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9 02:4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莊梓忻
研究生(外文):Tzu-Hsin Chuang
論文名稱:沉默的傳統「食」行者:花蓮大陳婦女的身體實踐、食物記憶與社群文化保存
論文名稱(外文):Traditional Food Preparation Practitioners in Silence: Bodily Practices, Food Memorie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of Dachen Women in Hualien
指導教授:潘宗億潘宗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sung-Yi P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歷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216
中文關鍵詞:大陳婦女文化保存花蓮大陳一村身體實踐飲食記憶
外文關鍵詞:Dachen womenCultural preservationFuhsing (Dachen) First VillageBodily practiceFood memor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2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6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當代臺灣學界對於「大陳義胞」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數,且多專注於戰後政治環境、世代交替與自我認同的轉變,但關注大陳女性群體樣貌卻相對缺乏。因此,本研究欲透過歷史記憶與物質文化研究取向,以飲食與傳統服飾等日常生活所需之物,探討大陳婦女的社會性別角色及其在大陳文化保存上的貢獻,以重新審視社群經驗與記憶對形塑大陳社區文化的影響,及其於文化保存上的意義。
戰後,大陳「義胞」隨國民黨撤退來臺且被安置於臺灣各地。在花蓮縣則有復興(大陳)一村、二村作為義胞「暫時」居住的場所。大陳村不僅是大陳人在臺灣的家,更是大陳文化保存的場域。對於大陳人而言,暫居之所變成定居之地,「過客」也轉變成「住民」。這些大陳人因生存、經濟、教育等因素適應並融入臺灣主流的生活方式,而逐漸退去大陳生活習慣時,大陳婦女又如何透過其生活實踐,體現並保存大陳文化的傳統精神與記憶?
作為大陳文化保存載體的花蓮「大陳一村」,具有在地性與特殊性之傳統信仰—阮弼真君及近年來透過公部門協助成立之「大陳故事館」、「社區彩繪牆」都是大陳文化的記憶媒介。而居住於村子而曾具「義胞」身份的大陳婦女,更是大陳文化的實踐者與承載者。為此,本研究將以花蓮大陳一村婦女的口述與對大陳婦女於節慶及日常生活實作的觀察,並運用康諾頓(Paul Connerton)的「身體實踐」學理概念,探究並分析大陳婦女如何藉由日常生活身體實踐「不經意」保存大陳傳統文化,進而成為大陳文化的保存與實踐者。亦即,本研究將論證,大陳婦女透過重複不斷的飲食身體實踐,得以保存逐漸消失的傳統飲食文化與社群飲食記憶,以更進一步釐清大陳婦女的社會角色,說明大陳婦女的「身體實踐」不僅維繫家人間的關係,同時藉由其「飲食實踐」傳承社群記憶,並維繫與形塑大陳人對於自我社群與文化之認同。
Whereas the abundant scholarship on “Dachen People” mostly focuses on the on-going configur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under the larger context of gener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forgotten life experience of Dachen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memory and material cultural. In doing so, this thesis examines Dachen women’s gender rol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cultural preservation of Dachen in Hualien by focusing on such necessities of daily life as culinary and clothing practices.
Dachen people are a group of immigrants from the Dachen island who were most likely loyal to the Chiang Kai-Shek regime retreated with the nationalist army from the island to the several officially established settlements around Taiwan . Fuhsing (Dachen) First Village and Second Village were set up for them as “temporary” accommodations in Hualien county. Therefore, Dachen villages are not only homes for them in Taiwan but also the sites for preserving their culture. Through the years, temporary settlements became permanent ones and guests became residents. How could the Dachen women embody and preserve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emories through their everyday practices while the Dachen people had to assimilate themselves into the Taiwanese mainstream way of life due to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other reasons?
The temple for Ruan Bi Zhen Juen, a local deity, constitutes one of the major cultural media for constructing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people in Dachen First Village, so do the Hall for Dachen Stories and the Community Painted Wall established with public funding. The village women who were once endowed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Royal People” are not only the carriers of the Dachen culture but also the practitioners of the culture. Therefore, based on the oral interviews and field work of observing festival and daily life practices in the Dachen village,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Dachen women’s bodily practices of food and clothing have preserved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unintentionally”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bodily memory proposed by Paul Connerton. As a result, this thesis will demonstrate how the disappearing food practices and memories could be restored and preserved through the repetitive culinary practices by Dachen women.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the bodily practices of Dachen women also maintained the social relations between members of the family and clarified the social/gender roles played by the Dachen women.At the same time, the communal memories could be transferred among members and their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could be shaped and maintained through these food practices.
