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節、陳嘉映(譯)(1993)。存在與時間(原作者:Martin Heidegger)。臺北市:久大與桂冠公司。
王雅惠(2006)。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案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研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5頁)。臺北市:麗文。
毛崇杰(1987)。席勒的人本主義美學。長沙市:湖南人民。
安延明(1999)。狄爾泰的歷史解釋理論。臺北市:遠流。
牟宗三(2009)。生命的學問。臺北市:三民書局。
史作檉(1993)。哲學美學與生命的刻痕。臺北市:書鄉文化。
石朝穎(1998)。人類是一件偉大的藝術品—美學的形上關懷。臺北市:水瓶世紀。
朱光潛(1989)。朱光潛全集(第五卷)。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李幼蒸(譯)(1990)。哲學和自然之鏡(原作者Richard Rorty)。臺北市:桂冠。
李克寰(2009)。海德格爾的人文關懷及教育心聲:兼論Da-sein之中文語意。師大學報,54(1),53-67。
李忠錫(2006)。狄爾泰的「傳記」概念及其教育研究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李超杰(譯)(2002)。對他人及其生命表現的理解。載於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93-109頁)。臺北市:桂冠。
李曉林(2005)。審美主義:從尼采到福科。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雅婷(2004)。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之理論基礎探析。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29-64頁)。臺北市:心理。
吳康寧(譯)(1994)。非學校化社會(原作者:Ivan Illich)。臺北市:桂冠。
沈清松(1993)。真理與方法導讀。載於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原作者Hans-Georg Gadamer)(ix-xvi頁)。臺北市:時報文化。
沈奕君、倪鳴香(2015年7月)。生命的編織—與教育學傳記研究的邂逅。陳建文、王艷玲(主持人),教育敘事與教育傳記。第四屆海峽兩岸「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學術研討會,中國雲南師範大學。
吳仁俊(2010)。技術理性教育的困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林靜如(2008)。生命的斷裂與轉化:一位癌症病人之敘說及其陶養意涵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孟祥森(譯)(1969)。愛的藝術(原作者:Erich Fromm)。臺北市:志文。
洪漢鼎(譯)(1993)。真理與方法(第一卷)(原作者Hans-Georg Gadamer)。臺北市:時報文化。
洪漢鼎(譯)(2002)。詮釋學的起源。載於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73-91頁)。臺北市:桂冠。
周淑卿(2011)。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教學,14(1),19-40。陳添丁(2016)。臺灣另類教育發展現況及展望。台灣教育,697,46-48。
倪鳴香(2004a)。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26-31。倪鳴香(2004b)。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7-44。倪鳴香(2009a)。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成之探究—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413-H-004-021),未出版。
倪鳴香(2009b)。「我就是這工作,在工作中我蛻變」:以生命史觀詮釋一位幼師職業角色之自我創化。教育與心理研究,32(4),23-52。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師雲儀(2010)。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民102年6月17日)。
高建平(譯)(2006)。西方美學簡史(原作者:Monroe C. Beardsley)。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成熙(2002)。本土教育理論之建構:教育哲學工作者的反省。教育科學期刊,2(2),36-61。張弘(2010)。存在美學的構築。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張旺山(1985)。狄爾泰。臺北市。東大。
張旺山(1999)。行動人與歷史世界的建造:論狄爾泰的「生命的詮釋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3),69-86。doi:10.6523/168451532005090014003張旺山(2005)。人文教育的意義。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4,65-93。張錫俊(2003)。狄爾泰的歷史研究-以傳記、觀念史為探討中心。史學研究,17,127-175。梁福鎮(2003)。師資培育與職業倫理:教育倫理學觀點的分析。教育科學期刊,3(2),138-152。梁福鎮(2004)。教育科學的傳記研究方法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3(2),1-27。勞思光(1998)。存在主義哲學。臺北市:楊智文化。
彭正梅(2010)。德國教化思想研究。教育學報,6(2),8-24。
馮至、范大燦(譯)(1989)。審美教育書簡(原作者Friedrich Schiller)。臺北市:淑馨。
馮朝霖(1998)。宗教情懷與生態思維—德國新人文主義情意教育理論詮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季刊,5(1),85-10。馮朝霖(2001a)。認同、差異與團結: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學生輔導雙月刊,73,94-103。馮朝霖(2001b)。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載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主辦之第三局「近代中國文化之解構與重建—陳百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216。
馮朝霖(2004)。駱駝.獅子與孩童—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月刊,121,5-13。馮朝霖(2006a)。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馮朝霖(2006b)。「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的嘗試。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137-168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8)。「藝術.技術與冷漠的神」述評。載於楊忠斌(主編),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289-30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新竹縣:道禾教育基金會道禾書院。
黃昌誠(譯)(1995)。存在主義與教育(原作者:Van Cleve Morris)。臺北市:五南書局。
黃武雄(1997)。臺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臺北市:遠流。
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黃茂勇、陳又旭、沈奕君(2015年5月)。從課程結構探究學習主體的陶養狀態—以「教育學傳記研究」課程為例。黃志雄(主持人),幼教工作者的專業意識。2015百年幼教論壇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華人文化圈中幼教師資養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立政治大學。
黃鄂(譯)(1989)。存在主義美學:藝術的實存哲學(原作者:今道友信等)。臺北市:結構群。
葉朗(2009)。美學原理。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朗主編(1999)。美學的雙峰—朱光潛、宗白華與中國現代美學。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國兆(2013)。升學主義、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一群七年級國中生的課程觀。教育研究學報,47(2),73-98。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蔡敦浩、王慧蘭、劉育忠(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臺北市:鼎茂。
盧世林(2009)。美與人性的教育—席勒美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蔣興儀(2004)。在對話與遊戲之間:高達美的「陶養」概念與教育經驗之本質。教育與社會研究,7,41-68。鍾鴻銘(2011),美學知識論與課程研究。載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臺北市:五南。
Apitzsch U., & Inowlocki L. (2000). Biographical Analysis: a German school? In C. Prue, B. Joanna, W. Tom (Eds.),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e: 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 (pp. 53-71). London, NY: Routledge.
