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12: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雅琪
研究生(外文):Ya-ChiYang
論文名稱:論社會工作者在家事法院之地位與功能
論文名稱(外文):Social Worker: the Role and the Function in Family Court
指導教授:郭書琴郭書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Chi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一般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7
中文關鍵詞:社會工作者諮商心理師家事事件法家事調查官程序監理人美國家事司法中心司法社工
外文關鍵詞:social workersFamily Actfamily matters investigation officerguardian ad litemjudicial social worker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7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2012年6月施行了家事事件法,並設立我國第一間少年及家事法院,正式將家事事件從民事訴訟中分離。家事事件法整合了法律專業及其他專業資源,希望有效協助家事紛爭之解決,其中明確將社會工作者納入家事事件法之法規中。社會工作者於家事法院之地位與功能究竟為何?社會工作者所為之家庭訪視報告與意見之性質為何?以及社會工作者、家事調查官與程序監理人職權範疇與功能之調整?本文欲透過探究以上問題來解決社會工作者如何有效協助家事法院達到「做出適當且符合當事人最低接受度的裁判結果」。
為了確立社會工作者在家事法院之地位與功能,使社會工作者能有效協助家事法院解決家事紛爭,本文以文獻分析、科際整合研究及比較法研究等研究方法為手段,進行論文之撰寫。本文內容首先釐清社會工作者與諮商心理師於家事紛爭中之功能,並比較兩者之差異。接著借鏡美國家事法施行之經驗,從家事司法中心、紐約與加州之家事法規範,及相關案例比較觀之,以學習美國家事法院社會工作者參與制度之優點。最後,檢視目前家事事件法、家事事件審理細則及家事事件法施行細則中,關於社會工作者、家事調查官與程序監理人之功能、角色與地位,建議對此三者之職掌與功能再劃分,以助於法院有效解決家事紛爭、提供當事人所必要之服務,並避免司法資源浪費等。並希冀建立「司法社工」制度,確立社會工作者於家事法院之法律地位、工作權之保障,及增加社會工作者所為之訪視報告或意見陳述之可信度,使社會工作者能確實發揮其專業提供服務,而非僅淪為法院之「工具」。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family court, social workers can assist the family court to solve family disputes effectively. This paper provides literature analysi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aw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as a means of writing. This paper first clarifies the roles and function of social workers and counselors in the family disputes,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n learn from the advance experience of American Family Law, from the Family Justice Center, New York Family Court Act, California Family Law and related cases to view, to learn the merits of the system which social workers participate the American Family Court. Finally, the author will examine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social workers, Family Matters Investigation Officer and guardian ad litem in the Family Act, Enforcement Rules of Family Act and Trial rules of Family Act.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the three, in order to help the court to solve family disputes effectively,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services for the parties, and to avoid wastes of judicial resources. To form a system of judicial social workers for establishing the legal status of social workers in the family court,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work, and to increas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ports or opinions of social workers so that social workers can offer their professional services, rather than just become a tool of the court.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4
第一項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項 問題意識 12
第三項 社會工作者之定義 1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6
