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82.133)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18:1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廖婉婷
研究生(外文):LIAO, WAN-TING
論文名稱: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Personality Traits,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of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ity
指導教授:張國保張國保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KUO-PAO
口試委員:張明文林和春
口試委員(外文):CHANG, MING-WENLIN, HO-CHUN
口試日期:2017-06-0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銘傳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2
中文關鍵詞:人格特質復原力幸福感
外文關鍵詞:personality traitsresiliencewell-be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11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3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現況,比較不同背景變項所產生的差異,進一步分析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性與預測力。
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以桃園市公立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為研究母群體,共發出772份正式問卷,有效問卷回收632份。
復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同時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回收資料分析,結果如下:
一、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普遍具有五大人格特質,當中以友善性為最高;在整體復原力有中高表現,當中以社會資源為最高;在幸福感亦有中高感受程度。
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在性別、年齡、教學年資、職務及行政年資有顯著差異,其復原力在最高學歷、教學年資、職務及行政年資有顯著差異;其幸福感在性別、職務及行政年資有顯著差異。
三、兼任行政教師的人格特質與復原力、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復原力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
四、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能有效預測幸福感,且以穩定性具有最佳的解釋力;其復原力能有效預測幸福感,且以個人強度具有最佳的解釋力;其人格特質面能有效預測復原力,且以謹慎性具有最佳的解釋力。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之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及未來研究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traits,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of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ity, as well 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resulted from background varia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among personality traits,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escripa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imultaneous regress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oyuan City generally have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agreeableness was the highest. There was the high degree of total resilience, and the social support was the highest.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well-being was high.
2.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age, years of teaching, working position, years of administration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personality traits.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highest degree of education, years of teaching, working position, years of administration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resilience.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working position, years of administration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ward well-being.
3.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personality raits and resilienc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well-being, resilience and well-being.
4.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tasks could mainly predict sources of well-being, and the stability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Resilience could mainly predict sources of well-being, and the personal competenc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Personality traits could mainly predict sources of resilience, and the conscientiousnes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above, this study provided related suggestions for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chool administrative team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目次
論文審定書
誌謝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次 v
表次 ix
圖次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人格特質之意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復原力之意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幸福感之意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46
第四節 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6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 7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8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研究倫理 87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91
第一節 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 與幸福感之現況 91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 人格特質、復原力與
幸福感之差異情形 95
第三節 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
情形 116
第四節 桃園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 與幸福感之間的預
測力情形 120
第五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2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9
第二節 結論 144
第二節 建議 150
參考文獻 155
壹、中文部分 155
貳、英文部分 163
附錄 167
附錄一 專家諮詢問卷 167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意見彙整表 179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85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89


壹、中文部分
于春芳、徐享良(201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概念、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文教論壇,3,589-608。
王怡茹(2014)。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姿雅(2014)。教師人格特質、生涯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王敘馨(2010)。基隆市國中教師主觀幸福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王淑女(2011)。國中教師自我復原力、教師效能感與幸福感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淑蓉(2009)。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琡棻(2011)。復原力研究新趨勢-在學校脈絡中促進學生教育性復原力。輔導季刊,47(3),1-14。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張郁雯、陳學志(2002)。心理學。臺北市:學富。
王駿發、歐陽諺(2015)。幸福學感的量測與評估技術。科學發展,509,36-41。
王鴻裕(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韻齡(2015)。行政主管荒,學校運作停擺,親子天下。2016年3月5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8046-%E8%A1%8C%E6%94%BF%E4%B8%BB%E7%AE%A1%E8%8D%92%EF%BC%8C%E5%AD%B8%E6%A0%A1%E9%81%8B%E4%BD%9C%E5%81%9C%E6%93%BA/?page=6
石美齡(2014)。宜蘭縣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173-196。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2。臺北市:行政院主計總處。
何佳玲(2011)。青少年復原力之論述與建構。研習資訊,28(3),107-111。
何湘菱(2014)。嘉南地區國中教師幽默感、自我復原力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余民寧(2015)。幸福心理學:從幽谷邁向巔峰之路。臺北市:心理。
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2010)。中小學教師工作時數與憂鬱的關係:主觀幸福感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42(2),229-252。
