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06:3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賴曉伶
研究生(外文):Hsiao-ling Lai
論文名稱:東亞區域整合發展:從美中戰略互動角度觀察
論文名稱(外文):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Regional Integration: View from U.S. - China Strategic Interaction
指導教授:蔡東杰蔡東杰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蔡育岱廖舜右
口試日期:2017-06-21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政治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政治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區域主義亞太主義東亞主義區域整合
外文關鍵詞:RegionalismAsia-PacificismEast-AsianismRegional Integr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東亞地區在 1990 年代後新區域主義反映全球化下區域間與區域內多元互動漸次增強動能,期間歷經了亞洲金融風暴更催化整合倡議。新世紀以來東亞地區因經濟市場區域化、產業分工體系趨變、中國崛起、東協次區域等因素,帶來一連串整合效應。2009 年 Barack H. Obama 總統宣示美國為太平洋國家後,聚焦東亞地區並積極推動亞洲政策,為東亞區域主義帶來強權變因。
對於地理範圍交織、經濟高度互賴依存、社會文化往來頻繁的亞太及東亞兩相互有重疊國家行為體的區域而言,區域主義發展的路線之爭成為國際關係焦點。當前東亞區域發展因挾有經濟潛能合作特別引人注目,其中美國與中國兩股勢力下區域戰略較勁的態勢,使未來東亞地區的政經情勢帶來更多不確定變數。
本文探討東亞區域整合發展,亦從「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的美、中互動關係當中,觀察未來國家單位維繫區域擴張平衡的東亞整合機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8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架構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3
第五節 文獻探討 26
第六節 章節安排 35
第二章 後冷戰時期東亞區域主義發展 39
第一節 亞太主義 41
第二節 東亞主義 45
第三節 區域合作倡議 56
第三章 美國區域整合戰略分析 69
第一節 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研析 71
第二節 美國參與APEC與TPP之討論 80
第三節 TPP的發展源起與談判摘要 87
第四章 中國區域整合戰略分析 95
第一節 中國區域領導戰略與和平崛起研析 97
第二節 中國參與RCEP與CJKFTA之討論 109
第三節 RCEP的發展源起與談判摘要 113
第五章 結論 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1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24
參考文獻 128
一、中文部分 128
二、英文部分 14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George Friedman著,王祖寧、劉寅龍譯(2012),《未來10年:世界霸權大震盪》。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Joshua S. Goldstein, Jon C.Pevehouse著,歐信宏、胡祖慶譯(2007),《國際關係》。臺北:雙葉書廊。
Karl W.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emel Hampstead: Prentice-Hall, 1968),李其泰譯(1971),《國際關係的解析》。台北:黎明出版社。
Kenneth Waltz著,胡祖慶譯(1997),《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Robert Gilpin著,陳怡仲、張晉閣、許孝慈譯(2004),《全球政治經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Russell K. Schutt著,高美英譯(2010),《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著,李永悌譯(2014),《2014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 =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2014》。台北:政務辦公室。
W. 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W. Lawrence Neuman著,鈕則謙譯(2011),《基礎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Zbigniew Brzezinski著,高德源譯(2008),《美國的危機與轉機》。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日本生命科學編輯團隊著,何月華譯(2013),《用地圖看懂全球經濟趨勢》。台北:商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野剛志著,孫炳焱譯(2012),《TPP亡國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丁樹範等作(2014),《2014年國家安全總體情勢報告》。台北:遠景基金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志民、熊李力、喬旋、王海濱、檀有志(2009),《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政治因素及中國的對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逸舟(1999),《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札勒米、哈利勒札德著,滕建群譯,(2001),《美國與亞洲:美國新戰略和兵力態勢》。北京:新華出版社。
巨克毅 (2007),《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吉爾平(Robert Gilpin)著,楊光宇譯(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江啟臣(2009),《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江啟臣(2009),〈新區域主義浪潮下台灣亞太區域經濟戰略之研析〉,收於王高成編,《當代戰略思想之省思與前瞻》。台北:時英出版。
伊藤憲一、田中明彦編(2005),《東ヤЖヤ共同体シ日本ソ針路》。東京:NHK出版。
呂亞力(2011),《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李揚、張曉晶(2013),《失衡與再平衡-塑造全球治理新框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碧炤(199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華升(2005),《東亞經濟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沈燦宏(2015),《RCEP、TPP誰與爭鋒vs.中國、美國誰將勝出? : 兼論臺灣加入RCEP或TPP的可能性》。台北:致知學術。
