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3 08: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璽安
研究生(外文):Chen, Hsi-An
論文名稱:從野百合、野草莓到太陽花:學運中媒體框架的轉變
論文名稱(外文):From Wild Lily, Wild Strawberry to Sunflower: Media Framing of Three Student Movements
指導教授:黃淑鈴黃淑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Shuling
口試委員:王維菁戴瑜慧
口試委員(外文):Wang, Wei-ChingTai, Yu-Hui
口試日期:2017-07-20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學生運動媒體框架野百合學運野草莓學運太陽花學運
外文關鍵詞:Student MovementMedia FrameWild Lily MovementWild Strawberries MovementSunflower Mo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8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生運動的媒體框架之轉變,研究以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2008年的野草莓學運以及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之報導為研究對象,探討主流媒體報導學生運動時使用了何種框架,以及三個學運的媒體框架之異同。
  研究發現,主流媒體報導學生運動所使用的框架有「秩序」、「家長式作風」與「強調衝突」與「新聞娛樂化」等四個主框架,其中前三個框架在三個學生運動中皆很突出,反映臺灣社會在這二十四年來皆很重視社會秩序以及人倫秩序。然而仔細審視,亦可發現這些框架的詮釋亦有細微變化,特別是在家長式作風下,太陽花學運時期的社會文化比野百合時期更信任學生的思考能力與決定。而「新聞娛樂化」則是在在野草莓學運中浮現、至太陽花學運中相當突顯,反映了新聞報導逐漸以通俗新聞為取向,日趨注重報導的娛樂性以吸引閱聽眾的目光;此外,媒體的立場亦有強化的趨勢,不同媒體藉由不同的媒體包裹表達其鮮明之立場,框架競爭更激烈。
This thesis focus on media framing of three student movements in Taiwan: Wild Lily Movement of 1990, Wild Strawberries Movement of 2008 and Sunflower Movement of 2014.
Four main media frames of student movements are found: “Social Order,” “Paternalism,” “Conflict” and “Infotainment”. The first three frames are conspicuous in all of the three movements, reflecting that social harmony and Confucius ethics are highly valued in Taiwan. Nevertheless, there are also subtle changes under these three frames; in particular, the autonomy of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n the later movements. Another noticeable change is the trend towards “Infotainment,” which emerged as a major media frame in the Wild Lily movement and became a dominant one in the Sunflower movement. This shows that news media are increasingly driven by entertainment and profit-making. Besides, their viewpoints on student movements also become divergent, sometimes in opposite position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目的 1
第二節、臺灣學運簡述 2
第三節、問題意識與研究架構 9
第二章、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媒體框架 13
第二節、媒體框架的產生 15
第三節、媒體文本的框架分析 17
第四節、社會運動的框架 19
第五節、臺灣學運的研究與著作 20
第三章、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研究對象 24
第二節、樣本收集 25
第三節、分析方法 27
第四章、野百合學運之報導框架分析 29
第一節、野百合學運背景與過程(1990.3.16~1990.3.22) 29
第二節、野百合學運期間報導趨勢 32
第三節、野百合學運的新聞框架 33
第四節、綜合討論 54
第五章、野草莓學運之報導框架分析 59
第一節、野草莓學運背景與過程(2008.11.6~2008.12.7) 59
第二節、野草莓學運期間報導趨勢 63
第三節、野草莓學運的新聞框架 66
