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Alfred H. Barr。李渝譯。《現代畫是什麼》。台北市:雄獅,2001。
Ben Highmore。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市:韋伯文化,2005。
Dina Lo(羅豔紅)。《最強的消費娛樂品牌SONY電子王國》。台北市:維德文化,2005。
Edward W. Said。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2001。
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市:巨流,2003。
Roger Kamien。陳美鸞等譯。《音樂:認識與欣賞》。台北市:麥格羅希爾,2001。
W. A. 馬修。蔡逸萍譯。《音樂生活》。新北市:新路,1999。
王文興。《家變》。台北市:洪範,1978。
———。《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市:麥田,2009。
王拓。《台北.台北》。台北市:作者自行發行,1985。
王俊秀。《環境社會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2001。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市:洪範,1982。
———。《人生歌王》。台北市:聯合文學,1990。
———。《嫁妝一牛車》。台北市:洪範,1993。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86。
———。《眾聲喧嘩:三〇年代與八〇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市:遠流,1988。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市:麥田,2001。
———。《寫實主義與中國現代小說:矛盾、老舍、沈從文》。台北市:麥田,2009。
———。《現代「抒情傳統」四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藍。《藍與黑》。台北市:九歌,1998。
王贊元。《再現群星會》。台北市:商周,2007。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潮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市:台灣大學圖書館,2008。
加斯東.巴舎拉(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2003。
史坦利.薩迪(Stanley Sadie)、艾莉森.萊瑟姆(Alison Latham)主編。孟憲福主譯。《劍橋音樂入門》。台北市:果實,2004。
白先勇。《臺北人》。台北市:爾雅,1983。
———。《孽子》。台北市:允晨文化,1992。
———。《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市:天下遠見,2008。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鐵路鴻跡:鐵路改建工程局三十週年工程實務論文集》。新北市: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2014。
宇文正。《台北卡農》。台北市:聯合文學,2008。
安藤由典。鄭德淵譯。《樂器的音響學》。台北市:幼獅文化,1989。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市:遠流,1994。
———。《漫遊者》。台北市:聯合文學,2000。
———。《古都》。台北市:印刻,2002。
———。《獵人們》。新北市:INK印刻,2005。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市:麥田,1996。
———。《荒人手記》。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
朱白水。〈三十年來的廣播劇〉。《廣播實務》。台北市:中華民國廣播事業協會,1983。
朱偉誠編。《台灣同志小說選》。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江寶釵、林鎮山主編。《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台北市:麥田,2007。
米歇.傅柯。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市:麥田,1993。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市:九歌,1994。
克麗絲汀.安默兒(Christine Ammer)。貓頭鷹編譯小組譯。《音樂辭典》。台北市:貓頭鷹,2001。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台北市:夏日,2011。
吳學明編。《永和市誌》。新北市:永和市公所,1986。
吳瓊編。《視覺文化的奇觀:視覺文化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台北市:五南,2003。
呂赫若。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
李志銘。《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台北市:聯經,2013。
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5。
李昂。《北港香爐人人插:戴貞操帶的魔鬼系列》。台北市:麥田,1997。
——。《迷園》。台北市:麥田,2006。
李渝。《溫州街的故事》。台北市:洪範,1991。
——。《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台北市:雄獅,2001。
——。《行動中的藝術家:美術論文集》。台北市:藝術家,2009。
汪民安等編。《城市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邢豔。《鋼琴詩人——蕭邦》。台北市:驛站文化,2010。
周蕾(Rey Chow)。《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〇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0。
林其蔚。《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台北市:藝術家。2012。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94。
