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方偉華、王正羽、楊國樑. (2003). 以企業價值鏈建構智慧資本優勢─以某集團為例. 21世紀管理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朱東寶. (2012). 背光模組產業營運策略探討. 清華大學高階主管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巫誠恩. (2001). 台灣銅片產業之競爭策略分析. 擷取自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周建佑. (2010). TFT-LCD 背光模組產業分析. 擷取自 國立中央大學: http://www.iem.yzu.edu.tw/chinese/..%5CFiles%5CSpeech%5C201010111344.pdf
林昌鍊. (2006). 台灣背光模組產業的未來競爭優勢之研究. 擷取自 國立清華大學機構典藏: http://nthur.lib.nthu.edu.tw/handle/987654321/31197
林毓柔. (2006). 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價值網的影響. 擷取自 政大機構典藏: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375
財經知識庫. (2011). 背光模組. 擷取自 MoneyDJ 理財網: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b3504caf-071b-40a1-8d4a-d6c1915e0396
康育萍. (2017). OLED面板成主流 鴻海搶當蘋果第二支箭. 《商業周刊》第1530期, 70-72.
康和證券. (2006). 背光模組產業. 擷取自 MoneyDJ理財網 財經知識庫: https://www.moneydj.com/KMDJ/Report/ReportViewer.aspx?a=da5afa78-aa8c-4144-8fdd-3f12d4fb5eea
梁文耀、林玉菁、李冠賢. (2008). 價值鏈建構與評估分析. 資訊管理學報,15(3), 頁 181-202.
陳致中. (2004). 宏碁「微笑曲線」. 《遠見雜誌》212期. 擷取自 遠見: https://www.gvm.com.tw/Boardcontent_634.html陳照元. (2013). 大陸背光模組廠商發展策略分析-以京東方光科技為例. 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學位論文.黃永慧. (2007). 台灣產業價值鏈移動成因之初步分析. 擷取自 台灣經濟研究院: http://itisweb2.itis.org.tw/mekb/showreport.asp?repid=32
楊霞. (2010). 創新商業模式走出"微笑曲線"利潤低谷--越商實踐案例.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
經濟日報. (2016). 背光模組廠轉型拚成長. 擷取自 聯合財經網: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710/1670652
二、英文部分
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Profiting from operational flexibility. (1985).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7.
Donald R. CooperS. Schindler著,古永嘉、楊雪蘭編譯Pamela. (2016). 企業研究方法第十二版. 台北: 華泰文化.
Michael E. Porter著,李明軒、邱如美譯. (2003). 競爭優勢.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
PorterE.Michael.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NY: The Free Press.
三、網路資源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http://www.pida.org.tw/
拓墣產業研究院 http://www.topology.com.tw/
IEK 產業情報網 http://ieknet.iek.org.tw/
先益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shianyih.com/
國立交通大學顯示系統實驗室 http://fpdlab.ieo.nctu.edu.tw/main.php
蔡璞-研發管理園地 http://m.blog.sina.com.tw/tsaipwu
MoneyDJ理財網 財經知識庫 https://www.moneydj.com/KM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