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0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施妤靜
研究生(外文):Yu-Jing Shin
論文名稱:屏東平原熟番與漢人互動關係:以老埤老祖信仰為中心
論文名稱(外文):Relationship Between Shu-Fan and Han Chinese in Pingtung Plain: A Case Study of Laozu in Lao-pi Village
指導教授:洪麗完洪麗完引用關係吳學明吳學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Wan HungHsueh-Ming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屏東平原熟番下淡水社老埤祖信仰馬卡道族身分認同
外文關鍵詞:Pingtung PlainShu-FanXia-dan-shui sheancestral spiritsMakataoself-identif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7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清代鳳山八社熟番受到外來勢力的影響,陸續遷移至下淡水溪平原(屏東平原)山腳地帶,形成新的生活空間。本文以今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的老祖信仰為個案,說明下淡水社遷移後與周遭的族群關係與老祖信仰變遷。
首先,透過清代歷史文獻、古文書與日治時期的調查資料,得知下淡水社人受到漢移民的開墾與乾隆年間隘、屯制度等影響,逐漸往山腳地帶移動,在今老埤村形成新的聚落。至清末期間,老埤下淡水社人受到閩、粵間的土地糾紛、天主教信仰的傳入,以及與鄰近傀儡番(今排灣族)的文化交流,使得老祖信仰不同於往且帶有多元的文化元素。
其次,從日治時期的戶籍調查資料得知,老埤熟番對自我的身分認同,到日治末期仍然清楚本身為馬卡道族(Makatao)。戰後(1946),老祖大型祭典停辦後,熟番後裔將家中的「酐仔神」移往老祖祠擺放;相對於客家信仰五穀宮的成立,顯示族群勢力變化,具體反映在老祖信仰的式微。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Shufan of the Feng-Shan Eight Tribes gradually moved to the hillside areas of Pingtung Plain and developed a new living spac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ncestral spirits of villagers living in Lao-pi, Neipu, Pingtung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Xia-dan-shui-she (下淡水社)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the changes of in their Laozu (ancestral spirits) , and their self-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 Chines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archives from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Xia-dan-shui-she gradually moved to the hillside areas for their new settlements in today’s Lao-pi Village because of the reclamation of the Han Chinese immigrants and the protection system implemented by the regime of Qianlong . However, because of land disputes between the Holo and Hakka, the introduction of Catholic beliefs, and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Puppet Fan (today’s Payuan aborigines) cultur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ancestral spirits of the Xia-dan-shui people in Lao-pi Village changed and became diverse.
A review on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from Japanese colonial era reveals that Shufan in Lao-pi Village considered themselves to be the Makatao aborigines until the end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After World War II, their large ancestral festival was no longer held and the descendants of Shufan eventually moved the Goddness of Bottle to an ancestral temple. Compared with the belief of Hakk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Grain Temple, the ancestral belief of Makatao declined, reflecting the change of influences from different ethnic communities.
目 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辭....................................................iv
目錄.......................................................v
圖目次...................................................vii
表目次..................................................viii 圖像目次..................................................ix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與文獻......................................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11
第二章 鳳山八社舊址暨遷徙下淡水溪平原山腳
第一節 下淡水溪平原及山腳地帶環境..........................15
第二節 漢人入墾與熟番土地流失..............................18
第三節 鳳山八社遷徙趨勢...................................24
第三章 下淡水社遷徙活動與老埤聚落形成
第一節 老埤地名由來.......................................33
第二節 遷徙與族群關係.....................................35
第三節 傳統社會生活變化...................................42
第四章 老埤老祖祠信仰變遷暨族群關係
第一節 「老祖」信仰與分布.................................51
第二節 下淡水社老埤老祖信仰...............................56
第三節 從老祖信仰變遷看老埤族群互動關係....................64
第五章 結論..............................................83
附錄:下淡水社相關契約文書..................................87
參考書目..................................................99

參考書目
壹、中文
一、史料(含檔案)
1903.01.01《大租二關スル舊記書類(阿猴廳)》,『臺灣總督府及其附屬機構公文 類纂』。編號:04415-26-6
1906.06.07《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三版,〈牛角灣殺戮蕃人〉。
1909.09.16《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三版,〈作為牧場〉。
1905.11.08《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四版,〈阿猴通信碑圳分配水量〉。
1983《欽定大清會典則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不著撰人
1959《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52種(以下簡稱臺文叢)。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以下簡稱臺銀經研室)。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
1953《明清史料戊篇》,第三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埔鄉公所(編)
1973《內埔鄉誌》。屏東:內埔鄉公所。
六十七
1959﹝1744﹞《番社采風圖考》,臺文叢9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王瑛曾
1962﹝1764﹞《重修鳳山縣志》,臺文叢146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朱仕玠
1957﹝1765﹞《小琉球漫志》,臺文叢3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余文儀
1962﹝1763﹞《續修臺灣府志》,臺文叢121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志賀格
1985﹝1924﹞《潮州郡勢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
周鍾瑄
1962﹝1717﹞《諸羅縣志》,臺文叢141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范咸
