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7.13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08 05: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彥傑
研究生(外文):Yen-Chieh Wang
論文名稱:戰繩訓練與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對國中生體適能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Battle Rope Training and 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 on Physical Fitness Performa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成和正成和正引用關係洪偉欽洪偉欽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Cheng ChenWei-Chin Ho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研究所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戰繩訓練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體適能
外文關鍵詞:battle rope training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physical fit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研究在探討8週的戰繩訓練及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對國中生體適能之影響。本研究以嘉義縣某國中48位學生為研究對象,採隨機分配分為實驗組A16人、實驗組B16人及控制組C16人,實驗組A進行8週,每週2次,每次45分鐘的戰繩訓練;實驗組B進行8週,每週2次,每次45分鐘的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控制組C則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不介入任何訓練。三組受試者皆於訓練介入前後進行體適能測驗,比較8週訓練前、後之體適能的差異情形。實驗結果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比較接受不同訓練後體適能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經統計結果分析後發現戰繩訓練組在60M速跑(8.90 ± 0.58)及垂直跳高(53.13 ± 6.38)與控制組達顯著性差異(p<.05);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組在垂直跳高(54.06 ± 4.65)與控制組達顯著性差異(p<.05)。結論:實施8週戰繩訓練,可有效提升國中生的速度和瞬發力;實施8週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可有效提升國中生的瞬發力。

關鍵詞:戰繩訓練、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體適能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attle rope training and 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 on physical fitness performance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ubjects were 48 students from Min-Ho Junior High School in Chiayi County.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 (n=16), experimental group B (n=16) and control group C (n=16).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involved an 8-week intervention with two 45-minute sessions per week (16 in total). The intervention of group A was battle rope training while 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 was applied in group B. As for group C, the subjects maintained a normal life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 the physical fitness performance test was condu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two-factor mixed design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60M sprint (8.90 ± 0.58) and vertical high jump (53.13 ± 6.38)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 (p<.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ertical high jump (54.06 ± 4.65)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p<.05). Conclusions: battle rope training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peed and instantaneous force; and 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ir instantaneous force.

Key words:battle rope training, high intensity systemic intermittent training, physical fitness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致謝詞---------------------------------iv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三節 研究假設--------------------------2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
第五節 操作型定義------------------------3
第貳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體適能相關論述-------------------4
第二節 不同運動介入對體適能之影響---------8
第三節 戰繩訓練相關研究-----------------10
第四節 高強度全身性間歇訓練相關研究-------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18
第三節 實驗研究設計及流程------------------18
第四節 研究測驗項目及流程------------------40
第五節 資料分析處理-----------------------45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6
第一節 結果-----------------------------46
第二節 討論-----------------------------5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60
第一節 結論-----------------------------60
第二節 建議-----------------------------60
參考文獻--------------------------------61
中文部分--------------------------------61
外文部分--------------------------------68
附錄-----------------------------------71
附錄A受試者須知與家長同意書----------------71