周育仁(2002),《政治學新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馬孆(2002),《區域主義與發展中國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倪世雄(2007),〈中國的和平崛起-特徵、涵義及影響〉,《從國際關係理論看中國崛起》。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徐遵慈(2012),《東南亞區域整合-台灣觀點》。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郭承天(1996),《國際建制與國際組織》。台北:時英出版社。
范凱云(2009),〈日本對東亞經濟整合的見解與策略〉,收於江啟臣、洪財隆編,《東亞經濟整合趨勢論叢》。台北:臺灣經濟硏究院。
陳勁(1999),《歐洲聯盟之整合與體制運作》。台北:五南圖書。
陳曉晨、徐以升(2014),《美國大轉向-美國如何邁向下一個十年》。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陳鴻瑜(2009),〈東亞共同體之倡議與建構〉,收於江啟臣主編,《東亞經濟整合趨勢論叢》。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馬?(2002),《區域主義與發展中國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梁云祥、應霄燕(2000),《後冷戰時代的日本政治、經濟與外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凌志軍(2003),《變化:六四至今的中國社會大脈動》。台北:時報。
耿協峰(2003),《新地區主義與亞太地區結構變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紹勳(2005),《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張錫鎮(1999),《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曹云華(1995),《東南亞的區域合作》。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彭龍(2015),《二十國集團(G20)發展報告(2014)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楊洁勉(2007),《大整合: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楊錚(1998 ),《1999 之後:21 世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熊光楷(2003),《國際戰略與新軍事變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潘銳等(2013),《美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蔡明彥(2005),《中國軍力現代化的發展與挑戰》。台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蔡明彥(2008),《21世紀美國東亞戰略與美日中安全關係》。台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蔡明彥(2013),《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的連動》。台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蔡東杰(2011),《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東杰(2013),《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閻學通(1999),《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
閻學通(2013),《下一個十年:全球變局大預測》。新北:八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韓培爾(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Q&A》。台北: 風雲論壇出版社。
蕭全政(1994),《亞太經濟合作與台灣角色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
蕭萬長(2005),《一加一大於二-邁向兩岸共同市場之路》。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蘭天(2006),《歐盟經濟一體化模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力(2004),《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張植榮、洪停杓(2004),《當代中國外交新論》。香港:勵志出版社。
張德修(2003),〈論FDI 在中國與亞洲國家(地區)之間經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曹和平主編,《新世紀亞洲經濟合作:中國地位與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瑾瑜(2015),〈TPP、RCEP與台灣經濟發展〉,簡明哲、譚瑾瑜、吳孟道主編,《加入TPP與RCEP:臺灣準備好了!?》。臺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二)期刊論文
方焰(2013),〈美國為什麼熱衷充當世界霸主?〉,《海峽評論》,第273期,頁12-18。
方焰(2014),〈美國經濟元氣損耗〉,《海峽評論》,第285期,頁27-29。
王士錄(200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背景、意義及前景〉,《雲南社會科學》,第1期,頁26-31。
王高成、王信力(2012),〈東亞權力變遷與美中關係發展〉,《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頁41-62。
王孜宜(2014),〈近期「中」、美在亞太之戰略博奕〉,《展望與探索》,第48卷第6期,頁37-45。
王勇(2005),〈「東亞共同體」:地區與國家的觀點〉,《外交評論》,第 83 期,頁19-29。
王俊南(2012),〈從亞太與台海安全情勢析論我國的全民國防〉,《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30期,頁73-88。
王逸舟(2001),〈中國與多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期,頁1-8。
王聖閔(2013),〈TPP與東協競合關係-CTPECC第27屆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研討會紀實〉,《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2期,頁46-51。
王遠嘉(2005),〈「東協十加一」與「東協十加三」整合之比較研究--以區域主義的觀點分析〉,《海峽兩岸南向政策與東協》,臺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頁126-161。
田起安(2012),〈從TPP第十二回合之談判內容看其未來進程〉,《經貿法訊》,第133 期,頁13-17。
江啟臣(2007),〈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與亞太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5期,頁16-28。
江啟臣(2010),〈APEC 在東亞區域主義興起中的發展〉,《台灣東南亞學刊》,第7卷第2期,頁111-147。
向駿(2014),〈從NAFTA到TPP〉,《拉丁美洲經貿季刊》,第16期,頁36-38。
向駿(2014),〈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的大戰略:拉丁美洲的觀點〉,《拉丁美洲經貿季刊》,第19期,頁19-27。
朱鋒、周新政(2012),〈奧巴馬政府亞太戰略調整衝擊中國外交與安全〉,《和平與發展》,第3期,頁1-6。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頁75-108。