林海音。《冬青樹》。台北市:重光文藝,1955。
———。《綠澡和鹹蛋》。台北市:中華文藝,1957。
———。《曉雲》。新北市:紅藍,1959。
林衡哲。《西方音樂巨人馬勒:我的時代已經來臨》。台北市:遠流,2011。
林燿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市:時報文化,1987。
———。《重組的星空:林燿德論評選》。台北市:業強,1991。
———。《大東區》。台北市:聯合文學,1995。
林燿德編。《甜蜜買賣——台灣都市小說選》。台北市:業強,1989。
邱貴芬主編。《政治小說選》。台北市:二魚文化,2006。
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er)。黎登鑫譯。《聲音與憤怒》。台北市:桂冠,2000。
約翰.柏格(John Burger)。《觀看的方式》。台北市:麥田,2005。
胡逢瑛。《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北市:秀威資訊,2010。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市:麥田,2008。
———。《空間.文本.政治》。台北市:聯經,2015。
韋爾施(Wolfgang Welsch)。《重構美學》。陸揚、張岩冰譯。上海:上海譯文,2002。
徐鍾珮。《我在臺北》。台北市:重光文藝,1951。
班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台北市:臉譜,2002。
高居翰(James Cahill)。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1993。
康來新、黃恕寧編。《喧囂與憤怒:《背海的人》專論》。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大春。《公寓導遊》。台北市:時報文化,1986。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1995。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台北市:秀威資訊,2016。
張漱菡編。《海燕集續集》。台北市:文光,1958。
———編。《海燕集》。台北市:錦冠,1989。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
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市:商周,2004。
郭良蕙。《台北的女人》。台北市:爾雅,1980。
———。《四月的旋律》。香港:郭良蕙新事業,1980。
———。《台北一九六〇》。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
陳映真。《第一件差事》。台北市:遠景,1975。
———。《上班族的一日》。台北市:洪範,2001。
———。《忠孝公園》。台北市:洪範,2001。
———。《萬商帝君》。台北市:洪範,2001。
———。《鈴鐺花》。台北市:洪範,2001。
陳學明。《文化工業》。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艾利克.麥克魯漢(Eric McLuhan)、法蘭克.金格隆(Frank Zingrone)編輯。汪益譯。《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市:臺灣商務,1999。
凱文.林奇(Kevin Lynch)。胡家璇譯。《城市的意象》。台北市:遠流,2014。
凱斯.史班斯。吳家恆譯。《音樂百匯1:繽紛多彩的樂器世界》。台北市:智庫文化,1997。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市:春暉,1998。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市:爾雅,2003。
湯亞汀。《音樂人類學:歷史思潮與方法論》。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8。
黃凡。《賴索》。台北市:時報文化,1980。
——。《東區連環炮》。台北市:希代,1989。
黃春明。《我愛瑪莉》。台北市:遠景,1988。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域書寫研究》。台北市:秀威,2012。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市:麥田,2003。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市:麥田,2010。
楊振興。《話筒裡的台灣:從摩斯電報到智慧型手機》。台北市:獨立作家(秀威資訊),2016。
楊照。《夢與灰燼》。台北市:聯合文學,1998。頁123。
葉步榮編。《文學的臺北》。台北市:洪範,1980。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台北市:晨鐘,1970。
賈克.阿達利(Jacques Attali)。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李育霖等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台北市:麥田,2016。
廖乃雄。《蕭邦:鋼琴詩人》。台北市:世界文化,2001。
趙元任。《新歌詩集》。台北市:商務,1960。
劉克襄。《小綠山之歌:臺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小綠山之舞:臺北盆地四季的自然觀察》。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野狗之丘》。台北市:遠流,2007。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
劉建順。《現代廣播學》。台北市:五南,2001。
蔡素芬。《台北車站》。台北市:聯經,2000。
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台北市:時報,1993。
鄭恆隆、郭麗娟。《台灣歌謠臉譜》。台北市:玉山社,2002。
應風凰。《文學風華:戰後初期13 著名女作家》。台北市:秀威,2007。
鍾文音。《在河左岸》。台北市:大田,2003。
———。 《豔歌行》。台北市:大田,2006。
———。《少女老樣子》。台北市:大田,2008。
鍾肇政、葉石濤編。《薄命》。台北市:遠景,1979。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市:里仁,1997。