1961﹝1744﹞《重修臺灣府志》,臺文叢105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郁永河
1959﹝1697﹞《裨海紀遊》,臺文叢4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唐贊袞
1958﹝1891﹞《臺陽見聞錄》,臺文叢30種。臺北:臺銀經濟究室。
沈有容
1959﹝1603﹞《閩海贈言》,臺文叢56種。臺北:臺銀經研室1959。
陳秋坤(編)
2011《萬丹李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緯一(編)
2006《力力社古文書契抄選輯——屏東崁頂力社村陳家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傅恆等(編著)
1991﹝1761﹞《皇清職貢圖》。中國瀋陽市:遼瀋書社。
黃叔璥
1957﹝1722﹞《臺海使槎錄》,臺文叢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文叢8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963《清代番大租調查書》,臺文叢152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文叢186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966《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文叢218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1972《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文叢300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諸家
1966《清經世文編撰錄》,臺文叢229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盧德嘉
1993﹝1894﹞《鳳山縣采訪冊》,臺文叢73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藍鼎元
1958﹝1722﹞《平臺紀略》,臺文叢14種。臺北:臺銀經研室。
二、專書
石萬壽
1992《台灣的拜壺民族》。臺北:協和藝術文化基金會、臺原出版社。
江傳德(編纂)
2008《天主教在臺灣》。臺南:聞道出版社。
李壬癸
1997《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1《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前衛出版社。
李文良
2011《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李亦園
1995《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李莎莉
1998《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臺北:南天書局。
杜正勝
1998《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林正祥
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
林正慧
2008《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玉茹等(編)
2015《紫線番界: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林美容
1993《臺灣人的社會信仰》。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林清財(主編)
2013《平埔聚落現況調查報告書》。臺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邱英秀
2006《花蓮地區家信仰的轉變──以吉安鄉五穀宮為例》。臺北:蘭臺出版社。
施添福(編纂)
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雅軒
2007《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柯志明
2001《番頭家: 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麗完
1997《臺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2009《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徐美玲
2008《台灣的地形》。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徐貴榮(編)
2010《客家墾殖開發與信仰論輯》。桃園: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
教會臺中教區文物史料運用推行小組(編)
2010《傳愛150:天主教在臺灣150年紀念特刊》。臺北: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
陳麗華
2015《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9-197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曾振名、童元昭(主編)
1999《葛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黃子寧
2006《天主教在屏東萬金的生涯發展(1861-196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詹素娟(主編)
2008《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劉如仲、苗學孟
1992《清代臺灣高山族社會生活》。中國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劉還月
1996《馬卡道民族誌》。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
2003《台灣平埔族》。臺北:前衛出版社。
蔡志展
1980《清代臺灣水利開發》。臺中:昇朝出版社。
蔡明坤、王淑慧
2005《六堆內埔客家聚落伯公廟──美和、和興、內埔與興南村為例》。臺北:南天書局。
蔡蔚群
2000《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博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天挺
2003《清史》。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戴炎輝
1992《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簡炯仁
2006《屏東平原平埔族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三、論文(含碩、博論文)
白亞蘋
2002〈內埔鄉客家地區媽祖信仰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茹
1996〈臺灣稻作的氣侯研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163-195。
李壬癸、黃秀敏
2015〈新發現四件新港文書〉,《臺灣史研究》22(4):167-189。
李文良
2009〈番租、田底與管事——康熙下淡水社文書所見的臺灣鄉村社會〉,《漢學研究》27(4):229-260。
李萍
2015〈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內埔伯公與聚落變遷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東南
1995〈高、屏先民信仰之口述記錄〉,收於《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頁143-177。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中杰
2009〈六堆北客聚落之語言語文化變遷──以長治、麟洛、內埔、萬巒為例〉,頁1-54。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8年度補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吳學明
1999〈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入臺初期的一個文化面相──「靠番仔勢」〉,《臺南師院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1:101-130。
林正慧
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美
2015〈平埔地域的客家族群之結構化歷程研究──以老埤村郭氏家族為例〉。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添福
2001〈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33-11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洪宜鮮、黃皇榮
2015〈恆春地區老祖信仰奉祀實體觀察研析〉,《屏東文獻》19:311-347。
洪麗完
1999〈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50(1):17-74。
2005〈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臺灣中部為例〉,《臺灣史研究》12(1):1-41。
2007〈清代楠仔仙溪、荖濃溪中游之生、熟番族群關係(1760-1888):以「撫番租」爲中心 〉,《臺灣史研究》14(3):1-70。
2010〈婚姻網絡與族群、地域關係之考察:以日治時期大武壠派社裔為例〉,收於戴文峰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I》,頁77-115。臺南: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西拉雅族日常生活變遷研究(1700-1950):以飲食為例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臺南:臺南市政府。
2011〈嘉南平原沿山地區之族群關係(1700-1900):以「阿里山番租」為例〉,《臺灣史研究》18(1):41-102。
2012〈嘉南平原沿山熟番移往社會之形成暨其社會生活考察(1760-1945)──以大武壠派社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10(1):31-86。
