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15: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羅燕琴
研究生(外文):Yan-Chin Lo
論文名稱: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vestigation of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指導教授:范熾文范熾文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h-Wen 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教育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7
畢業學年度:105
論文頁數:168
中文關鍵詞: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系統
外文關鍵詞: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Remedial Instruction Technology Assessment System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54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0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旨在探討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以及教育人員對於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執行現況與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認知,並分析了解推動補救教學之困境與配套措施。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問卷調查表」做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進行,有效樣本共計550份。調查結果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根據分析之結果,歸納結論如下:
一、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執行現況良好,教育人員對於學校推動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整體的作為大致認同,且看法上偏向正面與肯定。
二、花蓮縣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於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具有高度認同,其中以「執行人員意向與態度」之重要性最高。
三、不同背景變項教育人員對於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與政策執行影響因素有認知差異。
四、國中小教育人員對於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知覺程度愈高,其在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知覺感受也愈高。
五、學校推動補救教學最大之困境為家庭功能不彰,家長無法有效督促孩子課業,以及教師工作負擔太大,配合意願低落,導致補救教學師資不足。
六、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可以再精進之作為,包括結合民間教育資源投入補救教學;鼓勵多元人才加入補救教學行列;研發補救教學教材教法;寬列經費協助推展補救教學政策業務;建立諮詢輔導機制,瞭解學校執行困境,提供學校支援協助;定期檢視補救教學政策方案,進行滾動式修正,落實補救教學之推動。
七、學校可以再落實強化之配套措施為教師能即時掌握學生學習資訊,解決學習困難;學校會結合民間教育資源共同投入補救教學;學校和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教師能妥善運用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系統,加強學生個案管理;學校能結合相關處室資源,建立補救教學行政支援系統等。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以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effectiveness of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the condi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by the educators, and their awarenes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also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By using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tool, researcher conducted a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Questionnaire” for the educators in Hualien Count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is used, which has the effective sample amount of 550. Finding results are based o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of data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summarize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 Hualien County Elementary and Junior High School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is doing pretty well. Generally, educators have affirmative and positive feedback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program.
2. The educators have high recognition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especially "the intention and attitude of executor" being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3. With the diversity of educators who com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educators show divergence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4. As the educator has higher awar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program, he or she will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influence factor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5. Family becomes the greatest difficulty for school to promote the program. Since parents are unable to effectively supervise children work, plus teachers have excessive workload and low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it leads to the lacking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educator.
6. Education authorities could help with some advancements, for instance, combine with local education resources to improve remedial instruction, encourage multi-talent personnel to join the program, research and develop remedial teaching materials, increase the budget on promoting the program, establish advising and counseling system,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ation, provide support and assist to school, regularly audit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policy, continuously revise, and fully promote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program.
