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亞雯(2012)。從學習共同體到連結於學生連結於學習彼此支持造就的生命共同體。臺北市教育 e 週報。取自
http://enews.tp.edu.tw/paper_show.aspx? EDM=EPS20120920080943Y2I。
王成奎(2009)。期待学术共同体的回归和重塑。南京社会科學学,8,108-112。
王志偉(2014)。一所偏遠國中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推動「合作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臺南市。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王雅貞(2002)。《合作性對話學習歷程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尤寬宏(2013)。以日本授業研究模式施行數學教學藉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東吳大學,臺北市。石曉玫(2009)。運用學習社群提升偏遠地區幼稚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左媛媛(2013)。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教育学”教学改革。中国电力教育,4,96-97。
江玉印、张英彥(2013)。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淮北师范大学学报,34(2),143-146。
江志欣(2012)。高中第二外語之溝通式教學法實證研究--以台北市某公立高中日語課 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呂淑惠(2005)。國民小學英語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屏東縣為(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明隆(2007)。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心怡(2014)。資訊融入學習共同體在數學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華梵大學,新北市。吳清基(1989)。教師與進修。臺北市:師大書苑。
吳清山(1999)。初等教育(二版)。臺北市:五南書局。
吳曉律(201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能之行動研究-以海洋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李春杰(2013)。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讥初探。教育与职,763,74-75。
吳珮瑩(2014)。新北市學校教育人員對「學習共同體」理念知覺情形及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呂善道(2014)。應用學習共同體於國中國語文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佐藤學(2013)。看見 21 世紀的學習典範:學習共同體。取自: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3/futurelearning/video3.aspx
沈秀春、黃哲彬(2009)。淺析社會資本及其對教育政策與教育實踐之啟示。教育趨勢導報,32,132-136。
林小蘭、韋漫怡、張立、梁波、齊平(2005)。學習者共同體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廣東藥學院學報,21(4),404-405。
林清山(1987)。認知心理學對教育研究的影響。現代教育,4(6),71-85。
范丹红(2013)。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与策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3,97-98。
紀家雄(2013)。中小學校長推動學習共同體的教學領導核心技術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 85,156-172 。
紀麗春(2011)。國中學生「學習型家庭」狀況與其學習成效相關之研究-以新港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贾保方(2008)。困境与回归:让學校煥发出学习的活力-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启示。 和田师范学科学校学报,28(4),76-77。
高珮綺(2014)。學習共同體對高職學生專業實習科目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翠鴻(2012)。興味淋漓,其樂也陶陶:「學習共同體」理念在班級經營的應用。新北市教育,5,35-39。
徐俊龍(2013)。「學習共同體」理念與實踐的對話。新北市教育,6,85-86。
高松景(2013)。學習共同體推動與執行。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學術研討會手冊,45-71。
翁敏慧、黃純真、賴逸超(2013)。學習共同體試辦之體驗。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91-92。
陳木金(2009)。學習地圖理論對有效學習策略的啟示。取自:
http://ctld.nccu.edu.tw/ctld/?p=3254。
陳木金(1999)。班級經營。臺北:揚智。
許芳菊(2003)。趨勢,全球教育大革命。天下雜誌,111 。臺北市。
許凱筑(2014)。學習共同體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以國小教師對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陳美玲(2014)。結合學習共同體概念與心智圖於七年級學生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源庚(2014)。學習共同體理論運用於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成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張淑涵(2008)。融入對談的探究教學對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成就影響知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單文經(1995)。班級經營策略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郁倫(2011)。激發學習的快樂與潛能—「學習共同體」在日本教育改革中的導入及實行。教師天地,171,39-42。
黃郁倫、鐘啓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12)
黃郁倫(譯)(2013)。學習革命的最前線:在學習共同體中找回孩子的幸福(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政傑(1993)。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書局。
黃德祥、林重岑、薛秀宜(譯)(2007)。教育社會學(原作者:Jeanne H. Ballantine)。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3)
曾玉玲(1993)。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國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曾振富(2013)。學校生活教育在「學習共同體」之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52-57。
曾丽芬(2012)。校长学习共同体:让片区校长一起成长。中小学管理,11,44。
葉惠如(2013)。國中數學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新北市教育局(2013)。新北市 102 學年度學習共同體先導學校實施計畫。取自 http://www.ntpc.edu.tw/web/Home?command=display&page=flash。
臺北市教育局(2013)。臺北市學習共同體實施的遠景與效益初探。取自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ct.asp?xItem=42343230&ctNode=63006&mp=104001
廖会云(2013)。玩转赏析策略建构学习共同体。美术教育研究,8,161。
熊传榮(2012)。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校长培訓模式与反思。中小学教師培訓,12,23-25。