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教師主觀幸福感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測驗學刊,58(1),55-85。
吳宜家(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 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念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4-15。
吳凱琳(2011)。你具備挫折復原力嗎。天下雜誌。2016年7月5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5405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玉雲(2014)。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教學創新接受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明瑄(2015)。國小教師的生涯發展歷程與自我復原力之個案研究:以一位私立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政賢(譯)(2011)正向心理學(原作者:Baumgardner, S. R. & Crothers, M. K.)。臺北市:五南。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沈維萱(2016)。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工作壓力、休閒調適策略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阮文宣(2012)。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參與行政決定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周美珍(2015)。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周碩政(2009)。桃竹苗區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之幸福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裡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之驗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453-482。
林志華(2008)。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佳苹(2011)。南投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人格特質、休閒效益及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宗鴻(譯)(2006)人格心理學(原作者:Burger, J. M.)。臺北市:湯姆生。(原著作出版年:2004)
林涵雲(2011)。啟動復原力─以復原力觀點運用於敘述諮商。諮商與輔導,304,44-47。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112,149-150。
邱惠娟(201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邱惠娟、童心怡(2010)。教師幸福感內涵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168-180。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煊展(2016)。高雄市國小教師樂活認知、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金育文(2009)。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玉波、王非(譯)(2010)打開積極心理學之門(原作者:Peterson, C.)。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侯欣妤(2013)。臺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挫折、工作投入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施建彬(1995)。幸福表現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施建彬、陸洛(譯)(1997)。幸福心理學(原作者:M. Argyle)。臺北市:巨流。
柯美合(2012)。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投入、團隊互動過程與工作績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洪家興(2007)。彰化縣國中兼任行政教師個人特質、休閒參與及工作滿足對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雅芬(201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5,37-45。
胡治國(2015)。人格特質、休閒參與的涉入程度及幸福感對教學效能影響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國中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resilience,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2016年9月21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2688036/?index=1
張攸萍(2016)。高中職以下教師復原力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芳全(2016)。國家幸福感的評比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9,31-64。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苙雲(2013)。幸福感的來龍與去脈:對教育和國家競爭力的啟示。社會科學論叢,7(1),I-X。
張茂源、吳金香(2009)。您幸福嗎?—淺談幸福感。研習資訊,26(3),87-90。
張淑萍(2012)。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自我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張嘉芸(2014)。國中教師感恩、創造性轉化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榕庭(2012)。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兼任行政教師與級任導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張維揚(2013)。國中特教教師復原力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曦文(2013)。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幽默感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馨方(2014)。處室主管魅力領導與團隊成員人格特質對組織承諾之關聯性-以高雄市國小組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統計處(2016)。國民中小學主管人數,教育統計查詢網。2016年11月10取自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OQAwAA2
梁寶苓(2011)。臺中市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復原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莊季蓉(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許惠瀅(2014)。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完全中學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榮宏(2014)。別只看「沒有」,向你的困境借東西(許榮宏演講影片)。取自http://tedxtaipei.com/talks/2014-logan-hsu/
許燦祥(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復原力與教學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郭佩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郭怡慧(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慧驊(2016)。屏東縣國小教師休閒活動參與、幸福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郭繁(2016)。彰化縣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與幸福感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陳尹雯(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復原力之研究-以教務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玉華(2014)。教師復原力研究的現況。全球教育展望,10,71-82。
陳如山、高旭繁、韓佩凌、張歆祐、李燕蕙(2016)。幸福學:正向心理學觀點。臺北市:空大。
陳志賢(2015)。幸福心理學。科學發展,509,16-21。
陳芳毓(2015)。行政拖垮教學,主任、組長大逃亡,遠見雜誌。2016年3月19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9757_2.html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紋瑤(2013)高雄市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啟榮(2014)。台灣中小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議題之探析。台灣教育,686,44-48。
陳密桃、陳玲婉(2007)。國小學童母親的人格特質與親職壓力、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0,1-20。
陳嘉成(2013)。「施比受,更有福」—從正向心理學談助人與感恩對幸福感的影響。藝術欣賞,9(1),53-63。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編: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陸洛(2009)。人格心理學。2016年9月28日取自http://lms.elearning.tw/sysdata/28/328/doc/2ac57be85060652a/attach/2141.pdf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11)。人格理論(原作者:Schultz, D. P.,&Schultz, S. E.)。臺北市:湯姆生。(原著作出版年:2005)
彭孟蓉(2012)。國小教師幸福感之研究 ─以新北市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曾文志(2006a)。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曾文志(2006b)。開創美好的生活:正向心理學的基本課題。師友月刊,466,54-61。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8(4),417-441。
曾婉如(2015)。桃園市國小教師人格特質、人際關係對幸福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文鍠(2015)。學校行政變火坑,找不到人願意當主任,自由時報。2016年3月5日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357035/print
黃如儀(2015)。國小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研究—以新北市公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佳瑜(2013)。國小教師職場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黃雅琪(2010)。桃園縣國中教師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麗華(2016)。國小教師寂寞感、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楊孟惠(2015)。青少年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楊宜音、張志學、彭泗清(譯)(1997)。性格與社會心理測量總覽(原作者:Robinson, J. P., Shaver, P. R.,& Wrightsman, L. S.)臺北市:遠流。.
