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參、理念與目標。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43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2015)。心理健康促進政策白皮書編撰計畫─共識會議。取自:https://taiwanmentalhealthpromotion.files.wordpress.com/2015/07/7e69c8831e697a5e585b1e8ad98e69c83e8adb0e8ac9be7bea9.pdf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 增訂十版。臺北:五南。
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汪美怡(2011)。以正向心理學取向教學活動提升六年級學童正向思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宋宜萍(2015)。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李紹國(2013)。指引迷津─使用IPAD2於一名具有情緒行為問題的多重障礙學生之教學歷程與教學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何金針(2009)。從正向心理學論教師心健康。諮商與輔導,280,35-39。吳英璋(2003)。將科學心理學知識推向大眾心理學的應用。真實的快樂─專文討論。臺北市:遠流。
杜昭宜(2007)。正向心理團體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憂鬱情緒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林家鳳(2013)。正向輔導方案對國小外向行為問題學童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林紆甄(2011)。國中普通班導師實施融合教育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林範孺(2011)。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中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Seligman, M. E. P.)。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掌握正向思考的訣竅,提升EQ的ABCDE法則(原作者:Seligman, M. E. P.)。臺北市:遠流。
洪蘭(譯)(2012)。邁向圓滿(原作者:Seligman, M. E. P.)。臺北市:遠流。
洪宛君(2016)。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團體輔導方案對提升經濟弱勢家庭兒童的幸福感和樂觀信念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孫國華(2011)。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談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實施之原則。諮商與輔導,304,11-14。郭原再〈2010〉。正向心理學對幼兒品德教育的啟示。幼兒保育論壇,5。145-163。
郭蕙鳳(2012)。以正向心理學取向運用TED講座介入提升青少年希望感之歷程與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乃文(2010)。運用創作性戲劇方案於國小中年級學童正向情緒輔導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陳明秀(2008)。Seligman正向心理學進行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陳淑娟(2011)。國小學童快樂經驗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陳秀娟(譯)(1998)。生命的心流: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原作者:Csikszentmihalyi, M.)。臺北市:天下遠見。
張定綺(譯)(1993)。快樂,從心開始(原作者:Csikszentmihalyi, M.)。臺北市:天下文化。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曹育瑋(2011)。開啟創造力大門!從正向心理學探究學生之創造力─以資訊科系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教育部特殊教育小組(2000)。情緒障礙學生輔導手冊。臺南:臺南師範學院。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游孟潔(2011)。正向心理學取向團體方案對憂鬱傾向青少年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黃品蕙(2016)。創造心力量─結合正向心理學的吸引力法則團體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童竹暄(2010)。希望課程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希望感及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曾琦?(2012)。意圖性活動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正向情緒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智庫•百科(2015)。正向心理學。取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9%A9%AC%E4%B8%81%C2%B7%E5%A1%9E%E5%88%A9%E6%A0%BC%E6%9B%BC
葉靜瑜(2008)。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董氏基金會(2011)。2011年-台灣五都國、高中職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上)。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79&Page=1
董氏基金會(2010)。大台北地區國、高中學生運動習慣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files/199.P026-027.pdf
董氏基金會(1999)。大台北地區在學青少年對憂鬱與憂鬱症認知與現況調查。
楊欣雅(2012)。正向班級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楊孟麗、謝水南(譯)(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Fraenkel, J. R., Wallen, N. E., & Hyun, H. H.)。臺北:心理。
劉晏伯(2014)。應用正向心理學思維於正向管教之研究─以一名國中教師得管教經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劉梅玲(2012)。正向心理學取向之情意教育課程在國小六年級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劉念肯〈2011〉。正向心理學的建構與應用。諮商與輔導,304,2-5。鄭曉楓(2011a)。國小高年級兒童人際關係困擾與正向心理學取向親子諮商歷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鄭曉楓〈2011b〉。正向心理學主要內涵及其在心理諮商之應用。諮商與輔導,304,6-10。蔡汶修、蘇慧慈、紀俊吉(2000)。正向心理學簡介兼論對休閒活動之啟示。休閒運動期刊,9,93-101。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衛生福利部(2015)。103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取自:http://www.mohw.gov.tw/news/531349778
蕭燕蘭(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實施感恩線上介入方案的實施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謝明宗(譯)(2014)。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原作者:Lyubomirsky S.)。臺北市:久石文化。
二、英文部分
Cherry, K. (2017). ‘Flow’ can help you achieve goals-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flow. Retrieved from: https://www.verywell.com/what-is-flow-2794768
Csik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Reviews the book ‘Finding Flow,’by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articles/199707/finding-flow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8-22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22271/
Furlong, M. J., Gilman, R., & Huebner, E. S. (Eds.). (2014).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nd ed.). New York, NY: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een, L.S. (2014). Positive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 In Furlong, Gilman & Huebner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 2nd Edition.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5), 603-619.
Park, N. & Peterson, C. (2009). Character Strengths: Research and Practic. Journal of college and character, 10(4). DOI: 10.2202/1940-1639.1042.
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2017). About us- Martin E. P. Seligman. Retrieved from: https://ppc.sas.upenn.edu/people/martin-ep-seligman
Seligman, M. E. P. (2010). Flourish: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Interven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tannerlectures.utah.edu/_documents/a-to-z/s/Seligman_10.pdf
Seligman, M. E. P. (2004). The new er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ED 200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martin_seligman_on_the_state_of_psychology/transcript#t-324310
Seligman, M. E. 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eligman, M. E. P. (1998). Building human strength: psychology’s forgotten mission.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