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9 02: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洪佳伶
研究生(外文):Jia-Ling Hong
論文名稱:唐前伍子胥故事流變與文化價值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the Story of Wu Zixu and Culture Values
指導教授:蔡妙真蔡妙真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汪中文尤雅姿
口試日期:2016-06-1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9
中文關鍵詞:左傳伍子胥
外文關鍵詞:Zuo ZhuanWu Zixuloyal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9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伍子胥故事在《左傳》中有了基本雛型、在《史記》中得到完整架構後,逐漸開始發展。歷經長時間的綿衍與文體的變化,從史傳系統進入小說化的《越絕書》、《吳越春秋》,甚至演變成《伍子胥變文》中的複雜樣貌。在這樣的流變過程中,伍子胥故事不僅架構改變,情節安排、出場人物與細節描繪皆有了極大的差異,而故事的改變亦影響了伍子胥的形象與評價。
伍子胥故事隨時間推進而不斷變化,民間傳說與信仰、道教與佛教等宗教思想的滲入,更推動伍子胥故事的複雜化,形象也顯得更立體,而儒家忠、孝與復仇觀思想的展現也為伍子胥形象的塑造開發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不僅呈現出活潑的生命力,且為伍子胥故事蓄積了不斷流傳且創新的能量。
伍子胥故事發展至唐代,不僅承繼史傳系統中的描寫,更保有儒家提倡的價值。士大夫階層傳頌其「忠」之外,亦接受民間系統中對伍子胥民間性與神格化形象的塑造,使伍子胥形象呈現多彩且富含民間生命力的樣貌。歷經了長時變化,伍子胥故事的內容與形象的改變,皆蘊涵了深層的文化價值,在創作者接力式書寫與文化因素的推動下,造就了伍子胥故事的精彩,並塑造伍子胥成為被後世稱頌的歷史忠臣,其事蹟至今仍在文學、戲劇的演繹中綻放炫目光芒。
第壹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第二節 文獻檢討與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 4 -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 9 -
第貳章 伍子胥形象的建構與發展 - 10 -
第一節 形象初建期:智、仁、勇、孝、忠、賢多元呈現 - 10 -
一、 經、史中的伍子胥 - 10 -
二、 子部與集部中的伍子胥 - 17 -
第二節 形象發展期:智、勇、忠突出 - 29 -
一、 史傳中的伍子胥 - 29 -
二、 子部與集部中的伍子胥 - 41 -
第三節 形象成熟期:智、賢、忠確立 - 51 -
一、 史傳中的伍子胥 - 51 -
二、 子部與集部中的伍子胥 - 72 -
第參章 伍子胥形象的聚焦及變異 - 75 -
第一節 伍子胥形象的價值投射:「忠」的聚焦 - 75 -
一、 注疏中的伍子胥 - 75 -
二、 唐詩中的伍子胥 - 77 -
三、 唐文中的伍子胥 - 88 -
第二節 伍子胥形象的變異:民間性與神格化的完成 - 93 -
一、 《伍子胥變文》中的伍子胥 - 94 -
二、 筆記小說中的伍子胥 - 97 -
第肆章 伍子胥形象變化背後的文化價值 - 100 -
第一節 民間傳說與宗教觀的塑造 - 100 -
第二節 儒家忠、孝觀與復仇觀的作用 - 109 -
第三節 投射心理與話語場域的影響 - 116 -
第伍章 結論 - 121 -
附錄 - 124 -
參考文獻 - 153 -
一、古籍文獻(以時代排序)
周•左丘明;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中華書局據阮刻本校刊)
周•左丘明;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周•莊子;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雜篇•盜跖〉,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周•荀子;李滌生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
周•韓非子;陳奇猷撰:《韓非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周•呂不韋;陳奇猷校:《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漢•賈誼:《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漢•劉向輯:《戰國策》,臺北:里仁出版社,1982年
漢•劉向:《說苑》,(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
漢•劉向輯;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漢•司馬遷;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武昌:武昌大學出版社,1992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上海:上海書局,1989年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
北齊•魏收撰;西魏書清•謝啟昆撰;楊家駱主編:《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李肇:《唐國史補》,收於清•張海鵬輯:《學津討原》,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光庭:《錄異記》,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明•凌稚隆輯校:《補標史記評林》,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清•董增齡撰:《國語正義》,四川:巴蜀書社,1985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彭定求、楊中訥等輯:《全唐詩》,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清•董誥等輯:《欽定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二、今人著作(以出版年排序)
(一)專書
魯迅:《而已集》,上海:北新書局,1928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董楚平:《吳越文化新探》,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九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周天游:《古代復仇面面觀》,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姜彬主編:《吳越民間信仰民俗——吳越地區民間信仰與民間文藝關係的考察和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劉進寶、劉瑞明等著;顏廷亮主編:《敦煌文學概論》,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3年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布雷克思 (Plaks Andrew H.):《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史蒂文.科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謝強、馬月譯:《知識考古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編譯出版中心,1998年
