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9 22: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柏霖
研究生(外文):Chen,Po-Ling
論文名稱:台灣青年的軍隊形象認知:Q方法論的探索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Military Image Perception of Youth in Taiwan : An Exploratory Study Using Q Methodology
指導教授:孫同文孫同文引用關係
口試委員:方凱弘莊國銘
口試日期:2016-09-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2
中文關鍵詞:主體性軍隊形象Q方法論論述分析
外文關鍵詞:SubjectivityMilitary ImageQ MethodologyDiscourse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0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為第一本從主體性的觀點探討軍隊形象的著作。隨著近年台灣軍隊形象議題受到更多「關注」後,軍隊的形象如何在社會大眾中呈現,特別是新世代的青年群體對軍隊的看法為何,顯然成為值得探討的事。
Q方法論被認為是種論述分析的方法,是兼具質化與量化的研究方法,並可透過一套有邏輯系統的研究步驟來研究主體認知。本研究認為運用Q方法論特別能將抽象的形象議題更具體的討論,而其操作主體性優勢的發揮,能使受訪者透過研究的設計,主動表達其個人偏好。基本上,此研究屬於針對台灣青年群體的看法加以解構的探索性研究,透過對台灣青年受訪者進行分析,可以解析出五種論述:一、重表面下的必然虛假;二、依法彰顯紀律的尊重;三、功由上起,過由下起;四、受制傳統運作與價值的規訓;五、家天下觀念中必存在的連坐思維。本研究針對論述的意義提出討論,補充相關研究的不足。最後,除了針對研究的發現進行討論外,也對後續研究議題與Q方法論之應用進一步省思,期望本研究能對新的研究議題提供啟發。
The research is a pioneer study on military image from the viewpoint of subjectivity. As the military image issue in Taiwan has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how the military image is presented in the general public, has obviously become worthy exploring.
Considered as a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Q methodology combines both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rough a set of logical steps to study subjective percep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use of Q methodology is particularly more useful for discussing abstract image issues, and the advantage of operant subjectivity can allow respondents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 preferences through this research design. Basically,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viewpoints of youth in Taiwan. There are five main points that found out through analyzing responses of youth in Taiwan, including: 1. The inevitable deception under tokenism; 2. Showing respect for discipline under complying with the law; 3. The junior staff members assumed responsibility of senior staff members; 4. Subjecting to the traditional operation and discipline of value; 5. The unescapable collateral punishment think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Family-Governed Monarchic Country.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such discourses in order to bolster the lack of relevant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military image. At the end,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topics, as well as Q methodology applications.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new research issues.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v
表目次 vi
圖目次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三節、研究問題 7
第二章、文獻回顧 9
第一節、國防組織改造與募兵困境 9
第二節、軍隊形象與塑造 17
第三節、軍隊形象的歷史演變 23
第四節、小結 27
第三章、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Q方法論 31
第二節、研究設計 36
第三節、研究流程 38
第四章、資料分析與詮釋 51
第一節、資料輸入 51
第二節、軍隊形象的論述詮釋 56
第三節、共識語句 6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研究發現與建議 70
第二節、後續研究的議題 73
第三節、研究設計的省思 75
參考文獻 80
一、中文部分 80
二、英文部分 85
附錄 87
附錄一 本研究之論匯 87
附錄二 本研究認知類型之因子序列 91

表目次
表2-1 各階段兵力規模調整表 12
表2-2 徵募兵制度間優缺點比較表 14
表2-3 三階段期程規劃表 16
表3-1 Q與R方法論假定(postulates)的差異 35
表3-2 提供論匯內容之專家背景 42
表3-3 本研究採用之Q樣本 43
表3 4 P集合的背景 45
表4-1 主因子分析表 51
表4-2 受訪者背景資料和因子負荷量 53
表4-3 論述一之因子序列 57
表4-4 論述一之顯著性差異語句 58
表4-5 論述二之因子序列 59
表4-6 論述二之顯著性差異語句 60
表4-7 論述三之因子序列 62
表4-8 論述三之顯著性差異語句 63
表4-9 論述四之因子序列 64
表4-10 論述四之顯著性差異語句 65
表4-11 論述五之因子序列 67
表4-12 論述五之顯著性差異語句 68
表4-13 認知類型間的共識語句 69

圖目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39
圖3-2 本研究Q分佈表格 4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樹範(2002)。實施國防二法的意義與未來展望。國防政策評論,2(3),6-33。
方凱弘、陳宏興(2014)。治理與公民參與—淡水河流域治理之Q方法論分析。台灣民主季刊,11(1),41-101。
方凱弘、陳揚中(2014年5月)。Q方法論在公共行政領域研究上之應用。2014
年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
方鵬程(2004)。我國軍隊形象塑建之研究:公共關係取向的探討。復興崗學報,82,145-168。
牛莒光(2000)。國軍招生廣告呈現國軍定位與國軍形象之研究:以平面廣告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千文(2008)。官僚體制中「服從」與「自主」矛盾現象之探討—韋伯觀點的詮釋。中國行政,80,101-127。
王文燮(2011)。中國抗日戰爭真相。台北:中華戰略學會。
