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mins, J. (1989). Empowering minority students. Sacramento, CA: California Assoc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Day, C. (2002). School reform and transitions in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and ident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7, 677-692.
Dewey, J. (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Y: Free Press.
Freire, P. (1974).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Y: Seabury Press.
Freire, P., Macedo, D. (1987). Reading the words and the world.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Giroux, H.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s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Gonzales, L. D. (2004). Sustaining teacher leadership: Beyond the boundaries of an enabling school culture.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England: Lawrence & Wishart.
McCarthy, J., & Riner, P. (1996). The accelerated schools inquiry process: Teacher empowerment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Education, 117(2), 223-229.
Neuman, W. L. (2011).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Pearson.
Rusk, R. R. (1960). An outline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NY: St. Martin's Press.
Rusk, R. R. (1912). Introduction to experimental education. London: Longman, Green and Co.
Santhiram, R. R., Tan, Y. S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Malaysia: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SEAS Working Papers, 2015(2). Singapore, 1-28.
Shor, I., Freire, P.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dialogues on transforming educ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Wink, J. (2000). Critical pedagogy notes from the real world. NY: Longman.
中國時報(1994年5月12日)。毛毛蟲實驗學苑招募老師學生。中國時報,15版。
中國時報(1995年7月25日)。毛毛蟲學苑週六說明實驗教育特色。中國時報,14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196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中華民國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文化環境基金會(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牛慶福(1994年1月17日)。毛毛蟲學校三月開學 不少家長盼開連鎖店。聯合報,14版。
王長鼎(2004年3月5日)。烏來種籽學苑 埋下時光寶盒 廿年後開啟 看看心願實現了沒 明後天為畢業生舉辦六年回顧活動 周日辦招生說明會。聯合報,B2版。
王俊秀、王采薇(1999)。由菜籃、搖籃到跨欄:主婦聯盟與環保引爆面(empowerment)。第四屆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
王慧蘭(2006)。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與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台灣的探索。臺北:心理。
台灣實驗教育聯盟(2013年5月14日)。臺灣實驗教育機構聯盟簡介。取自http://ateei-org.blogspot.tw/search/label/%E9%97%9C%E6%96%BC%E8%81%AF%E7%9B%9F
江昭青(1994年2月26日)。毛毛蟲實驗學苑開學 教育部與北縣皆支持。中國時報,15版。
余桂霖(2013)。時間序列分析。臺北:五南。
吳建成(2002)。二十一世紀的獨中教育――華文獨中與教育改革。載於林水檺、陳友信(編),趨勢與策略。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出版。
李雅卿(1997)。成長戰爭。臺北:商智文化。、
李雅卿(1997)。種籽手記:開放教育的希望工程。臺北:遠流。
李嘉年(2016)。實驗教育三法後台灣另類學校發展初探。學校行政,103,1-13。
李嘉年(2016)。實驗教育與百年前的理想學園相遇。種籽親子通訊,
李嘉年(未出版)。台灣實驗學校女性創辦人生命歷程之個案研究—以種籽親子實驗小學創辦人李雅卿為例
周谷平,王剑(2000)。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0(3),頁82-91。
周淑卿(2004)。 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高等教育。
邱淑宜(1994年6月25日)。台北市一群家長 要在天母石牌自辦小學 作法、課程、師資與‘毛毛蟲’不同 預定明年2月開課。聯合晚報,7版。
胡玉立(1990年2月8日)。試讀令人矚目 各界反應熱烈 森林小學計畫擴大規模 人本教育基金會 決家開辦師資訓練班。聯合報,15版。
徐世榮 (1999),新社會運動、非營利組織、與社區意識的興起。中國行政,66,1-19。徐雪彪(2005)。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現況。載於何福田等著,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德銳(2001)。共譜教師專業成長的新樂章-談同儕教練。 中等教育, 52(2), 134-143。
曹居正(1994年2月1日)。如果家長的教學奉獻只能蜻蜓點水 「毛毛蟲」恐怕成不了蝴蝶。聯合報,11版。
許聲胤(1994年2月25日)。‘毛毛蟲’開學了!培養兒童多元化發展 9月將擴大招生。聯合晚報,3版。
陳佩英(2012)。教師專業發展的第四條路:學習社群實踐的理論轉化。載於洪仁進、陳佩英(執編)。2020 教育願景。頁307–358。臺北:學富。
陳碧華(1994年2月25日)。毛毛蟲把孩子放在理想?「玩」。聯合報,3版。
陳碧華(1994年2月26日)。新北縣教育局長: 實驗學苑切勿半途而廢 注意升國中的適應問題。聯合報,5版。
陳蘭亭(無日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記桃李舘1990年代【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tmitrail.org.tw/whunag/?p=742
無名氏(1994年2月28日)。教育方式突破制式 勇氣可嘉。中國時報,13版。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92,33-42。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3。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
黃建榮(2016)因應偏鄉小校裁併--實驗教育策略聯盟的可行性。師友月刊, 586,13-18。楊正敏(1994年1月31日)。毛毛蟲學園要讓孩子自由探索 第二所民間實驗小學不負責提供完美的典範。聯合報,6版。
詹家惠(2014)。親師生信任連結的家校生活:一所台灣另類國民小學教育實踐之個案研究(博士論文)。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h劉芳婷(2016)。記得他們年紀小 獨一。唯二的師生 消失的小學--烏來國中小信賢分班。取自http://www.peoplenews.tw/news/61505349-cefd-4772-bc1d-1ee4bbfc9de0
蔡培村(2004)。教師專業成長的知識管理策略。 教育學苑, 7, 1-18。鄭良樹(2005)。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馬來西亞:南方學院出版社。
錢宥伶(2011)。兒童哲學歷史在台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發展史(1976~2010)(碩士論文)。取自http://nccui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26?layout.style=mobile&locale=zh-CN薛雅慈、周志宏、劉佳宜、鄭尚喆(2014)。臺灣地方政府對另類學校之友善程度指標的建構研究。另類教育,3,55-107。謝傳崇、曾煥淦(2016)。偏鄉公立學校之轉型新路?解析《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行政,106,157-177。
蘇嫻雅(1994年3月7日)。毛毛蟲也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中國時報,38版。
顧瑜君(2002)。增能進修模式初探:以學校為中心的課程發展作為教師專業成長之可能性。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 新時代師資培育的變革-知識本位的專業, 33-64。高雄: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