李一平(2003),〈區域主義與中國-東盟關係的新發展〉,《當代亞太》,第12期,頁30-34。
李中邦(2011),〈日本跳進美國所玩的TPP排中棋局可成氣候?〉,《海峽評論》,第252期,頁18-21。
李中邦(2013),〈安倍訪美與加入TPP均為對付中國〉,《海峽評論》,第268期,頁12-17。
李文志、張珈健(2005),〈全球化下東協區域貨幣協調-治理機制的探討:東協的觀點〉,《2005 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東南亞究新視野:在地觀點的開拓與紮根》,頁1-59。
李俊毅(2014),〈從區域整合論TPP與RECP的發展與問題〉,《戰略安全研析》,第113期,頁22-29。
李瓊莉(2012),〈美國「重返亞洲」對區域主義之意涵〉,《全球政治評論》,第39期,頁87-103。
沈有忠(2014),〈東亞區域整合下的兩岸關係發展〉,《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期,頁73-83。
吳玉瑩(2014),〈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最新談判進展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與因應〉,《經濟前瞻》,第154期,頁24-28。
吳秀光、許耿銘(2005),〈APEC的特性對經貿自由化談判結果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2期,頁1-34。
吳玲君(2005),〈中國與東南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5期,頁1-27。
吳玲君(2007),〈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 期,頁117-139。
吳福成(2010),〈當前東亞區域整合的大國競合關係〉,《中華民國太平洋企業論壇簡訊》,第3月號,頁1-3。
吳福成(2013),〈面向TPP時代台灣的應變與對策〉,《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2期,頁13-25。
吳福成(2014),〈前瞻RCEP對台灣的機會與挑戰〉,《中華民國太平洋企業論壇簡訊》,第3月號,頁1-5。
吳建國(2006),〈多邊外交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平臺:重新認識多邊外交〉,《外交學院學報》, 2006卷第4期,頁10-14。
吳鯤魯(2014),〈東協對亞太經合會的涵義〉,《戰略安全研析》,第104期,頁32-40。
吳鵬翼(2013),〈東亞區域主義發展與中國的角色〉,《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33期,頁91-113。
宋興洲(2005),〈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第24期,頁1-48。
宋興洲、林佩霓(2009),〈東南亞國協與區域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25期,頁1-52。
宋毅(2004),〈中國企業走出去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頁107-108。
宋曉芹(2004),〈日內瓦會議:新中國多邊外交的初步嘗試〉,《當代中國史研究》,第11卷第6期,頁64-71。
宋鎮照(2003),〈東亞政經發展加速邁向區域整合〉,《海峽評論》,第155期,頁13-17。
宋鎮照、蔡相偉(2012),〈亞太經貿開啟雙軸競爭格局之新秩序:RCEP vs.TPP發展之政經分析〉,《戰略安全研析》,第90期,頁13-24。
宋鎮照(2013),〈美國重返亞洲的企圖與策略:霸權地位保衛戰〉,《海峽評論》,第266期,頁11-15。
杜巧霞、劉亮君(2013),〈歐巴馬政府貿易政策之調整、轉變與對我國之啟示〉,《貿易政策論叢》,第20期,頁1-32。
邱弈宏(2013),〈東亞區域主義的匯流:RCEP〉,《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2期,頁37-45。
邱奕宏(2014),〈TPP多層賽局談判之動態與分析〉,《戰略安全研析》,第113期,頁13-21。
邱奕宏(2016),〈歐巴馬主義與美國亞太政策〉,《APEC通訊》,第200期,頁6-8。
邱坤玄(2004),〈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頁1-32。
邱坤玄(2010),〈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頁1-42。
邱達生、余慕薌 (2012),〈美中在亞太之戰略佈局分析〉,《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20期,頁10-40。
林永芳(2010),〈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中、美因素的影響〉,《國家發展研究》,第9卷第2期,頁81-122。
林俊甫(2013),〈區域綜合經濟夥伴協定(RCEP)推動進展與相關議題〉,《經濟前瞻》,第148期,頁90-94。
林欽明(1999),〈APEC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2卷第12期,頁13-16。
金秀琴(2003 ),〈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及對我國之影響〉,《經濟研究》,第4期,頁 225-244。
金榮勇(2005),〈形成中的東亞共同體〉,《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3期,頁33-56。
金榮勇(2007),〈美國在東亞戰略角色之調整〉,《國際關係學報》,第23 期,頁91-120。
金榮勇(2009),〈東亞經濟與政治〉,《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情勢發展評估報告》,頁1-4。
周百信、李裕民(2011),〈東亞區域整合趨勢與我國因應策略〉,《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第2期,頁189-214。
周添城(1993),〈亞太地區經濟整合之展望〉,《後冷戰時期亞太戰略情劫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226-268。
洪財隆(2003),〈東亞區域整合型態與台灣處境之探索〉,《APEC 議題論叢》,台北APEC 研究中心,頁42-55。
洪銘德(2015),〈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之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51期,頁147-165。
韋麗紅、王漢君(2004),〈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啟示〉,《東南亞縱橫》,第1期,頁14-17。
施子中(2007),〈從「大國外交」到「和諧世界」:中共外交戰略之轉變〉,《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期,頁8-12。
施冠宇(2013),〈亞臨國家經貿特區的競合與加入TPP之挑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8期,頁15-24。
陸建人(2008),〈從東盟一體化進程看東亞一體化方向〉,《當代亞太》,第1 期,頁21-35。
陸建人(2011),〈美國加入TPP的動因分析〉,《國際貿易問題》,第2011年第1期,頁43-52。
徐遵慈(2012),〈東亞整合新路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之發展前景與我國之因應對策〉,《貿易政策論叢》,第18期,頁59-87。
郭永興(2013),〈日本在美日高峰會啟動TPP談判對我國的啟發〉,《戰略安全研析》,第94期,頁31-36。
紡紗會訊編輯部整理(2014),〈泛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經19個回合諮商之後續進展分析〉,《紡紗會訊》,第55期,頁34-35。
