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仕圖、黃鈺婷(2008)。非營利組織從事就業服務之政策省思與展望--以身心障礙者庇護性就業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2,29-46。吳明珠、鄭勝分(2012)。庇護工場轉型社會企業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10(2),148-162。官有垣(2012)。社會企業的經營管理特色--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案例。載於官有垣、陳錦棠、陸宛蘋、王仕圖(主編),社會企業:臺灣與香港的比較(頁273-284)。高雄市:巨流。
官有垣、陳錦棠、王仕圖(2016)。社會企業的治理:理論概念。載於官有垣、陳錦棠、王仕圖(主編),社會企業的治理:台灣與香港的比較(頁23-35)。高雄市:巨流。
邱連枝(2013)。台灣社區發展的新圖像--以桃竹苗地區社區型社會企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俞龍通(2012)。亮點客家--台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路:創新、整合、國際化三部曲。臺北市:師大書苑。
俞龍通(2014)。客家族群象徵產業的當代新風貌。臺北市:師大書苑。
徐家良、陳建剛、沈文偉(2014)。多中心理論視角下的社會企業與公共物品供給--以深圳殘友集團為例。天津行政學院學報,16(6),3-10。
馬金花(2014)。政府促進就業計畫對於社會企業營運管理之影響研究-以社團法人桃園縣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為例。大葉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陳定銘(2008)。非營利組織、政府與社會企業: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智勝。
陳定銘(2012)。客家社會企業與社會網絡分析。臺北市:智勝。
陳定銘(2016)。社會企業之社會價值與社會影響力評估。科技部105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書(MOST105-2410-H-008-011)。
陳定銘、王宣雅(2014)。以六級產業理論析探地方產業發展之策略--苗栗大湖草莓為例。客家公共事務學報,10,1-27。陳定銘、徐郁雯(2017)。以地方資產為基礎的社區發展觀點析探綠色環保社區之形成--以桃園市高原樂活有機村為例。第三部門學刊,19,57-79。
陳定銘、翁儀君(2017)。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之合法性分析:以中國大陸殘友為例。中國非營利評論,20,1-24。
陳彥蓉、丘昌泰、陳定銘(2016)。族群文化產業的社會鑲嵌型態與治理網絡策略:客家文化產業個案之探索性研究。客家公共事務學報,13,1-18。
黃金漢(2013)。社會企業策略對身障庇護工場營運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43,89-94。黃麗君(2017)。地方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協力影響之研究--以桃園市身心障礙福利團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廖曼淇(2015)。客家區域社會企業經營模式之建構--以桃園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科學學系客家政治經濟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劉育欣、鄭勝分(2014)。非營利組織商業化到社會企業化:身心障礙者就業模式的轉化。身心障礙研究,12(1),54-66。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依倫、高明瑞(2013)。制度變遷與組織型態創設:身心障礙者社會企業的浮現歷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21(2),339-368。謝政道(2001)。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市:揚智。
韓意慈(2015)。從弱勢者充權與組織自主性的觀點:探討工作整合型社會企業對弱勢群體的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52,198-214。二、英文部分
Battilana, J., Sengul, M., Pache, Anne- Claire, Model, J. (2015). Harnessing productive tensions in hybrid organizations: The case of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8(6), 1658-1685.
Beddewela, E., & Fairbrass, J. (2016). Seeking legitimacy through CSR: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corporate responses of multinationals in Sri Lanka. J Bus Ethics, 136, 503-522.
Dees, J. G., Emerson, J., & Economy, P. (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erpreneur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i Maggio, P. J., & Powell, W. 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s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 147–160.
Froelich, K. A., (1999). Diversification of revenue strategies: Evolving resource dependence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8(3), 246-268.
Hazenberg, R., Seddon, F., and Denny, S. (2014). Investigating the outcome performance of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 (WISES): Do WISEs offer ‘added value’ to NEETs?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16(6), 876–899
Nicholls, A. (2010). 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flexive isomorphism in a pre-paradigmatic field.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4(3), 611-633.
Pearce, J. (2003). Social enterprise in anytown. London: Calouste Golbenkian Foundation.
Schaltegger, S., Ludeke–Freund, F. and Hansen, E. G. (2012). Business cases for sustainability: The role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fo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6(2), 95-119.
Suchman, M. C. (1995). Managing legitimacy: 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5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