第四節、綜合討論 82
第六章、太陽花學運之報導框架分析 85
第一節、太陽花學運背景與過程(2014.3.18~2014.4.10) 85
第二節、太陽花學運期間報導趨勢 91
第三節、太陽花學運的新聞框架 93
第四節、綜合討論 130
第七章、結論 135
第一節、三個學運的媒體框架變化 135
第二節、媒體框架的變與不變 144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148
參考書目 150
Hong, AT(2014)。〈太陽花學運的新媒體影響力, 還是輸給了傳統媒體社會評論〉,《關鍵評論網》,上網日期2014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35105/。
Story公民的聲音團隊, O(2014)。《那時我在:公民聲音新北市》。台北:無限出版。
丁興華(2008)。《台灣報業經營創新策略之探討─ 以《蘋果日報》為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小野、柯、范雲、余永寬、太陽花運動史料小組、學運參與者、林飛帆、林傳凱、邱毓斌、黃國昌、蔡培慧(2014)。《從我們的眼睛看見島嶼天光:太陽花運動,我來,我看見》。台北:有鹿文化。
中央日報記者集體採訪(1990年3月22日)。〈請聽聽紀念堂廣場外的聲音〉。《中央日報》,第4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6)。〈學動‧運生:臺灣戰後學生運動回顧〉,取自:http://ios20.asdc.tw/about/
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連線報導(1990年3月18日)。〈大專院校社團理性聲援 雖接獲教育部勸阻緊急函令、校方表示難以禁止師生行動〉。《中國時報》,第3版。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2014年3月18日)。〈[捍衛民主120 新聞稿]服貿粗暴闖關 人民包圍立法院 〉,取自:https://dfactsa.wordpress.com/2014/03/18/%E6%8D%8D%E8%A1%9B%E6%B0%91%E4%B8%BB120-%E6%96%B0%E8%81%9E%E7%A8%BF%E6%9C%8D%E8%B2%BF%E7%B2%97%E6%9A%B4%E9%97%96%E9%97%9C-%E4%BA%BA%E6%B0%91%E5%8C%85%E5%9C%8D%E7%AB%8B%E6%B3%95%E9%99%A2/
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2014)。《天光:太陽花學運攝影集》。新北市:太陽花學運攝影集製作團隊。
孔令信(2016)。〈318 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 iPad 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
方家敏(2014年3月20日)。〈服貿16場公聽會? 民團:流於形式!〉,《台灣醒報》。取自:https://anntw.com/articles/20140320-bTCx
王文萱、林嘉琪(2014年4月3日)。〈陳為廷嗆張慶忠:不要倒行逆施〉。《自由時報》,第A2版。
王文萱、郭安家(2014年4月5日)。〈小朋友︰謝謝為我們爭取民主〉。《自由時報》,第A8版。
王光慈、李順德、陳宛茜(2014年3月23日)。〈江揆與學生溝通失敗〉。《聯合報》,第A1版。
王冠仁、李承穎、周志豪(2014年3月30日)。〈「康乃馨」街頭呼喚:孩子回家吧 六千人反反服貿 部分民眾與反服貿學生互嗆 幸未衝突〉。《聯合報》,第A5版。
王美玉(1990年3月22日)。〈政府肯定學運動機和方式-邵玉銘指出:政府有誠意改革,也已誠懇回應學生要求,希望就此打住,以免節外生枝〉。《中國時報》,第4版。
王家俊(2014年3月23日)。〈「江教授」上身 勸學生離議場〉。《蘋果日報》,第A2版。
王嵩音(1997)。〈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1997年中華傳播學會」,台北縣深坑。
王銘義(1990年3月21日)。〈是否探視靜坐學生 接見請願代表 國大主席團引發議論〉。《中國時報》,第4版。
丘為君(2003)。《台灣學生運動:1949-1979》。台北:稻鄉出版社。
朱光弘(2010)。《網路直播下的抗爭運動-以野草莓運動為例》。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朱秀清、張豔梅(2005)。〈新聞娛樂化: 新的新聞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7(2):72-75。
行政院(102年08月01日 )。〈行政院洪仲丘案專案小組建議增訂軍事審判法第239條〉,取自: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F8BAEBE9491FC830&s=640196564EEE5864.
何旭初(2007)。〈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243-273。
何明修(2010)。〈台灣社會運動的軌跡(1980-2010)〉,「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何明修(2017)。〈第三勢力與傘兵:比較台港站領運動後的選舉參與〉,《中國大陸研究》,60(1):59-86
何明國(2008年11月11日)。〈府:持續溝通 讓學生尊嚴離開〉。《聯合報》,第A2版。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伽、郭承啓(1990)。《台北學運:1990 3.16-3.22》。台北:時報文化。