第一項 文獻分析 16
第二項 科際整合研究 16
第三項 比較法研究 17
第三節 本文之章節架構 18
第二章 社會工作與心理諮商於家事紛爭解決之功能 20
第一節 台灣家庭結構變遷 20
第一項 社會家庭變遷 20
第二項 從私領域轉變為公共議題 31
第二節 家事紛爭與家事法庭 38
第三節 社會工作者對於家庭紛爭解決之功能 41
第一項 增加家庭之自我復原力 41
第二項 為整體家庭提出紛爭解決方案 42
第三項 增加家庭及其成員與社會互動之能力 43
第四項 評估家庭實際狀況 45
第四節 諮商心理師對於家庭紛爭解決之功能 46
第一項 家族治療之興起 46
第二項 家族治療對於家庭紛爭之功能 48
第三項 心理諮商實施狀況與小結 50
第五節 諮商心理師與社會工作者之差異 52
第一項 工作場域 52
第二項 助人之策略 52
第三項 當事人之自願性與否 53
第四項 費用 53
第五項 小結 54
第三章 美國家庭法之借鏡 55
第一節 從憲法到各州家庭法之落實 55
第一項 憲法體現於家庭法 55
第二項 美國家事司法中心 58
第三項 紐約與加州家庭法中社會工作者之功能與地位 60
第四項 社會工作有助於法律發現真實 63
第二節 判決案例比較 66
第一項 美國實務判決:Celia S. v. Hugo H. 66
第二項 台灣案例比較 69
第三項 判決案例比較與評析 71
第三節 對於社會工作者進入司法體系之建議 73
第四節 法律與社會工作專業整合有助於問題解決 75
第五節 小結 78
第四章 我國家事事件法之檢討與意見 80
第一節 現行家事事件法關於社會工作者、家事調查官及程序監理人之規定 80
第一項 社會工作者之功能與對應法規 80
第二項 家事調查官之功能與對應法規 89
第三項 程序監理人之功能與對應法規 97
第二節 社會工作者、家事調查官與程序監理人職掌之檢討 100
第一項 職掌與功能之比較 100
第二項 職掌與功能範圍重疊之狀況 104
第三項 功能再劃分有助專業之發揮 106
第三節 建立「司法社工」制度 108
第一項 「司法社工」有助於家事事件之處理與解決 108
第二項 加強社會工作者專業知能之訓練 110
第三項 增加社會工作者家庭訪視調查報告之可信度與效力 112
第四項 小結 114
第四節 家事事件流程之再思考 116
第一項 目前家事事件處理流程(以九旬阿嬤離婚案為例) 116
第二項 家事事件處理流程之優點 119
第三項 家事事件處理流程之調整與再思 121
第五節 小結 123
第五章 結論 124
參考文獻 129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
吳嫦娥(1993),家庭訪談實務手冊,臺北:張老師。
周月清(2003),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林顯宗(2011),婚姻與家庭的社會學研究,收於:林顯宗、曾敏傑、葉肅科、許人杰、周海娟編著,家庭社會學,頁3-23,臺北:空大。
紀欣(2009),美國家事法,臺北:五南。
姜世明(2013),家事事件法論,二版,臺北市:元照。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Irene Goldenberg, Herbert Goldenberg著,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臺北:揚智文化。[Irene Goldenberg, Herbert Goldenberg. 1999.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郭靜晃(2008),兒童少年與家庭社會工作,臺北:揚智文化。
郭佳瑛(2013),程序監理人在家事事件中職能之研究,司法研究年報第30輯民事類第2篇,臺北市:司法院。
陳正昇(2015),論家事事件當事人之程序能力與程序監理人制度,司法研究年報第32輯民事類第4篇,臺北市:司法院。
許育典著(2013),憲法,六版,臺北:元照。
楊熾光(2014),家事調解之實質發展與專業整合,司法研究年報第31輯民事類第3篇,臺北市:司法院。
鄭玄藏等合譯,修慧蘭校訂(2007),Gerald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湯姆生。[Gerald Corey. 2007.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魏希聖譯(2009),Donald Collins、Catheleen Jordan、Heather Coleman著,家庭社會工作,臺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Donald Collins、Catheleen Jordan、Heather Coleman.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Fmaily Social Work, 2e]
謝秀芬(2011),家庭社會工作 : 理論與實務,2版,臺北:雙葉書廊。
謝秀芬(2012),家庭社會工作,收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社會工作,頁3-20, 新北市:空大。
蘇金蟬、趙祥和、陳恆霖、林淑芬、游淑華、陳信昭譯(2003),Jay Haley著,策略取向家庭治療,臺北:五南。[Jay Haley. 2003. Problem-Solving Therapy (second edition)]

(二)專書論文
黃聖桂(2012),家庭社會工作的方法,收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社會工作,頁159-179, 新北市:空大。
曾華源、高迪理主編(2007),Elizabeth A. Segal, Karen E. Gerdes, Sue Steiner著,社會工作概論 : 成為一位改變者,臺北:湯姆生。[Elizabeth A. Segal, Karen E. Gerdes, Sue Steiner.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fession of Social Work: Becoming a Change Agent, 2e]
鄭麗貞(2002),家庭社會工作,收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頁391-443臺北:巨流。
張德聰(2008),家庭諮商與輔導的基本理念,收於:張德聰、曾瑞真、修慧蘭編著,家庭諮商與輔導,頁3-22,臺北:空大。
張德聰(2008),家庭諮商與輔導諮商員之角色與功能,收於:張德聰、曾瑞真、修慧蘭編著,家庭諮商與輔導,頁187-202,臺北:空大。
