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5:4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雅文
研究生(外文):Ye-Wen Ke
論文名稱:愛來癌去-癌症生存者之女性伴侶自我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Love conquers - A self-Narrative Study on Female Companions of Cancer Survivors
指導教授:王沂釗王沂釗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Chao 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自我敘說癌症生存者伴侶婚姻自我決定
外文關鍵詞:self-narrativecancer survivor’s companioncoupleself-determin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40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透過自我敘說方式呈現一位女性,如何陪伴罹癌男友從愛情走入婚姻的過程。研究者從「書寫」自己在親密關係裡的故事,不斷來回思考、對話、釐清、整理,並發現故事背後的脈絡。同時在「重讀」個人的文本故事中「反思」與「詮釋」故事中的自己,進而對自己的生命產生更多的覺察與了解。本研究文本從疾病帶來的關係挑戰中出發,途經發掘文化和性別角色束縛,最後歴經自我蛻變,走出一條找回女性自我決定力量的幸福道路。此研究不只是研究者本身自我成長探尋的旅程,也提供讀者認識癌症生存者女性伴侶的關係經驗,其凝結出的重要結論包括:從關係選擇中看見自我決定的價值、從自我敘說找回女性照顧者自我主體性、從找回「自我」重新看見「我們」的位置、婚姻的意義。最後提出相關建議,希望伴侶及助人工作者能共同促進疾病下美好關係之開展。
Since knowledge is constructed by individual inner world view, the female researcher narrated how she accompanied partner who is her good friend, lover, husband and a cancer survivor to inquiry the meaning of intimate and marital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in Taiwanese social-culture contextual. After uncounted writing personal texts, interpreting back and forth, beyond caregiver’s suffering that regarded the marriage full with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all the important self-determined process which would assist women review and recreate scripts about their marriage. Some implementations for practical also provided finally.
緒 論 1
探索前準備 3
第一章 愛情選擇題 11
第一節 交往的決定 11
第二節 病情揭露與家庭反對 14
第三節 疾病背負的罪 16
第四節 選擇的十字路口 17
第二章 癌症來了 19
第一節 從女友成為照顧者 20
第二節 當女性遇上照顧者角色 22
第三節 孤單無依的照顧者 25
第四節 遲到的哀傷 27
第三章 癌症生存者伴侶面對之挑戰 31
第一節 溝通中的牆 31
第二節 童話式的愛情夢碎 33
第三節 關係中自我的挑戰 35
第四節 自我述說的中場 38
第四章 自我蛻變 41
第一節 原生家庭在限制中蘊含滋養 41
第二節 從脫去的過程看見改變的進程 43
第三節 女性自我的內在革命 47
第四節 得以飛翔的女性自我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3
結論 53
一、從關係選擇中看見自我決定的價值 53
二、從自我敘說找回女性照顧者自我主體性 55
三、從找回自我,重新看見「我們」的位置 57
四、再看婚姻的意義 59
建議 61
後 記 63
參 考 文 獻 65
中文部分 65
外文部分 70
中文部分
方格正(2014)。年輕成人罹癌康復後生命經驗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娟、李華夏、吳惠林、鄒繼礎(譯)(1997)。家庭論(原作者:Gary S. Becker)。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年:1991)
王春葉、林佑樺、李憶農、陳靖博、林耀信(2002)。血液透析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1),34-45。
朱翠燕、李素卿、王祖琪、謝瑞雲、李秋玉、林秀麗(2010)。女性照顧者負荷之質性研究。北市醫學雜誌,7(2),144-153。
朱儀羚、康萃婷、何禧慧、蔡欣志、吳芝儀(譯)(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作者:Michele L. Crossley)。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宋建華(2017)。合。中華語文知識庫 中華語文大辭典。出自: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clk/search/%E5%90%88/83283/180207?srchType=1
賴俊雄(2016)。愛或不愛?:論自我犧牲與女性主體。中山人文學報,41,51-74。
余德慧(2002)。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
余德慧(1988)。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臺北:張老師。
楊國樞(1992)。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運作特徵、變遷方向及適應問題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主辦「家庭與心理衛生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稿。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余德慧(1993)。中國人心底的故事。載於張老師月刊編輯部(主編),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1-8頁)。臺北:張老師。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臺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臺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利翠珊、蕭英玲(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為之影響。應用心理研究,38,151-172。
呂政達(1987)。中國人的幸福觀-命運與幸福。臺北:張老師文化。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福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57-92頁)。臺北:女書文化。
