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按筆劃排列)
壹、中文部分
一、檔案與史料
(一)官方檔案
1. 中華民國外交部,《外交部聲明與公報彙編──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七月一日至
六十八年六月卅日》,臺北:中華民國外交部,1979年9月。
(二)史料彙整
1.佐美滋、蘇起著;王兆徽譯,《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決策人訪問記》,臺北市: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7年12月,初版。
2.姚嘉文、陳菊編註,《黨外文選》,臺北:姚嘉文律師事務所,1979年5月
27日,初版。
3.財團法人施明德文化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反抗的意志:1977-1979美麗島民主運動影像史》,臺北市:時報文化,2014年12月,初版。
4.游梓翔編,《領袖的聲音:兩岸領導人重要的演講選輯(1906-2006)》,臺北:五南出版,2006年9月,初版。
二、報紙與期刊
(一)報紙
1.《中央日報》,臺灣:1978年12月17日-1979年4月12日。
2.《自立晚報》,臺灣:1978年12月16日-1979年4月13日。
3.《中國時報》,臺灣:1978年12月17日-1979年4月13日。
4.《聯合報》,臺灣:1978年12月17日-1979年4月13日、1981年7月13
日,二版。
5.《自由時報》,臺灣:2016年12月4日,A4版。
(二)期刊
1. 《中華雜誌》,第十七卷(186)到第十七卷(188),臺北市:中華雜誌社,
1979年1月到3月。
2. 《長橋雜誌》,第9期到第10期,臺北市:長橋雜誌社,1979年2月到3月。
3. 《夏潮》,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第34期、第35期),臺北市:夏潮雜
誌社,1979年2月1日。
4. 《綜合月刊》,第122期到124期,臺北市:綜合月刊社,1979年1月到3
月。
三、回憶錄與訪談
(一)回憶錄
1.〈卡特總統回憶錄(5):美國與中共建交內幕〉,《國際現勢》,第1395期,1982年11月,頁24-25。2.冷若水,《華府十八年》,臺北市: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93年9月,初
版。
3.沈劍虹撰,《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臺北:聯經出版,1986年3月,六版。
4.阮毅成,〈我在《中央日報》工作的回憶〉,《報學》,第六卷五期,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80年12月,頁96-97。5.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一】 外交風雲動》,臺北:天下遠見,2005年2
月,初版一刷。
(二)訪談
1.何榮幸策劃,《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臺北:時英文化,2008年9月,二版。
2.許淑晴、鄭金川,〈錢復細說當年斷交秘辛──斷交二十年,卡特將訪臺〉,
臺北市:《商業周刊》,第591期,1999年3月,頁48-50。
四、期刊論文
1.朱新民,〈卡特時代的對華政策:理論與實際之因素分析〉,《共黨問題研究》,九卷五期,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83年5月,頁40-48。2.吳圳義,〈吳三連與1970年代中期以後的《自立晚報》〉,《政大歷史學報》,第七十三期(上冊),臺北:政大歷史學系,1996年10月,頁253-278。
3.林麗雲,〈解禁後的臺灣報業〉,《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五期,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2008年4月,頁183-212。
4.胡重信,〈五報副刊內容分析比較〉,《報學》,六卷二期,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79年,頁52-64。
5.郭良文、陶芳芳在〈臺灣報禁政策對發行與送報之影響:一個時空辯證觀點的思考〉,第65期,《新聞學研究》,2000年,57-94。6.郭大文,〈美國對臺海兩岸關係的偏差動員分析〉,《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0卷第4期,2014年(冬季號),頁121-142。7.陳毓鈞,〈尼克森與美國的對華政策〉,《美歐月刊》,第九卷第六期,1994年6月,頁13-25。
8.張錦華,〈我國報紙「讀者投書」內容研究〉,《報學》,六卷一期,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78,頁34-41。9.楊志宏,〈臺灣報紙在危機的內容變動及其功能之研究──以「美國與中國
建交」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二十七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1981,頁27-87。
10.楊志宏,〈危機時期消息的擴散──臺北市民眾獲悉「美國與中共建交」消息的來源、擴散及其反應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二十三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79,頁119-150。
11.楊孝濚,〈中美斷交後民眾心態之研究〉,《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三期,臺北:東吳大學政治系,1979,頁52-72。12.曾建元,〈美國中國政策的演變──尼克森到柯林頓〉,《全國律師》,五卷四期,2001年4月,頁68-76。13.賴國洲,〈中美斷交前後四報要聞社論處理之研究〉,《報學》,六卷三期,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79,頁14-31。14.賴國洲,〈「中美斷交」對日報國際新聞處理的影響〉,《報學》,六卷四期,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80,頁149-164。五、學位論文