宇都宮溪(2014),〈東協在大國參與區域整合後之多邊主義策略〉,《全球政治評論》,第47期,頁121-144。
張心怡(2006),〈評析當前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台灣因應之道〉,《歐洲國際評論》,第2期,頁1-46。
張心怡(2010),〈「東協+3」VS「跨太平洋策略性經濟夥伴協定+N」:亞太經濟整合的擴大及其效應〉,《國際關係學報》,第29期,頁131-168。
張心怡(2014),〈TPP、RCEP的競合以及中國大陸對於區域經濟整合之態度轉變〉,《戰略安全研析》,第113期,頁05-12。
張伯偉(2001 ),《APEC貿易自由化及其影響》。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張旭成(2013),〈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對華政策〉,《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9卷第2期,頁1-26。
張凱銘(2011),〈論歐巴馬政府的東亞戰略選擇〉,《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7卷第3期,頁175-194。
張凱銘(2012),〈多重平衡觀點下的美國亞太戰略〉,《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第157期,頁7-9。
張麟徵(2014),〈歐巴馬東亞掀波對美國有甚麼好處〉,《海峽評論》,第282期,頁14-17。
莫大華(1996),〈後冷戰時期東協的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5 卷第3 期,頁51-64。
湯紹成(2014),〈歐巴馬訪問東亞四國〉,《海峽評論》,第282 期,頁19-21。
曾建民,〈TPP劍指中國制霸亞洲〉,《海峽評論》,第252期,頁13-17。
陳子穎(2014),〈「亞太自由貿易區」的現況與實踐〉,《中華台北APEC 研究中心》,第175期,頁11-12。
陳欣之(2011),〈崛起、挑戰與承繼霸權-崛起強權參與建構國際制度過程的觀察〉,《問題與研究》,第50 卷第4 期,頁63-88。
陳治萍(1993),《東協國家的區域性政經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添枝(2011),〈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的意義〉,《東亞區域經濟整合對台灣的挑戰》,台北:遠景基金會,頁225-226。
許峻賓、蔡靜怡(2011),〈亞太經濟整合後起之秀-TPP〉,《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4卷第5期,頁34-39。
許峻賓(2012),〈TPP的發展與我國的因應之道〉,《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6期,頁61-69。
許峻賓(2013),〈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與區域國際政治關係〉,《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頁35-41。
許峻賓(2013),〈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機制發展現況與雙重競合關係〉,《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21期,頁100-108。
許博翔(2013),〈TPP對我國總體及產業經濟影響之量化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2期,頁26-36。
許博翔、郭迺鋒(2013),〈TPP 對我國影響之量化分析評估〉,《中華民國太平洋企業論壇簡訊》,第1月號,頁8-14。
盛九元(2013),〈TPP的走向與趨勢:戰略意涵及對東亞區域合作的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頁74-80。
戚文海(2003),〈論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機制化〉,《東北亞論壇》,第2期,頁13-16。
莊朝榮(2013),〈TPP對中國FTA戰略之影響〉,《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頁81-86。
章一平,〈從冷戰後國際體系的複雜化看中國與大國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 期(2000年),頁23-26。
黃子庭(2014),〈美韓FTA與TPP作為美國亞太再平衡主要經濟戰略的思考〉,《東亞論壇季刊》,第485期,頁1-24。
黃介正,〈歐巴馬亞洲行與美國亞太戰略轉型〉,《展望與探索》,第7 卷第12 期(2009年),頁1-4。
黃兆仁(2010),〈美國因應TPP談判之亞太經濟戰略布局〉,《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卷第10期,頁6-7。
黃暖婷、許峻賓(2012),〈TPP與其他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機制之競合--兼論我國參與策略〉,《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20期,頁105-134。
黃智輝、陳昱宏(2012),〈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機會與新思維〉,《華人前瞻研究》,第8卷第2期,頁65-72。
黃智輝、劉盛男、鄭耀星(2013),〈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的影響及政策思維剖析〉,《華人前瞻研究》,第9卷第2期,頁101-110。
黃奎博(2005),〈「東協加三」與區域合作:東北亞與東南亞的連結〉,《國際關係學報》,第20期,頁93-124。
黃載皓(2013),〈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後中國的外交安全政策〉,《全球政治評論》,第42期,頁133-144。
黃靖懿(2010),〈東協區域整合中美國角色定位之研究-以美國重返東南亞的戰略思考出發〉,《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7期,頁59-66。
童益民(2005),〈東亞經濟整合對APEC的衝擊〉,《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3期,頁21-32。
楚樹龍(1999),〈中國的國家利益、國家力量和國家戰略〉,《戰略與管理》,第4期,頁13-18。
葉長城(2014),〈「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之談判進展及其對台灣對外政經關係之可能影響與因應〉,《經濟前瞻》,第154期,頁32-35。
楊毅(2003),〈亞太區域化與中國:區域主義視角下的戰略抉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2 期,頁84-86。
鄭竹園(2011),〈美國全力推動TPP的經濟企圖與戰略部署〉,《海峽評論》,第252期,頁10-12。
鄭柏舟、施舜耘(2005 ),〈東亞區域整合之動能與阻礙〉,《東亞經貿投資研究季刊》,第30 期,頁1-7。
廖舜右(2009),〈「東亞廣泛經濟夥伴關係」與「亞太自由貿易區」 對日本政治經濟之影響〉,《2008 年度財団法人交流協会日台交流Й⑦Уみ 日台研究支援事業報告書》,頁1-33。
廖舜右(2010),〈東協外長會議與東協區域論壇之觀察〉,《APEC Newsletter》,第131 期,頁10-11。
廖舜右(2010),〈TPP的現況與發展:P4到P8,P9,P10〉,《中華民國太平洋企業論壇簡訊》,第3月號,頁4-6。
廖舜右(2011),〈亞太主義與東亞主義對峙下的東協加八〉,《政治學報》,第51期,頁29-51。
廖舜右(2013),〈RCEP與TPP的比較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7期,頁68-73。
