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AT(2014)。〈太陽花學運的新媒體影響力, 還是輸給了傳統媒體社會評論〉,《關鍵評論網》,上網日期2014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35105/。
Story公民的聲音團隊, O(2014)。《那時我在:公民聲音新北市》。台北:無限出版。
丁興華(2008)。《台灣報業經營創新策略之探討─ 以《蘋果日報》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小野、柯、范雲、余永寬、太陽花運動史料小組、學運參與者、林飛帆、林傳凱、邱毓斌、黃國昌、蔡培慧(2014)。《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台北:有鹿文化。
中央日報記者集體採訪(1990年3月22日)。〈請聽聽紀念堂廣場外的聲音〉。《中央日報》,第4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6)。〈學動‧運生:臺灣戰後學生運動回顧〉,取自:http://ios20.asdc.tw/about/
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連線報導(1990年3月18日)。〈大專院校社團理性聲援 雖接獲教育部勸阻緊急函令、校方表示難以禁止師生行動〉。《中國時報》,第3版。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2014年3月18日)。〈[捍衛民主120 新聞稿]服貿粗暴闖關 人民包圍立法院 〉,取自:https://dfactsa.wordpress.com/2014/03/18/%E6%8D%8D%E8%A1%9B%E6%B0%91%E4%B8%BB120-%E6%96%B0%E8%81%9E%E7%A8%BF%E6%9C%8D%E8%B2%BF%E7%B2%97%E6%9A%B4%E9%97%96%E9%97%9C-%E4%BA%BA%E6%B0%91%E5%8C%85%E5%9C%8D%E7%AB%8B%E6%B3%95%E9%99%A2/
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2014)。《天光:太陽花學運攝影集》。新北市: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
孔令信(2016)。〈318 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 iPad 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方家敏(2014年3月20日)。〈服貿16場公聽會? 民團:流於形式!〉,《台灣醒報》。取自: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0320-bTCx
王文萱、林嘉琪(2014年4月3日)。〈陳為廷嗆張慶忠:不要倒行逆施〉。《自由時報》,第A2版。
王文萱、郭安家(2014年4月5日)。〈小朋友︰謝謝為我們爭取民主〉。《自由時報》,第A8版。
王光慈、李順德、陳宛茜(2014年3月23日)。〈江揆與學生溝通失敗〉。《聯合報》,第A1版。
王冠仁、李承穎、周志豪(2014年3月30日)。〈「康乃馨」街頭呼喚:孩子回家吧 六千人反反服貿 部分民眾與反服貿學生互嗆 幸未衝突〉。《聯合報》,第A5版。
王美玉(1990年3月22日)。〈政府肯定學運動機和方式-邵玉銘指出:政府有誠意改革,也已誠懇回應學生要求,希望就此打住,以免節外生枝〉。《中國時報》,第4版。
王家俊(2014年3月23日)。〈「江教授」上身 勸學生離議場〉。《蘋果日報》,第A2版。
王嵩音(1997)。〈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1997年中華傳播學會」,台北縣深坑。
王銘義(1990年3月21日)。〈是否探視靜坐學生 接見請願代表 國大主席團引發議論〉。《中國時報》,第4版。
丘為君(2003)。《台灣學生運動:1949-1979》。台北:稻鄉出版社。
朱光弘(2010)。《網路直播下的抗爭運動-以野草莓運動為例》。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朱秀清、張豔梅(2005)。〈新聞娛樂化: 新的新聞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7(2):72-75。
行政院(102年08月01日 )。〈行政院洪仲丘案專案小組建議增訂軍事審判法第239條〉,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640196564EEE5864.