簡宗梧:《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丁如明、李宗為等校點:《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高有鵬:《中國民間文學史》,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陸永峰:《敦煌變文研究》,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冊53,臺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賀曼(Herman David)著;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法〕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vault))著;卲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法〕布迪厄(Bourdieu, P.)、〔美〕華康德(Wacquant, L. D.)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查昌國:《先秦「孝」、「友」觀念研究——兼漢宋儒學探索》,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四川: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7年
胡亞敏:《敘事學》,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書華:《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歷史與比較的維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柳惠英:《唐代懷古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忠」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童宏民:《伍子胥故事研究:以元明清戲曲小說為中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吳福助:《史記解題》,臺北:國家出版社,2012年
〔美〕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著;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二)學位論文
小野純子:《敦煌變文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董永變、舜子變、伍子胥變文三篇為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瑞芬:《伍子胥變文及其故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童宏民:《元明清戲曲小說中之伍子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高云萍:《伍子胥故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4年
陳欣怡:《「左傳」對通俗文學的影響——以「伍子胥變文」與「趙氏孤兒」戲曲為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張志娟:《伍子胥傳說研究》,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徐海:《伍子胥信仰研究》,蘭州大學中國史、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13年

(三)期刊論文
金玉亭:〈從伍子胥變文探討悲劇英雄的心理變動過程〉,《新潮》,30期,1975年6月,頁18至22
簡宗梧:〈左傳伍子胥的形象〉,《孔孟學報》,45期,1983年4月,頁213至223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一部)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卷7期總號184,1983年7月,頁37至44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一部)中,《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卷8期總號185,1983年8月,頁45至48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一部)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6卷9期總號186,1983年9月,頁45至51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二部)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7卷3期總號192,1984年3月,頁21至26
〔美〕大衛.強生(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第二部)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7卷4期總號193,1984年4月,頁26至31
翁麗雪:〈東漢刑法與復仇〉,《嘉義農專學報》,39期,1994年11月,頁151至166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5期總號29,1995年2月,頁172至185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中,《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6期總號30,1995年4月,頁178至187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卷1期總號31,1995年6月,頁100至130
歐天發:〈隱語類型研究──兼論「伍子胥變文」的藥名詩、占夢辭〉,《嘉南學報》,26期,2000年11月,頁250至275
蔡雅惠:《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龔敏:〈唐代伍子胥忠、孝形象研究〉,《東方人文學誌》,1卷2期,2002年6月,頁91至108
陳永國:〈互文性〉,《外國文學》,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75至81
黃亞平:〈伍子胥故事的演變——史傳系統與敦煌變文為代表的民間系統的對比〉,《敦煌研究》,總第78期,2003年第2期,頁93-96+112
王雅儀:〈先秦至唐伍子胥故事演變之研究〉,《雲漢學刊》,10期,2003年6月,頁177至213
趙國乾:〈中國文學「士不遇」主題的文化審美闡釋〉,《雲南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117至121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22期,2005年6月,頁99-103+105-150