薩依德(Edward W. Said)、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吳家恆譯。《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台北市:麥田,2006。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市:洪範,2001。
———。《台北戀人》。台北市:印刻,2014。
羅伯.布列松(Robert Bresson)。譚家維、徐昌明譯。《電影書寫札記》。台北市:美學書房,2000。
羅悅全。《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台北市:商周,2000。
羅悅全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新北市:遠足文化,2015。
羅基敏。《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新北市:高談文化,1999。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市:左岸文化,2005。
(二)期刊論文
王文興。〈憶紀州庵舊事——兼談對紀州庵文學森林的期待〉。《文訊》311(2011 年9月): 58-59。
王俊秀。〈音景(soundscape)的都市表情:雙城記的社會學想像〉。《台大建築與城鄉學報》10(2001年):89-98。
———。〈聲音也風景:新竹市的音景初探〉。《造園季刊》46(2003年3月):11-20。
王鈺婷。〈報導者的「中介」位置——談五〇年代林海音書寫台灣之發言策略〉。《台灣文學學報》17(2010年12月):133-158。
———。〈「摩登女郎」的展演空間:談《海燕集》(1953)中女作家現身與新女性塑造〉。《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2011年4月):163-186。
白依璇。〈保釣世代、現代主義、民族想像:論郭松棻、李渝早期寫作及所處歷史脈絡〉。《國史館館刊》49(2016 年 9月): 65-98。石計生。〈臺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台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臺灣社會學刊》47(2011年9月):91-141。印刻雜誌編輯部整理。〈我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紀蔚然vs.藍博洲對談〉。《印刻文學生活雜誌》10.9(2014年5 月):32-49。
朱偉誠。〈父親中國.母親(怪胎?)台灣——白先勇同志的家庭羅曼史與國族想像〉。《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106-123。朱惠足。〈帝國主義、國族主義、「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西川滿《臺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中外文學》33.11(2005年4月):111-140。吳孟昌。〈論白先勇《臺北人》中的「現實主義」內涵〉。《修平人文學報》9(2007年9月):11-29。
呂心純。〈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裔空間建構〉。《民俗曲藝》171(2011年3月):11-53。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2002年5月):297-334。李文卿。〈走過殖民:論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之戲謔書寫〉。《文學臺灣》63(2007 年 7月):184-204。李育霖。〈翻譯與地方文學生產:以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中外文學》35.4(2006年9月):17-36。李明璁策劃。〈專欄:台北聲音日記24時Taipei Soundscape——你聽見城市的聲音嗎?〉。《聯合文學》296(2009年6月)。
李欣倫。〈受苦敘事與身體隱喻——以施叔青《臺灣人三部曲》與鍾文音《島嶼百年物語》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2(2012年7月):159-203。李鴻瓊。〈共在虛實間:論朱天心〈古都〉中的記憶與共群〉。《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4.2(2011年6月):1-36。周秀雯、蔡崗廷。〈邵族部落文化音景意涵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9屆學術研討會,2006。
周俊男。〈聲音政治:試由聲音的角度頗析《蚵女》與《養鴨人家》中的「健康寫實」〉。《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6.1(2012 年 12月): 27-47。林秀玲。〈座談主題: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中外文學》30.6(2001年11月):369-395。
林其蔚。〈台灣聲音藝術考——1990年代地下噪音備忘錄〉。《藝術家》421(2010年6月):113-116。邱貴芬。〈歷史記憶的重組和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夜迷巷》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5.5(1996):7-27。
邵毓娟。〈李昂的台灣史詩:《迷園》中情/慾民族的寓言〉。《中外文學》28.2(1999年7月):92-123。紀大偉。〈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同性戀」〉。《女學學誌》33(2013年 12月):1-46。張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34.10(2006年3月):167-186。張玲敏。〈歷史的斷裂與延續——解讀〈彩妝血祭〉〉。《輔大中研所學刊》9(1999年9月):207-221。
張容瑛、周志龍。〈音樂產業全球化、流動著床與生產模式的重塑——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為例〉。《台灣土地研究》9.1(2006年5月):33-61。