何旭初(2007)。〈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243-273。何明修(2010)。〈台灣社會運動的軌跡(1980-2010)〉,「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何明修(2017)。〈第三勢力與傘兵:比較台港站領運動後的選舉參與〉,《中國大陸研究》,60(1):59-86何明國(2008年11月11日)。〈府:持續溝通 讓學生尊嚴離開〉。《聯合報》,第A2版。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伽、郭承啓(1990)。《台北學運:1990 3.16-3.22》。台北:時報文化。
吳昇儒(2014年4月2日)。〈守夜送咖啡 志工溫暖太陽花〉。《自由時報》,第AA1版。
呂紹煒(1990年3月20日)。〈另一種聲音-蘇永欽教授對四大訴求提出看法-在場學生不以為然引發一場激辯〉。《中國時報》,第3版。
呂雅雯、盧鴻毅、侯心雅(2010)。〈再現貧窮:以電視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2:73-111。李元貞(2010)。〈開花結果和待完成的革命:回顧台灣婦運20 年〉,「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 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2:27-54。李承宇、陳智華、鄭光隆(2008年11月9日)。〈雨來風寒 自由廣場 爺找孫〉。《聯合報》,第A3版。
李明賢(2014年03月21日)。〈切割學運 兩院協商解僵局〉。《中國時報》,第A2版。
李明穎(2012)。〈網路潛水者的公民參與實踐之探索:以「野草莓運動」為例〉,《新聞學研究》,112:77-116。李易澄、章毓庭、林瑤瑄、鄭英龍、李欣樺、陳芝羚、楊易庭、滕佳宇、吳宛蓉、徐惠琬、蕭君容(2008, 11/14~11/21)。〈新生代的無聲吶喊─這一次,他們不會沉默〉,《政大大學報》,1426。
李杰穎, & 蔣淑貞(2005)。《以相思林之名--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史(1987--2005)》。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李欣芳、曾韋禎、王文萱、鄒景雯(2014年4月1日)。〈白狼號召今衝議場 在野轟馬 靠黑道保駕〉。《自由時報》,第A1版。
李青霖(1990年3月21日)。〈「不要牛步的政治革新,也不要激進的政治革新。」-清大有人反對示威〉。《聯合報》,第4版。
李青霖、黃宏璣、鄭文正(2008年11月11日)。〈各地串聯靜坐 周六台北會師〉。《聯合報》,第A2版。
李順德。(2008年11月8日)。〈薛香川被嗆「你是人嗎」〉。《聯合報》,第A5版。
李鴻典(2014.03.30)。〈黑潮多少?警政署:16時最多,11萬6000餘人〉,《NOW news 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4/03/30/1171207
沈育如、蔡容喬(2014年3月22日)。〈52所大學:政府快與學生對話〉。《聯合報》,第A4版。
沈育如、蔡容喬(2014年3月30日)。〈大雨中 4千白衫軍:還我國會〉。《聯合報》,第A5版。
阮俊達(2015)。〈社會運動中的族群想像──以反服貿原青論壇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1):157-186。卓亞雄(1990年3月20日)。〈學生靜坐 昨十餘人絕食--教授加入行列 南北各校響應 民眾捐助物資〉。《聯合報》,第1版。
卓亞雄、陳碧華、江中明、何振忠(1990年3月19日)。〈《靜坐日記》天安門期待?紀念堂翻版?-學生靜坐 強調和平 民主教室 今日開講〉。《聯合報》,第3版。
周宗禎(2008年11月24日)。〈成大學生對嗆-芒果脫光雖荒唐 凸顯野草莓離譜〉。《聯合報》,第A9版。
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如森(1990年3月20日)。〈流動攤販「趕集」 大發意外財 中正紀念堂 滿目瘡痍!-清潔員險與民眾發生衝突 所幸學生及時解圍〉。《聯合報》,第14版。
林志成(2014年3月28日)。〈六校長滅火 願扮對話中間人〉。《中國時報》,第A1版。
林佩怡、林思慧、唐筱恬、李明賢(2014年3月23日)。〈江揆滅火無效 馬今開記者會〉。《中國時報》,第A1版。
林河名(2014年3月21日)。〈重回關鍵卅秒 或許…解套契機〉。《聯合報》,第A6版。
林思平(2016)。〈新聞文化角力下的本土報紙閱聽人〉,《傳播研究與實踐》,6(2)。, 173-207林美娜(1990)。《憤怒的野百合》。台北:前衛。