潘慧玲(2013)。看見 21 世紀的學習典範:學習共同體。取自: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3/futurelearning/video3.aspx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8)。日本新自由主義及其教育改革。教育資料集刊,36,79-100。
蔡伸章(譯)(1993)。未來的衝擊(原作者:Alvin Toffler)。臺北市:時報。
劉貞似(2013)。變革歷程中教師關注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劉威德(1994)。國中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社會支持與教學自我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景文(2013)。有效教學與差異化教學實務。學校推動學習共同體學術研討會手冊,33-43。
鄭群楷(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心理契約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盧佳鋒(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學習共同體之行動研究-以籃球學習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余金(2013)。以共生方式创建“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宁波大学学报,35(4),124-127。
謝惠萍(2014)。運用學習共同體教學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羅于茜(2013)。以數學對話方式施行國中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Apple (2001).Apple introduces itunes — World''s best and easiest to use jukebox softwa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ple.com/pr/library/2001/jan/09itunes.html
Ashton, P., &Webb, R. (1982).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Toward an ecological model.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Bandura, A. (1977).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orich, G.D. (1994).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 Macmillan. Brophy, J. &Porter, A. (1988). Syntheses of research on good teaching: Insights from the work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Education Leadership, 45,74-78.
Buskist, W. (2002). Effective teaching: Perspectives and insights from division two’s 2-and4-year awardees.Teaching of Psychology, 29, 188-194.
Dembo, M. H, &. Gibson, S. (1984). Teacher efficacy: Aconstruct valid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569-582.
Evertson.C. M. & Green, J.L. (1986).Observation as inquiry and method.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New York: acmillan.
Hoy, W. K., &Woolfolk, A. E.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81-91.
Hill, F. H. (1991).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lective practices, content knowledge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teacher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338565)
Marsh, H. W.(1991).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 test of alternative higher-order structur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sychology,83(2) ,285。
Moneys, S. M.(1992).What is teaching effectiveness?(ERIC Document 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1 056).
Newman, F. M., Rutter, R. A., & Smith, M. S. (1989).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at affect school sense of efficacy, community and expecta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21-238.
Protheroe, N. (2002). Improving instruction through teacher observ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 650423).Stronge, J. H(2002).Qualities of effective teachers. Alexandria, VA:ASCD.
Tang, L. P. (1994).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4716).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83).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 Retrieved from http://datacenter.spps.org/uploads/SOTW_A_Nation_at_Risk_1983.pdf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a). 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legislation/GOALS2000/TheAct/index.htm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4b). 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legislation/GOALS2000/TheAct/sec102.htm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a).No Child Left Behi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nclb/landing.jhtml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2b).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 etrieved from http://www.ed.gov/nclb/overview/intro/execsumm.pdf
UNESCO (1996).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Paris: Author.
UNESCO(2003). Nurturing the treasure: Vision and strategy 2002-2007. Hamburg, Germany: Author.
Wittrick, M.C. (1986). Students’ thought processes. In M.C. Wittrock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New York: Macmillan
Young, M. (2006).Education,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A. Moore (Ed.),Schooling, society and curriculum (pp.19-30). London: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