附錄B受試者健康狀況調查表-----------------7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健、張喬和(2014)。跑走運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以雲林縣立仁國小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1),90-102。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12)。推動健康體適能,全民動起來。中華體育學會電子報,520。
方進隆(1997)。提昇體適能的策略與展望。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8-21。
王怡璇(譯)(2010)。運動解剖學。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Pat Manocchia, 2009)。
王怡璇(譯)(2014)。核心肌群訓練解剖全書。新北市: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Dr. Abigail Ellsworth, 2010)。
王錠堯(2012)。高強度間歇訓練中不同氧氣濃度恢復對壓力與耐力指標的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
王錠堯、吳篤安(2016)。高強度循環訓練對中年男性身體組成、心肺適能與代謝症候指標的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22,1-9。
王鍾賢、吳錫昆、林光華、朱彥穎、邊苗瑛、陳曉宜、楊艾倫、陳喬男、簡盟月、賴家欣、黃文亞、蔡美文、陳建良、李信達、吳英黛(2011)。運動生理學。台中市:華格那。
王鶴森、吳泰賢、吳慧君、李佳倫、李意旻、林高正、郭婕、溫小娟、劉介仲、蔡佈曦、蔡琪文、鄭宇容、鄭景峰、謝悅齡、顏惠芷(2011)。運動生理學。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石俊益(2012)。上坡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籃球運動員有氧能力與下肢動力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
江鴻粧(2013)。高強度間歇訓練對舞者的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台北市。
何正峰、石俊益、詹貴惠、王錠堯(2012)。上坡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籃球運動員有氧能力與下肢動力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4(4),476-482。
何正峰、李文志、王錠堯(2008)。兩週不同型態跑步訓練對有氧及無氧耐力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8,81-89。
何松諺、王止俞、劉祐君、魏香明(2016)。探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生理指標之效益。文化體育學刊,22,53-62。
吳依婷、蔡俊賢(2014)。國內外體適能檢測項目比較研究。高師大體育,12,46-57。
李水碧(2004) (譯)。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藝軒。(原著Werner W.K Hoeger & Sharon A. Hoeger, 2003)。
李怡娟(2015)。抗力球核心訓練對國小競走選手選手專項能力及運動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科教學,台南市。
李柏均、林貴福(2011)。高強度間歇訓練在提升運動表現與健康促進的應用。文化體育學刊,12,39-46。
李勝雄、黃旭賢(2012)。淺談核心肌群融入國小學童田徑訓練。臺南大學體育學報,7,24-33。
李詠振、李文良(2014)。鄭多燕健身操12週介入活動對國小體重過重及肥胖學童體適能之成效。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4,77-90。
束有明、吳承螢、姜義村、莊麗君、高麗娟、張正琪、郭家驊、曾國維、賴政秀(2007)。個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台北市:雅日。
卓俊辰(2001)。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台北市:華泰。
林正常(1997)。運動生理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2002)。運動生理學。台北市:藝軒。
林克明(2014)。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田徑短距離選手有氧及無氧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台北市。
林効賢、彭元興、李勝雄、鄭百佑、林子筠(2015)。不同循環高強度間歇循環運動對運動表現與體適能的影響與差異。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5(3),1-22。
林季嬋、吳慧君(2009)。核心肌力訓練對運動表現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8,23-30。
林欣穎(2011)。抗力球訓練對西划選手核心肌群及專項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台南市。
林麗敏(2013)。跳繩運動介入對國中肥胖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台中市。
施昌政(2006)。八週核心肌力訓練對國中男子籃球選手軀幹力量與基本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市。
孫志銘(2010)。高強度間歇式訓練與心血管疾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訊,11(2),34-37。
孫敏欲(2008)。核心肌群訓練對學童基本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體育系,台南市。
高幸利、蕭博仁、張嘉澤(2010)。不同訓練方式對高中女生羽球選手米字型移位速度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19,69-82。
高肇延(2011)。不同高強度間歇訓練對自行車四十公里計時成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理學院體育學系,台北市。
張文典、黎秉東、周珮琪、楊雯如(譯)(2013)。彩色圖解健康體適能—教您如何正確運動,不吃藥不打針,讓您擁有健美體態,遠離病痛。台北市:合記。(原著Brian Sharkey, 2011)。
張孝庸(2008)。平衡與核心肌群訓練對網球選手擊球穩定性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運動技術研究所,桃園市。
張佳玲、張瀞文、吳慧君(2008)。抗力球肌力訓練與器械式阻力訓練對大學生核心肌肉適能之比較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7,41-50。
張嘉澤(2008)。訓練學。台北市:台灣運動能力診斷協會。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2016)。體適能指導定義與重要性。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許育達、陳壹豪、應充明、鄭明昇(譯)(2014)。核心肌群圖解聖經:打好核心基礎,不僅運動成績進步減少傷害,亦能改善體態免除腰背疼痛。台北市:旗標。(原著DK Publishing, 2009)。
許芳菱(2004)。十二週連續性及間歇性有氧運動對健康體適能及運動態度之差異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許樹淵(2001)。運動訓練智略。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文杰、陳佑、林惠婷、張家豪(2014)。核心肌群對跳躍表現與落地之探討。運動表現期刊,1(2),46-51。
陳妙華(2012)。八週街舞課程對不同體位國中學生身體組成及運動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運動保健學系,桃園。
陳志誠、成和正(2015)。高強度間歇訓練對心肺適能及健康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刊,29(2),137-144。
陳東韋、李仁佐(2014)。網球選手之核心穩定肌群訓練。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3,75-92。
