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0 11:0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彭羽
論文名稱:探討LINE APP高低涉入使用者之使用經驗與差異
論文名稱(外文):Explore the Experience and Difference of the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Users of LINE APP
指導教授:胡惠君胡惠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學系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10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LINE隱喻抽取技術共識地圖
外文關鍵詞:LINEZMETConsensus ma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8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溝通在人類社會上是不可或缺的,而一項好的溝通工具該具備著什麼樣的條件呢?現代社會,隨著通訊科技的進步,訊息的傳遞也不在是用傳統的書信而是使用智慧型手機,透過無線網路來使用手機APP做聯繫,其中的LINE APP,更是一提到智慧型手機就會立刻聯想到的一款通訊型APP。因此本研究運用ZMET隱喻抽取技術,來探討國內使用者對於LINE APP的使用經驗,分別進行高、低涉入度各五人構念的分析,最終繪製出共識地圖。
本研究透過ZMET隱喻抽取技術結合攀梯法,挖掘出使用者在圖片之下的隱喻,運用方法目的鏈抽取構念,畫出使用者們的共識地圖,進一步分析比較高、低涉入度使用者的共識地圖。結果發現高、低涉入者都認同LINE APP是個「流行性」的軟體、但太多的廣告在使用上已經產生「困擾」、「貼圖傳達」可以容易反映自己的心情;相異之處為高涉入度者覺得LINE APP具有「即時性」的特色,低涉入度者則覺得要即時應該直接打電話、另外高低涉入度者雖都認同LINE APP可以讓人「情感交流」,但低涉入度者卻表示大家因為過度依賴LINE APP,造成人雖共處一室還依賴傳訊,反而造成現實生活中「人際疏離」。因此,建議未來,使用者熱衷的功能應持續保持良好運作並能夠有創新的發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通訊市場不被淘汰且吸引更多使用者;須重視情感交流讓使用者有更好的使用體驗;避免過多的廣告造成使用上的不快;以及創造自我實現的價值,將有機會吸引低涉入度使用者轉成為高涉入使用者。最後,期望科技進步的同時,人們思考如何利用科技讓生活更方便,卻仍然保有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的溫度。
Communication on the society is indispensable, and what kind of conditions should a good communication tools be equipped with? In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essages are not delivered in the tradition letters but smartphones. Through the wireless network to do contact by using smartphone APP, the LINE APP, is a reference to the smartphones at the mention of a communications-type APP. This study uses the ZMET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echnology to explore domestic users for the user experience of LINE APP, and analyzes five users’ constructs of the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respectively. Finally, draw a consensus map.
This study uses the ZMET technology and Laddering Technique to dig up the user in a picture of the METAPHOR, and use Means-end chains extraction architecture concepts to draw the users' Consensus Map. Furthermore, analyze the consensus map of the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user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of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users agree that Line APP is a "Epidemic" Software but too much advertisement has caused users much trouble. "Conveying stickers" can easily reflect their feelings. The difference is the high-involvement users think the Line APP has "Instant"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low-involvement users think giving a direct phone call has "Instant" characteristics. In addition, all high and low-involvement users agree that Line APP can make people "Emotional exchange" but the low-involvement users indicate that people excessively rely on LINE APP which result in "social alienation" in real life.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the functions which users love should maintain good operation and be able to hav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telecommunications market, it will not be eliminated and attract more users. Focus on emotional exchange can give users better experience. Excessive advertising which will cause unpleasant feeling should be avoided. Besides, creating the value of self-realization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ttract low-involvement users to become high-involvement users. Lastly, perhaps with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eflection on how to u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make life more convenient, but still maintenance of considerat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摘要 I
Abstract II
致謝 III
目次 I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即時通訊軟體與LINE 7
一、 即時通訊軟體之演變 7
二、 即時通訊軟體LINE 8
三、 LINE相關研究討論 9
第二節 ZMET隱喻抽取技術 11
一、 ZMET的七大假設 12
二、 ZMET訪談步驟 14
三、 ZMET的應用與探討 14
第三節 共識地圖 17
一、 攀梯法 17
二、 方法目的鏈 17