趙文志(2010),〈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現況與發展--兼論美國的戰略意圖〉,《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2期,頁11-16。
趙文志(2014),〈歐巴馬缺席亞太經合會對美國影響之分析〉,《戰略安全研析》,第104期,頁19-24。
趙念渝(2013),〈美國精算師新招:再平衡的「再平衡」?〉,《海峽評論》,第270期,頁32-36。
趙國材(2014),〈美國應為中美關係注入正能量〉,《海峽評論》,第284期,頁34-36。
劉大年(2012),〈台灣如何因應跨太平洋黟伴協定(TPP)之發展〉,《經濟前瞻》,第141期,頁25-30。
劉中偉、沈家文(2012),〈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研究前沿與架構〉,《當代亞太》,第1期,頁36-59。
劉家瑜(2013),〈不容忽視的RCEP整合衝擊力〉,《貿易雜誌TRADE MAGAZINE》,第264期,頁46-49。
賓建成(2008),〈歐盟五種經濟模式的比較與發展〉,《貴州財經學院學報》,第6期,頁11-14。
蔡東杰(2014),〈十八大後中國對外政策走向:區域與全球挑戰〉,《全球政治評論》,第47期,頁59-76。
蔡明彥(2006),〈亞洲的陰影:中國對美國軍事優勢地位的挑戰〉,《國防政策評論》,第6卷第3期,頁6-19。
蔡維心(2015),〈「中」美互動下之東南亞區域國際社會〉,展望與探索》,第13卷第11期,頁59-75。
蔡增家(2002),〈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日本、東協與中國大陸互動關係的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4期,頁75-99。
熊玠(2013),〈美國新政府與東亞:平衡乎﹖對抗乎﹖〉,《海峽評論》,第267期,頁24-27。
賴怡忠(2009),〈歐巴馬時代的美國-亞太關係展望〉,《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5卷第1期,頁43-79。
盧信吉(2015),〈現階段東協經濟共同體之評析〉,《全球政治評論》,第50期,頁19-24。
謝茂淞(2013),〈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戰略再平衡的意涵〉,《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33期,頁4-21。
謝奕旭(2014),〈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區域權力結構之衝擊與影響〉,《戰略與評估》,第5卷第3期,頁1-24。
蘇浩(2006),〈東亞開放地區主義的演進與中國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頁43-51。
蘇長和(2005),〈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頁12-16。
蕭全政(2001),〈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201-222。
蕭全政(2004),〈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30。
蔡增家(2004),〈東亞區域整合-日本的立場及策略之研究〉《南華大學第2屆亞太學術研討會論文》。
楊華妙(2004),《區域化與區域主義:中國大陸區域經濟整合模式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冠群(2013),〈中國大陸處理周邊爭議海域的手段轉型〉,《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2期,頁37-59。
譚瑾瑜(2016),〈2016年台灣融入亞太經濟整合之挑戰與契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9卷第1期,頁21-27。
譚瑾瑜(2016),〈RCEP前景與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展望〉,《亞太評論》,第2卷第2期,頁15-28。
梁銘華(2007),《從「區域主義」論中國與東協的政經區域整合》。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健文(2012),《美國對中國政策的續與變-從小布希到歐巴馬》(嘉義: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菁菁,〈中國GDP超越日躍進全球第2〉,《中國時報》,2011年2月15日,版A11。
葉長城(2012),〈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回顧、進展與展望:兼論其對亞太區域經濟整合之可能影響與我國之因應〉,《WTO電子報》,第329期。
葉長城(2012),〈從「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擴大談判論美國亞太地區安全與經濟戰略佈局的轉變與影響〉,《全球台商e焦點電子報》,第210期。
(三)網站或網頁資料
工業總會國際經貿電子周報:http://www.cnfi.org.tw/
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http://www.ctasc.org.tw/02publication/newsletter.asp
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www.cier.edu.tw
中國政府網:http://big5.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mfa_chn/gjhdq_603914/gjhdqzz_609676/ershiguojituan_609822/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 http://www.ctpecc.org.tw/
台灣大學政治科學論叢 http://politics.ntu.edu.tw/psr/?post_type=chinese
外交部 http://www.mofa.gov.tw/default.html
全球政治評論 http://gioip.nchu.edu.tw/publish/publish.php?class=102
東協官方網站 http://www.aseansec.org/
東森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http://iir.nccu.edu.tw/
商業周刊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topic/2005/brics.php
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Publish.aspx?cnid=35
國家政策委員會 http://www.npf.org.tw/
國際新聞讀報站 http://internationalnewsstation.tw/
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進出口統計:http://cus93.trade.gov.tw/FSCI/
陸委會 http://www.mac.gov.tw/mp.asp?mp=1
當代南亞與中東戰略研究中心 https://cssametw.wordpress.com/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http://www.trade.gov.tw/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http://www.sdr.ebiz.tw/
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 http://www.moea.gov.tw/Mns/otn/home/Home.aspx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
臺灣東協研究中心網站 http://www.aseancenter.org.tw/#
遠景基金會 http://www.pf.org.tw/pages/index.aspx
聯合國官方網站 http://www.on.org/zh/.