緒 論 - 1 -
第一章、大陳島與世居之人 - 29 -
第一節 大陳島與海洋文化 - 29 -
第二節 大陳島的優勢與困境 - 45 -
第三節 中日戰爭時期的大陳島及其影響 - 55 -
第二章、大陳人的離散記憶與社群認同變遷 - 65 -
第一節 大陳島大撤退 - 65 -
第二節 大陳人的「離散」記憶 - 71 -
第三節 被賦予的身份:「大陳義胞」 - 82 -
第三章、從「大陳義胞」到大陳人 - 105 -
第一節 「大陳義胞」之安置輔導 - 105 -
第二節 花蓮大陳村之建立 - 118 -
第三節 花蓮大陳人之身份認同之恢復及其文化記憶建構 - 129 -
第四章、大陳婦女與大陳文化保存 - 149 -
第一節 大陳飲食文化 - 154 -
第二節 大陳婦女的飲食實踐 - 169 -
第三節 食物記憶與身份認同 - 181 -
結 論 - 195 -
徵引文獻 - 205 -
徵引文獻
壹、史料
(一)檔案
《行政院檔案》(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大陳區公教人員安置〉。
〈大陳撤退義胞接待安置〉。
《外交部檔案》(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宣傳指導小組〉。
《經濟部檔案》(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經營方針暨計畫〉。
《宮中檔.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奏明大陳山匿匪通盜今經查拏清理應請封禁緣由(附件:奏定海總兵王凱不諳水師營務請旨另行簡放片)〉嘉慶2年4月18日條。
〈奏為督辦大陳 山封禁事竣並審明續獲消贓服役各犯定擬具奏事〉,嘉慶2年6月14日條。
《花蓮縣警察局檔》,(花蓮:花蓮縣警察局)
〈大陳義胞卷〉。
《臺灣省政府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檔案館藏)
〈臺灣省政府為改善大陳義胞生活暨就業輔導計畫關於房屋之贈與與清冊與地籍圖請審議案〉
《漁業貸款》(花蓮:花蓮縣政府藏)
〈竊民等蒙政府編配拖曳網漁業在七星潭作業往返不便在作業地區岸旁培臨時茅棚(每間壹千元)以貸款方式收有益時在陸續扣回,查大陳義胞出海資金已全部帶出應亦有庫存時另行辦理〉。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檔案》,(花蓮:花蓮縣政府藏)
〈為大陳義胞新村自治組織田〉。
(二)報紙
《中央日報》,1951年至1956年。
《省政府公報》,1955年至1966年。
張典婉,〈一些大陳人的故事〉,《聯合報》,37版,1995/10/04-07。
(三)縣志
(明)曾才漢等修,《太平縣古志三種》北京:中華出版社,1997
浙江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整理,《重修浙江通志稿(第二冊)》,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花蓮縣政府,《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臺北市溫嶺同鄉會,《溫嶺縣續志稿》,臺北:臺北市溫嶺同鄉會,1987。
臺北市溫嶺縣同鄉會,《太平縣正續志》臺北:台北市溫嶺縣同鄉會,1971。
(四)特刊
大陳遷臺六十週年紀念活動委員會,《大陳人在臺灣》,新北市:大陳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2015。
陳仁和,《民之歸仁 紀念大陳義胞來臺廿週年專輯》,臺北:大陳地區文獻委員會編印,1975。
臺北市溫嶺同鄉會、永和大陳義胞新村合編,《大陳義胞來臺溫嶺同鄉會成立十四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北市溫嶺同鄉會,1959。
臺北縣浙江省溫嶺同鄉會編,《大陳遷臺五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臺北縣浙江省溫嶺同鄉會,2005。
貳、專書
丁雯靜、唐一寧,《最後島嶼:1950-1955臺灣防衛戰》,臺北:時周文化,2012。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谷正綱先生與救總》,臺北: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中國災胞救助總會,《谷正綱先生與救總》,臺北:中國災胞救濟總會,1991。
中國紅十字總會,《大陳浩劫》,北京:中國紅十字總會,1955。
王炎,《大陳記實—島嶼傳奇》(出版項不詳,1965)
王宏仁、郭佩宜主編,《流轉跨界:跨國的臺灣‧臺灣的跨國》,臺北:中央研究院亞 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2009。
任誌強等,《臺州文化史話》,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
朱匯森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四十四(1955)一至六月份》,臺北:國史館,1989。
朱匯森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民四十四(1955)七至十二月份》,臺北:國史館,1989。
余光中,《苦瓜白玉》,臺北:九哥,2008。
林美容,《人類學與臺灣社會》,臺北:稻香,2008。
(明)茅元儀撰,〈武備志〉,《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兵家類》(上海市:上海古籍,1955)。
政協臺州市文史資料、學習委員會臺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編,《臺州民俗大觀》浙江:寧波出版社,1997。