林清祥(1990年3月21日)。〈學生抗爭舉止令人可佩 盼新聞工作人員到現場感受,他們是否被利用了嗎?〉。《自立晚報》,第6版。
林媛玲、陳威廷(2014年03月30日)。〈人潮太多 台大醫院捷運站過站不停(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30/369875/
林意玲(1990年3月19日)。〈「解散國大」動搖國本不可行〉。《中央日報》,第2版。
林新輝(2014年3月20日)。〈藍委:救國會尊嚴 鑰匙在王金平手上〉。《聯合報》,第A2版。
林照真(1990年3月19日)。〈十餘大專院校今起罷課或靜坐抗議-教部表示嚴重關切 促請教授疏導學生〉。《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1990年3月21日-a)。〈何時收場 靜坐行動應在何時結束 教授學生意見出現分歧〉。《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1990年3月21日-b)。〈譴責焚旗 王昭雄不同意焚旗作法 台下一學生鬧場起衝突〉。《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2011)。〈因為科技,新聞正處於改變的轉捩點上?〉,《傳播研究與實踐》,1(1):25-34。林照真(2015)。〈分析與批判傳統報紙在聚合現象中的角色:以台灣四大報紙集團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8):3-34。林嘉琪、陳宣瑜(2008年11月8日)。〈驅離學生 凸顯集遊法之惡〉。《自由時報》,第A3版。
林嘉琪、陳宣瑜、林毅璋、林相美、孟慶慈、徐夏蓮、郭芳綺(2008年11月9日)。〈風雨無阻 學生苦等政府回應〉。《自由時報》,第A3版。
林曉雲(2014年3月23日)。〈全家盟「以孩子們為榮」〉。《自由時報》,第A14版。
林曉雲(2014年4月1日)。〈學生遭清算? 立委促中立〉。《自由時報》,第A7版。
林曉雲(2014年4月3日)。〈給父母的一封信 學生:請相信我們…〉。《自由時報》,第A1版。
林曉雲、郭顏慧(2014年4月3日)。〈「整顆心都在學運」 輔大生休學反服貿 爸媽尊重選擇〉。《自由時報》,第A8版。
林聰舜(1990年3月21日)。〈學生創造了多元反對文化 學運自主性不與政黨掛勾,有助於發展多元反對文化〉。《自立晚報》,第6版。
林麗雲(2016)。〈太陽花運動中臺大新聞所學生在 [E 論壇] 的實踐〉,《傳播研究與實踐》,6(1):251-269。邱燕玲、吳岳修、施曉光、姜翔、吳仁捷、涂鉅旻(2014年4月2日)。〈白狼挑釁 學生無懼〉。《自由時報》,第A1版。
邱燕玲、林曉雲、胡清暉(2008年11月11日)。〈道歉?劉揆:挺兩天就過去了〉。《自由時報》,第A3版。
青年樂生聯盟(2016)。〈快樂‧樂生〉,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losheng/
〈要冷靜!要團結!要自制!--為當前政局作緊急之呼籲〉(1990年3月20日)。《中央日報》,第3版。
侯承旭、林孟婷、徐夏蓮、吳世聰(2008年11月17日)。〈高雄野草莓突襲嗆馬 警拉扯追逐〉。《自由時報》,第A3版。
施曉光(2014年3月23日)。〈佔據國會要求對話 府:不接受〉。《自由時報》,第A3版。
洪聖斐(2016)。〈民主赤字與公民運動-臺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革命之比較〉,《國際文化研究》,12(2):104-122突發中心(2014年3月22日)。〈收垃圾調物資 500志工當後盾〉。《蘋果日報》,第A6版。
突發中心(2014年3月25日)。〈血染街頭 依法驅離 手段粗暴〉。《蘋果日報》,第A1版。
突發中心(2014年3月26日)。〈「抗爭變園遊會」 學運內訌-鷹派不爽林飛帆太溫吞 另闢戰場〉。《蘋果日報》,第A6版。
突發中心(2014年4月4日)。〈撐17天累了 入夜剩3千人-帆廷訪「賤民」 笑納「不要造神」奚落〉。《蘋果日報》,第A6版。
胡之雯(1990年3月22日)。〈[君子不齒?] 運用年輕人熱忱達到意識目的 王建煊說:那是最不道德〉。《自立早報》,第5版。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傳播研究與實踐》,3(1):1-12。胡玉立(1990年3月21日)。〈建中同學返校上課-今天正午召開校內國是座南,下午改上「民主教育課」〉。《聯合報》,第3版。
胡欣男(2014年4月2日)。〈隔開雙方 不讓受傷 警:守護的是法律 不是學生〉。《中國時報》,第A3版。
胡宥心、黃驛淵(2014年4月4日)。〈學運內部現歧異?部分團體退出〉。《聯合報》,第A6版。
胡清暉(2014年4月5日)。〈蔣偉寧探視學生 低調未交談〉。《中國時報》,第A4版。
胡蕙寧(2014年3月30日)。〈海外台人接力 聲援330 捍衛台灣民主!17國、49城市響應〉。《自由時報》,第A14。