財政部關務署:http://aeo.customs.gov.tw
貿協台灣經貿網:http://info.taiwantrade.com/CH/ch-index.html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Albert Fishlow and Stephan Haggard(1992),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gionalism of the World Economy. Paris:OECD Development Center.
A. McMinimy (2014)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Negotiations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areers.
Andrew Hurrell(1997), “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ustralian Government(2007), The APEC Region Trade And Investment 2007.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Barry Buzan(1998), “The Asia-Pacific: What Sort of Region in What Sort of World?” in Anthony McGrew and Christopher Brook, Asia-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order. London; NewYork: Routledge.
Bernard K. Gordon (2010),America Misses Another Asian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C.: East-West Center.
Bergsten, C. F., G. C. Hufbauer, & S. Miner (2014) , Bridging the Pacific: Toward Free Trade and Invest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ruce M. Russett(1967), 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 Study in Political Ecology. Chicago: Rand & Mcnally & Company.
Charles E. Morrison(1998), “APEC: The Evolution of an Institution”, in Vinod K. Aggarwal and Charles E. Morrison, eds., Asia-Pacific Crossroads; Region Creation and the Future of APEC.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Eric Foner(2008), Give Me Liberty! A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W W Norton & Co In.
Estevadeordal, A., etal. (2013)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Rules of Origin. The E15Initiative: Strengthen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Geneva: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zra F. Vogel(1997),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W.W. Norton.
Fukunaga, Y., & I. Isono (2013) ,Taking ASEAN+1 FTAs towards the RCEP: A Mapping Study (No. DP 2013-02). ERIA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Jakarta: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SEAN and East Asia.
He, Kai.(2009),Institutional Balancing in 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China’s Rise. Oxon: 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
Huntington, Samuel P.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ppei Yamazawa(1997), Whither APEC? The Progress to Date and Agenda for the Future.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ane Kelsey, ed. (2010), No Ordinary Deal: Unmasking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Free Trade Agreement .Wellington: Bridget Williams Books.
Jianwei Wang(1999),“Managing Conflict: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 Democracy and Collective Security,”in Yong Deng and Fer Ling Wang eds., In the Eye of the Dragon: China Views the World. Lanham Md.: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Joseph S. Nye(1986),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Boston: Little Brown.
J. W. Burton(1978), “Regionalism, Functionalism, and UN’s Arrangement in Regional Security,” in Paul Taylor and A. J. R. Gro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 Conceptual Approach. London: Frances Printer Ltd.
Karl W. Deutsch(1981), “On Nationalism, World Regi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West,” in Per Torsvik, ed.Mobilization,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s and Nation-Building: A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Stein Rokkan.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Kevin J. Cooney and Yoichiro Sato(2009),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merican and Asia Respond. New York: Routledge.
Louis J. Cantori and Steven L. Spiegal(1973),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Regions,” in Richard A. Falk and Saul H. Mendlovitz, Regional Politics and World Order.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Mansfield and Helen Milner, eds.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Michael B. Yahuda(1996),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Asia-Pacific: 1945-95 . London: Routledge.
Michael Yahuda(2006), “The Limits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Sino-Japan Relations,” in Alastair I. Johnston and Robert Ross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2005), Guide to the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Wellington, NZ: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Norman Palmer(1991),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 Lexington:Lexington Books.
Oxford Analytica Ltd (2014), PROSPECTS 2015: US-Asia policy. Oxford: Oxford Analytica Ltd.
Paul M. Kennedy(1991), Grand Strategies in War and Peac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aul Taylor(1978), “Regionalism: Ideas and Deeds,” in A. J. Groom and Paul Taylor, Framework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London: Frances Printer Ltd.
Peck, Jamie and Adam Tickell(1996), “Searching for a New Institutional Fix: The After-Fordist Crisis and the Global-Local Disorder.” in A. Amin. Ed., Post-Fordism: A Reader. Oxford:Blackwell.
Peter A. Petri, etal. (2011),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 hip and Asia-Pacific Integration: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Hawaii: East-West Center.
Peter Robson(1998),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 New York: Routledge Publisher.
Robert Gilpin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Gilpin(2000),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apitalism.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n, Rahul & Das, Sanchita Basu (2007), ASEAN's FTA Negotiations with Dialogue Partners: Identify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Business Opportunities.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Studies, ISEAS.
