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5)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8 1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迦芮
研究生(外文):Jia-Rui Li
論文名稱:從後現代思維建構一個非行少年的諮商歷程
論文名稱(外文):Counseling Process In Juvenile Delinquency: A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t Perspective
指導教授:賈紅鶯賈紅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ng-Ying Chia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後現代主義非行少年諮商歷程社會建構敘說研究
外文關鍵詞:postmodernismdelinquent juvenilescounseling processsocial constructionnarr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68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運用後現代思維的哲學觀與治療觀,邀請非行少年進行諮商互動,之後研究者採用敘說研究法中的「整體—內容」模式分析諮商文本,試圖以後現代思維建構出屬於非行少年的諮商歷程,以及透過此諮商歷程,對非行少年所達到的改變意義是什麼。
研究結果歸納如下:在本研究28次的諮商中,非行少年的後現代思維諮商歷程共建構為四階段,分別為「認識階段」、「系統連結階段」、「穩定深化階段」與「賦能重置階段」。而非行少年在此段諮商經驗到的改變意義,乃屬於「關係」層面的改變,案主經由諮商解構過往對家人的負面感受,挪移了看待家人的視框,與家人的關係由封閉轉為流動;而另一部分在後現代注重平等、去標籤化的諮商關係中,案主由過往對師長的不信任,轉而與研究者建構出具有信任感以及期待感的關係轉變,對關係賦予有別於以往的正向意義。
最後,研究者提出對研究歷程及接受督導過程的個人反思,並於文末說明本篇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This study aims at exerting the philosophical and healing perspectives of post-modern thinking to invite delinquent juveniles to proceed counseling and interaction. Subsequently, by adopting the “holistic—content” model in the nar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er analyzed the counseling text, trying to construct the counseling process that is exclusive for the delinquent juveniles on the basis of post-modern thinking. Then, she tri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such counseling process in light of changing those delinquent juveniles.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generalized as follows: In the 28 consultancies in this study, with the core of postmodern thinking, four stages were set up in the delinquent juveniles’ counseling process—“Knowing Stage”, “System Connecting Stage”, “Stably Deepening Stage”, and “Re-enabling Stage”. Here, the meaning of changes that the delinquent juveniles experienced mainly involves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dimension. That is, through counseling, the clients de-constructed their negative feelings for the family members, diverted the viewing frame for treating them, so that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mily has changed from closed to flowing.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postmodernism values equality and de-labeling in the counseling relationship, the clients have also changed from mistrusting the teachers and their seniors to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searcher that has been constructed upon sense of trust and expectation.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has turned to possess a positive meaning different from how it was in the past.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her personal retrospection on the research and supervision processes, and explained the limitation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this research.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目次……………………………………………………………………VII
圖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1
第二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後現代主義之哲學觀與治療觀………………………………9
第二節 非行少年的相關研究與後現代反思………………………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論…………………………………………………2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及場域…………………………………………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32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37
第六節 研究倫理……………………………………………………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41
第一節 安然聽你娓娓道來-安道的故事…………………………41
第二節 以後現代思維建構的非行少年諮商歷程…………………56