唐筱恬(2014年3月20日)。〈被攻佔的國會-抗爭變調…學生喝酒、匾額被踩〉。《中國時報》,第A3版。
徐正光、宋文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徐養齡(2014年4月11日)。〈向警方及社會道歉 交大校長:沒把學生教好〉。《中國時報》,第A8版。
晏山農(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台北:允晨文化。
晏明強、許敏溶(2014年4月5日)。〈辜嚴倬雲喊話「學生回家吧」〉。《蘋果日報》,第A6版。
秦鴻志(1990年3月21日)。〈反對國大濫權-高市中正文化中心 學運另一現場-四百餘名學生昨進行靜坐抗議 -現場發生兩起火爆場面,一名男子受學生保護逃過挨打〉。《聯合報》,第4版。
郝明義(2013年6月20日 )。〈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609379339096275
高雄訊(1990年3月21日)。〈各地學生響應靜坐 高雄理性進行 不罷課不絕食〉。《中央日報》,第3版。
專案組(2014年3月26日)。〈零下14℃ 正妹露屁聲援〉。《蘋果日報》,第A10版。
張立勳(2014年04月01日)。〈30里長:還我們寧靜生活〉。《中國時報》,第A4版。
張君豪、楊勝裕、吳詠平(2014年3月25日)。〈肉身擋警棍 尖叫倒地〉。《蘋果日報》,第A1版。
張昆山(1990年3月23日)。〈《大學生與李總統》直呼李登輝 總統不介意-毛高文:開始學生想表現,離開時態度轉好〉。《聯合報》,第3版。
張芳榮(1990年3月22日)。〈治安單位肯定學生熱情 擔心愛國行動變質〉。《自立早報》,第5版。
張芳榮、劉文淵(2014年03月21日)。〈學生痛斥:拒絕暴力-滋事份子混入 鞭炮炸人群〉。《蘋果日報》,第A8版。
張春華(1990年3月22日)。〈朝野立委促政府速作回應 -保持學運純潔不可成為政爭工具〉。《中國時報》,第5版。
張釔泠(2014年3月28日)。〈參加學運失聯蔡秋鳳心急找乾女兒〉。《自由時報》,第D2版。
張海潮(1990年3月22日)。〈[教授手記]尊重每個人意見 看學生代表總辭至收場民主過程〉。《自立晚報》,第6版。
張鈞凱(2012)。《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台大保釣與學生運動》。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張錦華(2014)。〈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 新公民, 新民主〉,《新社會政策》,香港專刊3:32-43。
戚宇賢(2015)。《你刪除了多少好友? 探討太陽花學運期間的臉書使用行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陳怡靜、彭顯鈞、林曉雲、謝文華、涂鉅旻(2014年3月21日)。〈街頭民主教室 教授輪流開講〉。《自由時報》,第A4版。
梁鴻彬(2008年12月8日)。〈千人和平遊行 野草莓學運落幕〉。《中國時報》,第A8版。
梁鴻彬、洪榮志、盧金足、林秀麗(2008年11月10日)。〈正名野草莓運動 學生今全島串聯〉。《中國時報》,第A5版。
連線報導(2008年11月17日)。〈擋學生發傳單 警「管制過當」〉。《蘋果日報》,第A8版。
連線報導(2014年3月27日)。〈瞎 邱毅指花為蕉 網友笑翻-鹿茸 香蕉 太陽餅 台灣新三寶〉。《蘋果日報》,第A6版。
連線報導(2014年3月30日)。〈哈佛博士 控警圍毆上銬-被拉進盾牌內壓制「已執法過當」〉。《蘋果日報》,第A12版。
郭安家(2014年4月4日)。〈王世堅嗆狼 變KUSO舞曲爆紅〉。《自由時報》,第A16版。
郭凱迪(2007)。《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郭凱迪(2010)。〈1990 年代以來的台灣學生運動發展〉,「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陳依玫(1990年3月20日)。〈李登輝策略:儘速、單純化-在大選投票前使情勢和緩 將民進黨與學生分開處理〉。《自立早報》,第2版。
陳育賢、盧金足、鮮明、洪榮志、李義、梁鴻彬(2008年11月11日)。〈野草莓越開越旺 全台逾百師生聲援〉。《中國時報》,第A5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0日)。〈[現場花絮]美聲女直播暴紅〉。《蘋果日報》,第A3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1日)。〈[現場花絮]研究生到戶外學民主〉。《蘋果日報》,第A7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6日)。〈[現場花絮]人人搶貼紙 爭相種草莓〉。《蘋果日報》,第A8版。
