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方格正(2014)。年輕成人罹癌康復後生命經驗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王文娟、李華夏、吳惠林、鄒繼礎(譯)(1997)。家庭論(原作者:Gary S. Becker)。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91)
王春葉、林佑樺、李憶農、陳靖博、林耀信(2002)。血液透析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1),34-45。朱翠燕、李素卿、王祖琪、謝瑞雲、李秋玉、林秀麗(2010)。女性照顧者負荷之質性研究。北市醫學雜誌,7(2),144-153。朱儀羚、康萃婷、何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宋建華(2017)。合。中華語文知識庫 中華語文大辭典。出自: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clk/search/%E5%90%88/83283/180207?srchType=1
賴俊雄(2016)。愛或不愛?:論自我犧牲與女性主體。中山人文學報,41,51-74。余德慧(2002)。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余德慧(1988)。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臺北:張老師。
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問題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主辦「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余德慧(1993)。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1-8頁)。臺北:張老師。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臺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利翠珊、蕭英玲(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為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151-172。
呂政達(1987)。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臺北:張老師文化。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57-92頁)。臺北:女書文化。
李玉嬋、王雪蓮、梁惠君、李佩怡(2013)。親密關係團體諮商對促進乳癌患者及配偶之夫妻親密關係成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537-560。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劉燕儷(2007)。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市:五南。
易之新(譯)(2002)。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原作者:Dethlefsen, T. & Dahlke, R.)。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83)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葉小燕(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原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臺北市:究竟。(原著出版年:2013)
李栩鈺(2007)。不離不棄鴛鴦夢: 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臺北市:里仁。
周依亭(2013)。伴侶溝通模式、關係品質對頭頸部癌適應之影響歷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陳書玲(2011)。乳癌倖存者及其家人之逆境因應與家庭韌力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玉梅(2015)。左傳女子形象述評。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簡佳立(2011)。婦女在配偶罹患口腔癌後的生活經驗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梅香、顧乃平、劉仲冬、陳政友、林麗嬋(1996)。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4(2),171-185。洪雅真(2001)。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89-119頁)。臺北:心理。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胡幼慧(1990)。中美婦女在老人照顧角色上之比較。載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紹嘉(2005)。于祕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孫宗慧、陳淑銘、邱金菊(2006)。協助一位主要照顧者減輕身、心、社會、經濟負荷的照護經驗。長期照護雜誌,10,167-177。
席慕蓉(2000)。七里香(頁38)。臺北市:圓神。
翁淑娟(1997)。居家中風依賴病患主要照顧者之負荷、社會支持及因應型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5-98。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79-212。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章薇卿(譯)(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原作者:Robert A. Neimeyer )。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莊耀嘉(2002)。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4,75-93。
許淑敏、邱啟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來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例。護理雜誌,50(5),47-55。陳秉華(2001)。華人「人我關係協調」之諮商工作架構。測驗與輔導,167,3511-3515頁。陳秉華(2004)。諮商中的人我關係協調歷程初探-個案研究。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姵寰(2009)。慢性病患配偶照顧負荷與婚姻關係之研究:照顧回饋的影響機制。輔仁大學兒童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陳惠津、李怡娟、吳肖琪(1998)。影響居家癌病患者家庭照顧者需要因素之研究。中華衛誌,17(5),412-422。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曾英芬(2009)。經歷死產婦女之生命歷程:安身立命。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程巍(譯)(2012)。疾病的隱喻(原作者:Susan Sontag)。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1977)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黃嬿瑜(2007)。從經典愛情童話中覺醒-以《格林童話》中〈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黃囇莉、朱瑞玲(2012)。是亂流?還是潮起、潮落?—尋找台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高雄行為科學學刊,3,61-94。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法則與變遷方向:夫妻關係。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劃之研究報告。(編號:NSC85-2417H002028G6)
楊惠卿、張琦敏(譯)(2007)。癌症患者諮商手冊(原作者:Mary Burton & Maggie Watson)。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8)
楊惠卿、張琦敏(譯)(2010)。癌症患者認知行為治療(原作者:Stirling Moorey & Steven Greer)。臺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2)
劉珠利(2004)。社區照顧與女性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106,79-88。劉惠琴(2001)。大學生戀愛關係的維持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31。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8(4),55-9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5),中華民國1031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69&pid=7330http://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69&pid=5190.
鄧美玲(2010)。遠離悲傷。臺北:心靈工坊。
謝靜雯(譯)(2012)。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原作者:Jai Paush)。臺北:方智。
簡媜(2013)。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新北市:印刻文學。
顧瑜君、顧雅文(1990)。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臺北:張老師文化。
外文部分
Baider, L., Kaufman, B., Peretz T., Manor, O., Ever-Hadani, P., & Kaplan De-Nour, A. (1996). Mutuality of fate: Adap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partners. In L. Baider, C.L. Cooper & A. Kaplan de-Nour (eds.), Cancer and the family. Sussex: Wiley, pp. 173–187.
Hagedoorn, M., Sanderman, R., Bolk, H.N., Tuinstra, J., & Coyne, J.C. (2008). Distress in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 a meta-analysis and critical review of role and gender effec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1-30.
Hsu, F. L. K. (1985). The self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A. J. Marsella, G. DeVos, & F. L. K. Hsu (Eds.), Culture and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Keller, M., Heinrich, G., Sellschop, A., & Beutel. M. (1996). Between distress and support: spouses of cancer patients. Cancer and the family; Chichester, Wiley, 187-223.
Kim, Y., Kashy, D.A., Wellisch, D.K., Spillers, R.L., Kaw, C.K., & Smith, T.G.(2008). Quality of life of couples dealing with cancer: dyadic and individual adjustment among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survivors and their spousal caregivers. Ann Behav Med, 35(2), 230-238.
Little, M., Sandler, I. N., Wolchik, S. A., Tein, J. Y., & Ayers, T. S. (2009). Comparing cognitive, relational and stress mechanisms underly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covery from bereavement-relate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38(4), 486-500.
Pinhey, T. K., & Ellison, C. G.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outcomes of bereavement in an Asian-Pacific Popul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1), 186-195.
Rolland, J. S. (1994).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he impact of illness on couple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4), 327-347.
Stroebe, M., & Schut, H. (2010).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A decade on. Omega, 61(4), 273-289.
Swan, A. H., & Scott, C. (2009). Complicated grief: 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ouples. 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 24(1), 16-29.
Wijngaards-de Meij, L., Stroebe, M., Schut, H., Stroebe, W., van den Bout, J., van der Heijden, P. G. M., & Dijkstra, I. (2008). Parents grieving the loss of their child: Interdependence in coping.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7, 31-42.
Yang, K. S. (1995). 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W. S. Tseng, T. Y. Lin, & Y. K. Yeh (Eds.). Chinese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