吳昇儒(2014年4月2日)。〈守夜送咖啡 志工溫暖太陽花〉。《自由時報》,第AA1版。
呂紹煒(1990年3月20日)。〈另一種聲音-蘇永欽教授對四大訴求提出看法-在場學生不以為然引發一場激辯〉。《中國時報》,第3版。
呂雅雯、盧鴻毅、侯心雅(2010)。〈再現貧窮:以電視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2:73-111。
李元貞(2010)。〈開花結果和待完成的革命:回顧台灣婦運20 年〉,「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 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2:27-54。
李承宇、陳智華、鄭光隆(2008年11月9日)。〈雨來風寒 自由廣場 爺找孫〉。《聯合報》,第A3版。
李明賢(2014年03月21日)。〈切割學運 兩院協商解僵局〉。《中國時報》,第A2版。
李明穎(2012)。〈網路潛水者的公民參與實踐之探索:以「野草莓運動」為例〉,《新聞學研究》,112:77-116。
李易澄、章毓庭、林瑤瑄、鄭英龍、李欣樺、陳芝羚、楊易庭、滕佳宇、吳宛蓉、徐惠琬、蕭君容(2008, 11/14~11/21)。〈新生代的無聲吶喊─這一次,他們不會沉默〉,《政大大學報》,1426。
李杰穎, & 蔣淑貞(2005)。《以相思林之名--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史(1987--2005)》。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欣芳、曾韋禎、王文萱、鄒景雯(2014年4月1日)。〈白狼號召今衝議場 在野轟馬 靠黑道保駕〉。《自由時報》,第A1版。
李青霖(1990年3月21日)。〈「不要牛步的政治革新,也不要激進的政治革新。」-清大有人反對示威〉。《聯合報》,第4版。
李青霖、黃宏璣、鄭文正(2008年11月11日)。〈各地串聯靜坐 周六台北會師〉。《聯合報》,第A2版。
李順德。(2008年11月8日)。〈薛香川被嗆「你是人嗎」〉。《聯合報》,第A5版。
李鴻典(2014.03.30)。〈黑潮多少?警政署:16時最多,11萬6000餘人〉,《NOW news 今日新聞》,取自:http://www.nownews.com/n/2014/03/30/1171207
沈育如、蔡容喬(2014年3月22日)。〈52所大學:政府快與學生對話〉。《聯合報》,第A4版。
沈育如、蔡容喬(2014年3月30日)。〈大雨中 4千白衫軍:還我國會〉。《聯合報》,第A5版。
阮俊達(2015)。〈社會運動中的族群想像──以反服貿原青論壇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1):157-186。
卓亞雄(1990年3月20日)。〈學生靜坐 昨十餘人絕食--教授加入行列 南北各校響應 民眾捐助物資〉。《聯合報》,第1版。
卓亞雄、陳碧華、江中明、何振忠(1990年3月19日)。〈《靜坐日記》天安門期待?紀念堂翻版?-學生靜坐 強調和平 民主教室 今日開講〉。《聯合報》,第3版。
周宗禎(2008年11月24日)。〈成大學生對嗆-芒果脫光雖荒唐 凸顯野草莓離譜〉。《聯合報》,第A9版。
林仁傑(2004)。《一段跨時代的故事:台灣學生運動史研究(1920-1994)》。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如森(1990年3月20日)。〈流動攤販「趕集」 大發意外財 中正紀念堂 滿目瘡痍!-清潔員險與民眾發生衝突 所幸學生及時解圍〉。《聯合報》,第14版。
林志成(2014年3月28日)。〈六校長滅火 願扮對話中間人〉。《中國時報》,第A1版。
林佩怡、林思慧、唐筱恬、李明賢(2014年3月23日)。〈江揆滅火無效 馬今開記者會〉。《中國時報》,第A1版。
林河名(2014年3月21日)。〈重回關鍵卅秒 或許…解套契機〉。《聯合報》,第A6版。
林思平(2016)。〈新聞文化角力下的本土報紙閱聽人〉,《傳播研究與實踐》,6(2)。, 173-207
林美娜(1990)。《憤怒的野百合》。台北:前衛。
林清祥(1990年3月21日)。〈學生抗爭舉止令人可佩 盼新聞工作人員到現場感受,他們是否被利用了嗎?〉。《自立晚報》,第6版。
林媛玲、陳威廷(2014年03月30日)。〈人潮太多 台大醫院捷運站過站不停(即時新聞)〉,《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330/369875/
林意玲(1990年3月19日)。〈「解散國大」動搖國本不可行〉。《中央日報》,第2版。
林新輝(2014年3月20日)。〈藍委:救國會尊嚴 鑰匙在王金平手上〉。《聯合報》,第A2版。
林照真(1990年3月19日)。〈十餘大專院校今起罷課或靜坐抗議-教部表示嚴重關切 促請教授疏導學生〉。《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1990年3月21日-a)。〈何時收場 靜坐行動應在何時結束 教授學生意見出現分歧〉。《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1990年3月21日-b)。〈譴責焚旗 王昭雄不同意焚旗作法 台下一學生鬧場起衝突〉。《中國時報》,第4版。
林照真(2011)。〈因為科技,新聞正處於改變的轉捩點上?〉,《傳播研究與實踐》,1(1):25-34。
林照真(2015)。〈分析與批判傳統報紙在聚合現象中的角色:以台灣四大報紙集團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8):3-34。
林嘉琪、陳宣瑜(2008年11月8日)。〈驅離學生 凸顯集遊法之惡〉。《自由時報》,第A3版。
