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1.周旭華(譯) (1998),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原作者,Porter, E. M,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作出版於:1980年)。
2.U-CAR (2013),2013臺灣汽車年鑑,旭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U-CAR. (2014),2014台灣汽車年鑑,旭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尚榮安(譯) (2001),個案研究法,原作者,Robert K. Yin,台北:弘智文化,(原作出版於:1994年)。
5.石育賢、陳志洋、蕭瑞聖、謝騄璘(2014),2014汽機車產業年鑑,(初版)台北市:
經濟部技術處。
6.江幸鴻(1999),動態策略組群結構、競爭重定位、與經營績效之研究---臺灣汽車產業之縱斷面分析,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中原大學。7.張茂坤(1994),策略群組與環境認知群組關係之研究:以臺灣汽車業為例,商學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8.陳學庸(2001),主機板製造廠商策略群組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會計學系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9.范天華(2001),汽車業上市公司經營策略之研究,經營管理學程企管組商學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10.陳心田 (2003),台灣前五大汽車整車製造公司組織發展歷程之分析,東海管理評論,第五卷 (第一期),頁 249-290。11.邱敏龍(2004),加入WTO後關稅減讓、匯率對台灣小客車汽車產業市場的衝擊效果評估,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12.蕭志同 (2004),台灣汽車產業發展/系統動態模式,管理科學系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13.袁孝勳(2006),後發優勢與趕超的競爭態勢演化/從日、韓經驗看兩岸汽車產業自主研發的發展機會,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元智大學。14.陳新樺(2007),策略群組結構與廠商動態能力之研究─以國內汽車製造廠商為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15.陳麗芬/工研院IEK (2008),模擬2020年台灣汽車製造業發展情境/探討台灣車廠存續與否之關鍵因素,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ITIS)計畫。
16.戴志雯(2008),策略群組特性對企業管理控制系統構成因素之影響性研究-以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為例,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17.李芷氤(2008),台灣汽車電子產業策略群組之研究,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8.許峰瑄(2011),台灣汽車市場價格之研究,Hedonic regression之應用,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19.楊贈蓉(2011),臺灣汽車產業策略群組結構之研究,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20.曾彥豪(2013),臺灣汽車工業的可行模式探討,車輛工程系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1.陳梅芬(2013),智慧電視產業策略群組分析—資源基礎觀點,商管專業學院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22.林永權(2014),產業生命週期演變下企業經營策略之研究/汽車產業之實證探索,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23.鐘瑞憲;陳俊忠(2006),策略群組結構的演化,中山管理評論,第十四卷 (第四期),p.915-938。
(一)報紙部份
1.黃嘉裕(2000-02-25),國瑞與豐田攜手開發新車種引進研發測試設備及興建
工程技術中心 邁向年產12萬輛大廠,經濟日報/31版/科技產業 2。
2.黃嘉裕(2000-12-07),中華車以楊梅廠為研發重地 日本三菱擔任技術顧問
明年將產出四款新車,經濟日報/14版/上市公司。
3.陳信榮(2002-01-02),蘇燕輝:(和泰汽車董事長)和泰國瑞在豐田亞太