陳怡靜、黃以敬(2014年4月8日)。〈教長承諾 不會秋後算帳〉。《自由時報》,第A9版。
陳明珠(2002)。〈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台北縣深坑。
陳威廷(2014年3月24日)。〈校方喊話:別棄受教權〉。《蘋果日報》,第A4版。
陳宣瑜、胡清暉(2008年12月08日)。〈野草莓:馬上 民主倒退20年〉。《自由時報》,第A1版。
陳建宇(1990年3月22日)。〈廣場隱憂 有些老師「歡迎參加」有些老師「不准入內」-文大教授李復甸 擔心抗爭遭誤導-方孝鼎關心如何收場問題 盼闡平抗爭單純本質〉。《聯合報》,第3版。
陳洛薇、羅暐智(2008年11月9日)。〈府:和平理性訴求 都尊重〉。《中國時報》,第A4版。
陳婉琪、張恒豪、黃樹仁(2016)。〈網絡社會運動時代的來臨?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人際連帶與社群媒體因素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4):467-501。陳雅玫(2016)。〈學生臉書使用與政治參與:以太陽花學運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2(4):61-91。陳碧華(1990年3月19日)。〈學生表現理性平和 這樣很好-教育部安心 仍盼回校園〉。《聯合報》,第4版。
陳碧華、江中明(1990年3月22日)。〈校長師長 紛紛探望學生-有的表示慰問 有的勸導返家 有的加入支持〉。《聯合報》,第5版。
陳曉宜(2008年11月15日)。〈藍委籲教育部長 一起與學生靜坐〉。《自由時報》,第A6版。
彭琳淞(1990年3月18日)。〈賀德芬:告訴政府「民意在這裡」善盡知識份子批判角色〉。《自立晚報》,第5版。
彭琳淞(1990年3月20日)。〈[我們要改革不要慰問] 馬英九、黃昆輝遭學生「噓回去」〉。《自立晚報》,第5版。
彭顯鈞(2014年3月25日)。〈昨是今非-江曾投書「統治者不得濫權」〉。《自由時報》,第A2版。
曾允盈(2014 年 5 月 5 日)。〈傳統媒體失靈 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看雜誌》,取自: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5182。
曾建元(2007)。〈青春戰鬥曲-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事件之研究(1945-1955)〉,《台灣法律網》。取自:http://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parent_path=,1,4,&article_category_id=17&job_id=102759&article_id=43885。
曾韋禎、王文萱、蘇芳禾(2014年3月25日)。〈學生:暴力鎮壓 江歷史定位〉。《自由時報》,第A2版。
湯梅英(2009)。〈台灣人權教育發展的文化探究:特殊性與普世價值的對話〉,《教育學報》,37(1-2):29-56。湯雅雯(2008年11月10日)。〈網友吐槽:像野餐聯誼會〉。《聯合報》,第A4版。
湯雅雯、王宏舜(2008年11月10日)。〈野草莓學運 看熱鬧的比學生多〉。《聯合報》,第A4版。
湯雅雯、薛荷玉、李承宇(2008年11月11日)。〈教長探視 學生:你是誰--學生肯定部長「多溝通才能對話」500教授連署挺學運「行動實踐人權價值」〉。《聯合報》,第A2版。
黃以敬、邱燕玲(2014年3月24日)。〈攻占政院 黑島青魏揚帶頭〉。《自由時報》,第A3版。
楊可青(1990年3月19日)。〈台中地區反應-東海大學校長梅可望表示:罷課是自我傷害 不贊成-以靜坐理性溫和地表達意見 可以接受〉。《聯合報》,第4版。
楊秀菁(2005)。《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
楊宗澧(2008)。〈野草莓學運大事記〉,《司法改革雜誌》,69:70-70。
楊明峰(2014年04月05日)。〈遭絲襪勒頸 受害警:非造假〉。《中國時報》,第A4版。
楊桂華(2008年11月9日)。〈[現場花絮]找嘸孫 爺把生當孫罵〉。《蘋果日報》,第A8版。
楊桂華(2008年11月9日)。〈[現場花絮]傳溫情 送橘子熬薑湯〉。《蘋果日報》,第A8版。
楊國文、李欣芳(2014年4月10日)。〈李登輝拭淚:學生哪有罪〉。《自由時報》,第A2版。
楊國樞口述,《聯合報》專欄組整理(1990年3月23日)。〈[焦點評論] 期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學生靜坐抗議活動的觀察與省思〉。《聯合報》,第4版。
楊惠琪(2008年11月16日)。〈[現場花絮]嬤扛200粽 力挺野草莓〉。《蘋果日報》,第A8版。