1.古淑芳,〈臺灣黨外運動(1977-1986)──以黨外言論為中心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2.李宗桂,〈外交關係與報紙塑造他國映象之相關性研究 : 一項中美外交關係近年來演變期間我國報紙之內容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3.梁冠凱,〈紐約時報報導中華民國形象之分析(1976-1984)〉,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4.許永耀,〈《中央日報》、《人民日報》在中美斷交前後所塑造的美國形象之比較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5.陶芳芳,〈從政治控制到市場機制:臺灣報業發行之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6.張金權,〈戒嚴時期媒體對重大政治事件報導的比較~以《《中央日報》》、《自立晚報》為中心〉,新北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究所碩士論文,2014。
7.劉壽琦,〈「美國與中共建交」前後我國對外宣傳刋物內容之研究:以「自由中國週刋」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8.劉立德,〈「牙刷主義在臺灣」:「中美斷交」前後平面媒體呈現的綠卡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9.賴國洲,〈我國傳播政策之研究(中)〉,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六、專書
1.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1989年4月,
初版。
2.王洪鈞,《大眾傳播與現代社》,臺北:中正書局,1991年10月,初版三刷。
3.王天濱著,《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2003年4月,初版。
4.王天濱著,《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2002年8月初版。
5.王景弘,《臺灣會生存下去:兩蔣因應美中關正常化內幕(1969-1979)》,臺北:玉山社,2015年5月,初版。
6.中國時報社發行,《中國時報三十年》,臺北:中國時報,1980年,初版。
7.中興山莊,《蔣總統言論選集-反共抗俄基本論》第五卷,臺北:中華印刷廠活版部,1974年4月,三版。
8.臺灣中華書局,《當代名人錄(黨政人士)》,臺北:中華書局,1978年11月,初版。
9.戈公振,《中國報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四版。
10.包斯文,《黨外人士何去何從》,臺北:四季出版,1980年11月,初版。
11.江詩菁,《宰制與反抗:中時、《聯合報》系與黨外雜誌之文化爭奪(1975~1989)》,臺北縣:稻香,2007年,初版。
12.伍書典,《中美斷交與臺灣關係法案》,臺北:名山, 1981年,初版。
13.朱立、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語傳播學系,
1992年7月,初版。
14.自立晚報報史編篡小組,《自立晚報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1989年4月,二版
15.冷若水,《美國新聞與政治》,臺北:中華民國新聞編輯人協會,1985年6月,初版。
16.汪浩,《意外的國父──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與現代臺灣》,新北:八旗文化,2017年7月,初版。
17.呂東熹著,《政媒角力下的臺灣報紙》,臺北:玉山社,2010年7月,初版。
18.余建新發行、《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時報五十年》,臺北:《中國時報》報社,2000年10月,初版。
19.李大維,《臺灣關係法立法過程──美國總統與國會間之制衡》,臺北:洞
察出版社,1988年7月,初版。
20.李達編著,《臺美關係與中國統一》,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
21.李本京,《七十年中美外交關係》,臺北:黎明文化,1988年3月,初版。
22.李筱峰,《臺灣民主運動40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年,初版。
23.林大椿,《新聞評論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三版。
24.倪炎元,《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縣:韋伯文化,2003年1月,初版。
25.胡慧玲,《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卷三 民主浪潮》,新北市:衛城出版,2013年10月,初版。
26.胡為真,《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1年4月,初版。
27.祝萍、陳國祥,《臺灣報業演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11月,初版。
28.施正鋒《臺灣涉外關係史》,臺北市:臺灣國際研究學會,2011年7月,初版。
29.風雲論壇社,《透視海峽戰雲》,臺北縣:聯豐書報社,1985年6月,第九版。
30.郭紀舟,《七0年代臺灣左翼運動》,臺北:海峽學術,1999年1月,初版。
31.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臺北:寰宇出版社,1997年,
一月。
32.陳明通,《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出版,1995年10月,初版。
33.陳建民,《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初版。
34.陳致中,《臺灣報業:歷史、現況與展望》,臺北:風雲時代,2016年5月,初版。
35.張炎憲主編,《戰後臺灣媒體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縣: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8年9月,初版。
