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分
丁明潔(2003)。國中學生樂觀/悲觀傾向、課業壓力評估、課業壓力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臺北市:心理。
王品喻(2013)。國中學生與其父母之嘲笑風格及其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北。
王財印、吳百祿(2002)。從青少年問題談情緒智力、情緒管理與生活輔導。學生
輔導通訊,83(11),38-47。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包康寧(2011)。臺北市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艾翹楚(2015)。彰化縣國中學生依附關係、同儕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彰化。
朱宥靜(2008)。國中學生父母管教方式、依附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市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朱家德(2012)。基隆市國中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基隆。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吳治勳、吳英璋、許文耀、蕭仁釗(2008)。台灣兒童及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編製
和心理計量特性研究。測驗學刊,第五十五輯第三期,535-557。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49。吳秋萍(2010)。國中學生正向情緒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
吳雅琳(2016)。國中學生親子依附關係、獨處能力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臺南。
何宜純(2010)。高中生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
何雪儒(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氣氛知覺、學校適應與其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邱暐茜(2009)。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林柏廷(2006)。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自尊、完美主義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林慧姿(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
凃文和(2011)。彰化縣國中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紀怡如(2002)。國中學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孫育智(2004)。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孫佳曆、華意蓉(譯)(1986)。兒童心理學(J. Piaget, & B. Inhelder)。台北:五洲。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徐彩淑(2005)。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
團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秦永悌(2008) 高中職學生手機使用行為、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教育部統計查詢網(2016.9.5)。 取自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NQA0AA2。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
張宏文,邱文芳(1996)。實用人際關係。臺北:商鼎。
張秋蘭(2000)。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
張春興(1989)。現代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勝衍(2014) 國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彰化。
許瑞蘭(2002)。國中學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莊榮俊(200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自我傷害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康力文(2008)。高中生學習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黃小芳(2009)。國中學生性格特質、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新竹。
黃保勝(民86)。台中市國民小學轉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黃筱甄 (2007)。國中學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詹惠雯 (2014)。高雄市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感恩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
郭佳哲(1991)。讀書會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學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
劉倞君(2014)。嘉義地區國中學生自尊、學習行為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
陳又華(2008)。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能及生活
適應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報告。台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強化未來發展計畫成
果報告--中學生心理與行為表現之發展研究。
陳姵君(2008)。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陳皎眉 (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台北:雙葉出版社。
陳璟賢(2013)國中學生知覺父職參與、正向情緒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論文,高雄。
陳嬿茹(2008)。不同社會計量地位國中學生的疏離感、依附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
蔡巧雀(2011)。國中學生家庭結構因素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南市北門區國中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
蔡素玲(1997)。青少年依附品質、社會支持與自殺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彰化。
鄒欣純(2009)。國中學生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教育與心理學報,11期,63–86。
譚秀儀(2013)。國中生依附關係、幸福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彰化。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
羅婉麗(2001)。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蘇建文、黃迺毓(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與其學校社會能力表現之研究。教育心
理學報,26,23-51。
貳、英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1969). Object relations , dependency , and attachment: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40,969-1025.
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Erlbaum.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34(10),
932-937.
Ainsworth, M.D.S(1989).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American Psychologist, 4, 932-937.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y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5), 427-452.
David A. Kenny & Reuben M. Baron (1986).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51( 6), 1173-1182.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61(2), 226-244.
Berndt T. J. (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erndt, T.J.(1998).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friendship quality on social development. In
W. M.Bukowski, A. F. Newcomb, & W.W.Hartup (Eds.),The company they keep :
Friendship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p.346-365).New York: Cambridge.
Bowlby, J. (1969/1982, 1973,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Vol.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88).A secure base: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ammer, L. M. (1993). The Helpering Relationship : Process and Skill , Allyn & Bacon ,
New York.
Bretherton, I. (1990). Ope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al working models: 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R. A. Thompson (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1988: Socio emotional development (pp. 57-113).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Brown, B. B., & Larson, J. (2009), Peer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In R. M. Lerner &;
L. Sternberg (Eds.),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3rd ed.), 74-103,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1(4), 1101-1111.
Buist, K. L., Dekovic, M., Meeusc, W., & Van Aken, M. A. G.(2002).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adolescent attachment to mother, father and sibl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1(3), 167-176.
Casady, A., Diener, M., Isabella, R., & Wright, C. (2001). Attachment security among
families in poverty: Maternal child and contextual characteristic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3457)
Cohn, D. A.(1990). Child-Mother attachment of six-year-olds and social competence at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61,152-162.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D.Perlman & K. Bartholomew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 (p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Dornbusch, S. (1989). The sociology of adolesc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5,
233-259.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iman, T. (2000). Friendship quality among children in three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5 (1), 1-12.
Honig, A. S. (1998). Attachment and relationship: Beyond parent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3043)
Klassen, K. J. M. (2000). Attachment and foster childre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8867)
Kristopher J. Preacher. (2016) Calculation for the Sobel Test. Retrieved from
http://quantpsy.org/sobel/sobel.htm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1998).Personality:strategy and issues(8th Eds).California:Cole.
Lopez, F. G. (1995). Contemporary attachment theory :An introduc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psychology.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3(3),395-415.
Ma,C.Q., &Huebner, E.S. (2008).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s life Satisfaction:
Some relationships matter more to girls than boy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45(2),
177-190.
Main, M., & Solomon, J. (1986). Discovery of a new, insecure-disorganized / disoriented
attachment pattern. In T. B. Brazelton & M. Yogman (Eds.), Affective development
in infancy (pp. 95-124). Norwood, NJ: Ablex.
Marcus, R. F., & Mirle, J. (1990). Validity of a child interview measure of attachment as
used in child custody evaluation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70, 1043-1054.
McCarthy,C.J.,Moller,N.P.,&Fouladi,R.T.(2001).Continued attachment to parents:Its r
elationship to affect regulation and perceived stree among college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J624468)
Perry, K. E.,& Weinstein, R. S. (1998).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schooling and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3 ( 4 ),177 - 194 .
Raja, S. N., McGee, R., & Stanton, W. R. (1992). Perceived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pee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1), 471-485.
Schiamberg, L. B. (198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Macmillan.
Schutz , W. C. (1973). Encounter , in Raymonl Corsini(Ed.).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Itasca, Illinois: F. E. Peacock.
Shaffer, D. R., & Kipp, K. (2009).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8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Sullivan, H.S. (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 New York, NY: W.W.Norton
& Company INC.
Urberg, K. A., Degirmencioglu, S. M., Tolson, J. M. & Ha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540-547.
Wartner Ulrike G. et al.(1994). Attachment Patterns at Age Six in South Germany:
Predictability fromInfancy and Implications for Preschoo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5(4),p1014-27.
Weiss, R. S. (1993).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In C. M.Parkes, J.
Stevenson-Hinde & P. Marris (Eds.), 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Youngman, M. B. (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49, 25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