張毓如。〈打開台灣文學的耳朵——五〇、六〇年代的廣播小說及其文學文化脈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2015年10月):71-106。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0(2005年6月):1-29。張雙英。〈論《迷園》的敘事結構及其歷史記憶〉。《淡江中文學報》22(2010年6月):129-154。張韻如。〈語言及音樂的關連——論《家變》的文體結構所呈現的音樂性〉。《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3(2006 年 7 月): 51-60。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臺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59-81。———。〈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漢學研究》29.2(2011年6月):189-223。
———。〈聲音與政治——大分裂時代中的「詩朗誦」與「朗誦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12.2(2015年6月):27-46。
許琇禎。〈多語言的文化衝突——王禎和小說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0(1999年 7月):553-570。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小說的本土建構——以張大春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1.5(2002年 10月):131-164。陳育德、蔡崗廷。〈鄉村音景保護之研究〉。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8屆學術研討會,2005。
單德興。〈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3.8(1987年6月):166-195。
黃宗慧。〈劉克襄《野狗之丘》的動保意義初探:以德希達之動物觀為參照起點〉。《中外文學》37.1(2008年3月):81-115。黃宗潔。〈劉克襄動物小說中的自然觀〉。《東華漢學》10(2009年12月):285-324。———。〈論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之懷舊時空與魔幻自然〉。《東華漢學》21(2015年6月):231-260。
黃冠華。〈觀看不見:凝視的概念〉。《新聞學研究》87(2006年4月):131-167。黃錦樹。〈浪女吟——評鍾文音《豔歌行》〉。《文訊》257(2007年3月):118-119。楊乃女。〈氣味、歷史與記憶:朱天心〈匈牙利之水〉中的嗅覺主體〉。《中外文學》40.1(2011年3月):45-73。楊佳嫻。〈記憶.啓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中國文學研究》17(2003 年 6月): 199-224。———。〈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34.2(2005 年 7月):133-155。
楊建章、呂心純。〈音樂學研究的空間新視野〉。《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1(2009年12月):15-23。———。〈音聲空間研究的全球趨勢與本土回應初探〉。《關渡音樂期刊》13(2010年):77-96。
葉德宣。〈從家庭授勳到警局問訊——《孽子》中父系國/家的身體規訓地景〉。《中外文學》30.2(2001年7月):124-154。廖咸浩。〈台北摩登:現代性與愛恨台北〉。《歷史月刊》203(2004年12月):27-32。廖淑芳。〈王禎和與林宜澐小說比較閱讀——以語言運用為主的考察〉。《東華漢學》7(2008年 6月):217-258。趙剛。〈四六與三一八:試讀藍博洲的台北戀人〉。《人間思想》11(2015年):231-256。劉乃慈。〈九〇年代台灣小說的再分層〉。《台灣文學研究學報》9(2009年10月):69-104。
劉亮雅。〈擺盪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朱天文近期作品中的國族、世代、性別、情慾問題〉。《中外文學》24.1(1995年6月):7-19。———。〈九〇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31.6(2002年11月):133-157。
———。〈在在地化與全球化的交錯之中:白先勇、李昂、朱天文與紀大偉的男同性戀呈現〉。《中外文學》32.3(2003年8月):63-78。
———。〈跨族群翻譯與歷史書寫:以李昂〈彩妝血祭〉與賴香吟〈翻譯者〉為例〉。《中外文學》34.11(2006年4月):133-55。
劉紀蕙。〈浪漫歌劇中文字與音樂的對抗、並置與擬諷〉。《中外文學》21.5(1992):6-28。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4(2012年4月):219-239。
蔡崗廷、張俊彥、陳育德。〈叁山國家風景區—獅頭山風景區農村音景之評價〉。中華民國音響學會第17屆學術研討會,2004。
鄭恆雄。〈論王禎和《美人圖》的意圖和文學效果〉。《中外文學》19.9(1991年2月):10-31。———。〈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30.6(2001年11月):128-157。
盧志偉、Alan Chan、李藍企劃。〈「工業之聲」專題前言〉。《搖滾客》5(1987年10月)。
謝世宗。〈經濟殖民、大眾消費與進口現代性:台灣殖民經濟小說及其性別次文本(1972-1982)〉。《中外文學》39.3(2010年9月):11-47。簡瑛瑛。〈女性、主義、創作:李昂訪問錄〉。《中外文學》17.10(1989年3月):184-196。
羅悅全。〈從學運到學院——臺灣聲音藝術簡史〉。《典藏今藝術》174(2007年3月):113-116。蘇碩斌。〈傅柯的空間化思維〉。《臺大社會學刊》28(2000年6月):155-187。
(三)學位論文
