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市:教育部。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身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教育行為差異因果機制:教育期望與社會網路的中介角色。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29。
內政部戶政司資訊網(2014) 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
http://www.immigration.gov.tw/welcome.htm
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征、林永盛、洪毓娟、柯淑慧、蕭玉盞、李健銘、蔡瑞芳、施奈良、那樹閔、林維斌、何佩憶等(2007)。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市:心理。
詹火生、林建成(2007)。外省配偶的權益如何保障。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研究會。
葉郁菁(2009)。幼兒教育階段新住民家庭邊陲化現象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18,101-122。齊君蕙(2005)。學齡前教育的弱勢族群。國民教育,5(3)。
陳滄錚(2007)。新住民子女在自我概念與親子互動之研究。中洲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256。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37-55。
王天佑(2002)。台灣原漢族群社會流動之差異與變遷。社會文化學報,13,39-70。楊肅棟(2001)。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漢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東國小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09-247。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鍾怡靜(2009)。學前幼兒父母的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35-57。盧蘇偉(2008)。教養危機。台北市:寶瓶。
柯貴美(2003)。父母教育參與。台北市:商鼎。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台北市:心理。
內政部統計處(2010)。內政統計通報。
http://abortionadoption.blogspot.tw/2010/07/2010.html
盧素碧(1993)。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文景。
蔡春美(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趙麗華(2009)。幼兒社會行為測量與行為組型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鐘怡靜(2009)。父母的教養信念與參與幼兒學習之相關研究。幼兒保育學刊,7,107-123。
信誼基金會(2013)。播下幸福的種子。
http://www.bookstart.org.tw/index.html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1-24。黃迺毓(2005)。從家庭教育法之實施看學校家庭教育之推動-專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師天地,135,43-47。
王以仁(2001)。親子關係及家人間的溝通技巧。台北市:心理。
天下雜誌(2005)。年度專題-家庭教育。天下雜誌特刊,335,71-75。
龔惠文(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周淑惠(2005)。鷹架引導策略。國教世紀,216,45-56。翁桓盛(2012)。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臺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林俊瑩(2011)。兒童早期學習經驗與發展對台灣地區青少年學習成長影響的縱貫性分析。載於東華大學舉辦之「2011建國百年教育新趨勢-幼教之創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15),花蓮縣。
郭靜晃、吳幸玲(2001)。親子話題。台北市:揚智。
王以仁(2014)。親職教育:有效的親子互動與溝通。台北市:心理。
陳若琳(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以台北縣幼兒母親為例。輔仁學誌,35,51-78。
鍾鳳嬌(1999)。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類,9,398-422。
江麗莉、蘇靖媛編譯,Lilian G.Katz & Diane E.McClellan著(2003)。幼兒社會能力輔導。台北市:華騰。
許天威(1992)。發展學習能力:兒童的遊戲與教具。台北市:五南。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邱上真(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發現式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黃志成、王淑芬(2008)。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揚智。
詹棟樑(2007)。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森凱(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文輝(2010)。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珮玲(1997)。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研究,27(1):47-64。
黃柏叡(2010)。幼兒社會學。台北市:華騰。
李鴻章(2015)。幼兒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褚淑純(2006)。幼兒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啟英。
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台北市:揚智。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等(1998)。發展心理學(二版)。台北市:心理。
潘瑩芳、林俊瑩、陳慧華 (2016)。社會遊戲與認知能力、社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關聯性之縱貫性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3,247-280。林佳芬(2016)。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翁桓盛(2006)。婚姻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蔡銘津譯(2007)。Jennifer Prior‧Maureen R. Gerard著。親職教育(Family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台北:麗文。
程湘芸(2015)。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台北。
高婉菁(2016)。父母管教態度對幼兒親子互動之影響:以台南市某幼兒園家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詹寶菁、范君綺(2016)。新北市多元文化繪本新住民族群意象之探究。國教新知,63,3,40-42。葉郁菁(2002)。兒童對不同種族的「外籍人士」意象之訪談研究。兒童福利期刊,2,129-145。黃浩榮、黃靖芬(2002)。「外籍新娘」的媒體形象再現─以2001年報紙新聞報導
為例。論文發表於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
郭容均(2015)。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劉芳雯(2013)。新北市公幼原住民家長參與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台北市。邱欣怡(2010)。不可忽視的力量:幼兒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現況及其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縣。林維彬(2008)。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市:心理。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楊憲明(2006)。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就關係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3,25-40。賴玲惠(2008)。母親教養風格、幼兒自主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王文秀(1988)。孩子的友誼世界。台北:時報文化。
江德宜(2007)。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麗淑(2012)。父母教養特質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陳若琳(2005)。台灣區幼兒社會能力量表。未出版,台北。
李宗文(2003)。城鄉幼兒母親教養型態及相關變項之比較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4(2),173-196。
林惠雅(2008)。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期刊,21(4),351-377。
陳嘉惠、陳淑芳(1999)。照顧者的社會互動意願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編著,88級幼兒教育專題研究論文集刊(頁277-284)。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戴禹心(2005)。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社會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絍楟(2013)。城鄉地區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黃慧真(2013)。親子互動中幼兒認知學習歷程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蔣姿儀、王薇如、林季宜(2011)。台中地區學齡前幼兒父母共親職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2,125-152。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黃志成、王淑芬、陳玉玟(2008)。幼兒發展。台北:揚智。
方金鳳(2004)。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策略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蘇蕙芳(2006)。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郭李宗文(2009)。以毛利幼兒教育為參考-台灣原住民幼兒教育重要議題之討論。幼兒教育年刊,293,6-21。張愉敏(2011)。共親職家庭中母親教養信念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葉重新(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得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學刊,13(4),439-476。
林婉玲(2008)。台中地區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能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陳衍、陳新宇(2010)。親子關係研究進展。畢節學院學報,05,106-109。
蔣姿儀、李文意、林季宜(2014)。學齡前幼兒母親親職壓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5,143-161。簡淑貞(1984)。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文獻:
Brooks-Gunn,J. & Duncan,G.(1997).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The Future of Children and Poverty,7(2),73-87.
Chen, H.H. (2013). Couple relationship quality, coparenting, and fathering in Taiwa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3(6),827-842.(ASCI).
Han, W.-J. (2008). The academic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 of immigrants and their schoo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4(6), 1572-1590.
Katz L.G. &McClellan D.E(1997).Fosteri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The teacher's Rol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USA.
Kassow,D.Z.(2006).Parent-child shared book reading quality versus quantity of rea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Talaris Research Institute, Seattle, Washington,1(1),1-9.
Lynch, J.Anderson,J.,Anderson A.,& Shapiro,J.(2006).Parents' beliefs about young childer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parents' literacy behaviors. Reading Psychology,27,1-20.
Lin, Yen-Chun (2010).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through block play. Education,130(3),461-469.
Maccoby, E. E.,& Martin, J.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 th ed.,pp. 1-101). New York : Wily.
Maccoby, E. E. (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1006-1010.
Rogoff ,B.(2003).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s, A., & Chess, S. (1997). Temper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 Maz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