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21: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逸樺
研究生(外文):Yi-Hua Wu
論文名稱:類家與家的返身相遇: 一位女性補習班教育工作者的實踐與成長
指導教授:林慧絢林慧絢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ei-Hsua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122
中文關鍵詞:補習班污名敘事研究
外文關鍵詞:complementary schoolstigmanarrative research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3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我曾經是一位全職的補教老師,在職場工作十二年後,重新回到校園研讀。高等教育的課程裡,往往對現今的教育提出許多的批判,而補習教育往往是這些批判論述中惡質教育的彰顯,甚至在教育學程的課堂裡,教授直指補教業對兒童身心的殘害。在研究所的日子裡,我總是對自己的工作含糊其詞,在學程的環境裡我刻意「隱姓埋名」,之後,在小學代理代課老師的甄試裡,對於補教業的資歷,更是絕口不提。
對於補習的社會污名,我默默承受的同時,心裡是不平的:我,一位補教老師,也和多數的教育工作者一樣,期許自己是一個關心學生身心發展的老師,我認為我的工作形成,有其文化脈絡;在社會扮演的角色,則是承接了家庭、學校與教育政策的問題,並非只是荼毒學生,教育亂象的始作俑者。
在這個自我敘事研究裡,我探討這幾年來,我和我的同事與學生所共同經歷的「補習班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學習空間呢?教育是用一個人的生命,去改變一群人生命的歷程。透過課堂與學生的互動札記及回顧自身補教生涯與學習歷程,我梳理這些年來,「老師」之於我的意義為何?我如何擔任「補習班老師」的工作?自己究竟是何種類型的老師?如何在其中工作及成長?更甚之,我的補教工作在第一線面對不同家庭的處境,回應他們需求的同時,我透過補教事業的發調度我的家庭內部資源,介入與重新佈局家內政治。
After serving as a fulltime teacher in complementary schools for 12 years, now I am back to school as a student again. In the advanced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chaos of education is repeatedly criticized in various classes, accusing the complementary educ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eteriorating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classroom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professors openly criticized the complementary school for children’s deteriorating mental health. For this reason, I had to speak vaguely about my job in my graduate school days and deliberately concealed my identity in the education progra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substitute teacher selection test, I never said a single word about my service in the complementary schools.

I silently endure the stigma against complementary school although I feel aggrieved. As a sup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I promise myself to act as a mentor with compassion f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just like other educators in a regular school. As I can see, there is a cultural context related to my service in the complementary school. I played a role of teacher in the society, undertaking the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families, schools and education policy. As I can see, com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do not torment students and have never created any bad precedent at all.

In my self-narrative research, I reviewed the “complementary school life” experienced by my coworkers, students and I, attempting 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learning space the complementary school is. Education itself is a process in which someone changes a group of people’s lives using his own life. As I reviewed the notes of the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and reflection of my teaching career in complementary school as well my learning process, I sorted out the meaning of “teacher” for me with emphasis on how I acted as a “comp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what type of teacher I am, and how I worked and grew as a teacher. Furthermore, while facing different families and responding to their needs, I allocated my family’s internal resources through my career in complementary school, intervening in and restructuring my family politics.



Keywords: complementary school, stigma, narrative research
目 錄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以敘事研究回應社會污名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補習教育的發展 9
第二節 補習教育的污名與流變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1
第一節 關於補習班的說明 21
第二節 敘說探究 21
第四章 成為補習班老師 25
第一節 生命的漩渦 25
第二節 新手老師上路 29
第三節 補習班老師的工作實踐 31
第五章 類家認回我的家 81
第一節 傳統專業分工 81
第二節 手足助力 82
第三節 雙親支持 85
第六章 回觀 101
第一節 教育制度下的補習班污名建構 101
第二節 與制度共構的補習班 103
第三節 返身照見我的家 106
參考文獻 113
參考文獻
江芳盛(2006)。國中學生課業補習效果之探討。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1),131_148。
李文龍(2003),如何開一家輕鬆又賺錢的兒童美語補習班。台北:知本家。
李湘倫(2011)。一位補習班數學教師教學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品玫(2000),「高中數學科補習班老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師信念之質性研究」,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吳郁萱(2007)補習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何福田(2005)。課後學習才是課業壓力的主因。師苑鐸聲,22(5),1-5。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周志建(2013)。擁抱不完美 : 認回自己的故事療癒之旅。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市:心理。
林大森、陳憶芬。2006。〈台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 第52輯第4期:35-70頁。2006/12。
林志成(民96年2月28日)消滅補習班?補教界:放心。中時電子報。2012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edu-2.org/edu2/modules/article/sel.php?aid=597.
林忠正、黃璀娟(2007),「補習文化」,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2-2415-H-001-015)。
林倖妃(民102年2月19日)。台灣補習班,比超商還多。天下雜誌。2013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350
林俊賢、蔡東鐘(2007)。台東縣國中學生補習教育與心理幸福關聯性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1),73-106。
柯正峰(1990)。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
研究。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327-346。
施豐坤(2006),「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之研究-以補習班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徐政業(1997)。學校與補習班數學教育情況及其對學生數學學習影響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清山、黃毅志 (1996), 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 台灣社會學刊, 19(), 95-139.
陳伯軒(2013)補教業的社會和心理功能-一位補習班老師的民族誌調查,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奎憙(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1978)。加強輔導中小學正常教學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民國91年7月10日修正公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直轄市及各縣市文理補習班管理系http://bsb.edu.tw/afterschool/index.jsp
教育部(2003)。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
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叢刊AB09。
張雅婷(2004)。實踐的軌跡教學的脈絡化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永富(2002),補習班之服務品質-以屏東縣某立案補習班為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教育部(2006)。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黃光國(1981)。升學補習班問題。中國論壇,11(10),8-24。
黃光國等(2003)。教改萬言書全文:終結教改亂象,追求優質教育。2011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pnews.com.tw/educhg01.htm。
劉正(2006)。補習在台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6)。臺北市升學補習教育回顧座談會紀錄。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期待補習班由式微而消滅【社論】(2006年3月19日)。人間福報。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師大教育研究集刊, 40(1),23-49。
蔣中正(民56年9月9日)。對國民教育九年制開始實施及國民中學開學典禮訓詞。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9。
總統出席「建國百年『育苗專案』績優表揚大會『補教師鐸獎』頒獎典禮」2015年9月6日,取自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5383
高素華(2011)十年教改一世情~一位基層教師投入九年一貫課程發展的生命故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學與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Clandinin,D.J. & Connelly,F.C., 2000)
邱天助 (2002)。Bourdieu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
廖世德(譯)(2001)。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White, M. & Epston, D., 2001)
兒童福利聯盟(民101年11月12日)2012年台灣兒童課後照顧概況調查報告。線上論壇】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933

二、英文文獻
Bowles, Samuel & Herbert Gintis(1976). School in capitalist America. New York:Basic Books.
Bray, M. (1999).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Private tutor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nners. Paris, IIEP, UNESCO.
Kohn, M. L.(1969). Class and conformity a study in values. Homewood, IL:Dorsey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