修慧蘭(2008),認識婚姻與家庭,收於:張德聰、曾瑞真、修慧蘭編著,家庭諮商與輔導,頁23-54,臺北:空大。
王秀燕(2012),家庭政策,收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社會工作,頁49-70,新北市:空大。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著(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 : 理論與技術,臺北:洪葉文化。
李淑容(2012),社會變遷與家庭問題,收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社會工作,頁21-47,新北市:空大。
李淑容(2012),家庭優勢與復原力觀點,收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社會工作,頁139-157,新北市:空大。
江淑琳譯(2002),Ross A. Thompson & Paul R. Amato編著,後離婚的家庭,臺北:韋伯。
施慧玲(2001),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身分法的主要研究課題,收於:施慧玲著,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法論文集,頁1-33,臺北:自版。
施慧玲(2004),婚姻暴力防治,收於: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頁81-99,嘉義:自版。
施慧玲(2004),子女本位之親子法,收於: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頁203-219,嘉義:自版。
許士宦(2015),家事訴訟事件之非訟化審理─真正訟爭事件如何交錯是用程序法理─,收於:民事及家事程序之新建構,頁197-218,臺北市:新學林。
郭書琴(2013),重訪民事紛爭解決的法理與實踐─以家事事件看民事程序之訴訟觀的演進,收於: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編,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九),頁288-373,臺北市:元照。
郭書琴(2016),從「離婚後家庭」談家事法院紛爭解決之功能與侷限─以名人離婚事件為例,收於:現代家庭生活秩序的重整與再思,頁139-170,臺北市:元照。
彭南元(2006),論家事案件採心理諮詢服務之可行性,收於:兒童及家事法專題研究,頁339-345,臺北:新學林。
彭南元(2006),讓當事人轉危為機─我國家事審判實務採用心理諮詢服務成果之初探,收於:兒童及家事法專題研究,頁367-412,臺北:新學林。
彭南元(2006),審理家事事件整合心理諮詢模式之初探─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家事法庭祥股試行之經驗為例,收於:兒童及家事法專題研究,頁417-529,臺北:新學林。

(三)期刊論文
王珮玲(2010),警察、檢察官、法官對社工認知之探討:以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處理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1期,頁1-53。
王重吉、李明鴻(2014),家事、少年審判實務運作實況,司法院選送國外組團專題研究報告。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廳(2012),慶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成立─兼談少年及家事司法制度改革,司法周刊,第1596期,頁2-3。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8期,頁1-73。
姚国建(2011),宪法是如何介入家庭的?———判例法视角下的美国宪法对家庭法的影响及其争拗,比較法研究,第6期,頁1-14。
施慧玲、陳竹上、歐陽薇(2016),家事法庭深化兒童保護機能之探討,全國律師,第20卷第3期,頁20-34。
高玉泉(2006),超國界家庭法律社會學之本土發展及研究,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8期,頁112-121。
張嘉尹(2010),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世新法學,3卷2號,頁1-49。


陳竹上、曾竹寧(2011),法律知能與社會工作專業:跨界整合的探索及一位外籍配偶爭取監護權案例的啟發,Asian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第2卷第2期,頁162-184。
陳竹上、孫迺翊、黃國媛(2013),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事件程序之功能地位、法律效力及未來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頁21-37。
陳竹上(2014),由司法案例探討社會工作職場風險之事故情境與制度脈絡,社區發展季刊,147期,頁76-88。
黃梅月、徐麗瑩、鍾宗霖、康文毅(2012),司法院101年度美國紐約市家事司法制度考察報告,司法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考察報告。
陳慧女(2012),社會工作人員的陪同出庭,社區發展季刊,139期,頁141-151。
郭書琴(2016),從家事紛爭當事人之「準諮商」需求談家事法院功能,世新法學,第九卷第二號,頁345-403。
彭南元(2005),司法革新探討--以審理家事事件整合資源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第9期,頁255-259。
曾華源、白倩如(2009),司法與社會工作實務,社區發展季刊,128期,頁34-48。
楊靜利、董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台灣社會學刊,第38期,頁135-173。
楊文山(2008),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社會未來的婚姻趨勢研究,得渡鼓鐘,97年度,頁175-207。
楊崇森(2013),美國家事法之理論與實際運作(上),月旦法學,第213期,頁93-110。