王坤龍(1993)。Q方法之簡介。中國工商學報,15,287-298。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7,321-354。
古毅弘(2015)。軍隊形象塑建研究─以建軍九十周年電影《想飛》為例。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史順文(1996)。國軍形象之研究:一個公共關係策略初探。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立法院(編)(2012)。立法院公報,101(14)。台北:立法院公報處。
成鳳鳴(2010)。2009年報紙出版業概況。載於行政院新聞局、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出版年鑑(134-145頁)。台北:光華畫報。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
沈沿毅(2008)。全民國防教育下國軍形象塑造之研究─以「2007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為例。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汪子錫(2010)。負面新聞對國軍形象影響探析。國防雜誌,25(3),8-29。
周力行(2013)。國軍運用社群網站塑造軍人形象之策略研究─以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絲專頁為例。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明輝(2010)。實施募兵制對軍民關係之影響。國防雜誌,25(6),107-119。
林忠和(2006)。國軍募兵廣告意涵研究—平面廣告的符號分析與解讀。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東泰(2011年7月)。對國內三大報 ECFA「讓利說」新聞的批判話語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2011 年年會論文,新竹。
初亞民(2013)。解析八八水災報紙新聞報導中的國軍形象。復興崗學報,103, 53-82。
段復初、莫大華、洪松輝、謝奕旭、鍾春發(譯)(2000)。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Soldiers,Society,and National Security. Sarkesian,Sam.C., Williams,John.A.,&Bryant,Fred.B. 原著)。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洪陸訓(1999)。軍事社會學: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
洪陸訓(2002)。國防二法訂頒後的文武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20,44-61。
洪陸訓、郭盛哲、錢淑芬、李承禹、鍾春發、彭成功、趙崇明(譯)(2008)。軍事社會學手冊(上)(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the Military. Caforio,Giuseppe. 原著)。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洪勝堯(2014)。國軍人力持續精簡政策所衍生之問題研析。國會月刊,42(7), 43-57。
范疇(2013)。中國是誰的?從台北看北京。新北:八旗文化。
孫本初(1998)。公共管理。台北:智勝。
孫同文、王家英(2005)。在台灣國族認同和中國國族認同之間一個Q方法論的補充。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9,123-161。
徐蕙萍(2005)。不實報導的處理。載於樓榕嬌、徐蕙萍、胡光夏、方鵬程、謝奇任、潘玲娟,軍事傳播:理論與實務(255-267頁)。台北:五南。
國防部(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2)。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張景台(2014)。我國現行募兵制度的探討。國會月刊,42(1),65-82。
莊勝雄(譯)(1993)。公共關係:策略與戰術(Public Relations:Strategies and Tactics. Dennis L. Wilcox, Phillip H. Ault.,&Warren K. Agee. 原著)。台北:授學。
許藝靜(2001)。國軍形象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國軍協助救災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添漢(2013)。我國募兵制招募政策與作為檢視。國防雜誌,28(1),117-132。
陳文政(2011)。台灣在國防軍事的發展與民主進步黨的十年政綱。新世紀智庫論壇,55,11-13。
陳柏霖(2015年10月)。台灣募兵制度之形成契機與困境分析。中國政治學會 2015年年會暨東西方文明衝突下的政經多樣性與政經發展研討會,台北。
陳梁枝(2004)。中華民國解嚴後的文武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揚中(2013)。官僚病態認知與官僚社會化-Q方法論之個案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陳新民、戴政龍、蔡政廷(2002)。企業精神與國防組織再造,2016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2/1038。
普麟(2015)。從洪仲丘到「阿帕契打卡」:人治、潛規則與形式主義,才是國軍老是出包的主因,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77。
游美惠(2007)。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大龍(2003)。國軍部隊與駐地社區公共關係之探討-以聯勤土城彈藥分庫(營級部隊)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國防政策諮詢小組(編)(2014)。國防政策藍皮書第六號報告-新世代的軍人。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楊大民(2008)。國軍人才招募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軍校聯合招生電視廣告為例。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四維(2013年5月)。國軍軍事教育的結構性問題:文化失調的觀點。陸軍軍官學校八十九週年校慶基礎學術研討會,高雄。
鄒中慧(2001),軍聞報導與國軍形象─以青年日報 90.1.1 起改版為例。載於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95-127頁)。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監察院(編)(2009)。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編)(2013)。據審計部 100 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國防部推動實施募兵制,其規劃與執行工作如何?認有深入瞭解之必要乙案。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編)(2015)。志願士兵招募及留營成效未臻理想,國防部已展延募兵期程,並精進招募與留營作為,惟志願役人力遞減,影響國軍立即接戰及救災部隊與主要武器裝備兵力整備等情乙案。台北:監察院。
蔡松齡(1999)。公關趨勢。台北:遠流。
蔡采秀(譯)(1998)。傅柯(Foucault. Smart,Barry. 原著)。台北:巨流。
鄭佳芳(2012)。從蘋果日報入台前後看台灣報業的發展與影響。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鄭英豪(2007)。從軍事事務革新看「全募兵制」實施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學位,未出版,高雄。
蕭全政(1998)。企業家精神與新政府運動。政治科學論叢,9,363-384。
錢淑芬(2004)。軍民關係的社會學分析。載於軍事社會科學專題研究:九十三年專題研究彙編(41-80頁)。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錢淑芬、廖帝涵(2009)。軍隊的階級倫理如何框住人際互動:憲兵義務役士兵的軍事社會化經驗。復興崗學報,96,127-154。