楊淑雅(2013)。桃園縣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復原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楊智翔(2010)。國小教師人格特質、幸福感與師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馥如(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生活型態、休閒參與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光輝(譯)(2005)。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原作者:Pervin, L. A., Cervone, D.,& John, O. P.)。臺北市:雙葉。
葉重新(1999)。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趙雪君(2007)。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壓力因應方式、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劉秀枝(2011)。私立幼兒園教師職場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6,87-116。
劉叔玫(2010)。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個人人格特質、工作壓力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宏明(譯)(2011)。衝破逆境.轉運重生:強化挫折復原力,轉變心念好運來(原作者:Siebert, A.)。臺北市:梅霖文化。
蔡昆憲(2007)。以正向觀點探討資訊人員職場幸福感之研究:擴展-建立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市。
蔡明霞(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之教師其角色衝突與幸福感之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凱禎(2016)。國中教師面對教師甄選解釋型態、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鄭惠棣(2016)。高雄市國中教師組織認同感與心理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進寶(2016)。高雄市國中兼行政職教師人格特質、行政倫理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曉楓、余芊瑢、朱惠瓊(譯)(2014)。正向心理學(原作者:Carr, A.)。新北市:揚智。
蕭如怡(2010)。國中教師同理心、挫折復原力與工作熱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蕭佳純(20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1),85-115。
蕭美雯(2011)。中部地區國中教師制握信念、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蕭惠文(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賴邦媛(2014)。桃園縣國中兼任行政教師之工作壓力及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賴岳聰(2015)。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初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 109-111。
賴姿伶、余民寧、徐崇文(2009)。員工甄選人格量表的編製及其信效度考驗之初步報告。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4),269-304。
賴秋蓉(2016)。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參與與幸福感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賴樺蓁(2014)新北市國小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戴蕙如(2016)。國中教師人格特質、組織公民行為與兼任行政職務意願關係之研究—以新竹縣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人格理論新紀元:人格五因素模式之測驗工具與其研究應用。研習資訊,23(1),109-118。
薛香蘭(2015)。教師工作壓力、人格特質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以休閒參與為調節因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景文科技大學,新北市。
謝美香(2007)。國小兒童幸福感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16年10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1/61_78.htm
謝鎮群(2015)。幸福學。科學發展,509,6-11。
顏秀芳(2007)。幸福感的內涵與理論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16年10月11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72.htm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羅淑君(2013)。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人格特質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貳、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37). Personality: 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NY: Holt.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The road to resilience .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helpcenter/road-resilience.aspx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s perception of lifequality. NY: Plenum Press.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M. A.: Methuen.
Beltman, S., Mansfield, C., & Price, A. (2011).Thriving not just surviv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eacher resilience.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6, 185-207.
Barnett, L. A. (2006). Accounting for leisure preference from within: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gender, race, or ethnicity, personality, affective style, and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8(4), 445-474.
Block, J. H., & Block, J. (1980). The role of ego-control and ego-resiliency in 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In W. A. Collins (Eds.), The 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 13, 39-101.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lock, J., & Kremen, A. M. (1996). IQ and ego-resiliency: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connections and separat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 349-361.
Brooks, R., & Goldstein, S. (2004).The power of resilience: Achieving balance, confidence, and personal strength in your lif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Education.
Caspi, A. (1987). Personality in the life cour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 1203-1213.
Cattell, H. E. P., & Schuerger, J. M. (2003). Essentials of 16PF assessment.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Inc.
Chaplin, W. F., John, O. P., & Goldberg, L. R. (1988). Conceptions of states and traits: Dimensional attributes with ideals as prototyp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541-557.