楊舒媚(2014年04月11日)。〈堅持政院版 江揆態度強硬〉。《中國時報》,第A4版。
楊舒媚、唐筱恬(2014年3月25日)。〈政院遭破壞 修復費300萬〉。《中國時報》,第A2版。
楊意菁(2011)。從 [網友說] 新聞探討公眾角色在新聞報導的變化傳播研究與實踐, 1(1)。, 43-53楊毅、洪欣慈(2014年3月31日)。〈火爆 400白衫碰上黑潮〉。《中國時報》,第A4版。
葉榮鐘, 著(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市:晨星。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08日)。〈陳雲林事件代價大 450警民濺血〉。《蘋果日報》,第A1版。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12日-a)。〈野草莓學運 網路現反對聲浪〉。《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12日-b)。〈憤「拿國旗被捉」翁自焚〉。《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a)。〈反服貿多校串聯 警員po文:我們是對面的戰友〉。《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b)。〈佔國會算校外教學 師好屌〉。《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c)。〈警奧步霸廁 學生水瓶裝尿-物資湧到 各大醫院醫護排班支援〉。《蘋果日報》,第A8版。
綜合報導(2014年03月21日 )。〈王丹 吾爾開希 進議場力挺〉。《蘋果日報》,第A4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4日)。〈學生嗆聲 全國罷工罷課-一天損783億產值 資方:別弄垮國家〉。《蘋果日報》,第A4版。
綜合報導(2014年03月25日)。〈江揆辯「非血腥鎮壓」-教授痛斥:對孩子需要這樣嗎〉。《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7日)。〈全民蒐證 揪114件警施暴-《蘋果》找到破頭受害人「只靜坐未反抗」〉。《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9日)。〈「康乃馨」號召:孩子回家-反反服貿槓太陽花 今辦3活動〉。《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14年4月5日)。〈警換鎮暴裝傳驅離 3千人回防 虛驚〉。《蘋果日報》,第A6版。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臺大校史館(2010年6月24日)。〈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取自:http://www.lib.ntu.edu.tw/gallery/pdf/03-05-03_%E6%A0%A1%E5%8F%B2%E7%B4%80%E4%BA%8B.pdf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a)。〈林詩輝等決提臨時動議-籲請資深國代功成身退〉。《中央日報》,第2版。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b)。〈為抗議國大濫權 激烈行動使活動變質〉,《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c)。〈鋸旗桿燒國旗 毆打護旗民眾學生 民進黨員不法行徑遭致不滿 一經查出可依侮辱國旗、傷害罪追訴〉。《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0日)。〈關心靜坐抗議的學生們-李總統保證政府一定會加速改革 不排除與任何人做必要溝通的可能〉。《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1日)。〈[即席民主課] 詹老師義正辭嚴 消弭暴力於無形〉。《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3日)。〈賀德芬:堅持己見 不應該-尊重他人 相互妥協 才是真民主〉。《中央日報》,第A3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5)。《臺灣省人民團體暫行組織法》,取自: http://subtpg.tpg.gov.tw/og/q2.asp.
趙文慧(1990年3月23日)。〈學生靜坐抗議行動發展表〉。《中國時報》,第4版。
趙剛(2014)。〈風雨台灣的未來-對太陽花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5:263-284。