陳律盛、林學宜、陳世昌、張育瑞及曾明郎(2012)。不同訓練頻率有氧運動對大專男生代謝症候群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1-12。
陳隆誌、洪偉欽、侯堂盛、周柏宏(2013)。八週核心肌群全身性阻力運動對青少年體適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2),98-107。
陳銘正、黎俊彥、王宏正、李兼伯、吳鴻文、林淑惠、陳婉菁、張曉昀、李昭慶、侯堂盛、郭婕(2013)。重量訓練理論與實務。台中市:華格那企業有限公司。
陳優華、林澤民、李建明、周資眾(2010)。強化橄欖球正集團核心肌群的理論與方法。屏東教大體育,13,34-40。
黃佩佳(2012)。核心肌群訓練對中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與平衡能力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黃珮佳、李淑芳、王秀華(2013)。核心肌群訓練對中老年女性下肢肌力與靜態平衡能力之影響。中正體育學刊,3,27-37。
黃偉智(2009)。核心肌群訓練。學校體育,114,92-99。
楊孟華、林訓逸、邱思慈、侯堂盛(2012)。快走運動介入對國小女性學童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13-24。
楊淑如(2015)。核心肌群訓練對國中男生田徑選手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楊碧霞、蘇俊雄(2014)。運動體適能。萬能學報,36,143-151。
葉益銘、黃士魁、林正仰(2009)。六周抗力球訓練對棒球選手與專項運動能力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16,15-28。
葉憲清(2007)。運動訓練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廖本民(2006)。健康體適能概念及測量評量辦法探討。通識教育學報,9,145-154。
劉有為(2010)。游泳運動介入對國中肥胖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大學運動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劉俊宏(2011)。八週循環式訓練加懸吊式訓練對警察大學學生基本體能與水上救生專項表現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2016)。臺灣肥胖的情形嚴重嗎?。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月7日。取自:http://obesity.hpa.gov.tw/TC/faqContent.aspx?id=67&chk=84b32626-2bca-430c-982b-784a9b53fe69¶m=pn%3D3
鄭芸(2010)。四週藥球訓練對於國中學生上半身等長肌力、上半身爆發力與體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彰化。
鄭景峰(2013)。高強度間歇訓練與運動員有氧能力。中華體育季刊,27(3),203-212。
鄭肇豪、蘇昱瑄、王順正、程嘉彥(2014)。十二週馬克操訓練對高中生體能商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18,23-31。
蕭婉柔(2014)。急性短期不同高強度間歇訓練負荷型態對無氧能量路徑及心率變異度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競技學院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桃園。
賴秋香(2010)。12分鐘跑走訓練對國中生健康體適能及身體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彰化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彰化。
戴義泉(2012)。八週快走訓練對肥胖學生之身體組成及心肺適能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高雄市。
謝長宏、黃泰源(2013)。核心肌力訓練對投擲項目的分析探討。兩岸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頁88-92)。台南市:長榮大學。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
鐘育廷(2010)。十二週體能訓練對國小手球運動員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及生化指標之效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學系,台中市。





外文部分
ACSM(2004).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 36, 1985-1996.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1995). ACSM’s Guideline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5th Ed). Baltimore: Williams and 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0).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sixth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org,G. (1983). ”Perceived Exertion:A Note on History and Methods”.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5, 90-93.
Borg,G. (1982). Psychophysical bases of perceived exertio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 and Exercise,14, 377-381.
Burgomaster,K.A., Howarth,K.R., Phillips,S.M., Rakobowchuk, M., MacDonald, M. J., McGee,S. L., & Gibala, M. J. (2008). Similar metabolic adaptations during exercise after low volume sprint interval and traditional endurance training in humans.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586,151-160.
Butcher,S.J.,Craven,B.R., Chilibeck,P.D., Spink,K.S., Grona,S.L., & Sprigings,E.J.(2007). The effect of trunk stability training on vertical takeoff velocity. Journal of Orthopaedic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37(5), 223-231.
Cressey,E.M., West,C.A., Tiberio,D.P., Kraemer,W.J., & Maresh, C.M.(2007). The effect of ten weeks of Lower-body unstable surface training on markers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1(2), 561-567.
Faigenbaum,A.D., McFarland,J.E., Keiper,F.B., Tevlin,W., Ratamess,N.A., Kang,J., & Hoffman,J.R.(2007). Effects of a short-term plyometric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program on fitness performance in boys age 12 to 15 yea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6, 519-525.
Helgerud, J., Hkydal, K., Wang, E., Karlsen, T., Berg,P., & Bjerkaas, M., et al. (2007). Aerobic high-intensity intervals improve VO2max more than moderate training.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39(4), 665-671.