姚誠等,《從異鄉到家鄉—花蓮大陳聚落生活文化田野紀實》,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2。
姚誠,《洄瀾神境:花蓮的寺廟與神明》,花蓮:花蓮縣文化局,1999。
胡忻,《大陳回憶》,臺北:國防部軍務局,1998。
吳學寶,《腳印》,臺北:六景彩印實業有限公司,2013。
吳學寶,《故鄉風景話》,未刊稿。
吳學寶,《溯源》,臺北:六景彩印實業有限公司,2010。
吳學寶,《濃濃故鄉情》,未刊稿。
吳學寶,《傳奇》,臺北:原野社,2015。
吳學寶,《瑣談》,新北市:信可印刷公司,2015。
清史稿校註審查小組,《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
秦孝儀,《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書告.卷三十三》,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4。
陳仁和,《大陳島:英雄之島》,台北:上海印刷廠,1987。
陳仁和,《民之歸仁》(臺北:大陳地區文獻委員會,1976)
陳玲,《大陳記憶:兩岸新臺民的悲歡》,臺北:時英出版社,2015。
張翰璧等,《扶桑花與家園想像》,新北市:群學,2011。
張其昀,《中華民國地圖集(第四冊中國南部)》,臺北:國防研究院,1964。
孫靜江,《大陳紀略》,臺北:東方文化,1977。
羅智強,《靠岸:舞浪的說書人》,臺北:九歌,2015。
劉毅夫,《風雨十年:一位戰地記者的見證》,臺北:華視文化公司,1992。
溫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溫嶺民間習俗》,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
鄧景衡,《符號、意象、奇觀(上)》,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2002。
鄧景衡,《符號、意象、奇觀(下)》,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2002。
張琬琳,《江山.民國.新故鄉》,臺北:翰盧,2015。
碧水瑩荷,《朝氣蓬勃的日子》,成都:石灰文化,2012。
游艦明,《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臺北:五南,2009。
國防部史證編譯局,《國民革命軍戰役使第五部—戡亂(第八冊 光復大陸整備時期)》,國防部:國防部史證編譯局,1989。
(明)鄭若曾撰、李致忠點校,《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Jan Assmann,金壽福、黃曉晨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與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Pierre Nora、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 Les Lieux de mémoire》,臺北市:行人,2012。
Paul Connerton 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Paul Connerton,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参、期刊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1992),頁105。
何政哲,〈戰爭下的新移民—大陳人在臺灣的輔導與安置〉,《暨南史學》,第10、11合輯號(2008),頁149-198。
林開忠,〈跨界越南女性文化邊界的維持與變遷食物角色的初探〉,《臺灣東南亞學刊》,3:1(2006),頁63-82。
林瑋禾,〈美國冷戰時期的東亞外交策略—以1958年臺海危機為例〉,《中興史學》,16(2014),頁107-132。
陳仁和,〈從大陳到臺灣—大陳島的歷史與遷徙〉,《宜蘭文獻》,30(1997),頁108-124。
陳玉箴 ,〈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2014),頁33-68。
陳玉箴 ,〈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臺灣史研究》,15:3 (2008),頁139-186。
陳振夫,〈大陳島往事記述(下)〉,《傳記文學》,40:5(1982),頁103-110。
陳鈺明,〈美國選擇「撤退大陳島」之決策過程〉,《醒吾學報》,46(2012),頁333-346。
陳緯華、張茂桂,〈從「大陳義胞」到「大陳人」:社會類屬的生成、轉變與意義〉,《臺灣社會學》,第27期(2014),頁51-95。
張素玢,〈2012-2013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2:2(2015),頁197-282。
張秀卿,〈戰後臺灣婦女史研究回顧—以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學位論文為中心(1987-2011),《歷史教育》,19(2012),頁185-210。
張天宇,〈大陳撤退的三元面向:國共宣傳與民眾認知〉,《新北大史學》,18(2015),頁57-66。
張維安,〈生活世界與兩性關係〉,《婦女與兩性學刊》,5(1994),頁120-121。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 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31:3(2002),頁41-53。