劉定綱編(2014)。《318佔領立法院》。台北市:奇異果文創。
劉屏、舒子榕(2014年3月31日)。〈AIT理事:學生占立院 非法〉。《中國時報》,第A2版。
樊嘉傑(1990年3月20日)。〈保護靜坐學生安全 兩黨議員齊表關懷-建請議長率員前往慰問〉。《中國時報》,第13版。
樊嘉傑(1990年3月23日)。〈學生追求民主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靜坐抗議一場、曝露教育失敗?-國旗被焚時、學生在那裡?意見不同時、噓聲四起!多位議員認為不當之處多矣〉。《中國時報》,第13版。
蔡永彬(2014年4月1日)。〈溝通平台 喬公信力名單〉。《蘋果日報》,第A2版。
蔡沛琪、李先鳳(2014年3月25日)。〈魏揚聲押庭 法院當庭放人〉。《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250005-1.aspx。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 或是 [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573-603。蔡雨真(2010)。《台灣民主學運的演變─以野百合學運和野草莓學運為中心》。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政欣、吳振福(1990年3月20日)。〈罷課抗爭 也有師生不認同 指民主改格須和平漸進 操之過急反而有害國家〉。《聯合報》,第4版。
蔡紀眉(2015年11月24日)。〈最新數據:台灣每天有1300萬人滑臉書〉。《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87/1333298-%E6%9C%80%E6%96%B0%E6%95%B8%E6%93%9A%EF%BC%9A%E5%8F%B0%E7%81%A3%E6%AF%8F%E5%A4%A9%E6%9C%891300%E8%90%AC%E4%BA%BA%E6%BB%91%E8%87%89%E6%9B%B8
蔡智銘、楊永盛(2014年4月5日)。〈搞社運滿身傷 陳為廷舅舅哽咽〉。《蘋果日報》,第A6版。
鄧丕雲(1993)。《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鄧育仁、孫式文(2001)。〈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67:87-112。鄭宇君、陳百齡(2016)。〈探索線上公眾即時參與網絡化社運-以臺灣 318 運動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117-150獨立媒體(2012-09-01)。〈你好大!我不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獨立媒體》,取自:http://www.twimi.net/detail.php?mid=1289。
蕭孟煊(2015)。《論述從空間到時間的爭奪-以新聞 E 論壇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論文,新北市。
蕭承訓(2008年11月10日)。〈警眷:抗議的學生 請你來執盾牌〉。《中國時報》,第A5版。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爲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45-85。蕭蘋(2004)。〈新聞專業中的性別政治: 媒介組織對女性記者及其報導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1:85-123。賴擁連(2015)。〈臺灣大學生與警察接觸經驗和影響警察信心程度之成因探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3:29-65。錢震宇(2008年11月9日)。〈北市:學生應守法 集會提申請〉。《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1990年3月21日)。〈《民意調查》絕食表達抗議 76%民眾不同意 -騷擾總統官邸、焚燒國旗 九成反對〉。《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記者(2014年3月24日)。〈昨晚7:30政院淪陷 二千學生攻進 二樓翻箱倒櫃 凌晨00:08府院鐵腕〉。《聯合報》,第A1版。
謝文華(2008年11月10日)。〈過來人看學運-任何政黨 都沒有能力動員學生〉。《自由時報》,第A7版。
謝文華、姜翔(2014年3月21日)。〈兩人踹破鐵門 栽贓學生?〉。《自由時報》,第A16版。
