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13: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韶翊
研究生(外文):Shau-Yi Li
論文名稱:親子互動對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族群差距的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on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Social Competence
指導教授:陳慧華陳慧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i-Hua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學前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89
中文關鍵詞:親子互動認知能力社會能力族群差距
外文關鍵詞:parent-child interactioncognitive competencesocial competencegap among ethnic group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92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摘要
家庭親子互動對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歷年來有關親子互動之相關研究,皆著重在城鄉差距或是社經地位之探討,較少針對原漢族群或是新住民族群做相關的調查與分析,因此本研究探討幼兒的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是否因族群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差距?若有差距,其影響機制為何?
本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針對東部地區公立幼兒園3~6歲幼兒家長的資料,建立親子互動時間、次數,來了解三個族群親子互動狀況及不同教養方式之差異,並對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的影響做分析。本研究以描述統計、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1、親子互動之家庭參與和學校參與中,漢人父親族群影響力大於原住民父親;新住民母親,在家庭參與顯著弱勢,或許是語言隔閡、教養觀念不足…等等因素,但會配合學校參與事務;原住民母親,在家庭參與與學校參與皆為不顯著,與漢人母親相較之下,有明顯差異。
2、親子互動之「開明關懷」、「過度保護」、「專制權威」、「冷漠忽視」的互動方式,以開明關懷的方式,最為顯著及正向,而專制權威與冷漠忽視的方式,最為負向。
3、透過中介變項,親子互動的方式,影響幼兒的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以三個族群的分析來看,漢人族群大於新住民族群,原住民族群最為弱勢。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分別對父母、教師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Abstract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compet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the past years the studies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mainly emphasized urban-rural divide or socioeconomic status, but seldom focused on the relat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Hans group or the new immigrants group. Therefore,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cognitive compet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what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are if such difference really exists.
The paper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Employ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arents of some children, aged 3~6, attending kindergartens in Eastern Taiwan, 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time and frequency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situ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 in teaching ways among these groups. The paper also us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n the cognitive compet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After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in the study:
1. In the aspects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participation for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 Han fathers have greater influence than the indigenous fathers. In the aspects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new immigrant mothers, perhaps for the factors of language barrier, poor education concept … etc., are significantly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but would still cooperate with their children’s school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lated affairs. In both aspects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participation, the indigenous mothers have in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their influenc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Han mothers’.
2. Among the four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ways of “open concern,” “excessive protection,” “autocratic and authoritarian guidance,” “indifference and negligence,” open concern is the most significantly positive, whereas autocratic and authoritarian guidance as well as indifference and negligence are the most negative.
3. When cognitive compet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are influenced through intervening variables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when the related analysis is made for the three groups,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s group is greater than the new immigrants group, and the indigenous group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for the parents,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respectively.
目 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附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7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的意涵與重要性 11
第二節 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的理論與可能族群落差 14
第三節 親子互動的意涵、定義與相關研究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29
第二節 資料來源 30
第三節 變項測量 31
第四節 分析方法 4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概況分析 49