鮑世瑋(1996)。軍事院校電視招生廣告之內容分析與效果檢驗:1988-1995。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龍冠海(編)(1971)。雲五社會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謝宗憲(2012)。國軍形象廣告研究:以影音廣告變形金剛為例。國防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韓曜庭(2010年5月)。國軍組織的再精進與調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觀察與分析。陸軍軍官學校八十六週年校慶基礎學術暨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高雄。
羅文輝(1986)。Q 方法的理論與應用。新聞學研究,37,45-71。
羅文輝、王慧馨、侯志欽(2007)。2004年台灣報紙總統選舉新聞之政治偏差。選舉研究,14(2),95-120。
蘇進強 等(1997)。軍隊與社會。台北:業強。
騷人(2015)。一個志願役退伍軍官的沈痛告白:國軍,為什麼大家都討厭你?,2016年5月22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182。

二、英文部分
Block, Jack (1961). The Q-sort method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psychiatric
research. Springfield, Illi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rown, Steven (1980). Political subjectivity: Application of Q method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Steven (1996). Q method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6(4), 561-567.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Routledge.
Capdevila, Rose, & Lisa Lazard (2008). ' Is it just me...? ': Q methodology and representing the marginal. Operant Subjectivity, 32, 70-84.
Dunnigan, James F., & Raymond M. Macedonia (1993). Getting it right: American military reforms after vietnam to the persian gulf and beyond. New York: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Fairclough, N. (2003).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Fang, Kai Hung (2011). Constructio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policy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Policy, 1(2), 1-45.
Jorgensen, M., & L. Phillips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Manuel Gottschick (2014). How do you judge the Q-method compared to discourse analysis? Retrieved August 20, 2016,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ost/How_do_you_judge_the_Q-method_compared_to_Discourse_Analysis
McKeown, Bruce & Dan Thomas (1988). Q methodology.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Nimmo, D., & R. L. Savage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Pacific Palisades,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Robbins, P. Stephen (1992).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Scobell, Andrew (2003). China's use of military force: Beyon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long mar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son, William (1935). Technique of factor analysis. Nature, 136, 297.
Stephenson, William (1953). The study of behavior: Q-Technique and its method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n, Milan Tung Wen (2002). The evolu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aiwan: From authoritarian government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lopment, 1(1), 105-126.
Tsai, Michael M. (2009). An assessment of Taiwan'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China Brief, 9(8), 10-12.
Wetherell, M., Taylor, S., & Yates, S. J. (Eds.) (2001).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A reader. London: Sage.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丁樹範(2002)。實施國防二法的意義與未來展望。國防政策評論,2(3),6-33。
2. 方鵬程(2004)。我國軍隊形象塑建之研究:公共關係取向的探討。復興崗學報,82,145-168。
3. 王千文(2008)。官僚體制中「服從」與「自主」矛盾現象之探討—韋伯觀點的詮釋。中國行政,80,101-127。
4. 王坤龍(1993)。Q方法之簡介。中國工商學報,15,287-298。
5. 王家英、孫同文(1996)。國族認同的解體與重構—台灣當前的主體經驗。政治科學論叢,7,321-354。
6. 汪子錫(2010)。負面新聞對國軍形象影響探析。國防雜誌,25(3),8-29。
7. 周明輝(2010)。實施募兵制對軍民關係之影響。國防雜誌,25(6),107-119。
8. 初亞民(2013)。解析八八水災報紙新聞報導中的國軍形象。復興崗學報,103, 53-82。
9. 洪陸訓(2002)。國防二法訂頒後的文武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20,44-61。
10. 洪勝堯(2014)。國軍人力持續精簡政策所衍生之問題研析。國會月刊,42(7), 43-57。
11. 孫同文、王家英(2005)。在台灣國族認同和中國國族認同之間一個Q方法論的補充。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9,123-161。
12. 張景台(2014)。我國現行募兵制度的探討。國會月刊,42(1),65-82。
13. 郭添漢(2013)。我國募兵制招募政策與作為檢視。國防雜誌,28(1),117-132。
14. 游美惠(2007)。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15. 蕭全政(1998)。企業家精神與新政府運動。政治科學論叢,9,36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