分工地位吃重,經濟日報/31版/綜合產業。
4.陳信榮(2002-01-10)本田三陽41年合作 恐畫上句點本田擬成立台灣本田公司 自行經營汽機車產銷業務 三陽透露已找尋新合作對象,經濟日報/3版/焦點新聞。
5.尤子彥 (2002-01-13),入世第一年 台灣汽車業 面臨存亡關鍵 國內市場漸萎縮 全球競爭壓力排山倒海而來 國內車商多寄望大陸市場帶來利潤 本田介入台灣的目的也在登陸,聯合報/11版/財經。
6.陳信榮(2001-03-10),和泰推新車 挑戰市場龍頭Corolla Altis今年可望挹注逾180億元營收 去年股利預計1.5元,經濟日報/18版/集中市場。
7.陳信榮(2002-01-28),沈英銓(福特六和總經理):兩岸福特將產共同車型,經濟日報/36版/綜合產業。
8.記者 陳信榮(2002-02-26)。豐田汽車研發 國瑞扮要角 開發台灣版車型自成一
格取得豐田東南亞主導地位。經濟日報/36版/綜合產業1。
9.陳信榮(2002-03-11),Camry月銷量 挑戰2,000輛,經濟日報/35版/綜合產業。
10.陳信榮2002-05-20,韓裔李昌根 樂當台灣女婿,經濟日報/35版/綜合產業。
11.黃梅英(2002-05-23),(兩岸企業經營實務經驗分享)中華汽車兩岸經營 如一尾活龍,經濟日報/44版/副刊企管。
12.陳信榮(2002-07-11),本田設台灣廠第二代 CR-V打頭陣 投資34億元 明年元月投產 第一年預計生產2萬輛 年底前布建20個經銷據點,經濟日報/37版/綜合產業2。
13.陳信榮(2002-07-24),藤崎照夫(台灣本田社長):本田汽車搶攻一成市占率 台灣可望參與本田全球零件供應體系與大陸東南亞分工,經濟日報/36版/綜合產業1。
14.陳信榮(2002-09-30),三陽與現代合作 Elantra今投產 目標五年內重返轎車市場前三大,經濟日報/23版/上市公司4。
15.劉惠臨、陳信榮(2002-10-01),三陽:明年重返五大車廠與韓國現代合推1.6升及
1.8升國產車比同級車款便宜近一成,經濟日報/36版/商業要聞。
16.陳信榮(2002-11-18),黃世惠:三陽生產現代汽車 自製率逾四成,經濟日報/3版/焦點新聞。
17.陳信榮(2002-12-07),福特車型研發台灣扮要角將主導開發亞太區新一代Tierra、Escape、Metrostar 等相關零組件外銷將倍增,經濟日報/16版/傳統、綜合。
18.陳信榮(2003-01-22),本田重返台灣今年衝刺1.2萬輛昨發表新CR-V車 承諾逐步提高自製率至五成,經濟日報/6版/企業要聞。
19.陳信榮(2003-03-09),Vios催化兩岸豐田合作契機 相關零組件獲大陸及東南亞採購 未來可望強化人才技術交流,經濟日報/4版/綜合新聞。
20.陳信榮(2003-06-19),中華車擬代工朋馳商用車下半年與DC集團合作在大陸福州設廠,經濟日報/5版/企業要聞。
21.陳信榮(2003-06-25),黃世惠:三陽三年內擠入前三大與現代合作第二款國產車Matrix昨發表具月銷千輛實力,經濟日報/6版/企業要聞。
22.陳信榮(2003-10-23),日產裕隆攜手力拓大陸版圖 高恩:借重裕隆研發能力開發市場2006年前要新增五款新車,經濟日報/33版/傳統、綜合。
23.陳信榮(2003-12-03),中華車歡慶30周年邁向國際大廠蘇慶陽:與日本三菱攜手開發大陸市場擴大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合作,經濟日報/33版/傳統、綜合。
24.陳信榮(2004-02-13),福州奔馳商用車廠籌備處 掛牌中華車與戴姆勒克萊斯勒及福汽合資 明年底投產,經濟日報/30版/傳統、綜合。
25.陳信榮(2004-03-25),三陽矢志重返汽車市場前五大 新車Getz問市 入門車款跌破40萬元震撼同業 年銷量挑戰1萬輛 對手降價應戰,經濟日報/33版/傳統、綜合。
26.陳信榮(2004-05-22)車壇頭一遭中華車砸 30億 金援技術母廠三菱入股後不排除擁有決策表決權 將換取大陸東南汽車更大發展空間,經濟日報/1版/要聞。
27.陳志光(2004-11-17),Ford全球量產第一台All New Focus亮相,經濟日報/A11版/汽車。
28.丁萬鳴(2005-01-11),裕隆、通用合作產銷 簽約,聯合報/B2版/焦點。
29.陳信榮(2005-01-19),國產車廠絕地大反攻(上)汽車業合縱連橫 邁向多品牌。
30.陳信榮(2005-03-17),福特六和 帶協力廠 搶進大陸要求擷取兩岸優勢,爭取每年千萬輛銷售商機,經濟日報/A5版/每日話題。
31.丁萬鳴(2005-05-07),國產車明年可能漲價「國產車認定辦法」最快明年實施部分業者可能會拉抬國產車售價,聯合報/B2版/焦點。
32.陳志光(2005-09-14),中心車廠系列報導4之4中華汽車不斷製造驚奇屢獲國家級獎項肯定 汽車業模範生 造就台灣車廠四個關鍵性的第一,經濟日報/A15版/車。
33.陳信榮(2006-04-08),本田Civic重返國產車市入門車款近65萬元 預定年銷1萬輛,經濟日報/A8版/企業要聞╱台北報導。
34.陳雲上(2006-04-19),Tucson VG Turbo試駕快感 油費省40% 扭力增65% 台北到高雄來回油費足足省了700多元,聯合晚報/11版/愛車話題。
35.陳信榮(2006-03-29),福特六和擴大整車外銷Escape將回銷日本創首例,經濟日報/A11版/企業要聞。
36.陳信榮(2008-08-28),國瑞踩油門 奔向中東 豐田拉高持股至七成 將支援日本廠生產部分車款外銷,明年Altis要銷中東1萬輛,經濟日報/A5版/話題新聞。