林素娟:〈漢代復仇議題所凸顯的君臣關係及忠孝觀念〉,《成大中文學報》,24卷1期總號48,2005年7月,頁23至46
羅莞翎:〈試論「伍子胥變文」儒家思想與宗教信仰〉,《有鳳初鳴年刊》,2期,2005年7月,頁381至394
周兆新、李恩英:〈「吳越春秋」等三部古籍中的民間傳說〉,《學術論文集》,第7期,2005年8月,頁45至65
李志宏〈「三國志演義」作為歷史通俗演義範式的文類意義及其話語表現〉,《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0期,2005年11月,頁1+3+5-35
林素娟:〈春秋戰國時期為君父復讎所涉之忠孝議題及相關經義探究〉,《漢學研究》,24卷1期總號48,2006年6月,頁35至70
蔡師妙真:〈永恆的經書與流動的價值——唐詩用《左傳》典故之觀察〉,《興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6年6月,頁231至264
李世忠:〈詠史懷古辨異〉,《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06年7月,頁20至22。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文與哲》,9期,2006年12月,頁109至119
龔敏:〈唐詩中的伍子胥信仰與傳說〉,《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07年1月,頁83至88
張曉寧:〈論「伍子胥變文」中伍子胥之形象及其塑造〉,《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9期,2007年5月,頁27至51
佐藤將之:〈國家社稷存亡之道德:春秋、戰國早期「忠」和「忠信」概念之意義〉,《清華學報》,新37卷第1期,2007年6月,頁1至33
甄靜:〈論魏晉南朝士人忠孝觀的倒錯〉,《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總第125期,頁63至67
蔡師妙真:〈變焦鏡頭——《左傳》價值辯證手法〉,《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頁227至252
張國榮:〈古代放逐作家「不遇」情結的心理表現型態〉,《廣西社會科學學報》,總第147期,2007年9期,頁137至141
李隆獻:〈兩漢復仇風氣與「公羊」復仇理論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27期,2007年12月,頁71至121
李隆獻:〈隋唐時期復仇與法律互涉省察與詮釋〉,《成大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4月,頁79至110
李隆獻:〈兩漢魏晉南北朝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68期,2008年5月,頁39至78
吳德玲:〈「伍子胥變文」的思想義涵及人物特色〉,《長庚科技學刊》,8期,2008年6月,頁153至180
陳洪、姚瑤:〈先秦子書與伍子胥故事〉,《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4期,2008年7月,頁23至27
魯瑞菁:〈屈原仕進、隱逸與水死情結研究——以伯夷、彭咸與伍子胥三組人物為參照系的討論〉,《興大中文學報》,(增刊)卷23期,2008年11月,頁193至249
洪靖婷:〈「伍子胥奔吳覆楚」文學記述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3期,2008年12月,頁205至229
李玉珍:〈從「伍子胥變文」看劍的隱喻符號〉,《中國語文》,106卷6期總號636,2010年6月,頁66至78
張立新:〈逃離與眷顧——伍子胥悲劇命運的文化闡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10年9月,頁122至126
童宏民:〈古典戲曲中的伍子胥形象〉,《勤益人文社會學刊》,2期,2010年12月,頁1至32
劉叢:《由正史到雜史——伍子胥復仇故事在史傳系統中的流變》,《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11年2月,頁21至24
李隆獻:〈先秦至唐代復仇型態的省察與詮釋〉,《文與哲》,18期,2011年6月,頁1至22
陳曉琳:〈先秦時期伍子胥形象的確立與發展〉,《東京文學》,2011年9月,頁100至101
李隆獻:〈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年11月,頁1至41
楊明璋:〈講唱之劍——以敦煌本「伍子胥變文」為中心的討論〉,《政大中文學報》,18期,2012年12月,頁87至113
楊華、馮聞文:〈伍子胥故事的文本流變與中國古代的價值觀〉,《長江學術》,第3期,2013年,頁143至152
劉文強:〈論左傳中的「諫」〉,《東吳中文學報》,第26期,2013年11月,頁11至32
朱湘蓉:〈文學史中伍子胥復仇故事情節的形成——以湖北雲夢睡虎地77 號漢墓伍子胥故事簡為依據〉,《中原文化研究》,第2期,2015年,頁44至51

(五)研討會論文
蔡師妙真:〈智仁勇孝辯——《左傳》伍員復仇記裡的鏡像結構〉,玄奘大學,《第一屆東方人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6月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簡宗梧:〈左傳伍子胥的形象〉,《孔孟學報》,45期,1983年4月,頁213至223
2. 翁麗雪:〈東漢刑法與復仇〉,《嘉義農專學報》,39期,1994年11月,頁151至166
3.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5期總號29,1995年2月,頁172至185
4.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中,《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5卷6期總號30,1995年4月,頁178至187
5. 林思綺:〈從伍子胥故事的演變論歷史知識的通俗化〉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6卷1期總號31,1995年6月,頁100至130
6. 歐天發:〈隱語類型研究──兼論「伍子胥變文」的藥名詩、占夢辭〉,《嘉南學報》,26期,2000年11月,頁250至275
7. 龔敏:〈唐代伍子胥忠、孝形象研究〉,《東方人文學誌》,1卷2期,2002年6月,頁91至108
8. 王雅儀:〈先秦至唐伍子胥故事演變之研究〉,《雲漢學刊》,10期,2003年6月,頁177至213
9.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重心〉,《臺大中文學報》,22期,2005年6月,頁99-103+105-150
10. 林素娟:〈漢代復仇議題所凸顯的君臣關係及忠孝觀念〉,《成大中文學報》,24卷1期總號48,2005年7月,頁23至46
11. 羅莞翎:〈試論「伍子胥變文」儒家思想與宗教信仰〉,《有鳳初鳴年刊》,2期,2005年7月,頁381至394
12. 周兆新、李恩英:〈「吳越春秋」等三部古籍中的民間傳說〉,《學術論文集》,第7期,2005年8月,頁45至65
13. 李志宏〈「三國志演義」作為歷史通俗演義範式的文類意義及其話語表現〉,《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10期,2005年11月,頁1+3+5-35
14. 林素娟:〈春秋戰國時期為君父復讎所涉之忠孝議題及相關經義探究〉,《漢學研究》,24卷1期總號48,2006年6月,頁35至70
15.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文與哲》,9期,2006年12月,頁109至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