癮歷程研究。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許嘉芳、丁志音、顏慕庸、莊苹、季瑋珠(2012)。年輕女性性工作者危險行為
與工作內容及對性病與愛滋病防治政策之建議。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1:1,83-96。
黃徵男(2004)。21世紀監獄學─理論、實務與對策。臺北:首席文化。
黃徵男(2002)。新興毒品與青少年藥物濫用。新興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
黃富源、曹光文(1996)。成年觀護新趨勢。臺北:心理。
黃家慶(2011)。以中止犯罪理論探討成年男性藥癮者持續戒癮之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程玲玲(1997)。海洛英成癮者的家庭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45-65。葉紅秀 (1997)。青少年藥物濫用面面觀。學生輔導通訊,50,42-51。楊惠如(2004)。受戒治少女藥物依賴歷程之母女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楊士隆(2012)。犯罪心理學,修訂新版。臺北:五南。
楊國樞等(2006)。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臺北:東華書局。
趙星光(1996)。宗教信仰、同儕團體與毒(藥癮)戒治----晨曦會福音戒毒初探。1996年全人輔導:信仰與行為矯治研討會。
蔡佩真等(2016)。絕望中的守望。臺北:晨曦。
蔡佩真(2015)。靈性與戒癮:基督教戒毒村海洛因戒癮者的靈性之旅。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8,109-137。蔡學貞(2005)。藥物成癮者的自我概念、世界觀及心癮歷程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蔡明彥(2010)。美國毒品問題與歐巴馬政府反毒戰略走向。2010非傳統安全-反洗錢、不正常人口移動、毒品、擴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蔡清田、詹盛如、鄭瑞隆、李藹慈、洪志成、李奉儒、林玉瓊(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臺北:五南。
蔡鴻文(2001)。臺灣地區毒品犯罪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德輝、楊士隆(2012)。犯罪學,第六版。臺北:五南。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修訂新版。臺北:五南。
潘秋月(2011)。受戒治者生活重建之研究─以福音戒毒為例。美和科技大學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劉民和(2012),福音戒毒的牧養事奉。新北市: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劉民和、莫少珍(2006),晨曦會福音戒毒靈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新北市: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劉民和、蔡坤衛、蔡佩真、束連文、安辰赫、申耀斌(2011)。上癮容易戒除難!談毒癮者再犯危機。新北市: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
歐用生(1999)。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究會。台東:國立台東師院。
鄭同僚(2001)。質性研究方法在台灣─以教育類科博碩士論文為例。眾聲喧嘩-「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究會。台北。
謝淑敏(1989)。吸膠青少年之社會心理探索。未出版碩士之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謝淑芬(2008)。美沙冬替代治療的支持服務工作。社區發展季刊,122,264-276。簡淑娥(2012)。「正邪之間」~家將少年與其偏差行為產生關鍵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
二、外文部分
Alexander, M. J., & Muenzenmaier, K. (1998). Trauma, addiction, and recovery: Addressing public health epidemics among women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Brown, J. M. (1998). Self-regulation and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In W. R. Miller& N. Heather(Eds.), Treating Addictive Behaviors.2nd Edition(61-71).NY:Plenum.
Bailey, C. (2013). Exploring female motivations for drug smuggling on the Island of Barbados evidence from Her Majesty’s prison, Barbados. Feminist criminology, 8(2), 117-141.
Berg,B.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3th ed.).Needham Heights.Viacom.
Cummings, C., Gordon, J. R., & Marlatt, G. A. (1980). Relapse: Prevention and prediction.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291-321.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Denzin, N.K. (1978).Sociological Methods: A Sourcebook, McGraw-Hill, New York.
E. Goeders, N. (2003). The impact of stress on addiction. 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13(6), 435-441.
EL-GUEBALY, N. (1995). Alcohol and polysubstance abuse among women.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40(2),73-79.
Fischer, M., Geiger, B., & Hughes, M. E. (2007). Female recidivists speak about their experience in drug court while engaging in appreciative inqui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51(6),703-722.
Gossop, M., Powis, B., Griffiths, P., & Strang, J.(1994). Sexual behaviour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rug-taking among prostitutes in south London. Addiction,89(8), 961–970.
Isralowitz, R., Rawson, R.(2006). 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drug use among high risk adolescents in Israel. Addict Behav,31(2),355-8.
Lavee, Y. & Altus. D.(2001 ).Family relationships as a predictor of post-treatment drug abuse relapse:A follow-up study of drug addicts and their spouse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3(4),513-530.
Lincoln, YS. & Guba, EG.(1985).Naturalistic Inquiry.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Marquart, J. W., Brewer, V. E., Simon, P., & Morse, E. V. (2001). Lifestyle factors among female prisoners with histories of psychiatric treatment.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29(4), 319-328.
Mowbray, C., Oyserman, D., Saunders, D., & Rueda-Riedle, A. (1998).Women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ssues and service needs. Women’s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175-200.
Nakken, C. (1988). The addictive personality: Roots, rituals, and recovery. Center City, MN: Hazelden.
Pohl, J., & Boyd, C. (1992). Female addiction: A concept analysis. Drugs, crime and social policy,138-152.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inc.
Patton, M. J. (1991).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s with the quantitative approach.Journal of Colledge Student Development,32,389-96.