林嘉琪、陳宣瑜、林毅璋、林相美、孟慶慈、徐夏蓮、郭芳綺(2008年11月9日)。〈風雨無阻 學生苦等政府回應〉。《自由時報》,第A3版。
林曉雲(2014年3月23日)。〈全家盟「以孩子們為榮」〉。《自由時報》,第A14版。
林曉雲(2014年4月1日)。〈學生遭清算? 立委促中立〉。《自由時報》,第A7版。
林曉雲(2014年4月3日)。〈給父母的一封信 學生:請相信我們…〉。《自由時報》,第A1版。
林曉雲、郭顏慧(2014年4月3日)。〈「整顆心都在學運」 輔大生休學反服貿 爸媽尊重選擇〉。《自由時報》,第A8版。
林聰舜(1990年3月21日)。〈學生創造了多元反對文化 學運自主性不與政黨掛勾,有助於發展多元反對文化〉。《自立晚報》,第6版。
林麗雲(2016)。〈太陽花運動中臺大新聞所學生在 [E 論壇] 的實踐〉,《傳播研究與實踐》,6(1):251-269。
邱燕玲、吳岳修、施曉光、姜翔、吳仁捷、涂鉅旻(2014年4月2日)。〈白狼挑釁 學生無懼〉。《自由時報》,第A1版。
邱燕玲、林曉雲、胡清暉(2008年11月11日)。〈道歉?劉揆:挺兩天就過去了〉。《自由時報》,第A3版。
青年樂生聯盟(2016)。〈快樂‧樂生〉,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losheng/
〈要冷靜!要團結!要自制!--為當前政局作緊急之呼籲〉(1990年3月20日)。《中央日報》,第3版。
侯承旭、林孟婷、徐夏蓮、吳世聰(2008年11月17日)。〈高雄野草莓突襲嗆馬 警拉扯追逐〉。《自由時報》,第A3版。
施曉光(2014年3月23日)。〈佔據國會要求對話 府:不接受〉。《自由時報》,第A3版。
洪聖斐(2016)。〈民主赤字與公民運動-臺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革命之比較〉,《國際文化研究》,12(2):104-122
突發中心(2014年3月22日)。〈收垃圾調物資 500志工當後盾〉。《蘋果日報》,第A6版。
突發中心(2014年3月25日)。〈血染街頭 依法驅離 手段粗暴〉。《蘋果日報》,第A1版。
突發中心(2014年3月26日)。〈「抗爭變園遊會」 學運內訌-鷹派不爽林飛帆太溫吞 另闢戰場〉。《蘋果日報》,第A6版。
突發中心(2014年4月4日)。〈撐17天累了 入夜剩3千人-帆廷訪「賤民」 笑納「不要造神」奚落〉。《蘋果日報》,第A6版。
胡之雯(1990年3月22日)。〈[君子不齒?] 運用年輕人熱忱達到意識目的 王建煊說:那是最不道德〉。《自立早報》,第5版。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傳播研究與實踐》,3(1):1-12。
胡玉立(1990年3月21日)。〈建中同學返校上課-今天正午召開校內國是座南,下午改上「民主教育課」〉。《聯合報》,第3版。
胡欣男(2014年4月2日)。〈隔開雙方 不讓受傷 警:守護的是法律 不是學生〉。《中國時報》,第A3版。
胡宥心、黃驛淵(2014年4月4日)。〈學運內部現歧異?部分團體退出〉。《聯合報》,第A6版。
胡清暉(2014年4月5日)。〈蔣偉寧探視學生 低調未交談〉。《中國時報》,第A4版。
胡蕙寧(2014年3月30日)。〈海外台人接力 聲援330 捍衛台灣民主!17國、49城市響應〉。《自由時報》,第A14。
唐筱恬(2014年3月20日)。〈被攻佔的國會-抗爭變調…學生喝酒、匾額被踩〉。《中國時報》,第A3版。
徐正光、宋文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徐養齡(2014年4月11日)。〈向警方及社會道歉 交大校長:沒把學生教好〉。《中國時報》,第A8版。
晏山農(2015)。《這不是太陽花學運:318運動全記錄》。台北:允晨文化。
晏明強、許敏溶(2014年4月5日)。〈辜嚴倬雲喊話「學生回家吧」〉。《蘋果日報》,第A6版。
秦鴻志(1990年3月21日)。〈反對國大濫權-高市中正文化中心 學運另一現場-四百餘名學生昨進行靜坐抗議 -現場發生兩起火爆場面,一名男子受學生保護逃過挨打〉。《聯合報》,第4版。
郝明義(2013年6月20日 )。〈我們剩不到二十四小時了〉,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rexhow.dna/posts/609379339096275
高雄訊(1990年3月21日)。〈各地學生響應靜坐 高雄理性進行 不罷課不絕食〉。《中央日報》,第3版。
專案組(2014年3月26日)。〈零下14℃ 正妹露屁聲援〉。《蘋果日報》,第A10版。
張立勳(2014年04月01日)。〈30里長:還我們寧靜生活〉。《中國時報》,第A4版。
張君豪、楊勝裕、吳詠平(2014年3月25日)。〈肉身擋警棍 尖叫倒地〉。《蘋果日報》,第A1版。
張昆山(1990年3月23日)。〈《大學生與李總統》直呼李登輝 總統不介意-毛高文:開始學生想表現,離開時態度轉好〉。《聯合報》,第3版。
張芳榮(1990年3月22日)。〈治安單位肯定學生熱情 擔心愛國行動變質〉。《自立早報》,第5版。
張芳榮、劉文淵(2014年03月21日)。〈學生痛斥:拒絕暴力-滋事份子混入 鞭炮炸人群〉。《蘋果日報》,第A8版。
張春華(1990年3月22日)。〈朝野立委促政府速作回應 -保持學運純潔不可成為政爭工具〉。《中國時報》,第5版。
張釔泠(2014年3月28日)。〈參加學運失聯蔡秋鳳心急找乾女兒〉。《自由時報》,第D2版。
張海潮(1990年3月22日)。〈[教授手記]尊重每個人意見 看學生代表總辭至收場民主過程〉。《自立晚報》,第6版。
張鈞凱(2012)。《世代與時代:1970年代台大保釣與學生運動》。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錦華(2014)。〈從太陽花運動談新媒體, 新公民, 新民主〉,《新社會政策》,香港專刊3:32-43。