李玉嬋、王雪蓮、梁惠君、李佩怡(2013)。親密關係團體諮商對促進乳癌患者及配偶之夫妻親密關係成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537-560。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C. K. Riess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臺北:心靈工坊文化。
劉燕儷(2007)。唐律中的夫妻關係。臺北市:五南。
易之新(譯)(2002)。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原作者:Dethlefsen, T. & Dahlke, R.)。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83)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小燕(譯)(2014)。被討厭的勇氣(原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臺北市:究竟。(原著出版年:2013)
李栩鈺(2007)。不離不棄鴛鴦夢: 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臺北市:里仁。
周依亭(2013)。伴侶溝通模式、關係品質對頭頸部癌適應之影響歷程。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書玲(2011)。乳癌倖存者及其家人之逆境因應與家庭韌力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玉梅(2015)。左傳女子形象述評。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簡佳立(2011)。婦女在配偶罹患口腔癌後的生活經驗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梅香、顧乃平、劉仲冬、陳政友、林麗嬋(1996)。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4(2),171-185。
洪雅真(2001)。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調適。載於王以仁(主編),婚姻與家庭生活的適應(89-119頁)。臺北:心理。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胡幼慧(1990)。中美婦女在老人照顧角色上之比較。載於郭實渝(主編),美國婦女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紹嘉(2005)。于祕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孫宗慧、陳淑銘、邱金菊(2006)。協助一位主要照顧者減輕身、心、社會、經濟負荷的照護經驗。長期照護雜誌,10,167-177。
席慕蓉(2000)。七里香(頁38)。臺北市:圓神。
翁淑娟(1997)。居家中風依賴病患主要照顧者之負荷、社會支持及因應型態。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5-98。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臺北:麗文文化。
張思嘉、李雅雯(2009)。擇偶歷程中影響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79-212。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章薇卿(譯)(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原作者:Robert A. Neimeyer )。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莊耀嘉(2002)。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4,75-93。
許淑敏、邱啟潤(2003)。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來源與因應行為-以一個支持團體為例。護理雜誌,50(5),47-55。
陳秉華(2001)。華人「人我關係協調」之諮商工作架構。測驗與輔導,167,3511-3515頁。
陳秉華(2004)。諮商中的人我關係協調歷程初探-個案研究。第七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姵寰(2009)。慢性病患配偶照顧負荷與婚姻關係之研究:照顧回饋的影響機制。輔仁大學兒童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陳惠津、李怡娟、吳肖琪(1998)。影響居家癌病患者家庭照顧者需要因素之研究。中華衛誌,17(5),412-422。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曾英芬(2009)。經歷死產婦女之生命歷程:安身立命。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程巍(譯)(2012)。疾病的隱喻(原作者:Susan Sontag)。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原著出版年:1977)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黃嬿瑜(2007)。從經典愛情童話中覺醒-以《格林童話》中〈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囇莉、朱瑞玲(2012)。是亂流?還是潮起、潮落?—尋找台灣的「核心價值」及其變遷。高雄行為科學學刊,3,61-94。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法則與變遷方向:夫妻關係。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劃之研究報告。(編號:NSC85-2417H002028G6)
楊惠卿、張琦敏(譯)(2007)。癌症患者諮商手冊(原作者:Mary Burton & Maggie Watson)。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8)
楊惠卿、張琦敏(譯)(2010)。癌症患者認知行為治療(原作者:Stirling Moorey & Steven Greer)。臺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2)
劉珠利(2004)。社區照顧與女性照顧者。社區發展季刊,106,79-88。
劉惠琴(2001)。大學生戀愛關係的維持歷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1-31。
劉惠琴(2005)。親子關係中「多元個體化」歷程的內涵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8(4),55-9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75),中華民國1031年癌症登記報告。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69&pid=7330http://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69&pid=5190.
