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引文獻
一、古籍
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新校本,1995年)。
班固,《漢書》,(台北: 鼎文書局,新校本,1997年)。
范曄,《後漢書》,(台北: 鼎文書局,新校本,1999年)。
陳壽,《三國志》,(台北: 鼎文書局,新校本,1997年)。
盧弼,《三國志集解》,(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斷句本,1976年)。
房玄齡,《晉書》,(台北: 鼎文書局,新校本,1976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 逸舜出版社,標點本,1976年)。
王夫之,《讀通鑑論》,(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王夫之,《宋論》,(台北:中華書局,1970年)。
趙翼,《廿二史劄記》,(台北:世界書局,1971年)。
《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出版社,1994年)。
洪邁,《容齋隨筆》,(台北:漢欣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劉義慶,《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二、近人研究著作
(一) 專書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王永平,《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健文,《奉天承運─中國古代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毛漢光,〈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1988年)。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田餘慶,〈孫吳建國的道路〉,《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白楊,《諸葛亮治蜀與蜀漢政治生態演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牟宗三,《歷史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日)谷川道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呂思勉,《三國史話》,(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吳怡,《中國哲學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知書房書社,2004年)。
李明仁,《中國古代君主繼承制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2012年)。
何茲全,《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柳春新,《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6年)。
韋政通,《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大林出版社,198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中:東海大學,1963年)。
徐連達,《帝國宮廷的深處─中國古代皇帝制度解讀》,(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馬平安,《中國傳統政治的基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5年)。
馬植傑,《三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大可,〈論曹操的智囊團〉,《三國史研究》, (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94年)。
張程,《一步之遙─中國的皇太子政治》,(北京:群言出版社,2015年)。
張作耀,《劉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許景昭,《禪讓、世襲及革命─從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的君權傳承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章映閣,《曹操》,(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2年)。
章映閣,《孫權》,(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曾繁康,《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華岡出版部,1974年)。
楊珍,《接班政治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萬繩楠,《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99年)。
錢穆,《中國歷史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
陳建智等,《中國古代王位更替》,(台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陶賢都,《魏晉南北朝霸府與霸府政治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薩孟武,《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鄭欣,〈論司馬懿〉,《魏晉南北朝史探微》,(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9年)。
(二) 論文
1、期刊論文
尹韻公,〈談蜀國滅亡的原因〉,《文史哲》,1982年第5期。
王仲孚,〈堯舜傳說試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王瑞平,〈劉備「三顧茅廬」原因之我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1年4月。
王御風,〈帝制中國下的政權輪替爭奪戰─從孫登之死看孫權晚期的政治發展〉,《萬能科技大學通識論叢》,第二期,2004年6月。王永平,〈世族勢力之復興與曹叡顧命大臣之變易〉,《揚州大學學報》,1998年2月。
田餘慶,〈蜀史四題─蜀國新舊糾葛的歷史追溯〉,《文史》35輯, (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田至文,〈歷史上政權移轉的模式〉,《歷史研究》,1994年第79期。
白楊、黃樸民,〈論蜀漢政權的政治分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3月。
朱大渭,〈《隆中對》與夷陵之戰〉,《六朝史論》, (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朱子彥、王光乾,〈曹魏代漢後的正統化運作─兼論漢魏禪代對蜀漢立國和三分歸晉的影響〉,《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
任守春、馮振廣,〈論諸葛亮草廬決策的科學性〉,《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9年5月。
李志民、柳春藩,〈關於司馬懿曹爽之爭的評價問題〉,《史學集刊》,1982年第4期。
宋傑,〈漢中對三國蜀魏戰爭的重要影響〉,《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4年第6期。
宋戰利,〈曹丕苛禁宗室政策考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6月。
周國林,〈魏晉南北朝禪讓模式及其政治文化背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3年2月。
封海清,〈曹馬之爭辨析─陳寅恪先生說獻疑〉,《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1月。
孫家洲,邱瑜,〈西陵之爭與三國孫吳政權的存亡〉,《魏晉南北朝隋唐史》, 2006年。
唐冶澤,〈略論禪讓制的性質〉,《史學月刊》,1998年第6期。
馬植傑,〈論漢末魏晉之際世族地主勢力的消長與曹魏政權的興亡〉收於《史學月刊》,1965年第4期。
張軍,〈曹魏時期司馬氏霸府的形成與機構〉,《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張兆凱,〈論吳蜀荊州之爭〉,《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
章尚正,〈中國封建皇帝內禪論〉,《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趙昆生,〈論孫吳統治中的權力中樞〉,《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6年。
楊耀坤,〈有關司馬懿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學報》,1985年。
裴傳永,〈孫權偏安江東說質疑─兼論孫權立國的戰略策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 1991年。
趙天瑞,〈略論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7年2月。
趙昆生,〈蜀漢政治新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2月。
翦伯贊,〈董卓之亂與三國鼎立局面之序幕〉,《北京大學學報》, 1988年。
劉顯叔,〈論魏末政爭中的黨派分際〉,《史學彙刊》,1978年。錢耀鵬,〈堯舜禪讓的時代契機與歷史真實─中國古代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線索〉,《先秦、秦漢史》,2001年第1期。
陳健梅,〈從政區建置看吳國在長江沿線的攻防策略─以吳、魏對峙為背景的考察〉,《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一期。
衛廣來,〈求才令與漢魏嬗代〉,《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陶賢都,〈魏晉禪代與司馬氏霸府〉,《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4年第5期。
羅開玉,〈蜀漢行政建置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9年。
2、學位論文
王伯安,〈孫吳政權衰亡原因之研究〉,(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王永儁,〈三國曹魏政治集團之演變〉,(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李劭恩,〈諸葛亮隆中戰略研究〉,(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楊晏州,〈曹魏政權的結構及其滅亡之原因研究〉,(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趙宣淳,〈劉備帝系憑藉與其集團形成關係之研究〉,(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劉永中,〈魏晉南朝禪代研究:以「力」、「命」、「禮」〉,(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