36.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臺北:遠流出版,2000
年12月,初版。
37.揚選堂總編撰,《聯合報五十年(1951-2001)》,臺北:《聯合報》,2001年,初版。
38.黃年主編,《聯合報四十年》,臺北:聯經出版,1911年9月,初版。
39.黃順星,《記者的重量──臺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 1980-2005》,新北:巨流圖書,2013年11月,初版。
40.黃天才發行,《六十年來的中央日報》,臺北:《中央日報》,1988年,初版。
41.黃剛主編,《中華民國/臺灣與美國間關係運作之建制(1979-1999)》,臺北:
政大國研中心,2000年8月,初版。
42.習賢德,《《聯合報》企業文化的形成與繼承(1963-2005)》,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初版。
43.彭懷恩著,《七十年來中華民國新聞通訊事業》,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10月,初版。
44.彭明輝,《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臺北:稻香出版社,2001年,初版。
45.傅建中編著;中時報系國際、大陸中心翻譯,《季辛吉密錄》,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6月,初版。
46.廖為民,《我的黨外青春 黨外雜誌的故事,臺北:允晨文化,2015年11月,初版。
47.劉連第、汪大為編,《中美關係的軌跡--建交以來大事綜覽》,北京:時事
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
48.潘煥昆發行、中央通訊社出版,《七十年來中華民國新聞通訊事業》,臺北:《中央日報》,1981年12月,初版。
49.賴祥蔚,《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從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思考傳播產業與權利》,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9月,初版。
50.蘇蘅,《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臺北:時英出版社,2002年3月,
初版。
七、網路資料
1.聯合國官方檔案英文版──「2758號決議」: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327/74/IMG/NR032774.pdf?OpenElement,最後造訪:2016年9月22日。
2.美國在臺協會──「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公報 (上海公報) – 1972」:
http://www.ait.org.tw/zh/us-joint-communique-1972.html,最後造訪:2014年5
月2日。
3.美國在臺協會──「臺灣關係法 Public Law 96-8 96th Congress」:http://www.ait.org.tw/zh/taiwan-relations-act.html,最後造訪:2014 年5月2日。
4.美國在臺協會──「中美共同防禦條約」:https://www.ait.org.tw/zh/sino-us-mutual-defense-treaty-1954.html,最後造訪:2014 年5月2日。
貳、外文部分
一、專書
1.Alan Grant原著;劉世忠編譯,《美國政府與政治》,臺北:五南圖書,1996年6月,初版。
2.James Mann著,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臺北市:先覺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3.Ray S. Cline,悉民遠主編,《一九八0年代世界權力趨勢及美國外交政策》,
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2月,初版。
4.Robert L. Downen,翟國瑾譯,《臺灣關係法析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1年4月,初版。
5.唐耐心(Nancy B.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臺灣、香港與美國,1945至1992》,臺北縣:新新聞文化,1995年3月,初版。
6.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著,林添貴譯,《一九四九年以後海峽風雲實錄-美中臺三邊互動關係大揭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2012年2月,初版。
7.翁羅素(Russell Ong)、李柏彥譯,《中共與美國的戰略競爭》,臺北:國防部政務辦公室,2013年4月,初版。
8.Xu, Guangqiu, Congress and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1949-1979, Akron :
University of Akron Press, 2007.
9.Yafeng Xia, Negotiating with the enemy: U.S.-China during the Cold War, 1949-1979,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of Press, 2006.
10.William C. Kirby, Robert S. Ross, and Gong Li.,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b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Tan Qingshan, The Making of U.S. China Policy : From Normalization to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and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