鄧美玲(2010)。遠離悲傷。臺北:心靈工坊。
謝靜雯(譯)(2012)。最後的演講永不完結:送別蘭迪,擁抱新夢想(原作者:Jai Paush)。臺北:方智。
簡媜(2013)。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新北市:印刻文學。
顧瑜君、顧雅文(1990)。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臺北:張老師文化。

外文部分
Baider, L., Kaufman, B., Peretz T., Manor, O., Ever-Hadani, P., & Kaplan De-Nour, A. (1996). Mutuality of fate: Adap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partners. In L. Baider, C.L. Cooper & A. Kaplan de-Nour (eds.), Cancer and the family. Sussex: Wiley, pp. 173–187.
Hagedoorn, M., Sanderman, R., Bolk, H.N., Tuinstra, J., & Coyne, J.C. (2008). Distress in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 a meta-analysis and critical review of role and gender effect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1-30.
Hsu, F. L. K. (1985). The self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A. J. Marsella, G. DeVos, & F. L. K. Hsu (Eds.), Culture and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Keller, M., Heinrich, G., Sellschop, A., & Beutel. M. (1996). Between distress and support: spouses of cancer patients. Cancer and the family; Chichester, Wiley, 187-223.
Kim, Y., Kashy, D.A., Wellisch, D.K., Spillers, R.L., Kaw, C.K., & Smith, T.G.(2008). Quality of life of couples dealing with cancer: dyadic and individual adjustment among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survivors and their spousal caregivers. Ann Behav Med, 35(2), 230-238.
Little, M., Sandler, I. N., Wolchik, S. A., Tein, J. Y., & Ayers, T. S. (2009). Comparing cognitive, relational and stress mechanisms underlying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covery from bereavement-relate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38(4), 486-500.
Pinhey, T. K., & Ellison, C. G. (1997). Gender differences in outcomes of bereavement in an Asian-Pacific Popul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8(1), 186-195.
Rolland, J. S. (1994).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he impact of illness on couple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4), 327-347.
Stroebe, M., & Schut, H. (2010). 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 A decade on. Omega, 61(4), 273-289.
Swan, A. H., & Scott, C. (2009). Complicated grief: 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couples. 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 24(1), 16-29.
Wijngaards-de Meij, L., Stroebe, M., Schut, H., Stroebe, W., van den Bout, J., van der Heijden, P. G. M., & Dijkstra, I. (2008). Parents grieving the loss of their child: Interdependence in coping.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7, 31-42.
Yang, K. S. (1995). 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W. S. Tseng, T. Y. Lin, & Y. K. Yeh (Eds.). Chinese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春葉、林佑樺、李憶農、陳靖博、林耀信(2002)。血液透析病患主要照顧者負荷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1(1),34-45。
2. 朱翠燕、李素卿、王祖琪、謝瑞雲、李秋玉、林秀麗(2010)。女性照顧者負荷之質性研究。北市醫學雜誌,7(2),144-153。
3. 賴俊雄(2016)。愛或不愛?:論自我犧牲與女性主體。中山人文學報,41,51-74。
4. 余德慧(2002)。追索敘說自我的主體。應用心理研究,16,214-217。
5.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6. 賴誠斌、丁興祥(2005)。自我書寫與生命創化:以蘆荻社大學員蕃薯的故事為例。應用心理研究,25,73-114。
7.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
8.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臺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
9. 李玉嬋、王雪蓮、梁惠君、李佩怡(2013)。親密關係團體諮商對促進乳癌患者及配偶之夫妻親密關係成效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4,537-560。
10. 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
11. 林梅香、顧乃平、劉仲冬、陳政友、林麗嬋(1996)。肝癌患者家屬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因應行為、健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研究,4(2),171-185。
12.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13. 胡紹嘉(2005)。于祕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25,29-54。
1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15.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4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