鄭邦彥,〈揭露隱匿傷痛,有多困難?評《難解之事的策展:公共空間裡的暴力過去》〉,《博物館與文化》,7(2014),頁127-137。
潘宗億,〈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2:1(2016),頁91-176。
潘宗億,〈再見列寧:消費東德與新德國國族認同危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6(2016),頁151-214。
賴淑娟,〈婚姻移民女性與第三度空間:花蓮縱谷地區婚姻移民雙重世界的日常生活〉,《臺灣東南亞學刊》,8:2(2011),頁73-111。
簡浴沂,〈海鰻新故鄉─岳明新村的大陳義胞〉,《東海岸評論》,164(2002),頁5-12。
柯凱珮,〈大陳村文化:形成、生活經驗與集體記憶〉,張翰璧編,《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臺北:群學,2011,頁143-183。
魏意雯,〈壁畫造鎮的美麗與哀愁—以臺灣彩繪村為例〉,《創作與評論》,10(2016),頁124-126。
龍村倪,〈耀眼的六百年:鄭和與〈鄭和航海圖〉〉,《科學發展》,379(2004),頁42-47。
肆、學位論文
李宜潔,〈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臺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何政哲,〈大陳過臺灣─1950年代新移民的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
柯凱珮,〈大陳人移民經驗的認同歷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梁愛梅,〈高屏地區大陳人的聚落生活與民俗信仰〉,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2014。
梁文祥,〈花蓮海神信仰及傳說故事—以大陳人、阿美族人、噶瑪蘭人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怡君,〈富裕的陰間─當代大陳女性與燒庫屋習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07。
張素勤,〈大陳移民的聚落發展與社會生活變遷─以屏東縣新園鄉中興新村為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4。
黃瑞貞,〈臺東三處大陳新村的聚落發展與生活方式〉,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黃芮琪,〈家庭敘事之飲食記憶與生命傳承—以口述家傳菜餚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伍、會議論文
羅中峰,〈歷史意識的覺醒—試論地方文史運動的社會意涵〉,發表於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第二屆社會與文化發展研討會-歷史、空間、東台灣」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1992),頁105。
2. 何政哲,〈戰爭下的新移民—大陳人在臺灣的輔導與安置〉,《暨南史學》,第10、11合輯號(2008),頁149-198。
3. 林開忠,〈跨界越南女性文化邊界的維持與變遷食物角色的初探〉,《臺灣東南亞學刊》,3:1(2006),頁63-82。
4. 林瑋禾,〈美國冷戰時期的東亞外交策略—以1958年臺海危機為例〉,《中興史學》,16(2014),頁107-132。
5. 陳玉箴 ,〈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25(2014),頁33-68。
6. 陳振夫,〈大陳島往事記述(下)〉,《傳記文學》,40:5(1982),頁103-110。
7. 陳鈺明,〈美國選擇「撤退大陳島」之決策過程〉,《醒吾學報》,46(2012),頁333-346。
8. 陳緯華、張茂桂,〈從「大陳義胞」到「大陳人」:社會類屬的生成、轉變與意義〉,《臺灣社會學》,第27期(2014),頁51-95。
9. 張素玢,〈2012-2013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22:2(2015),頁197-282。
10. 張秀卿,〈戰後臺灣婦女史研究回顧—以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學位論文為中心(1987-2011),《歷史教育》,19(2012),頁185-210。
11. 張天宇,〈大陳撤退的三元面向:國共宣傳與民眾認知〉,《新北大史學》,18(2015),頁57-66。
12. 張維安,〈生活世界與兩性關係〉,《婦女與兩性學刊》,5(1994),頁120-121。
13.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 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31:3(2002),頁41-53。
14. 潘宗億,〈再見列寧:消費東德與新德國國族認同危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6(2016),頁151-214。
15. 賴淑娟,〈婚姻移民女性與第三度空間:花蓮縱谷地區婚姻移民雙重世界的日常生活〉,《臺灣東南亞學刊》,8:2(2011),頁7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