Hoeger,W.W.K., & Hoeger,S.A.(2002). Principles and lab for fitness and wellness (6thed.).Belmont:Thoms on Learning.
Jay,K., Jakobsen,M.D., Sundstrup,E., Skotte,J.H., Jørgensen,M.B., & Andersen,C.H.,et al.(2013). Effects of kettlebell training on postural coordination and jump performan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7(5), 1202-1209.
Kevin Kramer, Brianna Kruchten, Chelsea Hahn, Jeffery Janot, Steven Fleck, Saori Braun(2015).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Kinesiology Research,10(2),31-41.
Kuklick,C.R., Martino,M.A., & Black,C.D.(2013).Throwing velocity and stamina in baseball pitchers as a function of training methods.Journal of Australi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21(2), 19-31.
Lake, J. P., & Lauder, M. A. (2012). Kettlebell swingtraining improves maximal and explosive strength.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6(8),2228-2233.
P.J. Marín, M.T. García-Gutiérrez, M.E. Da Silva-Grigoletto,& T.J. Hazell.(2015).J Musculoskelet Neuronal Interact 2015, 15(3),240-248
Sato,K., & Mokha,M. (2009). Does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fluence Running Kinetics, Lower-Extremity Stability, and 5000-m Performance in Runner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3(1),133-140.
Sharrock, C., Cropper, J., Mostad, J., Johnson, M., & Malone, T.(2011). A Pilot Study of Core Stability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6(2), 63-74.
Tabata, I., Nishimura, K., Kouzaki, M., Hirai, Y., Ogita, F., Miyachi, M., & Yamamoto, K. (1996). Effects of moderate-intensity endurance and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training on anaerobic capacity and VO2max.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8(10), 1327-1330.
Trapp, E. G., Chisholm, D. J., Freund, J., & Boutcher, S. H. (2008). The 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mittent exercise training on fat loss and fasting insulin levels of young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2, 684-691.
Trilk, J. L., Singhal, A., Bigelman, K. A., & Cureton, K. J. (2011). Effect of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on circulatory function during exercise in sedentary, overweight/obese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1(8), 1591-159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于健、張喬和(2014)。跑走運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以雲林縣立仁國小為例。觀光與休閒管理期刊,3(1),90-102。
2. 王錠堯、吳篤安(2016)。高強度循環訓練對中年男性身體組成、心肺適能與代謝症候指標的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22,1-9。
3. 何正峰、石俊益、詹貴惠、王錠堯(2012)。上坡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籃球運動員有氧能力與下肢動力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4(4),476-482。
4. 何正峰、李文志、王錠堯(2008)。兩週不同型態跑步訓練對有氧及無氧耐力之影響。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8,81-89。
5. 何松諺、王止俞、劉祐君、魏香明(2016)。探討高強度間歇訓練對生理指標之效益。文化體育學刊,22,53-62。
6. 李柏均、林貴福(2011)。高強度間歇訓練在提升運動表現與健康促進的應用。文化體育學刊,12,39-46。
7. 李勝雄、黃旭賢(2012)。淺談核心肌群融入國小學童田徑訓練。臺南大學體育學報,7,24-33。
8. 李詠振、李文良(2014)。鄭多燕健身操12週介入活動對國小體重過重及肥胖學童體適能之成效。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4,77-90。
9. 林季嬋、吳慧君(2009)。核心肌力訓練對運動表現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8,23-30。
10. 高幸利、蕭博仁、張嘉澤(2010)。不同訓練方式對高中女生羽球選手米字型移位速度之影響。運動教練科學,19,69-82。
11. 張佳玲、張瀞文、吳慧君(2008)。抗力球肌力訓練與器械式阻力訓練對大學生核心肌肉適能之比較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7,41-50。
12. 郭文杰、陳佑、林惠婷、張家豪(2014)。核心肌群對跳躍表現與落地之探討。運動表現期刊,1(2),46-51。
13. 陳東韋、李仁佐(2014)。網球選手之核心穩定肌群訓練。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3,75-92。
14. 陳律盛、林學宜、陳世昌、張育瑞及曾明郎(2012)。不同訓練頻率有氧運動對大專男生代謝症候群與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1-12。
15. 陳隆誌、洪偉欽、侯堂盛、周柏宏(2013)。八週核心肌群全身性阻力運動對青少年體適能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2),9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