謝合勝(2010)。《線上共識動員研究─以2008年野草莓學生運動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鍾禎祥(2013年07月5日)。〈志願役整義務役玩出人命?鄉民齊聲要幫洪仲丘伸冤〉。《ETtoday 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05/236909.htm#ixzz40FjbQctS
鍾麗華(2014年4月3日)。〈江慰問員警 贈30萬元加菜金〉。《自由時報》,第A14版。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時報。
藍博洲(2015)。《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台北:印刻。
魏怡嘉、王文萱、王郁惠(2014年3月25日)。〈白袍天使 警盾前含淚救人〉。《自由時報》,第A4版。
嚴心妤(2014年4月4日)。〈學運界明星臉吳尊超帥der 打趴納豆+王偉忠XD〉。《自由時報》,第D3版。
蘇芳禾、陳彥廷、王文萱、曾韋禎、彭顯鈞(2014年3月19日)。〈要求立院逐條審查服貿 學生攻佔議場〉。《自由時報》,第A1版。
蘇芳禾、曾韋禎、吳亮儀、邱燕玲(2014年3月22日)。〈反服貿要遍地開花 學生提3聲明 堅守立院 擴大抗爭〉。《自由時報》,第A1版。
蘋果日報生活中心、政治中心(2008年11月09日)。〈百生雨中靜坐 「期待彩虹」〉。《蘋果日報》,第A8版。
Cathcart, R. S. (1972).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movements: Defining movements rhetoricall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cludes Communication Reports), 36(2), 82-88.
De Vreese, C. H. (2005). News framing: Theory and typology.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document design, 13(1), 51-62.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Gamson, W. A., & Lasch, K. E. (1981).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37.
Gil de Zúñiga, H., Jung, N., & Valenzuela, S. (2012). Social media use for news and individuals' social capital, civic engagemen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3), 319-336.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 M.-s. (2015). Occupy congress in Taiwan: Political opportunity, threat, and the Sunflower Movement.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5(1), 69-97.
Iyengar, S. 轉., 2006. (1994). 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önig, T. (2006). Frame analysis: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University of.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1), 103-122.
Simons, H. W. (1970). Requirements,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 theory of persuasion for social movem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6(1), 1-11.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 60-78.
Wolfsfeld, G. (1993). Introduction: Framing political conflict. Framing the Intifada: People and media,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