2013〈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20(4):1-50。
洪麗完、陳秀卿
2012〈戰前府城邊區熟番社會考察──兼論沿山哆囉嘓社人之信仰變遷〉,收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編著,《海洋古都 : 府城文明之形塑學術論文集》,頁83-142。臺北 : 稻鄉出版社。
洪麗完、簡史朗
2010〈第七篇社會運動(二):平埔文化復振運動〉,收於張勝彥總編,《臺中縣志:社會志》。臺中:臺中市文化資產管理中心。
洪維晟
2009〈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秋坤
2010〈清代萬丹地域的地主、神明信仰與下淡水社人的離散,1720-1900:以萬丹李家古文書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7(3):1-37。
2001〈清初屏東平原土地佔墾、租佃關係與聚落社會秩序〉,收於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頁11-4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0〈乾隆年間(1780-95)搭樓社人的田地買賣契約〉,《屏東文獻》2:27-30。
2004〈清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2(2):1-26。
陳怡君
2000〈「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3〈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8:79-105。
曾品滄
2007〈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
曾獻緯、洪麗完
2015〈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臺灣史研究》22(2):111-150。
黃瓊慧、吳連賞
2008〈荷治時代屏東平原放索社域及其發展〉,《環境與世界》18:23-42。
詹素娟
1995〈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4):127-163。
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166。
2016〈分類想像與認同變遷──以臺南地區的平埔書寫為例〉,收於洪麗完編,《考古、歷史與原住民:台灣族群關係研究新視野》,頁359-390。臺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劉正一
1994〈台灣南部六堆客家發展史〉,收於《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37-469。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客家雜誌社。
潘英海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收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163-20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簡文敏
2009〈文化堆疊與換相──以社頂三奶宮老祖與三奶夫人祭儀為例〉,收於陳立驤總編,《2008年南台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頁143-160。高雄: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簡炯仁
1994〈臺南及高、屏地區平埔族「老祖」祭祀之現況調查研究〉,《臺灣風物》44(1):31-62。
龔琪嵐、齊士崢、 蔡衡 、劉益昌、黃文樹
2012〈高屏平原地區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史前遺址分布與環境變遷關係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8:39-62。
貳、外文(含譯著)
一、史料(含檔案)
1903.06.04《臺灣總督府及其附屬機構公文類纂》,明治三十六年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第五卷〈熟蕃社ノ現狀調查〉。編號:04254-59-59。
小沼良成(編)
2000﹝1917﹞,《外地國勢調查報告第五輯:臺灣總督府國勢調查報告》,第十三冊。東京:文生書院。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調查
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甘為霖(英譯),郭雄輝(中譯)
2003《荷據下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社。
甘為霖(著),林宏宣、許雅琦、陳珮馨(譯)
2009《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臺灣筆記》。臺北:前衛出版社。
伊能嘉矩
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の部》。東京:富山房。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2012《臺灣踏查日記》,下冊。臺北:遠流出版社。
江樹生(譯)
1999《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1999《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1999《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
2011《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翁佳音、陳怡宏(譯)
2013《平埔蕃調查書》。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
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出版社。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著),楊南郡(譯)
2011《臺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南天書局。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調查(編)
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
1934《臺灣現住人口統計(1933)》。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編
1905《台灣總督府第七統計書(1903)》。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3《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11《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15《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
二、專書
伊能嘉矩(原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編譯)
2011《臺灣文化志》,下卷。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
柯塔克(著),徐雨村(譯)
2009《文化人類學》。臺北:麥格羅希爾國際出版公司。
馬克斯‧顧安琪(Max.Quanchi)、隆‧阿丹斯(Ron Adams)
2000《太平洋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有限股份有限公司。
John R. shepherd
1993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
2016《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下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Olivier Lardinois, SJ (丁立偉)、詹常慧、孫大川
2005《活力教會──天主教在臺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臺北:光啟文化事業。
三、論文(含碩、博論文)
宮本延人(著),子彬(譯)
2013〈關於排灣族的土俗品〉,收於陳奇祿,《臺灣風土》,第三冊,頁72-75。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宮本延人(著),李根源(譯)
2013﹝1932﹞〈關於臺灣原始陶器之信仰〉,收於陳奇祿,《臺灣風土》,第三冊,頁30-36。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George Candidius(著),葉春榮(譯)
1994〈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3-228。
Li-wan Hung
2017 “ Reconsidering Border Defense, Boundary Crossing and Changing History of Shufan in Qing Taiwain”, pp.01-37. Paper Presented at 2017 AAS Annual Conferenc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USA, March16-19, 2017.
參、網路資源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百科
下載網址時間:2016年9月20日。http://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34313&mp=105&ctNode=1233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日治時期戶口調查資料庫
下載網址時間:2017年2月20日。http://www.rchss.sinica.edu.tw/popu/#
《縣長也是原住民!屏東開放平埔登記,幕後推手是客家子弟:台獨不是台獨,原民才是台灣母體》
下載網址時間:2017年4月5日。MATATAIWAN網址:http://www.matataiwan.com/2016/09/09/pingtung-indigenous-makatao/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