戚宇賢(2015)。《你刪除了多少好友? 探討太陽花學運期間的臉書使用行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怡靜、彭顯鈞、林曉雲、謝文華、涂鉅旻(2014年3月21日)。〈街頭民主教室 教授輪流開講〉。《自由時報》,第A4版。
梁鴻彬(2008年12月8日)。〈千人和平遊行 野草莓學運落幕〉。《中國時報》,第A8版。
梁鴻彬、洪榮志、盧金足、林秀麗(2008年11月10日)。〈正名野草莓運動 學生今全島串聯〉。《中國時報》,第A5版。
連線報導(2008年11月17日)。〈擋學生發傳單 警「管制過當」〉。《蘋果日報》,第A8版。
連線報導(2014年3月27日)。〈瞎 邱毅指花為蕉 網友笑翻-鹿茸 香蕉 太陽餅 台灣新三寶〉。《蘋果日報》,第A6版。
連線報導(2014年3月30日)。〈哈佛博士 控警圍毆上銬-被拉進盾牌內壓制「已執法過當」〉。《蘋果日報》,第A12版。
郭安家(2014年4月4日)。〈王世堅嗆狼 變KUSO舞曲爆紅〉。《自由時報》,第A16版。
郭凱迪(2007)。《學生運動與臺灣自由民主發展之研究(1981-1992)》。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郭凱迪(2010)。〈1990 年代以來的台灣學生運動發展〉,「回顧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台北。
陳依玫(1990年3月20日)。〈李登輝策略:儘速、單純化-在大選投票前使情勢和緩 將民進黨與學生分開處理〉。《自立早報》,第2版。
陳育賢、盧金足、鮮明、洪榮志、李義、梁鴻彬(2008年11月11日)。〈野草莓越開越旺 全台逾百師生聲援〉。《中國時報》,第A5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0日)。〈[現場花絮]美聲女直播暴紅〉。《蘋果日報》,第A3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1日)。〈[現場花絮]研究生到戶外學民主〉。《蘋果日報》,第A7版。
陳怡靜(2008年11月16日)。〈[現場花絮]人人搶貼紙 爭相種草莓〉。《蘋果日報》,第A8版。
陳怡靜、黃以敬(2014年4月8日)。〈教長承諾 不會秋後算帳〉。《自由時報》,第A9版。
陳明珠(2002)。〈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台北縣深坑。
陳威廷(2014年3月24日)。〈校方喊話:別棄受教權〉。《蘋果日報》,第A4版。
陳宣瑜、胡清暉(2008年12月08日)。〈野草莓:馬上 民主倒退20年〉。《自由時報》,第A1版。
陳建宇(1990年3月22日)。〈廣場隱憂 有些老師「歡迎參加」有些老師「不准入內」-文大教授李復甸 擔心抗爭遭誤導-方孝鼎關心如何收場問題 盼闡平抗爭單純本質〉。《聯合報》,第3版。
陳洛薇、羅暐智(2008年11月9日)。〈府:和平理性訴求 都尊重〉。《中國時報》,第A4版。
陳婉琪、張恒豪、黃樹仁(2016)。〈網絡社會運動時代的來臨?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人際連帶與社群媒體因素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4):467-501。
陳雅玫(2016)。〈學生臉書使用與政治參與:以太陽花學運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2(4):61-91。
陳碧華(1990年3月19日)。〈學生表現理性平和 這樣很好-教育部安心 仍盼回校園〉。《聯合報》,第4版。
陳碧華、江中明(1990年3月22日)。〈校長師長 紛紛探望學生-有的表示慰問 有的勸導返家 有的加入支持〉。《聯合報》,第5版。
陳曉宜(2008年11月15日)。〈藍委籲教育部長 一起與學生靜坐〉。《自由時報》,第A6版。
彭琳淞(1990年3月18日)。〈賀德芬:告訴政府「民意在這裡」善盡知識份子批判角色〉。《自立晚報》,第5版。
彭琳淞(1990年3月20日)。〈[我們要改革不要慰問] 馬英九、黃昆輝遭學生「噓回去」〉。《自立晚報》,第5版。
彭顯鈞(2014年3月25日)。〈昨是今非-江曾投書「統治者不得濫權」〉。《自由時報》,第A2版。
曾允盈(2014 年 5 月 5 日)。〈傳統媒體失靈 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看雜誌》,取自: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5182。
曾建元(2007)。〈青春戰鬥曲-戰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事件之研究(1945-1955)〉,《台灣法律網》。取自:http://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parent_path=,1,4,&article_category_id=17&job_id=102759&article_id=43885。
曾韋禎、王文萱、蘇芳禾(2014年3月25日)。〈學生:暴力鎮壓 江歷史定位〉。《自由時報》,第A2版。
湯梅英(2009)。〈台灣人權教育發展的文化探究:特殊性與普世價值的對話〉,《教育學報》,37(1-2):29-56。
湯雅雯(2008年11月10日)。〈網友吐槽:像野餐聯誼會〉。《聯合報》,第A4版。
湯雅雯、王宏舜(2008年11月10日)。〈野草莓學運 看熱鬧的比學生多〉。《聯合報》,第A4版。
湯雅雯、薛荷玉、李承宇(2008年11月11日)。〈教長探視 學生:你是誰--學生肯定部長「多溝通才能對話」500教授連署挺學運「行動實踐人權價值」〉。《聯合報》,第A2版。