Susan L. Shirk(2007),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How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Could Derail Its Peaceful Ri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usan Strange (1996),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ed G. Carpenter(1998),“From Intervenor of First Resort to Balancer of Last Resort,” in Selig Harrison ad Clyde Prestowitz, eds. Asia after the Miracle.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2),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 st Century Defense. Washington D.C.: U.S. DoD.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2014),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2014. Washington DC: U.S. DoD.
Vincent Cable (1996), The World’s New Fissures:Identities in Crisis. London: Demos.
Wen Jin Yuan (2012),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China’sCorresponding Strategies.Washington, D.C.: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Xenia Dormandy, Rory Kinane(2014), Chatham House Report--Asia-Pacific Security: A C hanging Role for the United States. London: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Chatham House.
Zalmay Khalizad and Ian O. Lesser (1998), Sources of 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Regional Futures and US Strategy. Santa Monica, CA: RAND.
Zalmay Khalilzad(2001),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Toward a New U.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 .Washington, D.C. : RAND Corporation.
Zalmay Khalilzad(2001), A New U.S. Strategy for a Changing sia .Washington, D.C. : RAND Corporation.
(二)期刊論文
Ahmed, Elsadig Musa (2008), “Foreign Direct in Vestment Intensity Effects on TFP Intensity of Asean 5 Plus 2,”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ol.33, No.2, pp.155-166.
Araki, Ichiro (2008),“Prospect of an Asia-wide FTA: Is CEPEA an Answer?”Economy, Culture &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Vol.27, No.6, pp.16-17.
Beeson, Mark. (2003), “AESEN Plus Three and the Rise of Reactionary Regionalism,”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pp.251-268.
Challies, Edward R. T. & Murray, Warwick E. (2006)“Productive Transformations and Bilateralism in the Semi-Periphery: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Dairy Complexes of New Zealand and Chile,” Asia Pacific Viewpoint, Vol.47, No.3, pp.351-365.
Chyungly Lee(2012),“The ASEAN-Way and Multilateralism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sia-Pacific Forum, No.55, pp.1-23.
Ahn, Choong Yong (2006),“Prospect and Challenges of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 South Korean Perspective,”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ol.31, No.2, pp.187-215.
David Shambaugh(2004),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9, No.3, pp.64-99.
David W. Barno, Nora Bensahel and Travis Sharp(2012), “Pivot but Hedge: A Strategy for Pivoting to Asia While Hedging in the Middle East,”Orbis, Vol.56,No.2, pp.158-176.
Donald Crone(1993), “Does Hegemony Matter?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Pacific Political Economy,” World Politics, Vol.45, No.4, pp.501-525.
Douglas Webber(2001),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The Pacific Review, Vol.14, No.3, pp.339-372.
Edward D. Mansfield and Helen V. Milner(1999),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3, No.3, pp. 589-627.
Ernest Bower(2010), “The US-ASEAN Summit Should Be Held in Washington, ” PacNet, No.38, pp.1-9.
Hatakeyama, Noboru (2008), “ How Should We Deal with 3 FTA Proposals in Asia?”Economy, Culture &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Vol.27, No.2, pp.1-3.
He, Kai (2008), “Institutional Balancing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Balance of Power Strategies in Southeast Asia,”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4, No.3, pp.489-518.
Hillary Clinton (2011),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 189, pp. 56-63.
Hu, J. T. (2005), “Build Toward a Harmonious World of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 United Nations Summit, pp.1-10.
Hughes, Christopher W.(2009), “Japan’s response to China’s rise: regional engagement, global containment, dangers of collisi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85, No. 4, pp. 837-856.
James A. Baker III(1991),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Vol. 70, No. 5, pp.1-18.
James H. Mittelman(1996), “Rethinking the New Region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Global Governance, Vol.2, No.2, pp. 189-213.
James L. Schoff(2007),“Transformation of the U.S.-Japan Alliance”, The Fletcher Forum of World Affairs, Vol.31, pp. 85-101.
John Wong, and Sarah Chan (2003), “China-ASEAN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43, No.3, pp.507-526.
Kawai, Masahiro & Wignaraja, Ganeshan (2008)“EAFTA or CEPEA,”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Vol.25, No.2, pp.113-139.
Kent E. Calder (2006), “China and Japan’s Simmering Rivalry,” Foreign Affairs, Vol.85, No.2, pp.129-139.
Keven G. Cai(2003), “The ASEAN-China Free Trade Agreement and East Asia Regional Group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5, No.3, pp. 387-404.
Kim, David (2007)“An East Asian Currency Union?: The Empirical Nature of Macroeconomic Shocks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18, No.6, pp.847-866.
Lawrence, Peter (2009)“Australian Climate Policy and the Asia Pacific Partnership on Cle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APP). From Howard to Rudd: Continuity or Chang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 Economics, Vol.9, No.3, pp.281-299.
Layton, Brent (2008) “Japan's Initiatives for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Economy, Culture &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Vol.27, No.6, pp.18-19.