7. School could help with some advancements, such as educators can have real-time educational status of students, resolve the learning difficulties with student, combine with local education resources, establish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educators and parents, educators can properly use the remedial instruction technology assess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 by case, and combine with relevant resources to establish remedial instruction administrative support system.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this study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teachers, as well as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y.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教育政策執行及影響因素 11
第二節 補救教學之理論基礎 23
第三節 補救教學政策背景與演進 27
第四節 補教教學實施方案的內涵與現況 34
第五節 花蓮縣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 46
第六節 補救教學之相關研究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1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 81
第二節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現況分析 8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
認知之差異情形 92
第四節 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執行現況與政策執行影響因素之相關分析 128
第五節 補救教學政策執行之困境及配套措施分析 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結論 137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7
壹、 中文部分 147
貳、 英文部分 154

附錄 157
附錄1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表(預試問卷) 157
附錄2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及政策執行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表(正式問卷) 165
壹、中文部分
王瓊珠(2014)。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評量。載於編者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47-63頁)。臺北市:心理。
王麗雪(2014)。影響補救教學實施成效之因素分析-以桃園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市。
王韻齡(2015)。補救教學無效的四個原因。親子天下,69。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894-%E8%A3%9C%E6%95%91%E6%95%99%E5%AD%B8%E7%84%A1%E6%95%88%E7%9A%844%E5%80%8B%E5%8E%9F%E5%9B%A0/
石元康(1989)。洛爾斯(初版)。臺北市:東大。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1996。取自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92,c1315-1.php?Lang=zh-tw。
行政院(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 理念與目標。民國102年3月1日臺教揆字第1010079097號函核定。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 LevelNe=38。
朱志宏(2002)。公共政策。臺北市:三民。
朱家儀、黃秀霜、陳惠萍(2013)。「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補救教學方法之探究。課程與教學,16(1), 93-114。
何瑞珠(1999)。家長參與子女的教育: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的闡釋。教育學報, 27(1),233-261。
吳定(2003)。政策管理。臺北市:聯經。
吳定(2003)。公共政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育庭(2014)。國民中小學英語教師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看法與實施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3。
李秀貞(2015)。高雄市國小教師知覺學校對「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行政支持與補救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汪正洋(2013)。圖解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邱盈禎(2015)。桃竹苗國民中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態度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呂餘慶(1999)。國民小學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師範學院,臺北市。
林水波、張世賢(1984)。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臺北市:五南。
林貞雅(2003)。都市計畫因應人口結構變遷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新北市。
林怡彣(2015)。臺北地區補救教學方案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裕哲(2016)。國中補救教學執行之研究:以新北市兩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周孟蓉(2014)。國小弱勢低成就學生知覺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2014)。補救教學整體行政推動計畫。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2015)。補救教學整體行政推動計畫。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2016)。補救教學整體行政推動計畫。
范熾文、林清達(1994,9月)。台灣地區人口變化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以少子化現象分析為例。文發表於國立花蓮師院初教系主辦之「人口結構變遷對教育發展之影響學術研討會」。國立花蓮師院,花蓮市。
范熾文(2002)。學校行政原理。臺北市:五南。
范熾文(2008)。教育行政研究:批判取向。臺北市:五南。
范熾文(2008)。學校經營與管理:概念、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
范熾文、張文權(2015)。國民教育。載於張鈿富(主編),104年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儷瑜(2005)。學習輔導。載於鄔佩麗(編著),輔導與諮商心理學(377-409頁)。臺北市:東華。
洪儷瑜(2012)。由補救教學到三層級學習支援。教育研究月刊,221,13-24。
洪儷瑜(2014)。補救教學概念。載於陳淑麗、宣崇慧(主編),帶好每一個學生—有效的補救教學(3-45頁)。臺北市:心理。
侯乃菁(2015)。台東縣國小原住民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袁振國(2010)。教育政策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唐淑華(2011)。理解貧困的一種框架。當代教育研究,19(1),195-206。
高淑芳(2015)。補救教學推動機制。104年第三梯次補救教學到校諮詢人員培訓研習手冊。臺北師範大學。
教育部(2004)。教育部縮短城鄉學習落差補助要點。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3185
教育部(2005)。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38010&KeyWordHL=%e6%94%9c%e6%89%8b%e8%a8%88%e7%95%ab-%e8%aa%b2%e5%be%8c%e6%89%b6%e5%8a%a9
教育部(2011)。教育部100年度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103年1月24日臺教國署國字1030004427號函。
教育部(2014)。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修正規定。
教育部(2015)。104年第三梯次補救教學到校諮詢人員培訓研習手冊。
陳奎熹(2000)。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萍(2009)。提升經濟弱勢兒童學習成就之教學與實踐。臺南市:供學。
陳珍瑤(2015)。台中市國民中學推動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現況與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袁振國(2010)。教育政策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1982)。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創刊號,29-39。