三、 共識地圖之繪製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0
第一節 問卷設計 20
第二節 ZMET訪談實施 22
一、 訪談對象篩選 22
二、 訪談流程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6
第一節 受訪者資料 26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27
一、 高涉入度群組A小姐訪談結果與分析 27
二、 低涉入度群組F先生訪談結果與分析 40
第三節 共識地圖 53
一、 高涉入共同構念與共識地圖 53
二、 低涉入共同構念與共識地圖 59
第四節 高低涉入使用者對LINE APP使用經驗異同分析 65
一、 使用經驗相同 65
二、 使用經驗相異 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參考文獻 73
附錄(ㄧ) 76
一、 高涉入度使用者B 76
二、 高涉入度使用者C 87
三、 高涉入度使用者D 99
四、 高涉入度使用者E 108
附錄(二) 119
一、 低涉入度使用者G 119
二、 低涉入度使用者H 127
三、 低涉入度使用者I 135
四、 低涉入度使用者J 145
林沂伶(2006)。應用 ZMET 技術探討 iPod 使用者心智模式暨產品設計。未出
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李玉梅(2011)。以ZMET技術探討中華電信MOD消費者之心智模式。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胡惠君(2015)。察覺App使用者之心智模式—以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設
計學報(Journal of Design),卷20,期2。
郭英峰、陳靖宇(2012 )。看見顧客的聲音:微網誌使用者共識地圖建構之研
究。2012 年資訊管理18國際研討會(ICIM 2012)論文集,高雄。
陳靖宇(2011)。運用隱喻抽取技術建構微網誌使用者的共識地圖-以噗浪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大學,高雄。
陳金仁(2011)。建構使用者對Windows 7的共識地圖。新媒體創作與資訊科技
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彰化。
陳至柔、吳如娟、陳宜豪(2015)。行動通訊使用者行為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
LINE為例。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958-964。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
陳文政(2015)。LINE對使用者於職場及家庭生活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葉忠良(1998)。用ICQ伴你上網,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黃子芸(2010)。以ZMET探討電腦溝通媒體之價值-以MSN為例。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王瓊德(2016)。老闆、同事、下屬別再已讀我!回復延遲對組織溝通與工作
滿足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39-72。新竹。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6)。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調查:創市際調查研究。線
上檢索日期:2017年06月20日,網址: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E5%89%B5%E5%B8%82%E9%9A%9B%E9%9B%99%E9%80%B1%E5%88%8A%E7%AC%AC%E4%B8%83%E5%8D%81%E5%85%AB%E6%9C%9F-20161230/
楊士弘(2014)。探討沈浸經驗對青年使用通訊軟體的使用者行為研究-以通訊軟
體LINE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
葉冠伶、鄭宇辰、賴雅婷、羅佳馨、羅莉薇(2013)。e 時代的虛擬消費:探討
LINE 重度使用者的動機與行為。未出版專題,明志科技大學,新北。
廖久慧(2013)。探討行動通訊軟體之使用行為-以台灣LINE App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潘玉玲(2006)。結合質化與量化方法探索女性上班族對褲襪產品的心智模式。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蔡佳翰(2015)。Line App貼圖使用行為與收費與否之關係研究-消費主知覺價值
模型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
蔡瑋哲、蔡英德(2013)。智慧型手機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行為之調查研究。丁一
賢(主持人),網路社群。TANET2013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
資策會(2014 )。首創!資策會跨通路分析使用者行為 評選「2014 年上半年臺
灣風雲APP 百強」。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6月20日,網址:http://www.iii.org.tw/Service/3_1_1_c.aspx?id=1356
資策會(2017 )。2016年消費者愛用App大洗牌!社交聊天軟體漲幅逾1成影
音娛樂使用率首破5成擠進第二名 行動遊戲、行動購物App漸退燒。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6月20日,網址:http://www.iii.org.tw/Press/NewsDtl.aspx?fm_sqno=14&nsp_sqno=1952
Line@生活圈(2014 )。說明會簡報 0807。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6月20日,
網址:https://www.slideshare.net/chipher/line-0807
Catchings-Castello, G. (2000). The ZMET Alternative: A nontradi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technique letsmarketing researchers analyze what customers want. Marketing Research, 12(2), 6-12.
Gutman, Jonathan,( 1982). A Means-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Marketing 46, 60-72.
Gutzman, A. (2000). Living with the Eight Seconds Rul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commerce-guide.com/solutions/technology/article.php/9561_518111
Zaichkowsky, J. L. (1994).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eduction, revision,
and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4), 59-70.
Zaltman, G., and Coulter, R. A., (1995)“Seeing the Voice of the Consumer:
Metaphor-based advertisingresearch,”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Vol 35, No. 4, 1995, 35-51.
Zaltman, G. (1997). Rethinking market research:Putting people back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4, 424-43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