37.陳信榮(2008-10-07),本田嗆和泰:要當國產車霸主Fit車款開始預售,經濟日報/D8版/產業商業。
38.陳信榮(2008-10-11),三陽 駛向休旅車藍海,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2)。
39.陳信榮(2009-04-28),TOBE國民車 裕隆9月上市引進中國吉利熊貓來台組裝 改掛全新品牌 定價可望不超過35萬元,經濟日報/A13版/產業商業。
40.邱馨儀(2010-09-14),陳國榮:裕隆品牌 全球發光,經濟日報/A18版/產業商業。
41.何秀玲(2011-05-11)。(智慧經營)鞏固核心三角 品牌價值打地基產品、形象、
通路是創造品牌的核心三角,再加上品牌特點,更能超越競爭對手,經濟日報
/C10版/經營管理。
42.邱馨儀(2011-09-15),日圓升值,墊高採購成本,自製率擬增至70%,擴大對台廠下單…中華車抗漲 零件廠利多,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3。
43.黃琮淵(2012-01-18),中時電子報,旺車新聞。
44.邱馨儀(2012-02-17),國瑞代工 台廠技術受肯定,經濟日報/A4版/焦點。
45.陳志光(2012-03-06),2012 Ford Fiesta 不思議登場時尚秀華麗展演 五大特色傲視同級車款 宣示福特重返台灣小車市場,經濟日報/B6版/汽車
46.邱馨儀(2012-07-30),掌握關鍵零組件 競爭利基,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2。
47.邱馨儀(2012-09-07),台廠代工 三菱省20%成本,經濟日報/A21版/產業焦點。
48.邱馨儀2012-11-26,啟動黃金五年 重返榮耀。經濟日報/A18版/產業焦點。
49.邱馨儀(2014-04-09)豐田社長訪台 將擴大供應鏈 豐田章男參加國瑞30周年慶 喊出要回報台灣恩情 旗下主管參觀東陽觀音廠 展現在地深耕決心,經濟日報/A22版/產業焦點1。
50.邱馨儀(2014-04-24),和泰車 改款催油門 業績飆 搶搭換車潮 中型車定價走親民路線 Vios小車三個月拚賣7,000輛,經濟日報/A17版/產業焦點1。
51.趙惠群(2014-06-28),HONDA全新小型房車 CITY來了,聯合報/C6版/消費。
52.邱馨儀2014-07-14),深化與韓國車廠合作 三陽組裝起亞 營運看俏,經濟日報/C5版/上市櫃公司2。
53.邱馨儀(2014-12-09),中華車 搶當國產SUV一哥砸15億開發新款Outlander 引進插電式油電混合系統 挑戰Honda CR-V ,經濟日報/A17版/產業.稅務法務。
54.邱馨儀(2015-04-21),U6改款 兩周接單突破1,000輛 納智捷熱賣 裕隆營運飆風,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55.陳景淵(2015-10-01),7人座商旅車 中華汽車ZINGER 版圖擴展非洲,聯合報/A2版/產業.策略。
56.趙惠群(2015-12-02),一家家喊停熟悉的國產車 快變時代的眼淚市場萎縮、關稅保護不再 國產價格失去優勢 車商轉抱進口車,聯合報/C7版/消費╱台北報導。
57.邱馨儀(2016-01-04),(策略經營)南陽打形象牌 展現汽車工藝現代汽車總代理成立品牌形象館,融入金屬工藝與新銳藝術作品,形塑汽車文學,營造品牌與企業形象,經濟日報/A18版/經營管理。
58.史榮恩(2016-10-20),Honda跨界小休旅車 HR-V瞄準小家庭,聯合報/C7版/消費。
59.邱馨儀(2017-02-16),中華車開戰線 3月推新車,經濟日報/C6版/上市櫃公司。
三、英文部份
1.Caves, R. E., & Porter, M. E. (1977). FromEntry Barriers to Mobility Barriers:Conjectural Decisions and Contrived Deterrence to New Compet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1(2). 241-261.
2.Cool, K. (1985). Strategic Group Formulation and Strategic Group Shif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1967-1982.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3.Feigenbaum, A. (1987). Dynamic Aspects of Strategic Group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Concepts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4.Fiegenbaum, A., & Thomas, H. (1995). Strategic Groups as Reference Groups: Theory, Modeling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Indust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6, 461-476.
