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mazon , Feedvisor amazon consumer survey , 2016.
〔2〕 王若璿,實用商務通訊技術實訓報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3。
〔3〕 Freeman, C. and L. Soete, “Work for All or Mass Unemployment? Computerized Technical Change into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London Printer, 1994.
〔4〕 Zwass, V. ,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iss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3-23, 1996.
〔5〕 Kalakota, A.B., and Whinston, A.B., Frontier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Addison-Wesley Longman Publishing Inc, 1996.
〔6〕 NIST﹙Nation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E-Commerce:The Future is Now , 1999.
〔7〕 經濟部商業司,1999年中華民國商務年鑑,臺北,經濟部,34-35頁,2000。
〔8〕 朱海成,電子商務-企業E化與電子商業,博碩文化,1-29頁,2004。
〔9〕 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2014年11月26日,取自
http://ecommercetaiwan.blogspot.tw/。
〔10〕 陳佳隆,「探究攤商導入電子商務之因素」,逢甲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11〕 鄭雅方,「台灣電子商務B2C物流策略之探討」,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12〕 譚曉林、謝偉、李培馨,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應用及其創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技術經濟,29 (10) :6-11,2010。
〔13〕 代文鋒,論網路行銷與傳統行銷,電子商務,2010年第7期。
〔14〕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的區別,2012年06月01日,取自
https://wenku.baidu.com/view/550e9744a8956bec0975e3fb.html。
〔15〕 張譯元,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企業發展分析,2016年06月12日,取自
https://wenku.baidu.com/view/969f97887cd184254a35350a.html。
〔16〕 池麗香,「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中心商品補貨模式之技術研究」,輔仁大學資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2。〔17〕 廖建榮,EIQ分析與物流,初版,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
〔18〕 陳思喬,「應用EIQ分析法提升物流中心效率-以昶康物流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19〕 Liu, C. M. Clustering techniques for stock location and order-picking in a distribution center.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6, 989-1002. 1999.
〔20〕 陳素芬,農產品網路超商LCFI儲位規劃效益評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論文,碩士論文,2000。〔21〕 董福慶、陳明德,物流中心揀貨作業,經濟部商業司,1995。
〔22〕 經濟部商業司,物流中心儲位管理,經濟部商業司,1995。
〔23〕 賴伊娟,EIQ與資料探勘應用於儲位規劃之探討,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24〕 周鈺舜、李怡青、蔡宗恆、郭淵菘,物流中心之儲位指派與揀貨作業-以捷盟行銷公司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