黃以敬、邱燕玲(2014年3月24日)。〈攻占政院 黑島青魏揚帶頭〉。《自由時報》,第A3版。
楊可青(1990年3月19日)。〈台中地區反應-東海大學校長梅可望表示:罷課是自我傷害 不贊成-以靜坐理性溫和地表達意見 可以接受〉。《聯合報》,第4版。
楊秀菁(2005)。《臺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台北:稻鄉出版社。
楊宗澧(2008)。〈野草莓學運大事記〉,《司法改革雜誌》,69:70-70。
楊明峰(2014年04月05日)。〈遭絲襪勒頸 受害警:非造假〉。《中國時報》,第A4版。
楊桂華(2008年11月9日)。〈[現場花絮]找嘸孫 爺把生當孫罵〉。《蘋果日報》,第A8版。
楊桂華(2008年11月9日)。〈[現場花絮]傳溫情 送橘子熬薑湯〉。《蘋果日報》,第A8版。
楊國文、李欣芳(2014年4月10日)。〈李登輝拭淚:學生哪有罪〉。《自由時報》,第A2版。
楊國樞口述,《聯合報》專欄組整理(1990年3月23日)。〈[焦點評論] 期望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學生靜坐抗議活動的觀察與省思〉。《聯合報》,第4版。
楊惠琪(2008年11月16日)。〈[現場花絮]嬤扛200粽 力挺野草莓〉。《蘋果日報》,第A8版。
楊舒媚(2014年04月11日)。〈堅持政院版 江揆態度強硬〉。《中國時報》,第A4版。
楊舒媚、唐筱恬(2014年3月25日)。〈政院遭破壞 修復費300萬〉。《中國時報》,第A2版。
楊意菁(2011)。從 [網友說] 新聞探討公眾角色在新聞報導的變化傳播研究與實踐, 1(1)。, 43-53
楊毅、洪欣慈(2014年3月31日)。〈火爆 400白衫碰上黑潮〉。《中國時報》,第A4版。
葉榮鐘, 著(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台中市:晨星。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08日)。〈陳雲林事件代價大 450警民濺血〉。《蘋果日報》,第A1版。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12日-a)。〈野草莓學運 網路現反對聲浪〉。《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08年11月12日-b)。〈憤「拿國旗被捉」翁自焚〉。《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a)。〈反服貿多校串聯 警員po文:我們是對面的戰友〉。《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b)。〈佔國會算校外教學 師好屌〉。《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0日-c)。〈警奧步霸廁 學生水瓶裝尿-物資湧到 各大醫院醫護排班支援〉。《蘋果日報》,第A8版。
綜合報導(2014年03月21日 )。〈王丹 吾爾開希 進議場力挺〉。《蘋果日報》,第A4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4日)。〈學生嗆聲 全國罷工罷課-一天損783億產值 資方:別弄垮國家〉。《蘋果日報》,第A4版。
綜合報導(2014年03月25日)。〈江揆辯「非血腥鎮壓」-教授痛斥:對孩子需要這樣嗎〉。《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7日)。〈全民蒐證 揪114件警施暴-《蘋果》找到破頭受害人「只靜坐未反抗」〉。《蘋果日報》,第A2版。
綜合報導(2014年3月29日)。〈「康乃馨」號召:孩子回家-反反服貿槓太陽花 今辦3活動〉。《蘋果日報》,第A10版。
綜合報導(2014年4月5日)。〈警換鎮暴裝傳驅離 3千人回防 虛驚〉。《蘋果日報》,第A6版。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臺大校史館(2010年6月24日)。〈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取自:http://www.lib.ntu.edu.tw/gallery/pdf/03-05-03_%E6%A0%A1%E5%8F%B2%E7%B4%80%E4%BA%8B.pdf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a)。〈林詩輝等決提臨時動議-籲請資深國代功成身退〉。《中央日報》,第2版。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b)。〈為抗議國大濫權 激烈行動使活動變質〉,《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19日-c)。〈鋸旗桿燒國旗 毆打護旗民眾學生 民進黨員不法行徑遭致不滿 一經查出可依侮辱國旗、傷害罪追訴〉。《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0日)。〈關心靜坐抗議的學生們-李總統保證政府一定會加速改革 不排除與任何人做必要溝通的可能〉。《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1日)。〈[即席民主課] 詹老師義正辭嚴 消弭暴力於無形〉。《中央日報》,第3版。
臺北訊(1990年3月23日)。〈賀德芬:堅持己見 不應該-尊重他人 相互妥協 才是真民主〉。《中央日報》,第A3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5)。《臺灣省人民團體暫行組織法》,取自: http://subtpg.tpg.gov.tw/og/q2.asp.