第三節 非行少年透過後現代思維諮商所達到的改變意義………7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1
第一節 結論…………………………………………………………81
第二節 研究者反思…………………………………………………8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88
參考文獻……………………………………………………………………93
中文部份………………………………………………………………93
英文部份………………………………………………………………97
附錄一 研究邀請函………………………………………………………99
附錄二 諮商同意書…………………………………………………100
中文部份
少年事件處理法(2005年5月18日)。
余博文(2003)。國中學生偏差行為輔導與管教成效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慧貞(譯)(2001)。故事的呼喚(原作者:Coles, R.)。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吳佳芸(2008)。一般少年與非行少年自我控制形成歷程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Mashiach , R. T. & Zilber, T.)。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作者:Freedman, J.)。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俊德(2009)。現代/後現代主義(modernism/postmodernism)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281,38-43。
林延叡、馬長齡、葉怡寧、羅幼瓊(譯)(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原作者:Sharf, R. S.)。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8)。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爲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施慧玲(1998)。少年非行防治對策之新福利法制觀─以責任取向的少年發展權為中心。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199-231。
胡凱揚、周嘉琪(2005)。非行少年動起來!運動讓你找回自己。輔導季刊,41,61-67。
胡凱揚、陳盈吉(2007)。「我不是壞,只是想找歸屬感!」淺談運動與青少年非行行為的關係。大專體育,91,43-48。
洪雅琴、陳祥美(2001)。後現代主義敘事治療概論(三之三)。諮商與輔導,183,21-25。
洪雅琴(2012)。心理諮商實習生常見的迷思。諮商與輔導,316,57-59。
夏林清、鄭村棋(譯)(1996)。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原作者:Watzlawick, P., Weakland, J. H., & Fisch, R.)。臺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74)
孫麗君、何明晃(2010)。矛盾與衝突-少年事件處理法安置輔導執行現況之探討。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41-74。
唐訢雅(2006)。後現代諮商對社會實踐的反思與行動。輔導季刊,42,66-68。
高博銓(1999)。後現代思潮衝擊下的道德教育。取自:http://ppt.cc/d5Hq
郭豫珍(2004)。Hirschi控制理論的原初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1,49-80。
陳佩文(1998)。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許立一、許立倫、夏道維、辜柏宏(譯)(2000)。後現代組織(原作者:William, B.)。臺北:地景(原著出版年:1993)
張春興(主編)(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碧雲(2009)。『一試、蝕一生』..由家庭系統觀點探討青少年新興毒品濫用行為。諮商與輔導,236,40-47。
張楓明、譚子文(2011)。個人信念、負向生活事件、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初次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實證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29-156。
游淑華、趙淑珠、陳金燕(2007)。一對「咫尺天涯」的雙生涯父母-父母次系統動力運作的家庭敘說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3,1-31。
黃宗堅(1998)。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413-H032-002),未出版。
黃富源、鄧煌發(1998)。單親家庭與少年非行之探討。警學叢刊,29,117-151。
黃政吉(2000)。社會變遷中隔代教養與少年非行之關係實務調查研究。警學叢刊,31,97-109。
黃俊傑、王淑女(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45-68。
黃錦敦(2014)。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敘事治療與旅行的相遇。臺北:張老師文化。
楊秀宜(2008)。後現代敘說治療在犯罪少年之應用。諮商與輔導,269,8-12。
楊靜芬(2008)。從文化觀點談精神疾病診斷。諮商與輔導,270,41-45。
賈紅鶯、陳秉華、溫明達(2013)。從系統思維探討基督徒癌婦的家庭關係與靈性經驗。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7,243-280。
詹惠竹、葉貞屏(2012)。非行少年在焦點短期諮商中知覺之重要事件與諮商技術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3,79-116。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
廖經台(2002)。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分析。社會科學學報,1,29-41。
廖素慧(2012年11月11日)。偷單車去流浪 少年七天騎300公里。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s://goo.gl/r8Hw2z
蔡慧芬(1999)。犯罪少年安置輔導之評估研究─以南投家扶園非行少年收容計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蔡德輝、楊士隆(2000)。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科際整合之實證研。犯罪學期刊,6,1-37。
蔡宗晃、鄭瑞隆、朱秀琴(2006)。非行少年的角色扮演用於團體分析治療。慈濟醫學雜誌,18,409-415。
蔡宗晃、詹毓玫、李家順(2011)。低自尊與負面情緒對非行青少年的影響。犯罪學期刊,14,1-29。
賴碧怡(2010)。司法保護少年與工作者之依附關係及其行為控制之相關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93-116。
賴若函(2017年3月)。關於人命、動私刑 少年矯正制度怎麼了。今週刊,1055。取自http://ppt.cc/jPNn1
賴芳玉(2017年5月)。走進少輔院 看見被國家冷落的少年。今週刊,1063。取自http://ppt.cc/NCGoa