Rosen, D., Spencer, M.S., Tolman, R.M., Williams, D.R., & Jackson, J. S. (2003).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substance dependence among unmarried low-income mothers. Health and Social Work,28 (2),157-166.
Rodriguez, N., & Griffin, M. L. (2005). Gender Differences in Drug Market Activities: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Men and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Drug Marke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riminal Justice and Criminology.
Rotunda, R. J. & Doman, K.(2001).Partner enabling of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direction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9,257-270.
Wu, L., & Schlenger, W.G.D.(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and substance use among students aged 12 to 17. Journal of Adolesc Health,32,5-11.
Woods, P.(Ed.).(1996).Teacher strategies: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pp.237-253). London: Croom Helm.
三、網路資源
三立新聞網-間接殺嬰!母吸安非他命後親餵「毒奶」 男嬰中毒死亡。網址: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96533。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4日。
三立新聞網-「老娘就是大姐大」倒車撞死童肇逃 女嫌毒品前科累累。網址: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42291。瀏覽日期:2016年09月10日。
中時電子報-荒唐媽懷孕吸毒 女嬰染毒癮。網址: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619000345-260106。瀏覽日期:2016年09月10日。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警察機關查緝毒品犯罪現況分析(103-07-30)。網址: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ct?xItem=70819&ctNode=12598&mp=1。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內政部統計處-內政統計查詢網。網址: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瀏覽日期:2016年04月22日。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性別統計指標。網址:https://www.npa.gov.tw/NPAGip/wSite/lp?ctNode=12873&CtUnit=2643&BaseDSD=7。瀏覽日期:2016年09月20日。
世界新聞網-夜店常遭撿屍 19歲女染愛滋。網址:http://www.worldjournal.com/3560564/article%E5%A4%9C%E5%BA%97%E5%B8%B8%E9%81%AD%E6%92%BF%E5%B1%8D-19%E6%AD%B2%E5%A5%B3%E6%9F%93%E6%84%9B%E6%BB%8B/。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自由時報-為何惹上「麻」煩? 胡睿兒坦承「壓力大」。網址: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833848。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4日。
東森新聞雲-日服安眠藥20顆 導致藥物成癮。網址:http://health.ettoday.net/news/140113。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4日。
東森新聞雲-這款「梅粉」聞起來甜甜的…它是新毒品「金剛」。網址: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0904/768884.htm。瀏覽日期:2016年9月30日。
易文首頁-酒○○子:我是怎樣吸毒上癮的。網址:http://www.ewen.com.cn/qikan/bkview.asp?bkid=225465&cid=680519。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法務部法務統計-統計短文。楊玄榆(2015),公共危險罪與詐欺罪案件之性別統計分析。網址: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File.ashx?list_id=1377。瀏覽日期:2016年9月25日。
法務部法務統計。網址: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瀏覽日期:2016/09/20。
法務部法務統計。網址:http://www.rjsd.moj.gov.tw/rjsdweb/common/WebList3_Report.aspx?list_id=748。瀏覽日期:2016年09月20日。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2016年常見之毒品濫用種類報告。網址:https://www.drugabuse.gov/sites/default/files/commonly_abused_drugs_final_04202016.pdf。瀏覽日期:2016年9月24日。
財團法人基督教晨曦會,資料來源:http://www.dawn.org.tw/Introduction.asp。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經典》2002年11月號 第52期。被毒品囚禁的靈魂台灣戒毒者的天人交戰。網址:http://www.rhythmsmonthly.com/magazine/content/52/3/taiwan.htm。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二級毒品使用者臨床治療參考指引(2012)。網址:http://www.mohw.gov.tw/cht/DOMHAOH/DM1_P.aspx?f_list_no=184&fod_list_no=0&doc_no=370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105年統計月報。網址: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treeid=3f2310b85436188d&nowtreeid=2285B9745A0A3CBB&tid=97D39D2BB81D32E9。瀏覽日期:2016年09月21日。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二級毒品使用者臨床治療參考指引。網址:http://www.mohw.gov.tw/cht/DOMHAOH/DM1_P.aspx?f_list_no=184&fod_list_no=0&doc_no=3707。瀏覽日期:2016年9月25日。
聯合新聞網-女毒犯訪友身中11刀 割喉氣絕。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7315/1619407。瀏覽日期:2016年09月10日。
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2015世界毒品報告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wdr2015/WDR15_ExSum_C.pdf。瀏覽日期:2016年9月25日。
蘋果即時-內衣小模吸毒暴斃 冷血男錄影棄屍遭起訴。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005/962395/。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4日。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 INCB,http://www.incb.org/e/ind_ar.htm
TVBS新聞-狂罵男友媽寶!女吸毒脫序 交出毒品歡呼「一起去關」。網址:http://news.tvbs.com.tw/local/681734。瀏覽日期:2016年12月14日。
YAHOO新聞-愛滋感染每天增6人 有性行為就有風險。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6%84%9B%E6%BB%8B%E6%84%9F%E6%9F%93%E6%AF%8F%E5%A4%A9%E5%A2%9E6%E4%BA%BA-%E6%9C%89%E6%80%A7%E8%A1%8C%E7%82%BA%E5%B0%B1%E6%9C%89%E9%A2%A8%E9%9A%AA-043549553.html。瀏覽日期:201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