趙文慧(1990年3月23日)。〈學生靜坐抗議行動發展表〉。《中國時報》,第4版。
趙剛(2014)。〈風雨台灣的未來-對太陽花運動的觀察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5:263-284。
劉定綱編(2014)。《318佔領立法院》。台北市:奇異果文創。
劉屏、舒子榕(2014年3月31日)。〈AIT理事:學生占立院 非法〉。《中國時報》,第A2版。
樊嘉傑(1990年3月20日)。〈保護靜坐學生安全 兩黨議員齊表關懷-建請議長率員前往慰問〉。《中國時報》,第13版。
樊嘉傑(1990年3月23日)。〈學生追求民主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靜坐抗議一場、曝露教育失敗?-國旗被焚時、學生在那裡?意見不同時、噓聲四起!多位議員認為不當之處多矣〉。《中國時報》,第13版。
蔡永彬(2014年4月1日)。〈溝通平台 喬公信力名單〉。《蘋果日報》,第A2版。
蔡沛琪、李先鳳(2014年3月25日)。〈魏揚聲押庭 法院當庭放人〉。《中央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250005-1.aspx。
蔡佳泓、陳陸輝(2015)。〈[中國因素] 或是 [公民不服從]?從定群追蹤樣本探討太陽花學運之民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4):573-603。
蔡雨真(2010)。《台灣民主學運的演變─以野百合學運和野草莓學運為中心》。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政欣、吳振福(1990年3月20日)。〈罷課抗爭 也有師生不認同 指民主改格須和平漸進 操之過急反而有害國家〉。《聯合報》,第4版。
蔡紀眉(2015年11月24日)。〈最新數據:台灣每天有1300萬人滑臉書〉。《聯合報》,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87/1333298-%E6%9C%80%E6%96%B0%E6%95%B8%E6%93%9A%EF%BC%9A%E5%8F%B0%E7%81%A3%E6%AF%8F%E5%A4%A9%E6%9C%891300%E8%90%AC%E4%BA%BA%E6%BB%91%E8%87%89%E6%9B%B8
蔡智銘、楊永盛(2014年4月5日)。〈搞社運滿身傷 陳為廷舅舅哽咽〉。《蘋果日報》,第A6版。
鄧丕雲(1993)。《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鄧育仁、孫式文(2001)。〈隱喻框架:台灣政治新聞裡的路途隱喻〉,《新聞學研究》,67:87-112。
鄭宇君、陳百齡(2016)。〈探索線上公眾即時參與網絡化社運-以臺灣 318 運動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117-150
獨立媒體(2012-09-01)。〈你好大!我不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獨立媒體》,取自:http://www.twimi.net/detail.php?mid=1289。
蕭孟煊(2015)。《論述從空間到時間的爭奪-以新聞 E 論壇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論文,新北市。
蕭承訓(2008年11月10日)。〈警眷:抗議的學生 請你來執盾牌〉。《中國時報》,第A5版。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爲個案研究〉,《臺灣民主季刊》,8(3):45-85。
蕭蘋(2004)。〈新聞專業中的性別政治: 媒介組織對女性記者及其報導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1:85-123。
賴擁連(2015)。〈臺灣大學生與警察接觸經驗和影響警察信心程度之成因探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3:29-65。
錢震宇(2008年11月9日)。〈北市:學生應守法 集會提申請〉。《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1990年3月21日)。〈《民意調查》絕食表達抗議 76%民眾不同意 -騷擾總統官邸、焚燒國旗 九成反對〉。《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記者(2014年3月24日)。〈昨晚7:30政院淪陷 二千學生攻進 二樓翻箱倒櫃 凌晨00:08府院鐵腕〉。《聯合報》,第A1版。
謝文華(2008年11月10日)。〈過來人看學運-任何政黨 都沒有能力動員學生〉。《自由時報》,第A7版。
謝文華、姜翔(2014年3月21日)。〈兩人踹破鐵門 栽贓學生?〉。《自由時報》,第A16版。
謝合勝(2010)。《線上共識動員研究─以2008年野草莓學生運動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鍾禎祥(2013年07月5日)。〈志願役整義務役玩出人命?鄉民齊聲要幫洪仲丘伸冤〉。《ETtoday 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705/236909.htm#ixzz40FjbQctS
鍾麗華(2014年4月3日)。〈江慰問員警 贈30萬元加菜金〉。《自由時報》,第A14版。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時報。
藍博洲(2015)。《台灣學運報告:1945-1949》。台北:印刻。
魏怡嘉、王文萱、王郁惠(2014年3月25日)。〈白袍天使 警盾前含淚救人〉。《自由時報》,第A4版。
嚴心妤(2014年4月4日)。〈學運界明星臉吳尊超帥der 打趴納豆+王偉忠XD〉。《自由時報》,第D3版。
蘇芳禾、陳彥廷、王文萱、曾韋禎、彭顯鈞(2014年3月19日)。〈要求立院逐條審查服貿 學生攻佔議場〉。《自由時報》,第A1版。
蘇芳禾、曾韋禎、吳亮儀、邱燕玲(2014年3月22日)。〈反服貿要遍地開花 學生提3聲明 堅守立院 擴大抗爭〉。《自由時報》,第A1版。
蘋果日報生活中心、政治中心(2008年11月09日)。〈百生雨中靜坐 「期待彩虹」〉。《蘋果日報》,第A8版。