5.Hunt, M. (1972). Competition in the Major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1960-1970.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Hambrick, D. C. (1980).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Level Strategy in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5, 567-575.
7.Harrigan, K. R. (1985). An Application of Clustering for Strategic Group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6, 55-73.
8. Hatten, K. J., & Hatten, M. L. (1987). Strategic Groups, Asymmetrical Mobility Barriers and Contestabilit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8, 329-342.
9.McGee, J., & Thomas, H. (1986). Strategic Group : Theory Research and Taxonom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7, 151.
10.Masacrenhas, B., & Aaker, D. A. (1989). Mobility Barriers and Strategic Group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0, 475-785.
11.Porter, M. E. (198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New York: Free Press.
12.Porter, M. E. (1996). What is a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61-78.
13.Yin, R.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Second Edition.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um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er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ihl.
三、網路部份
1.U-CAR汽車網,https://www.u-car.com.tw/。
2.裕隆汽車,http://www.yulon-motor.com.tw/。
3.中華汽車,http://www.china-motor.com.tw/。
4.國瑞汽車,http://www.kuozui.com.tw/。
5.福特六和,http://www.ford.com.tw/。
6.三陽工業,http://www.sanyang.com.tw/。
7.台灣本田汽車,http://www.honda-taiwan.com.tw/。
8.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http://www.ttvma.org.tw/cht/index.php。
9.維基百科,http://www.wikipedia.org/。
10.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11.匯豐汽車官方網站,http://www.30888.com.tw/。
12.吳琬瑜;熊毅晰(2011-05-06),裕隆重返自主品牌嚴凱泰的不歸路,天下雜誌 432 期,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16。
13.吳琬瑜(2011-08),裕隆汽車──區域型的資源分配戰,Cheers雜誌14期。
14.數位時代(2005.09.01),和日產分家 是為了讓裕隆更壯大。
15.高英凱 撰文(2008-09-05),我原本並不支持Fit國產!專訪 Honda Taiwan鈴木良幸董事長,U-CAR。http://feature.u-car.com.tw/article/9419。
16.三陽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5),http://www.sanyang.com.tw/。
17.三陽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6), http://www.sanyang.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