楊崇森(2013),美國家事法之理論與實際運作(下),月旦法學,第215期,頁85-105。
楊熾光(2013),家事調解及家事紛爭解決機制─從家事事件法展望家事調解,臺灣法學雜誌,第222期,頁74-85。
楊熾光(2016),家事事件法新制有關家事調查官協助家事訪視調查業務簡介,全國律師,第20卷第3期,頁4-19。
賴月蜜(2005),律師在家事替代性爭議處理上的重要角色,全國律師,第9卷第8期,頁24-36。
賴淳良(2013),從身分到契約-家事事件審理模式之初步省思,全國律師,第17卷第5期,29-40頁。
賴淳良(2014),家事調查官功能及職權初探,司法周刊,第 1712 期,2-3頁。
鍾秉正(2013),社會工作與法律,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頁5-20。

(四)研討會論文
郭書琴(2017),非訟法理於家事紛爭之適用與界限:已離婚與相關子女親權行使問題為中心,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民訴研討會第134次報告,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主辦,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七樓會議室,2017年6月11日。

(五)碩博士論文
吳維綸(2016),論家事事件法之家事調解委員、家事調查官、程序監理人與社會工作者之法定職權與合作,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
胡芳靜(2006),司法與社工人員在處理婚暴案件中角色與期待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董麗美(2006),台灣家戶組成變遷的可能方向,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文獻
Celia S. v. Hugo H., 052124, Super.
Cull, Lesley-Anne. 2001. Violence in the Home: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the Law. Pp.88-96 in The law and social work, edited by Lesley- Anne Cull & Jeremy Roche. New York : Palgrav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Jordan, Leonie. 2001. Practising Partnership. Pp.54-60 in The law and social work, edited by Lesley- Anne Cull & Jeremy Roche. New York : Palgrav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Katz, Sanford N. 2015. Family Law in American.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use, Harry D. and David D. Meyer. 2007. Family Law in a nutshell. 5th ed. St. Paul, MN : Thomson/West.
Mangold, Susan Vivian. 2009. Expanding the Parent–Child–State Triangle in Public Family Law: The Role of Private Providers. Pp.169-193 in What is right for children?The competing paradigms of religion and human rights, Edited by Martha Albertson Fineman & Karen Worthigton. Farnham, Surrey,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Noakes, Susan. 2013. The Effective Roles of a Social Worker in a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Practice. 37 Man. L.J. 449, 449.
Prescott, Dana E.. 2014. Inconvenient Truths: Facts and Fictions in Defense of Guardians Ad Litem for Children. 67 Me. L. Rev. 43.
Roche, Jeremy. 2001. Social Work Values and the Law. Pp.11-19 in The law and social work, edited by Lesley- Anne Cull & Jeremy Roche. New York : Palgrav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Williams, Jane. 2008. Child Law for Social Work. Los Angeles ; Thousand Oaks, CA : SAGE Publications.
Woodhouse, Barbara Bennett & Brooke Hardy. 2009. Advocating for Children’s Rights in a Lawless Nation: Articulating Rights for Foster Children. Pp.195-204 in What is right for children?The competing paradigms of religion and human rights, Edited by Martha Albertson Fineman & Karen Worthigton. Farnham, Surrey, England ; Burlington, VT : Ashgate.
White, Rodger, Graeme Broadbent, Keith Brown. 2009. Law and the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 A Manual for Practice. Learning Matters Ltd.

