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叢刊。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吳嘉苓,2012,〈訪談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台北:東
華書局。
李亦園,1998,《人類學現代社會》。台北:水牛。
李卓,2004,《中日家族制度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台北:武陵。
房學嘉,2008,《粵東客家生態與民俗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韋政通,1991,《中國文化概論》。台北:水牛出版社。
徐運德,1995,《客家諺語》。臺灣:中原周刊社。
馬斯洛,1987,《人的潛能和價值》。北京:華夏出版社。
張典婉,2004,《台灣客家女性》。台北:玉山社。
張翰璧,2007,〈客家婦女篇〉,《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院客委會。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
究院民族所。
莊英章、羅烈師,2007,〈家族與宗族篇〉,《台灣客家研究概論》。台北:行政
院客委會。
連瑞枝、莊英章,2010,《客家˙女性與邊陲性》。台北:南天。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
經。
陳進傳,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彭文宇,1998,《閩台家族社會》。台北:幼獅。
楊佳羚,2005,〈尋找一條回家的路〉,《大年初一回娘家》。台北:女書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羅香林,1933〔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
羅香林,1987,《客家源流考》。台北:世界客屬總會。
(二)期刊論文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76:頁43-96。
王祥齡,1991,〈中國古代祖先崇拜的起源與進展〉。《鵝湖月刊》16(11):頁
13-25。
林瑤棋,2007,〈台灣宗族制度瓦解的危機〉。《台灣源流》頁15-24。
徐正光、蕭新煌,1995,〈客家族群的「語言問題」台北地區的調查分析〉。《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0:頁1-40。
高丙中,1998,〈從人生意義的設計看家族文化的復興〉。《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
討會論文集》頁477-496。
張心怡,2012,〈客家、性別與教學:一位客家女性教師之觀察與省思〉。《性別
平等教育季刊》頁37-41。
張容嘉,2015,《全球客家研究》5:頁193-216。
張維安,2001,〈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曾彩金總編,《六
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頁79-109。
莊英章,1972,〈台灣農村家族對現代化的適應:一個田野調查實例的分析〉。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4,頁85-98。
陳麗華,2000,〈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
《臺灣史研究》17(4):頁1-31。
賀超,2006,〈客家文化與現代文明〉。《江西社會科學研究》頁145-148。
黃榮洛,1988,〈中港溪畔的三個烈女〉。《三台雜誌》17,頁113-117。
鄒濬智 ,2008,〈「鬼」觀念與祖先崇拜試說〉。《稻江學報》3(1): 頁191-203。劉醇鑫,2009,〈客家諺語中所反映的鬼神文化〉。《新生學報》5:頁105-132。 謝如劍,2011,〈客家人敬祖祭祀的習俗〉。《廣東文獻》39(4):頁23-26。
羅肇錦,2008,〈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收錄於
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多元族群與客家:客家運動20年》台北:南天。頁11-34。
(三)博、碩士論文
王靜若,2013,《頭份街庄客家家庭閩南媳婦的結群與日常》。國立交通大學客
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
王崧興,1967,《龜山島:漢人漁村社會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
究所。
李亦園,1967,《台灣的民族學田野工作,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專刊第四種》台
北:台大考古人類學系。
林本炫,1998,《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系研
究所博士論文。
邱貞菱,2014,《「女」人「家」-追尋自我的旅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造型藝
術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徐敏華,2015,《影響客家女性社會地位關鍵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
行政暨政策學系。
徐鳳珠,2008,《客家家庭閩南媳婦的困境、調適與認同》。國立交通大學客
家社會與文化教師碩士在職專班。
張典婉,2002,《台灣文學中客家女性角色與社會發展》。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
究所論文。
張舒茜,2009,《中國傳統祭嗣觀念下的女性傳承-以宜蘭地區為例》。佛光大
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木,2003,《台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
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客委會。
楊景謀,2015,《祖蔭與再生:屏東佳冬楊姓宗祠及楊及芹祖堂保存運動之比較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娟,2012,《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國立中
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佳玲,2007,《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
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國焜,2014,《客家祖塔的形成與發展:以湖口地區宗族為例》國立中央大學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 網路資料
內政部統計通報(出生嬰兒姓氏約定統計)
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415,取用日期:2016年
11月20日。
民法第1059條http://www.sunlaw.com.tw/law-news_cont.php?Key=38,
取用日期:2016年11月20日。
邵亦儒,2009,〈線上祭祀 科技與文化衝突〉。《喀報》,4月12日。
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1594?issueID=65,取用日期:2016年
10月02日。
陳板,2003,〈客家特色與在地文化創造―以台灣客家運動的經驗為中心的文化創造經驗〉。《美學論壇》,10月30日。http://www.sancf.org.tw/SANCF/forum_detail.php?typeid=15&typesubid=2&fid=14,取用日期:2016年10月10日。
教育部台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取
用日期:2017年4月29日查詢。
二、英文部分
Constable,Nicole,2000,“Ethnicity and Gender in Hakka Studies,” pp.365-96.《第四屆
國際客家研究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 中央院民族所。
Cookie White Stephan & Walter G. Stephan,1989, “After Intermarriage:Ethnic
Identity among Mixed-Heritage Japanese-Americans and Hispanics, ”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No.51,pp.507-519.
Halbwachs,Maurice,1992,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son, Elizabeth,1988, “ Grieving for the Death, Grieving for the Living: Furnal
Laments of Hakka Womem,”in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S.Rawski,eds.,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35-63.
Lang, Olga,1946,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rauss,A.&Corbin,J.,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嘉義:濤
石。(原著出版於1997)
Van den Berghe,Pierre L., 1981, The Ethnic Phenomenon, New York : Elsev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