郭詠廷(2015)。高雄市國民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執行現況、問題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0)。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載於邱上真、張新仁、洪儷瑜、陳美芳、紐文英(主編),補救教學理論與實務(1-40頁)。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芳全(1998)。最新教育政策評析。臺北市:商鼎。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新仁(2001)。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刊,17,85-106。
張新仁(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救教學面面觀。2009年4月30日,取自攜手計畫網站http://163.19.22.12078/handweb/pub/index_show.php?pgrid=151&id=72。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2000)。國中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163-191。
張福松(2010)。數學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困境之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字榮(2014)。高雄市偏遠地區國小補救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藝璉(2015)。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現況及改良途徑之探討─以桃園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張婉玶(2016)。從教育機會均等談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2),33-37。
黃俊傑(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成效之評析與建議。學校行政,61,196-211。
黃心怡(2013)。學校補救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玉青(2015)。高雄市國小補救教學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琪雯(2016)。高雄市國小教師實施補救教學成效、困境與解決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玉薇(2016)。國民小學補救教學計畫執行之研究:以新北市兩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萬佳伶(201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補救教學實施方案態度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鄭進斛(2014)。補救教學模式實施成效之分析—以碩博士論文為例。文發表於2014 提升中小學補救教學成效之理論與實務研討論壇,國立臺南大學。
鄭詠芯(2015)。屏東縣國民中學辦理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現況調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鄭筱燕(2015)。新北市國小教師推動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工作困擾與解決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郁曼(2016)。嘉義市政府「國中補救教學」政策執行影響因素分析:以嘉義市民生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甄曉蘭、洪儷瑜(編)(2011)。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師資研習課程參考手冊。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鄧敦平(2000)。補救教學的迷思—談回歸起點的教學。師說,138,36-43。
蔡文輝(1987)。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進雄(2003)。教育政策之基本概念分析。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與研究」上課講義,未出版資料。
蔡金田(2012)。從社會正義領導理論探究「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政策之實施。教育行政論壇,4(2),35-66。
蔡慧美(2015)。臺中市國民中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蔡明宏(2015)。台南市楠西國民小學實施「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臺南市。
賴金河、施富有(2012)。補救教學的實踐與省思。新北市教育季刊,9,41-44。
蕭富元(2011)。芬蘭教育 世界第一的秘密。天下雜誌,384。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2870
謝美慧(2001)。教育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青樺(2014)。我國國中英語教師對「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認同度與教學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幸真(2015)。「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實施現況與執行成果之個案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顏國樑(1997)。教育政策執行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羅曉雯(200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以台北市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nderson, J. G.(1975).Strategies of control and their effects on instruc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9(1),115-122.
Bernstein, B. (1975).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 3.): Toward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transmiss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R. Nice, Trans.). In L. C. Richardson (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Dyke, C.(1988).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omplex systems:A study in biosocial complexity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ye, T. R.(1992). American politics in the media age(4rd ed.). CA:Brooks.
Easton,D.(1971). The political system: An inquiry into the state of political science.New York: Knorf.
Elmore. R.(1978). Instrument and strategy in public policy. Policy Studies Review,7,174-186.
Edwards III, G. C. (1980).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Hair, J. F.,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 Black, W. C.(1998).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 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Hess, F. M. & Petrilli, M. J. (2006). No child left behind. New York : Peter Lang Publishing.
Kaiser, H. F.(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Lasswell, H. D.(1970).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Policy Sciences, 1,3-14.
McDermott, A., & Jensen, S. (2005). Dubious sovereignty : Federal condition sofaid and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80(2), 39-56.
Pressman, J. L., & Wildavsky, A. B.(1973).Implementation.Berkeley,CA: Univ.
Polloway, E. A & Patton, J. R. (1997).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arners with special needs(6th ed.). OH.N.J:Merrill.
Rawls, J.(1971).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rkansky, I.(1972).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cy making in government agencies (pp .162-163). Chicago , IL: Markham.
Sabatier, P. A., & Mazamanian, D. A. (1980).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olicy: A framework of analysis.Policy Studies Jounal, 8(4), 538-560.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