劉瓊瑛(譯)(2011)。家族治療(原作者:Michael P. Nichols)。臺北:洪葉。(原著出版年:2010)
劉嘉泰(2012年2月11日)。男遭歐斃 家屬盼逞兇少年道歉。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goo.gl/1GfNH1
蕭文(2004)。個案為什麼沒有按照劇本演出─後現代思考與諮商典範的轉移。輔導季刊,40(3),1-5。
戴伸峰(2009)。非行原因認知與非行預測對非行青少年嚴懲化態度之影響模式:以臺灣、日本一般市民為樣本。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1,83-108。
英文部份
Anderson, H., & Goolishian, H. A. (1988). Human systems as linguistic systems: Preliminary and evolving ideas ab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theory. Family Process, 27, 371-393
Allen, T. T., Trzcinski, E., & Kubiak, S. P. (2012).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juveniles who commit crime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ssments of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attitudes toward severity of punishment. Crime & Delinquency, 58(1), 78-102. doi:10.1177/0011128711420104
Bruner, J. S. (1986).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Boston, MA.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ury, M. (2001). Illness narratives: fact or fiction?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3(3), 263-285
Burr, V. (2003).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oeije, H (2010). Analysi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CA: Jossey-Bass, Inc.
Gergen, K. J. (2001).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a postmodern contex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10), 803-813. doi: 10.1037/0003-066X.56.10.803
Gergen, K. J. (200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NY: Sage
Publications
Hall, S. (1996).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 London: Sage.
Keeney, Bradford P. (2008). Aesthetics of Change. NY: Guilford
Publications, Inc.
Lewandowski, L. M., & Westman, A. S. (1996). Social support desired vs received b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or not in a delinquency prevention program. Psychological Reports, 78(1), 111-114
Morgan, A.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Adelaide: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 Sage.
Thomas, L. S., Charles, R. R., & Amy, J. K. (2004). Beyond common
factors: multilevel-process models of therapeutic change in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30(2),
131-149
White, M. (1993). Deconstruction and therapy. In S. Gilligan & R. Price (eds.), Therapeutic conversation (pp. 22-61). New York: W. W. Norton.
White, M. (2007). Maps of narrative practic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周愫嫻(2001)。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嗎?論學校因素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11,93-115。
2.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3. 林俊德(2009)。現代/後現代主義(modernism/postmodernism)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281,38-43。
4.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爲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5. 胡凱揚、周嘉琪(2005)。非行少年動起來!運動讓你找回自己。輔導季刊,41,61-67。
6. 胡凱揚、陳盈吉(2007)。「我不是壞,只是想找歸屬感!」淺談運動與青少年非行行為的關係。大專體育,91,43-48。
7. 洪雅琴、陳祥美(2001)。後現代主義敘事治療概論(三之三)。諮商與輔導,183,21-25。
8. 洪雅琴(2012)。心理諮商實習生常見的迷思。諮商與輔導,316,57-59。
9. 孫麗君、何明晃(2010)。矛盾與衝突-少年事件處理法安置輔導執行現況之探討。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41-74。
10. 唐訢雅(2006)。後現代諮商對社會實踐的反思與行動。輔導季刊,42,66-68。
11. 郭豫珍(2004)。Hirschi控制理論的原初觀點與發展:家庭與父母管教方式在子女非行控制上的角色。犯罪學期刊,1,49-80。
12.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13. 張碧雲(2009)。『一試、蝕一生』..由家庭系統觀點探討青少年新興毒品濫用行為。諮商與輔導,236,40-47。
14. 張楓明、譚子文(2011)。個人信念、負向生活事件、偏差同儕與青少年初次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實證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3,129-156。
15. 游淑華、趙淑珠、陳金燕(2007)。一對「咫尺天涯」的雙生涯父母-父母次系統動力運作的家庭敘說分析。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