Christle, C. A., Jolivette, K., & Nelson, C.M. (2000).Youth aggression and violence: risk, resilience, and preven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449632.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1), 5-13.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Deci, E. L., & Ryan, R. M. (Eds.). (2002). Handbook of self-determination research.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34-43.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2).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geland, B., Carlson, E., & Sroufe, L. A. (1993). Resilience a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5, 517-528.
Eysenck, H. J. (1997).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ity and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he unification of psychology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paradig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3, 1224-1237.
Fehriinger, H. (2005).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Cattell'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model.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rsonalityresearch.org/papers/fehringer.html
Fredrickson, B.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Holahan, C. K. (1988). Relation of life goals at age 70 to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Terman's gifted men and women. Psychol Aging, 3(3), 286-91.
John. O. P. (1990). The "Big Five" factor taxonomy: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in the natural language and in questionnaires. In L. Pervin (Ed.),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66-100). New York: Guilford.
Keyes, C. L. M., & Waterman, M. B. (2003). Dimensions of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adulthood. In M. H. Bomstein, L. Davidson, C. L. M. Keyes & Moore, A. Kristin (Eds.), Well-being: Positiv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course, 477-497,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ahneman, D., Diener, E., & Schwarz, N. (Eds.). (1999).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of hedonic psychology. New York,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Luthar, S. S., & Cicchetti, D. (2000).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oc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2, 683-698
Maslow, A. H. (1969). Theory Z.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1(2), 31-47.
Masten, A. S. (2001).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27-238.
McCubbin, L. (2001). Challenges to the definition of resilienc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 458498).
Mrazek, P. J., & Mrazek, D. A. (1987). Resilience in child maltreatment victims: A conceptual exploration. Child Abuse & Neglect, 11, 357-366.
Omodei, M. M., & Wearing, A. J. (1990).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vovement in personal projects: Toward and intergrative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 762-769.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How's life? 2015 - measuringwell-being. Paris, France: Author.
Patterson, J. L., & Kelleher, P. (2005). Resilient school leaders: Strategies for turning adversity into achievement.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Pervin, L. A., Cervone, D., & John, O. P. (2005).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9/E.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Rutter, M. (1993). Resilience: Some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Journa of Adolescent Heslth,14(8), 626-631.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166.
Ryff, C. D., & Keye,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727.
Saleebey, D. (2002).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chultz, D., & Schultz, S. E. (2016). Theories of personality.Boston, MA: Wadsworth Pub Co.
Sheldon, K. M., & Kasser, T. (2001). Goals, congruence, and positive well-being: New empirical support for humanistic theorie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41(1), 30-50.
Siebert, A. (2005). The resiliency advantage: Master change, thrive under pressure, and bounce back from setbacks. CA: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Tussaie, K., & Dyer, J. (2004). Resilience: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18(1), 3-8.
Walsh, F. (2016).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3th ed.).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Wolin, S. J., & Wolin, S. (1993). The resilient self: How survivors of troubled families rise above adversity. New York, NY: Villard.
Wolin, S. J., & Wolin, S. (1999). Project resil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projectresilience.com/index.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于春芳、徐享良(2011)。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概念、情緒管理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文教論壇,3,589-608。
2. 王琡棻(2011)。復原力研究新趨勢-在學校脈絡中促進學生教育性復原力。輔導季刊,47(3),1-14。
3.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173-196。
4. 何佳玲(2011)。青少年復原力之論述與建構。研習資訊,28(3),107-111。
5. 余民寧、許嘉家、陳柏霖(2010)。中小學教師工作時數與憂鬱的關係:主觀幸福感的觀點。教育心理學報,42(2),229-252。
6. 余民寧、謝進昌、林士郁、陳柏霖、曾筱婕(2011)。教師主觀幸福感模式建構與驗證之研究。測驗學刊,58(1),55-85。
7. 吳清山(2012)。教育幸福的理念與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20,4-15。
8.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裡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
9. 林志哲(2014)。感恩、社會支持及幸福感之研究:中介效果模式之驗證。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7(3),453-482。
10. 林涵雲(2011)。啟動復原力─以復原力觀點運用於敘述諮商。諮商與輔導,304,44-47。
11.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112,149-150。
12.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5,37-45。
13. 張芳全(2016)。國家幸福感的評比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9,31-64。
14. 張苙雲(2013)。幸福感的來龍與去脈:對教育和國家競爭力的啟示。社會科學論叢,7(1),I-X。
15. 張茂源、吳金香(2009)。您幸福嗎?—淺談幸福感。研習資訊,26(3),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