三、網路資源
永無止盡的悲傷,http://www.skydigient.com/new_dvd_detail.asp?did=703&bt=4,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18日。
李英婷,分居不算婚姻破綻?9旬老婦控訴難離婚,蘋果日報,2014年7月22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722/437588/,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18日。
內政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18日。
【心理諮商-家族治療-生涯諮詢】簡介與費用,http://ppt.cc/iXa2i,最後瀏覽日:2017年2月18日。
104年度性侵害防治網絡觀摩研討會,http://www.tasw.org.tw/p1-news-detail.php?bgid=3&gid=21&nid=330,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12日。
103年衛福部保護司-家內性侵害處遇專題,http://www.tasw.org.tw/p1-news-detail.php?bgid=3&gid=21&nid=256,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12日。
魏怡嘉,每月平均6童死於家暴 台大兒少保護醫療中心守護家暴兒,中時電子報,2017年2月14日,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14004978-260405,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12日。

林志偉,父母心軟…4次家暴保護令 原諒兒卻屢犯,TVBS新聞,2017年3月9日,http://news.tvbs.com.tw/local/712192,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12日。
陸運陞、呂健豪,逆子怒砍虎爸 考上醫科不給讀 迷電玩被碎念,蘋果日報,2017年3月24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324/37593704/,最後瀏覽日:2017年4月26日。
司法院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work/work08-1.asp,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26日。
台南地方法院家事服務中心網站,http://tnd.judicial.gov.tw/U/index.asp,最後瀏覽日:2017年5月30日
台南少年創刊號,http://ppt.cc/ERa3Q,最後瀏覽日:2017年5月30日。
徐珮君,孤鸞發威少萬對結婚,蘋果日報,2004年7月11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upplement/20040711/1073894/,最後閱覽日:2017年7月10日。
避開孤鸞年 今年結婚率成長2成,自由時報,2010年12月5日,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39853,最後閱覽日:2017年7月10日。
內政部統計處網站,105年第4週內政統計通報(104年結婚登記概況),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10251,最後閱覽日:2017年7月10日。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珮玲(2010),警察、檢察官、法官對社工認知之探討:以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處理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1期,頁1-53。
2. 王珮玲(2010),警察、檢察官、法官對社工認知之探討:以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處理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1期,頁1-53。
3. 施慧玲、陳竹上、歐陽薇(2016),家事法庭深化兒童保護機能之探討,全國律師,第20卷第3期,頁20-34。
4. 施慧玲、陳竹上、歐陽薇(2016),家事法庭深化兒童保護機能之探討,全國律師,第20卷第3期,頁20-34。
5. 張嘉尹(2010),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世新法學,3卷2號,頁1-49。
6. 張嘉尹(2010),憲法之「科際整合」研究的意義與可能性──一個方法論的反思,世新法學,3卷2號,頁1-49。
7. 陳竹上、孫迺翊、黃國媛(2013),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事件程序之功能地位、法律效力及未來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頁21-37。
8. 陳竹上、孫迺翊、黃國媛(2013),社會工作專業於家事事件程序之功能地位、法律效力及未來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223期,頁21-37。
9. 陳竹上(2014),由司法案例探討社會工作職場風險之事故情境與制度脈絡,社區發展季刊,147期,頁76-88。
10. 陳竹上(2014),由司法案例探討社會工作職場風險之事故情境與制度脈絡,社區發展季刊,147期,頁76-88。
11. 陳慧女(2012),社會工作人員的陪同出庭,社區發展季刊,139期,頁141-151。
12. 陳慧女(2012),社會工作人員的陪同出庭,社區發展季刊,139期,頁141-151。
13. 郭書琴(2016),從家事紛爭當事人之「準諮商」需求談家事法院功能,世新法學,第九卷第二號,頁345-403。
14. 郭書琴(2016),從家事紛爭當事人之「準諮商」需求談家事法院功能,世新法學,第九卷第二號,頁345-403。
15. 彭南元(2005),司法革新探討--以審理家事事件整合資源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第9期,頁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