Levine, Stephen (2007) “Asian Values and the Asia Pacific Community: Shared Interests and Common Concerns,”Politics & Policy, Vol.35, No.1, pp.102-135.
Mark Beeson and Iyanatul Islam(2005), “Neo-liberalism and East Asia:Resisting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41, No. 2, pp.197-219.
Mearshimer, John J. (2001),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Foreign Affairs, Vol.80 No.5, pp.46-68.
Nikolas Busse(1999), “Constructivism and Southeast Asia Security,” The Pacific Review, Vol.12, No.1, p.39-60.
Nishikawa, Yukiko (2007). “The ‘ASEAN Way’ and Asian Regional Security.” Politics and Policy, Vol.35, No.1, pp.42-56.
Peter J. Katzenstein(1996),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31, No.2,pp.130-145.
Philip C. Saunders(1999), “A Virtual Alliance for Asian Security,” Orbis, Vol.43, No.2, pp. 237-256.
Phillip C. Saunders(2013), “The Rebalance to Asia: U.S.-China Relations and Regional Security, “ Strategic Forum, No. 281,pp.1-16.
Richard C. Bush(2010), The Perils of Proximity: 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Press.
Richard Stubbs(2002), “ASEAN plus Three: 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Asian Survey, Vol.42, No.3, pp.440-455.
Samuel S. Kim(2004),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4, No.1, pp. 39-67.
Shaun Narine(2004), “State Sovereignt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alism in the Asia-Pacific,” The Pacific Review, Vol.17, No.3, pp.423-450.
Sudsawasd, Sasatra & Mongsawad, Prasopchoke (2007), “Go With the Gang, ASEAN! ”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Vol.24, No.3, pp.339-356.
Suzanne Nossel(2004), “Smar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83, No.2, pp.131-142.
Takashi Terada(2003),“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pp. 251-277.
Terada, Takash. (2006), “Forming an East Asian community: A Site for Japan-China Power Struggles,” Japanese Studies, Vol.26, No.1, pp.5-17 .
Terada Takashi (2007), “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APEC and East Asian arrangements, pp.319-344.
Theo Fitz Gerald(2014), “Mind Games: Why Signaling Supersedes Strategy in America‘s 21st Century China Policy,” International Affairs Review, Vol. 22, No. 2, pp. 12-35.
Tirpak John A.(2010), “From "curious" to "concerned": The unchecked growth of China's military seems designed to blunt US advantages,” Air Force Magazine, Vol. 93, No.11, pp. 48-50.
Urata, Shujiro (2008), “CEPEA: Japan's New Regional Cooperation Initiative in East Asia, ” Economy, Culture & History Japan Spotlight, Vol.27, No.6, pp.12-13.
Warren Christopher(1995), “America’s Leadership, America’s Opportunity,” Foreign Policy Vol.98, pp. 6-27.
Wei Kiat Yip (2001), "Prospects for Closer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 vol. 1, pp.106-111.
White, Hugh (2007), “Australia's Rudd Awakening,”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Vol.170, No.10, pp.43-46.
Wilhelmy, Manfred (2007), “Beyond P4,”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Review, Vol.32, No.2, pp.7-10.
William J. Long(1999), “Nonproliferation as a Goal of Japanese Foreign Assistance,” Asian Survey, Vol.39, No.2, pp.328-347.
Yoshimatsu, Hidetaka (2007),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BusinessInteres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 Studies, Vol.6 No.2, PP.217-243.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俊南(2012),〈從亞太與台海安全情勢析論我國的全民國防〉,《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30期,頁73-88。
2. 江啟臣(2007),〈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與亞太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15期,頁16-28。
3.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頁75-108。
4. 李中邦(2011),〈日本跳進美國所玩的TPP排中棋局可成氣候?〉,《海峽評論》,第252期,頁18-21。
5. 李俊毅(2014),〈從區域整合論TPP與RECP的發展與問題〉,《戰略安全研析》,第113期,頁22-29。
6. 沈有忠(2014),〈東亞區域整合下的兩岸關係發展〉,《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期,頁73-83。
7. 吳玉瑩(2014),〈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最新談判進展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與因應〉,《經濟前瞻》,第154期,頁24-28。
8. 吳秀光、許耿銘(2005),〈APEC的特性對經貿自由化談判結果的影響〉,《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2期,頁1-34。
9. 吳玲君(2007),〈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 期,頁117-139。
10. 吳鯤魯(2014),〈東協對亞太經合會的涵義〉,《戰略安全研析》,第104期,頁32-40。
11. 吳鵬翼(2013),〈東亞區域主義發展與中國的角色〉,《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33期,頁91-113。
12. 宋興洲(2005),〈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第24期,頁1-48。
13. 宋興洲、林佩霓(2009),〈東南亞國協與區域安全〉,《全球政治評論》,第25期,頁1-52。
14. 宋鎮照(2003),〈東亞政經發展加速邁向區域整合〉,《海峽評論》,第155期,頁13-17。
15. 宋鎮照、蔡相偉(2012),〈亞太經貿開啟雙軸競爭格局之新秩序:RCEP vs.TPP發展之政經分析〉,《戰略安全研析》,第90期,頁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