Cathcart, R. S. (1972). 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movements: Defining movements rhetoricall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cludes Communication Reports), 36(2), 82-88.
De Vreese, C. H. (2005). News framing: Theory and typology. Information design journal+ document design, 13(1), 51-62.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51-58.
Gamson, W. A., & Lasch, K. E. (1981).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37.
Gil de Zúñiga, H., Jung, N., & Valenzuela, S. (2012). Social media use for news and individuals' social capital, civic engagement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7(3), 319-336.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 M.-s. (2015). Occupy congress in Taiwan: Political opportunity, threat, and the Sunflower Movement.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15(1), 69-97.
Iyengar, S. 轉., 2006. (1994). 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önig, T. (2006). Frame analysis: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University of.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1), 103-122.
Simons, H. W. (1970). Requirements,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A theory of persuasion for social moveme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6(1), 1-11.
Van Gorp, B. (2007). 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 Bring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 60-78.
Wolfsfeld, G. (1993). Introduction: Framing political conflict. Framing the Intifada: People and media, 3-16.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孔令信(2016)。〈318 學運帶動的媒體革命-夾腳拖與 iPad 網路直播模式的反思〉,《傳播研究與實踐》,6(1):229-250
2. 何旭初(2007)。〈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中華傳播學刊》,11:243-273。
3. 何明修(2017)。〈第三勢力與傘兵:比較台港站領運動後的選舉參與〉,《中國大陸研究》,60(1):59-86
4. 呂雅雯、盧鴻毅、侯心雅(2010)。〈再現貧窮:以電視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02:73-111。
5.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 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2:27-54。
6. 李明穎(2012)。〈網路潛水者的公民參與實踐之探索:以「野草莓運動」為例〉,《新聞學研究》,112:77-116。
7. 阮俊達(2015)。〈社會運動中的族群想像──以反服貿原青論壇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1):157-186。
8. 林思平(2016)。〈新聞文化角力下的本土報紙閱聽人〉,《傳播研究與實踐》,6(2)。, 173-207
9. 林照真(2011)。〈因為科技,新聞正處於改變的轉捩點上?〉,《傳播研究與實踐》,1(1):25-34。
10. 林照真(2015)。〈分析與批判傳統報紙在聚合現象中的角色:以台灣四大報紙集團為例〉,《中華傳播學刊》,(28):3-34。
11. 林麗雲(2016)。〈太陽花運動中臺大新聞所學生在 [E 論壇] 的實踐〉,《傳播研究與實踐》,6(1):251-269。
12. 洪聖斐(2016)。〈民主赤字與公民運動-臺灣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革命之比較〉,《國際文化研究》,12(2):104-122
13. 胡元輝(2013)。〈追求真實與公眾信賴-新傳播科技所沒有改變的命題〉,《傳播研究與實踐》,3(1):1-12。
14. 陳婉琪、張恒豪、黃樹仁(2016)。〈網絡社會運動時代的來臨?太陽花運動參與者的人際連帶與社群媒體因素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8(4):467-501。
15. 陳雅玫(2016)。〈學生臉書使用與政治參與:以太陽花學運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2(4):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