林肇豊。《王拓的文學與思想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柯鈞齡。《李渝小說的藝術性追尋與實踐》。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9。洪芳怡。《聽覺現代性:聲音科技、雜種美學與上海流行音樂,1927-49》。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陳閔凡。《民眾對臺北地區音景感知之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廖少萍。《論新世紀音樂之美》。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劉欣蓉。《公寓的誕生》。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論文, 2011。蔡崗廷。《都市住宅區音景構成之初探:以台南地區為例》。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台南地區都市綠色音環境之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四)其他資料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古蹟個案導覽。http://nchdb.boch.gov.tw/county/cultureassets/Building/info_upt.aspx?p0=11565&cityId=02。查閱時間:2016年10月23日。
朱約信(豬頭皮)。《豬頭皮的笑魁唸歌3——我家是瘋人院》。魔岩唱片。1995年。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法規查詢系統。噪音管制法。網址:http://ivy5.epa.gov.tw/ePalaw/search/LordiDispFull.aspx?ltype=05&lname=0010。查詢時間:2016年11月13日。
孟瑤。〈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中央日報》7(1950年5月7日)。
邱貴芬。〈琢磨「台北書寫」〉。《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徐開塵。〈穿梭台北車站,看盡人生變貌:蔡素芬以九個故事尋找「生活在台北的理由」〉。《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張雨生。《帶我去月球》。飛碟唱片。1992。
歌林唱片。《時代心聲專輯》。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1月。
劉文正。《曠野中的人》。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3月。
環球音樂發行。《電影原聲帶:悲慘世界(2CD典藏盤)》。2013。
鍾鎮濤。《我的伙伴》。台北市:歌林唱片。1979年5月。
二、西文書目
Chion, Michel. The Voice in Cinema. Ed. and trans. Claudia Gorbman.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9.
Corbin, Alain. Village Bells: Sound and Meaning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Countryside, trans. Martin Tho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De Certeau, Michel.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alifornia: Univerc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Feld, Steven. Sound and Sentiment: Birds, Weeping, Poetics and Song in Kaluli Expression.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2.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Hillis Miller, J.. Topographi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Lacan, J.. 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Alan Sheridan. New York,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78.
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London: Blackwell, 1991.
Lucier, Alan. Sound Art: Beyond Music, Between Categories. New York: Rizzoli, 2006.
Scher, Steven Paul. “Literature and Music. Eds. Jean-Pierre and Joseph Gibaldi. Interrelations of Literature. New York: MLA, 1982.
Schafer, R. Murray. “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 Contemporary Music Review 6.3(1973): 12-21.
———. Five Village Soundscapes, Vancouver: ARC Publications, 1977.
———.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rning of the World. Vermont: Destiny Books. 1977.
———. The Turning of the World: Toward a Theory of Soundscape, Toronto: Schafer, 1978.
Simmel, Georg. “Sociology of the Senses.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Eds. Robert E. Park and Ernest W. Burgess. Chicago: U of Chicago P, 1921.
Thompson, Emily. The Soundscape of Modernity: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istening in America, 1900-1933.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2.
Žižek, Slavoj. “‘I Hear You with My Eyes’; or, The Invisible Master. Gaze and Voice as Love Objects. Ed. Renata Salecl and Slavoj Žižek. Durham: Duke UP,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