第二節 族群與親子互動對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之迴歸分析 55
第三節 族群對親子活動的迴歸分析 60
第四節 親子互動對幼兒認知能力與社會能力的迴歸分析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0
參考文獻 75
中文部分 75
英文部分 82
附錄-學前教育現況調查(個別幼兒問卷) 85
附錄二學前教育現況調查資料使用授權書 91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市:教育部。
林俊瑩、楊長杰(2010)。造成不同出身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學前幼兒家長參與教育行為差異因果機制:教育期望與社會網路的中介角色。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1(1),1-29。
內政部戶政司資訊網(2014) 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全球資訊網(2010)
http://www.immigration.gov.tw/welcome.htm
張芳全、陳冠蓉、那昇華、陳滄征、林永盛、洪毓娟、柯淑慧、蕭玉盞、李健銘、蔡瑞芳、施奈良、那樹閔、林維斌、何佩憶等(2007)。新住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市:心理。
詹火生、林建成(2007)。外省配偶的權益如何保障。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研究會。
葉郁菁(2009)。幼兒教育階段新住民家庭邊陲化現象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18,101-122。
齊君蕙(2005)。學齡前教育的弱勢族群。國民教育,5(3)。
陳滄錚(2007)。新住民子女在自我概念與親子互動之研究。中洲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256。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37-55。
王天佑(2002)。台灣原漢族群社會流動之差異與變遷。社會文化學報,13,39-70。
楊肅棟(2001)。學校、教師、家長與學生特質對原漢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東國小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209-247。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鍾怡靜(2009)。學前幼兒父母的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35-57。
盧蘇偉(2008)。教養危機。台北市:寶瓶。
柯貴美(2003)。父母教育參與。台北市:商鼎。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台北市:心理。
內政部統計處(2010)。內政統計通報。
http://abortionadoption.blogspot.tw/2010/07/2010.html
盧素碧(1993)。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文景。
蔡春美(2001)。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趙麗華(2009)。幼兒社會行為測量與行為組型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鐘怡靜(2009)。父母的教養信念與參與幼兒學習之相關研究。幼兒保育學刊,7,107-123。
信誼基金會(2013)。播下幸福的種子。
http://www.bookstart.org.tw/index.html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1-24。
黃迺毓(2005)。從家庭教育法之實施看學校家庭教育之推動-專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師天地,135,43-47。
王以仁(2001)。親子關係及家人間的溝通技巧。台北市:心理。
天下雜誌(2005)。年度專題-家庭教育。天下雜誌特刊,335,71-75。
龔惠文(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周淑惠(2005)。鷹架引導策略。國教世紀,216,45-56。
翁桓盛(2012)。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臺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林俊瑩(2011)。兒童早期學習經驗與發展對台灣地區青少年學習成長影響的縱貫性分析。載於東華大學舉辦之「2011建國百年教育新趨勢-幼教之創新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15),花蓮縣。
郭靜晃、吳幸玲(2001)。親子話題。台北市:揚智。
王以仁(2014)。親職教育:有效的親子互動與溝通。台北市:心理。
陳若琳(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以台北縣幼兒母親為例。輔仁學誌,35,51-78。
鍾鳳嬌(1999)。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類,9,398-422。
江麗莉、蘇靖媛編譯,Lilian G.Katz & Diane E.McClellan著(2003)。幼兒社會能力輔導。台北市:華騰。
許天威(1992)。發展學習能力:兒童的遊戲與教具。台北市:五南。
陳幗眉、洪福財(2001)。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邱上真(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發現式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
黃志成、王淑芬(2008)。幼兒的發展與輔導。台北市:揚智。
詹棟樑(2007)。兒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森凱(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知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蔡文輝(2010)。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珮玲(1997)。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研究,27(1):47-64。
黃柏叡(2010)。幼兒社會學。台北市:華騰。
李鴻章(2015)。幼兒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褚淑純(2006)。幼兒課程發展與設計。台北市:啟英。
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台北市:揚智。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等(1998)。發展心理學(二版)。台北市:心理。
潘瑩芳、林俊瑩、陳慧華 (2016)。社會遊戲與認知能力、社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關聯性之縱貫性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3,247-280。
林佳芬(2016)。幼兒園、家庭與社區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翁桓盛(2006)。婚姻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蔡銘津譯(2007)。Jennifer Prior‧Maureen R. Gerard著。親職教育(Family Involv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台北:麗文。
程湘芸(2015)。不同社經背景母親與子女親子互動探討-以課後活動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台北。
高婉菁(2016)。父母管教態度對幼兒親子互動之影響:以台南市某幼兒園家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詹寶菁、范君綺(2016)。新北市多元文化繪本新住民族群意象之探究。國教新知,63,3,40-42。
葉郁菁(2002)。兒童對不同種族的「外籍人士」意象之訪談研究。兒童福利期刊,2,129-145。
黃浩榮、黃靖芬(2002)。「外籍新娘」的媒體形象再現─以2001年報紙新聞報導
為例。論文發表於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新北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版)。台北市:東華。
郭容均(2015)。原漢族群對於特殊幼兒的社會距離與接納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劉芳雯(2013)。新北市公幼原住民家長參與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台北市。
邱欣怡(2010)。不可忽視的力量:幼兒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現況及其影響。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縣。
林維彬(2008)。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台北市:心理。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市:五南。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楊憲明(2006)。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就關係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3,25-40。