Apitzsch, U., & Siouti, I. (2007). Biographical Analysis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erspective in the Field of Migration Studies. http://www.york.ac.uk/res/researchintegration/Integrative_Research_Methods/Apitzsch%20Biographical%20Analysis%20April%202007.pdf
Bertaux, D., & Kohli, M. (1984). The life story approach: a continental view. Ame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 10, 215-237.
Bollnow, O. F. (1984): Existenzphilosophie und Pädagogik-Versuch über unstetige formen der Erziehung, Stuttgart, Berlin, Köln, Mainz:Kohlhammer. 6. Auflage.
Bulmer M. (1984). The 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Institutionalization, Diversity, and the Rise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calis, S. L. (1978). The Transformation of "Bildung" from an Image to an Ideal. Monatshefte, 70(4), 399–414.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30156979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Sage.
Dewey, J. (1981).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Humboldt, von Wilhelm (2000). Theory of Bildung. In: I. Westbury, S. Hopmann & K. Riquarts (Eds.), Teaching As A Reflective Practice. (pp. 57-62).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Jovchelovitch, S., & Bauer, M. W. (2000).Narrative interviewing. In M. W. Bauer & G. Gaskell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 (pp. 57-74). London: Sage.
Kokemohr, R. (2001),馮朝霖譯(2001)。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3-48。
Kokemohr, R. (2002). Biograph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Science,傳記分析與教育科學(政大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講義,未出版)。
Krueger, Heinz-Hermann (1999).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In: Krueger, Heinz-Hermann & Winfried Marotzki (Hrsg.): 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Oplanden.:Leske & Budrich. 14-32.
Løvlie, L. (2002). The promise of Bildu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6, 467-486. doi: 10.1111/1467-9752.00288
Madge, J. (2005). Peasants and workers. In R. Miller (Eds.), Biography research. (pp. 25-35).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Marotzki, W. (1995). Forschungsmethoden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 In: Heinz-Hermann Krueger & Winfried Marotzki (Hrsg.):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 Biographieforschung. Opladen: Leske & Budrich., 55-89.
Merrill, B., & West, L. (2009). Using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England: SAGE Publications, Ltd. doi: http://dx.doi.org/10.4135/9780857028990
Nordenbo, S. E. (2002). Bildung and the thinking of bildu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6(3), 341-352. doi: 10.1111/1467-9752.00280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Reichenbach, R. (2002). On Irri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teleological Bildung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the Democratic Form of Livi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6(3), 409-419.
Schülze, T. (1993). Biographisch Orientierte Pädagogik. In Dieter Baacke & Schülze, Theodor. Aus Geschichten Lernen. Weinheim & Müchen: Juventa Verlarg.
Schülze, T. (1995).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倪鳴香譯(2002),教育學中的傳記研究:緣起-進展-展望(政大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講義,未出版)。
Schütze, F. (1983). Biographieforschung und narratives Interview. Neue Praxis, 3, 283-293.
Schütze, F. (1987). Das narrative Interview in Interaktionsfeldstudien: erzähltheoretische Grundlagen: Teil I: Merkmale von Alltagserzählungen und was wir mit ihrer Hilfe erkennen können. Studienbrief der Fernuniversität Hagen.
Shor, I., & Freire, P.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Son, S. N. (1997). Wilhelm Dilthey und die pädagogische Biographieforschung. Opladen: Leske & Budrich.
Wulf, C. (2003). Perfecting the individual: Wilhelm von Humboldt’s concept of anthropology, Bildung and mimesi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 35(2), 241-250. doi: 10.1111/1469-5812.t01-1-00022
Vallance, E. (1991). Aesthetic inquiry: Art criticism. In E. 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155-172).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