賴玲惠(2008)。母親教養風格、幼兒自主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王文秀(1988)。孩子的友誼世界。台北:時報文化。
江德宜(2007)。國小學童家庭休閒活動、親子互動、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麗淑(2012)。父母教養特質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陳若琳(2005)。台灣區幼兒社會能力量表。未出版,台北。
李宗文(2003)。城鄉幼兒母親教養型態及相關變項之比較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4(2),173-196。
林惠雅(2008)。家庭互動型態、子女性別與幼兒社會能力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期刊,21(4),351-377。
陳嘉惠、陳淑芳(1999)。照顧者的社會互動意願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編著,88級幼兒教育專題研究論文集刊(頁277-284)。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戴禹心(2005)。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社會行為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絍楟(2013)。城鄉地區母親親職效能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黃慧真(2013)。親子互動中幼兒認知學習歷程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蔣姿儀、王薇如、林季宜(2011)。台中地區學齡前幼兒父母共親職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22,125-152。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市,心理。
黃志成、王淑芬、陳玉玟(2008)。幼兒發展。台北:揚智。
方金鳳(2004)。自由遊戲時間同儕互動策略之研究-以一個幼稚園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
蘇蕙芳(2006)。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情緒管理、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南。
郭李宗文(2009)。以毛利幼兒教育為參考-台灣原住民幼兒教育重要議題之討論。幼兒教育年刊,293,6-21。
張愉敏(2011)。共親職家庭中母親教養信念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葉重新(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得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學刊,13(4),439-476。
林婉玲(2008)。台中地區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能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陳衍、陳新宇(2010)。親子關係研究進展。畢節學院學報,05,106-109。
蔣姿儀、李文意、林季宜(2014)。學齡前幼兒母親親職壓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5,143-161。
簡淑貞(1984)。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貳、英文文獻:
Brooks-Gunn,J. & Duncan,G.(1997).The effects of poverty on children.The Future of Children and Poverty,7(2),73-87.
Chen, H.H. (2013). Couple relationship quality, coparenting, and fathering in Taiwa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83(6),827-842.(ASCI).
Han, W.-J. (2008). The academic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 of immigrants and their schoo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4(6), 1572-1590.
Katz L.G. &McClellan D.E(1997).Fostering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The teacher's Rol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USA.
Kassow,D.Z.(2006).Parent-child shared book reading quality versus quantity of rea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Talaris Research Institute, Seattle, Washington,1(1),1-9.
Lynch, J.Anderson,J.,Anderson A.,& Shapiro,J.(2006).Parents' beliefs about young childer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d parents' literacy behaviors. Reading Psychology,27,1-20.
Lin, Yen-Chun (2010).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through block play. Education,130(3),461-469.
Maccoby, E. E.,& Martin, J.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4 th ed.,pp. 1-101). New York : Wily.
Maccoby, E. E. (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1006-1010.
Rogoff ,B.(2003).The cultural nature of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s, A., & Chess, S. (1997). Temperment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Brunner Maze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葉郁菁(2009)。幼兒教育階段新住民家庭邊陲化現象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18,101-122。
2. 王天佑(2002)。台灣原漢族群社會流動之差異與變遷。社會文化學報,13,39-70。
3.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4. 鍾怡靜(2009)。學前幼兒父母的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35-57。
5.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台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1-24。
6. 周淑惠(2005)。鷹架引導策略。國教世紀,216,45-56。
7.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臺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
8. 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9.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10. 潘瑩芳、林俊瑩、陳慧華 (2016)。社會遊戲與認知能力、社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關聯性之縱貫性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13,247-280。
11. 詹寶菁、范君綺(2016)。新北市多元文化繪本新住民族群意象之探究。國教新知,63,3,40-42。
12. 葉郁菁(2002)。兒童對不同種族的「外籍人士」意象之訪談研究。兒童福利期刊,2,129-145。
13. 林明地(1999)。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研究與實際: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2),61-79。
14.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越南出生與柬埔寨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1,111-148。
15. 楊憲明(2006)。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就關係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3,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